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宏觀到微觀,由相對冷冰冰的規劃放眼至「社會設計」,如何透過講求民間互動、在地性(貼地)、利他性(同理心)、實踐性等甚至更多因素;去設計活動、項目等等,使「冷門議題」能夠發揮其推廣的持續影響力?都係一門專項!
簡單啲講,今集有「講膠所 Talking Plastic」嘅幾位社會設計系友好們,同我哋傾:「如何貼地咁推廣環保。」。佢哋喺紅磡街市嘅民間協作項目,同我哋嘅民間推廣經驗,又會 jam 到啲咩火花呢!
好,上面講嘅設計要點及理論都可以暫拋諸腦後,從實踐中與大眾建立關係、共學、邊做邊修改;原來先係精髓!生果檔有分紅白袋,做成單次購買重複使用塑膠?為走塑又有人帶膠兜買魚?更多跳脫嘅街市限定用袋造詣,由四位女生同你哋一一解構...。街市議價你就試得多,同商家傾走塑現金券價格你又試過未?
持分者:Philip、講膠所 Talking Plastic(Viann、Joyce、Yori、Heidi)
請見諒:器材發脾氣,本集以耳筒聆聽效果相對更佳(有少雜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