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許多大學的教室中,坐在教室中的學生,往往低頭滑著手機,打打電動、社群網路聊天,對於前面照PPT講話的老師,視而不見!
這樣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大學教育失去原有的功能與意義。大學只不過是浪費學生時間?浪費老師時間?同時也浪費納稅人的錢,更無法培養有競爭力的下一代。
在這個網路與AI的時代,課堂似乎正被手機、社群媒體、甚至 AI 工具所取代。許多學生不再專心於老師的講解,而寧可選擇從網路、YouTube、ChatGPT 等平台獲取知識。這樣的趨勢是大學教育的危機,還是新的學習契機?我們將與不同背景的受訪者一起探索這個問題。
主持人全威目前是在大學教書,他曾經獲得教學績優、教學特優獎項的肯定,非常喜歡教學工作。但是,在許多時候,他也遇到教學上的挫折,他也看到、聽到許多大學生對於教室裡的學習不感興趣。因此,他希望透過大量的訪談,希望與同學、在職工作者以及學校老師一同找到可能的方案,解決這個真正嚴重的國安問題。
🎙 主要訪談對象
大學生:探討學生如何看待課堂學習,為何失去學習動機,以及他們的未來職涯焦慮。
工作者:分享他們畢業後的工作經驗,回顧大學學習對職場的影響,以及他們對學弟妹的建議。
教師:反思大學生的學習狀況,如何調整教學方式,讓課程更符合學生需求,提升學習動機。
還有專書分享
《大學生不想學?》網站:
https://sites.google.com/view/to-learn-or-not-to-learn/%E9%A6%96%E9%A0%81
關於全威:
提問,是一種探索。
對話,是一種創造。
傾聽,是一種反思。
我是全威,一位生涯對話師,
在這裡,陪你一起尋找光的方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 Podcast 訪談摘要
節目名稱|大學生不想學?從教室到職場的真心話大冒險
來賓|張皓鈞(Howard),除塵蟎公司業務副理
👔 跨出舒適圈,成為領導者
全威: 你現在是業務副理,能不能先介紹一下你在做什麼?
皓鈞: 我目前在一家做除塵蟎與居家清潔的公司,負責的是業務團隊。我們是以「醫療級水濾式吸塵器」為主,提供免費體驗,然後再透過口碑與轉介紹持續擴展客源。
全威: 哇,這不是單純賣機器,是賣「服務」與「體驗」?
皓鈞: 完全正確。客戶體驗完覺得有效,我們現場就可以簽約,後續會安排專人到府服務。
💼 一年升遷的關鍵:傾聽與帶人
全威: 你一年就升副理,怎麼做到的?
皓鈞: 我很擅長傾聽、建立關係。無論是客戶還是同事,我都會主動關心他們的處境。不是靠業績衝第一,而是讓人信任你、喜歡跟你合作。
全威: 那你現在的重點從個人轉向「帶人」?
皓鈞: 是的,我現在帶七個人。剛開始真的不容易,因為每個人的背景、想法、動機都不同,這比個人業績壓力還難。
💃 熱舞社:比課堂更真實的學習場
全威: 你在大學時期是不是也有很多社團經驗?
皓鈞: 對,我是熱舞社的教學長。那是我第一次發現我喜歡帶人,也學會怎麼溝通、編排、面對壓力,甚至跟外界談合作、拉贊助。
全威: 有些學生覺得社團沒什麼用…
皓鈞: 很可惜,其實社團就是小型社會。對我來說,它比很多課還真實,還影響深遠。
🎯 迷惘沒關係,先去「嘗試」
全威: 你在大學一開始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嗎?
皓鈞: 完全不知道。我原本是讀應外系,以為會走翻譯或導遊,但到大三大四還是迷惘。直到實習、進職場,才慢慢找到「我喜歡與人互動」、「我擅長帶人」。
全威: 所以迷惘也可以是養分?
皓鈞: 當然。你可以去打工、去參加活動,哪怕是端盤子,都可能讓你發現一些東西。別怕浪費時間,每個體驗都有意義。
🧠 AI 是工具,人性是價值
全威: 你有使用 AI 嗎?
皓鈞: 有!我會讓 AI 幫我寫訓練計劃、整理開會重點,但我會再寫一份「我的版本」,去跟 AI 的版本做比較。我喜歡那種主觀與客觀的碰撞。AI 給效率,我給溫度。
全威: 所以 AI 是輔助,不是取代。
皓鈞: 沒錯。我相信「人性」與「感情」還是這個世界無法被替代的價值。
📚 影響人生的兩本書
全威: 有沒有什麼書影響你很深?
皓鈞: 有,《被討厭的勇氣》讓我學會「活出自己」不用討好每個人。還有《原子習慣》,它讓我每天都進步一點點,習慣是可以設計出來的。
💬 給學弟妹的一句話
全威: 如果對現在的大學生說一句話,你會說什麼?
皓鈞:「你真的很特別。請好好享受這個階段的自己。」不要拿自己跟別人比較,也不要害怕休息、放空,那些時光都是在為未來的你做準備。
🎧 主持人總結
Howard 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你不一定要從課堂裡找到方向,也不必按照主流的軌道走。」
從一個課堂邊緣的學生,到業務副理、團隊領導者,他用熱情與傾聽力走出自己的路。
他證明:「找到自己不是一蹴可幾,但肯定自己就是最特別的,從相信自己開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8bhztgn08kf01y795rhhtrd/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