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訪談摘要
來賓:陳立翰|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德國漢堡商學院交換生、準備赴英國里茲大學讀企管碩士
全威:先跟大家自我介紹一下吧。
立翰:嗨大家好,我是陳立翰,台北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前九個月在德國漢堡商學院交換,今年九月要去英國里茲大學讀一年企業管理碩士。
全威:公共行政跟企管差蠻多耶,交換的時候讀什麼課?
立翰:去德國讀的都是企管課。學校七成課程是英文,三成是德文,我全部選英文班。雖然大學修過三學期德文,但在當地生活和上課都能用英文,就比較沒有動力精進德文。
全威:聽說漢堡商學院有特別的制度?
立翰:對,它是德國少見的「雙軌制」,三個月上課、三個月全職工作。課超密集,一天上五小時才算一堂,上午、下午各一堂。學生多半以工作為主、課業為輔,因為公司會看你的上課出勤,沒到就等於曠工。
全威:那你覺得台灣大學生的課堂生態如何?
立翰:通常同學們選課前就會分流,有的老師「硬」,有的老師「甜」。選硬的通常有明確目標(像考公職),上課超專心;選甜的就輕鬆過關。老師的名聲,基本決定了課堂的氣氛。
全威:印象最深刻的課是哪種?
立翰:我喜歡討論式的課。老師先給一本書或一部紀錄片,第一小時由助教帶小組討論,之後老師統整。即使是財務管理這種有標準答案的課,也會先讓同學互相解題、對答案,再由老師講解。這樣記得更牢。
全威:AI 在課堂上有用到嗎?
立翰:有啊!有時分組會分工用不同 AI 查資料(ChatGPT、Gemini、Copilot),再整合成簡報上台報告。嚴格的老師會規定不能看稿、台下同學還要扮演不同角色發問,逼你真的吸收內容。
全威:你的課外活動多嗎?
立翰:我沒參加社團,因為目標很明確——存錢去交換。我課餘都在家教,一小時500元,最多同時教四位學生。
全威:那九個月交換,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立翰:第一是廚藝,因為外食貴得嚇人,每天都自己煮,還會花兩三小時備餐。第二是英文進步,特別是口說跟寫作。像我在德國考雅思,就是用 AI 幫我改作文、模擬評分,把文章從 6 分改成 6.5、7 分版本,最後考到 7 分。
全威:為什麼從公共行政轉企管?
立翰:我用「刪去法」找方向。公共行政是管大型公司(政府),企管是管小型公司(企業),邏輯相通。我想試試看,也不排斥讀完企管後回台灣考公職。
全威:家庭對你影響大嗎?
立翰:我們家很開明,父母完全不干涉,支持我出國,還能借錢免利息。有時我反而羨慕朋友那種被逼著走明確路線的人。金庸小說也是我們父子間的共同語言,裡面的角色和情節常成為我做決定的參考。
全威:最後,想對大一新生或沒方向的人說什麼?
立翰:什麼都可以放掉,但別放掉英文。我大學一直看美劇,開英文字幕,追劇也在學語言。三、四年後,這種累積會成為你的優勢。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