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News
Sports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5f/54/91/5f54917f-929d-664b-5ec6-e1732faafffe/mza_17797513937120764901.jpg/600x600bb.jpg
思路週航
齊丘
15 episodes
2 months ago

大家好,歡迎收聽思路週航,我是節目主理人齊丘。
每週2、5的早上7點點更新,我們從一個現象、問題、或是概念出發,走進哲學的深處、科學的邏輯、歷史的溫度與宇宙的尺度,同時也會談論到現代的種種挑戰,諸如職場、心理學和科技⋯⋯
無論你關心世界如何運作,還是更想認識自己,[思路週航]都邀請你,與我一起思考、觀察、提問!
(由於本人聲音不便錄製,暫用AI代聲,敬請諒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Arts,
Personal Journals,
Education,
Music,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echnolog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Visual Arts,
Careers,
Investing,
Buddhism,
Christianity,
Islam,
Judaism,
Philosophy,
Hinduism,
History,
Management,
Marketing,
Entrepreneurship,
Non-Profit,
Self-Improvement,
Courses,
Government,
Music History,
Religion,
Science,
Natural Sciences,
Mathematics,
Nature,
Astronomy,
Chemistry,
Earth Sciences,
Life Sciences,
Physics,
Relationships
RSS
All content for 思路週航 is the property of 齊丘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大家好,歡迎收聽思路週航,我是節目主理人齊丘。
每週2、5的早上7點點更新,我們從一個現象、問題、或是概念出發,走進哲學的深處、科學的邏輯、歷史的溫度與宇宙的尺度,同時也會談論到現代的種種挑戰,諸如職場、心理學和科技⋯⋯
無論你關心世界如何運作,還是更想認識自己,[思路週航]都邀請你,與我一起思考、觀察、提問!
(由於本人聲音不便錄製,暫用AI代聲,敬請諒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ocial Sciences
Arts,
Personal Journals,
Education,
Music,
Religion & Spirituality,
Technolog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Visual Arts,
Careers,
Investing,
Buddhism,
Christianity,
Islam,
Judaism,
Philosophy,
Hinduism,
History,
Management,
Marketing,
Entrepreneurship,
Non-Profit,
Self-Improvement,
Courses,
Government,
Music History,
Religion,
Science,
Natural Sciences,
Mathematics,
Nature,
Astronomy,
Chemistry,
Earth Sciences,
Life Sciences,
Physics,
Relationships
https://image.firstory-cdn.me/Avatar/cmdi3i0s503f201vjbj7ydf7l/1753404051425.jpg
7.夏日奧之細道
思路週航
12 minutes
3 months ago
7.夏日奧之細道

 
((⏱️=10000)) 你好,這裡是齊丘的思路週航。
 
由於本人生病的關係,上週六和二的思路週航沒有更新,我這裡向大家誠摯地致歉,之後找時間我會把它們補回來。

言歸正傳,今天的航行,我們要去一個在日本地圖上偏北、像是藏在雲霧後的地方——東北。
 
走進東北:雪國的地理:

東北地方位於本州島的最北端,由六個縣組成:青森、岩手、秋田、宮城、山形、福島。它的地形像一條長長的山脊,被奧羽山脈從中劃開,一邊靠著日本海,一邊面向太平洋。
 
山地與盆地交錯,讓這裡同時擁有清涼的高原、廣闊的稻作平原、密集的針葉林和深邃的湖泊。
 
東北冬季降雪量大,夏季則濕潤而充滿綠意——這是農業與森林資源的沃土,也是許多詩人、畫家和旅行者的靈感之地。
 
三百多年前,江戶時代的松尾芭蕉曾踏上這片土地,把它寫進了《奧之細道》。對芭蕉來說,那不只是一段路,而是一條精神上的河流;對我來說,這趟旅程,是在盛夏裡與山川湖海對話的機會。
 
我剛從東北的盛夏回來,把一路的景色、氣味、聲音與感受,和芭蕉的詩意交織起來,帶回來和你分享。

芭蕉的足跡:奧之細道的精神旅程
 
奧之細道,這個名字來自松尾芭蕉,一位江戶時代最著名的俳句詩人。
 「奧」是奧州,也就是今天的日本東北地區;「細道」是幽靜偏遠的小路。對芭蕉來說,這條路並不是尋常的旅行線,而是一場心靈探險。
 
那是 1689 年的春天,芭蕉與弟子河合曾良從江戶啟程,一路向北,跨越奧羽山脈、沿著三陸海岸、穿過盆地與山谷,走到北陸,最後抵達岐阜大垣。
五個月,二千四百公里,沿途的山川古剎、海灣村落,都被他化進詩句與散文中,成為後世反覆誦讀的《奧之細道》。

夏日行旅:山川湖海的對話

而我的奧之細道,是夏天的。
在車輛駛離都市的那一刻,窗外展開的是一幅安靜卻豐盈的圖景。大片的稻田像棋盤一樣整齊排列,綠意濃得幾乎反光。
 
風吹過,稻浪層層疊疊,像有人用手撫過整片大地。這是東北的夏天專屬的節奏——成熟卻不急躁,豐收的氣息像一種低頻的嗡鳴,潛伏在空氣裡。
 
這片土地的地形大多是山脈與盆地交錯,夏季降水充足,河川帶來的肥沃沖積土讓農業在此繁盛。因此芭蕉在詩中一次次提到稻田,因為它們不只是風景,還是生計、文化與季節的凝結。
 
在山形與秋田交界的盆地,稻田之外還有果園。遠處的奧羽山脈靜靜橫陳,山色是深得發黑的綠,天空卻高得像沒有邊際。偶爾飄過的雲影在田間緩慢遊走,像有人替大地刷上一筆筆陰影。
 
我走到這裡時,便在想:芭蕉走過的時候,這裡應該沒有今天這麼開闊的視野——森林更密,村落更小,但雲影的移動、山的輪廓、風的味道,應該是一樣的。
 
藏王山區是我此行的一個亮點。冬天的藏王是滑雪天堂,白雪壓彎松枝,纜車載著雪客上下飛馳。
 
但到了夏天,滑雪道變成一片片翠綠的草坡,野花在風裡搖曳。沿著公路向上行駛,再徒步走過一小段碎石坡,終於看見壯麗的火山湖——藏王御釜。
 
它的水色讓人懷疑眼睛:翡翠綠中滲著深藍,隨著陽光與雲影流轉變化。湖面靜得出奇,唯有風輕輕攪動水紋。
 
這裡是活火山的產物,四周的山壁裸露著不同顏色的岩層,硫磺的氣味淡淡地漂浮在空氣中。據說,江戶時代的旅人經過這裡時,常會在山口停下,讓馬休息,也讓自己靜靜看一眼這不屬於凡間的顏色。那時沒有相機,只有眼睛與記憶能帶走這份震撼。
 
下山後,我來到銀山溫泉,換乘小巴士進入藏在山中的小鎮。街道沿著小河展開,兩側是大正時代留下的木造旅館,外牆的木格窗、白牆、斜屋頂,全都保留著百年前的風貌。
 
夜晚的煤氣燈亮起時,河面映著燈影,光在水裡細碎地閃動。雖然大家說冬天的銀山最浪漫,但夏夜卻別有一種輕盈的愜意感。這裡曾因附近山林的銀礦而繁盛,礦脈耗盡後,伐木成為重要產業,山裡的杉木和檜木變成溫泉旅館的骨架。
可以說,沒有周圍的森林,就沒有今天這條古色古香的溫泉街。
 
離開山形,繼續往北走,抵達岩手縣的花卷溫泉。與銀山的幽靜不同,花卷溫泉更開闊,旅館旁的花園在七八月開得正盛。
 
繡球花團團簇簇,百合挺立,花香與溫泉的水氣混在一起。坐在露天溫泉中,看著水面映著花影,感覺自己泡在一幅畫裡。花卷所在的北上盆地,是由北上川長期沖積形成的,溫泉的水來自地下深層,穿過火山岩層時吸收了礦物質,帶著柔和的暖意撫慰肌膚。
 
更往北,是橫跨青森與秋田的十和田湖。這是一座雙層火山口湖,湖面寬闊如海,水色卻比海更深沉。
 
湖邊的森林把湖面圈成一個巨大的鏡子,那天湖畔的風很輕,帶著水氣拂過臉頰。據地質學家說,十和田湖的形成與火山噴發和地殼陷落有關,湖水的透明度極高,陽光直射下去時,可以透到十多米深,藍得讓人覺得它在發光。
 
想到芭蕉雖未到過這裡,但如果他站在湖邊,應該會靜默許久,把心安放在這片藍裡。
 
在東北旅行,很容易走進大片的針葉林。樹幹筆直,樹冠高聳,把天空切成一塊塊深綠的碎片。陽光從縫隙間落下,灑在苔蘚和落葉上,空氣清涼,帶著樹脂的香氣。
 
這種地方會讓人自然而然放低聲音,彷彿怕驚動了什麼古老的存在。這些森林對當地人來說不只是風景,還是生活的一部分——伐木、採集山菜、打獵,都是與森林的對話。
 
我這次的行程剛好路過仙台市東海岸的松島。那是一片由260多座大小不一的島嶼組成的海灣,被譽為「日本三景」之一。
 
站在觀景台遠望,這些島嶼像翠玉般灑落在太平洋上,海霧輕輕籠罩,島影若隱若現,彷彿置身一幅會呼吸的水墨畫。更令人讚嘆的是,這些島嶼幾乎沒有泥土,卻長滿挺拔的松樹——它們的根系緊緊抓住岩石縫,抵抗海風與鹽霧,年復一年地生長。
 
這種景象讓我想到芭蕉的一句俳句:
中文翻譯為:松島啊,那像鶴的,是鶴之島。
芭蕉將島嶼比作鶴,象徵高潔、靈性與理想之地。
雖然詩句簡短,但在他眼中,這片景色早已超越地理名勝,成為一種精神象徵——在逆境中仍能昂首挺立。
 
走在奧之細道,我常覺得自己在多層時間之間穿梭。腳下是現代的柏油路或木棧道,腦中卻閃過過去旅人的影子。風的聲音、河的氣味、山的輪廓,幾乎沒有改變,只是我們抵達的方式變了。這種重疊感,是奧之細道最迷人的地方。
 
好,我來為今天的航行做個總結。
東北的盛夏教會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慢下來。
我想表達的,並非那種旅遊攻略中的「不要行程排太滿」,而是身體、呼吸、甚至思緒都真正放慢的狀態。
 
在稻田邊,我試著就這樣站了一段時間,什麼都不做,只看著風一波波吹過稻浪。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胡思亂想;但過了五分鐘,這些想法就自然而然地淡了,只剩下風聲和腳底溫熱的泥土感。那一刻,我才意識到,在都市生活裡,我早已習慣了被各種計畫推著走,很少真的和當下的景色、聲音、氣味同頻。
 
慢下來不意味著浪費時間,反而是一種「還時間於自己」的方式。像芭蕉那樣的旅人,沒有火車、沒有網路,他只能以腳步丈量風景,而腳步的速度,剛好也是心能跟上的速度。
 
旅行中,速度往往是隱形的焦慮源。當你慢下來,才會發現原來天空的藍會在半小時內變得更深,樹葉的影子會因為風向而換一種姿態,而你自己,也會換一種呼吸的節奏。

自然的凝視:風景不只是背景

第二個感悟,是關於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走在東北的山林、湖畔、海灣時,我經常覺得自己不是在「看風景」,而是在被風景「看回來」。
 
比如十和田湖。那天的湖面安靜得像一張無塵的鏡子,我忍不住走到水邊,想觸碰那藍色。但當指尖剛碰到水面時,那一圈圈擴散的波紋讓我突然覺得——我正在打擾它。這種感覺很奇妙,就像一個你不認識的人,突然抬頭看你一眼,什麼也沒說,但你自然而然地放輕了動作。
 
現代旅行有一種很常見的心態,就是「收集」:收集照片、收集地標、收集打卡的足跡。但自然並不是一個隨時可以被消費的背景,它是一個有自己節奏的存在。當我們走得太急,或試圖用短暫的停留去佔有它,反而失去了與它真正交流的機會。
 
在針葉林裡,我也試著駐足,沒有拍照,也沒有錄音。那種風穿過樹冠、摩擦樹皮的聲音,像是大地用低沉的語調在說話。你不需要立刻翻譯它的意思,只要讓它流進你的感官就好。這種經驗不會留在記憶卡裡,但會在記憶中永遠常在。

時間的疊影:在旅途中遇見多層的現在

第三個感悟,其實是在奧之細道上反覆浮現的——時間並不是一條筆直向前的線,而是層層疊疊的。
 
當我站在松島的觀景台,看著那些扎根在岩石上的松樹時,我突然意識到,我看到的,不只是眼前的景象,還有三百多年前芭蕉看過的、幾百萬年前地殼運動塑造的、甚至更早以前海浪和風雕刻出的形狀。這些時間的層次同時存在於這一瞬間,而我只是剛好站在交疊處。
 
在銀山溫泉的夜裡,煤氣燈下的河水聲,可能和一百年前一模一樣;花卷溫泉裡的礦物質,早在幾萬年前就開始在地底積累;十和田湖的湖水,部分可能已經在這裡循環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我們平常以為的「現在」,其實只是多層時間中的一層薄膜,隨時可能被光、風、聲音戳破,露出更深的層次。
 
這種感覺讓我對旅行有了新的理解——它不是逃離日常,而是讓日常暫時進入一個多層的時空裡。當你能感受到時間的疊影,就不會再急著用「看了什麼」來定義旅程。
 
我想,這三點——慢下來、和自然對話、感受時間的層疊——大概就是我在東北盛夏最大的收穫。它們不屬於任何一張照片或紀念品,但會在日子裡慢慢滲透,提醒我,即使回到都市,也可以用旅行時的眼睛去看世界。
 
好了,今天的航行先到這邊,希望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
 
最後我給你留個問題:「你是否曾在旅行中,感受過時間的層層疊影?」歡迎留言和我互動,我每五集會精選幾個留言和大家分享,留言的連結已經放在了文稿開頭,我們週六見。
 
祝夏安,2025年8月14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思路週航

大家好,歡迎收聽思路週航,我是節目主理人齊丘。
每週2、5的早上7點點更新,我們從一個現象、問題、或是概念出發,走進哲學的深處、科學的邏輯、歷史的溫度與宇宙的尺度,同時也會談論到現代的種種挑戰,諸如職場、心理學和科技⋯⋯
無論你關心世界如何運作,還是更想認識自己,[思路週航]都邀請你,與我一起思考、觀察、提問!
(由於本人聲音不便錄製,暫用AI代聲,敬請諒解)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