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
訪談:江若維
Pop Radio 節目企製 × 口傳系畢業生的職場修煉
全威:歡迎收聽《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在 Pop Radio 台北流行廣播電台服務的江若維。妳目前的職務是?
若維:我現在是節目企劃製作,主要負責早上七點的週間帶狀節目。每天一小時的節目,從主題發想到敲來賓、現場執行、器材架設,甚至節目結束後的雜項,我都要一手包辦。
全威:聽起來非常全能!那「企製」(企劃製作)這一職位的挑戰是什麼?
若維:最大的挑戰是「對人與對題」。我們節目有四位不同風格的主持人——有的偏生活,有的談國際議題——我必須先了解他們的個性與喜好,再去尋找適合他們的題材。再與主持人溝通,透過柔軟、合適的個別對應方式,達到最好的溝通成果。
全威:那如果遇到像最近時事空服員過勞的這種議題,妳會怎麼構思你們的節目?
若維:我會先廣泛閱讀新聞、專題報導,整理出有發言的人,去找他們的 IG 或臉書聯絡。再看主持人對哪個角度有興趣,比如「哪些行業最容易過勞」。然後寫出完整提綱,方便主持人準備。
全威:妳以前在電視台當過記者,這兩份工作差在哪裡?
若維:差很多!電視台節奏太快、壓力也大,我每天都怕出錯。到廣播公司後反而覺得節奏有很大差異,一開始不習慣,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在「等下班」。但後來發現,慢其實是另一種專注——更能把節目的內容做紮實。
全威:現在 Podcast 這麼多,廣播還有優勢嗎?
若維:我覺得有。傳統媒體的訓練讓我學到專業流程與組織能力。廣播也在轉型,例如同步開 YouTube 直播、經營 IG、讓聽眾留言互動。我們也在學習與新媒體共存。
全威:那口傳系的學習對妳有什麼幫助?
若維:最大幫助是「邏輯思考」。很多人以為訪談隨口聊就好,但真正好的節目是有架構的。大學時練習的分析、鋪陳、批判思考,都用在我寫訪綱與下標題的時候。
全威:大學期間妳還參加過哪些訓練?
若維:我在社團裡學會美編設計;參加過產學合作課程,要自己企劃節目、邀來賓、主持。我覺得世新口傳系最大的特色就是「實作」,不只是學理論,是真的讓學生上台做。此外,還有參加過一些主持訓練課程與參與比賽。
全威:印象最深的一次主持經驗?
若維:有一次主持人競賽,我抽到的主題是「宮廟音樂會」,我對這一題非常的不熟悉。當時很緊張,就只能以豁出去的方式去展現,用台語主持、拉觀眾互動,反而拿了第一名,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全威:太棒了!那 AI 現在對妳有幫助嗎?
若維:超有!我常用它幫我檢查標題、修潤訪綱。像我做「寵物分離焦慮」主題時,AI 提醒我可以分成「先天氣質」與「後天訓練不足」兩條路,整個題目就更深更聚焦。
全威:有沒有哪本書影響妳很深?
若維:有,謝文憲講師的《說出影響力》。我以前上台會緊張、忘詞,看完那本書才知道怎麼設計開場、舉例、收尾。對主持跟演講都超有幫助。
全威:最後,如果妳要給大一新生一句話?
若維:不要被恐懼綁住。以前我很愛唱歌,卻因為怕丟臉沒去參加阿卡貝拉社。現在還覺得遺憾。所以,喜歡就去試、不要想太多。機會會在行動之後出現。
全威:這句話太好了。感謝若維今天分享從校園到職場的真心話,祝妳未來成為一位優秀的節目主持人,也希望妳的故事能啟發更多學生勇敢出發。
若維:謝謝全威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