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Podcast 訪談摘要
完美主義與心態調整 放心去迷路
來賓:雍勝(台大社工系畢業、準備出國攻讀公共政策/國際關係)
主持:全威
全威:剛退伍,想先聽聽你的海軍陸戰隊經驗。
雍勝:我覺得用一個字形容就是「操」!早上先跑四、五公里,下午有時候長官心情好,又再加跑四、五公里,每天都至少五公里起跳。還有曾在屏東夏天晚上紮營、全副武裝睡帳篷,隨時警戒。雖然累到不行,但讓我養成了自律,退伍時瘦了10公斤還練出肌肉。
全威:你同時錄取政大外交,為什麼最後選了台大社工?
雍勝:當然「台大」的招牌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社工本身吸引我。我喜歡幫助弱勢,和需要幫助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是待在已經很強的團隊裡。進到系上後發現,社工不只是大家印象中的老人院或社福機構,還有社區營造、方案設計、甚至社會企業等更多元的面向。
全威:能舉個社區工作的例子嗎?
雍勝:像師大路附近的宿舍和餐廳之間沒有行人穿越道,對學生和居民都很不方便又危險。社工的角色就是去連結居民、商家、政府部門,一起討論並找到解決辦法。地方創生也可以是算一種社會工作,例如活化廢棄車站,不只是美化空間,還帶動當地就業和觀光,長遠改善社區問題。
全威:你說自己走了很多「彎路」,是什麼意思?
雍勝:大學四年我嘗試了各種事——
雖然看似繞路,但這些經歷讓我收集到不同領域的能力,核心目標都是希望有一天能用來解決「不平等」問題。
全威:課堂上的學習呢?
雍勝:雖然外務繁多,但課堂上我盡量保持專注。台大修課很自由,所以除了社工,我也修了政治學、經濟學、城市設計。課堂的價值在於「對話」,能直接向研究半輩子的老師提問,獲得即時回饋,比單向看影片有效得多。
全威:印象最深的課是哪幾門?
雍勝:
全威:AI 對你來說呢?
雍勝:ChatGPT-4之後,AI 開始真正成為我的生活與工作助理。日常會用它估算便當的熱量,工作上會用它加速寫程式、整理資料,省下大量時間和精力。
全威:有沒有一本書影響你很深?
雍勝: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書中提醒我們不要把心力浪費在不可控的事上,而是專注於重要且能影響的事物。這幫助我在大學中面對五花八門的機會時,能有重心,不被雜事分心。
全威:為什麼想從社工轉到公共政策或國際關係?
雍勝:社工實習讓我發現,改變不平等需要從更宏觀的政策層面著手。國際關係是因為觀察到國際局勢對台灣影響重大,像關稅、兩岸關係等,都會牽動國內社會與政策。
全威:你提到的「茫然」來自哪裡?
雍勝:主要來自太在意他人眼光,特別是家人的期望。但在長風基金會的領袖營出國時,脫離原有脈絡,不再被標籤為「誰的兒子」或「哪所學校的學生」,而是以自己的身份面對別人,反而更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全威:最後,想給大學生什麼建議?
雍勝:放心去迷路。迷路代表你在思考,學會自己走出迷宮的能力,比馬上找到方向更重要,因為這才是大學最寶貴的學習。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