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Society & Culture
True Crime
History
Comedy
Music
Technology
Educa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5/v4/ce/37/ea/ce37ea2d-682c-6e0b-d1ec-b7843a6da1ab/mza_5331483998523127405.jpeg/600x600bb.jpg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少女
198 episodes
13 hours ago
不在教會的日子,你在哪裡呢? 有人出走,在曠野裡繞圈, 有人搬去所多瑪,在傳說中的罪惡之城居住, 有人在監牢裡唱歌, 有人在難民營難眠...... 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非比尋常,那是人和神在黑暗中的摔跤,也是天明領受祝福的契機, 不在教會的日子,你,還在基督裡嗎? --- 本節目適合喜歡思考的成熟基督徒,真誠地提出一些對信仰的疑問,邀請你與我們一起思考,但可能會對剛信主,或是聖經很不熟悉的基督徒,產生副作用,所以請大家自己謹慎服用喔! 💌outofchurch202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Christian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不在教會的日子 is the property of 神學少女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不在教會的日子,你在哪裡呢? 有人出走,在曠野裡繞圈, 有人搬去所多瑪,在傳說中的罪惡之城居住, 有人在監牢裡唱歌, 有人在難民營難眠...... 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非比尋常,那是人和神在黑暗中的摔跤,也是天明領受祝福的契機, 不在教會的日子,你,還在基督裡嗎? --- 本節目適合喜歡思考的成熟基督徒,真誠地提出一些對信仰的疑問,邀請你與我們一起思考,但可能會對剛信主,或是聖經很不熟悉的基督徒,產生副作用,所以請大家自己謹慎服用喔! 💌outofchurch202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Christianity
Religion & Spirituality
Episodes (20/198)
不在教會的日子
[當牧師跌倒時02] 教會常見錯誤處理模式
真正的信仰修復與機構性的包庇是兩件事! 當牧師跌倒時,就像一個篩子,不僅過濾出個人的痛苦和對神的真切疑問,更檢視了教會組織在面對腐敗時,是選擇用愛包裝但缺乏公義來「合理化」,還是勇敢地要求結構性的問責和真正的悔改。 從來賓的心路歷程,你會聽見受苦者不同面向: 一、 面對信仰與上帝的內心掙扎與疑問 信仰的根本質疑是什麼?如何克服放棄信仰的衝動? 二、 教會應如何面對牧師的軟弱與跌倒 兄姐妹應如何理解牧師的外遇?教會處理牧師跌倒的常見錯誤模式 三、區分「神棍」與「神的僕人」 神棍通常會將三種問題「打包一起送給你」:性、金錢、他個人奇特神學觀 四、台灣教會體制與監管問題 台灣教會缺乏監管機制的問題樣貌?宗派與監管的關係?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days ago
35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當牧師跌倒時01] 我發現爸爸外遇了......
牧師跌倒後,誰在流淚? 特別來賓小四(化名)是一位牧師的孩子(PK),她的父親曾有「很多小三小四小五」的狀況。她以加害者家屬的角度,分享身為牧師家人所承受的複雜情緒、創傷與無力感。 節目透過小四的經驗,討論教會面對此類醜聞時常見的掩蓋與包庇問題,以及為何牧師的孩子常因維護父親形象而「什麼都不能說」的痛苦。 這系列01-03集是小四鼓起勇氣的分享,也是她決心將真相說出以尋求療癒的旅程,希望能安撫並鼓勵有類似困境的家庭求助!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42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少女信箱01]-不知如何開口離開的服事困境
節目精華整理 你是否曾經在教會服事到身心俱疲,想要跟領導者溝通調整,卻發現對話總是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來信者是一位弟兄的真實困境:身兼協會行政、愛宴、主日招待主責等多重職務,服事好幾年卻與牧者關係疏遠,想離開卻不知如何開口。 🎯 這集你會聽到: ✓ 為什麼服事者需要情感支持,領導者卻只想解決問題? ✓ 「牧者」與「管理者」角色混淆如何造成溝通困難 ✓ 華人教會文化如何影響我們表達真實需求 ✓ 從七個不同視角理解服事倦怠背後的複雜因素 ✓ 如何做好「期待管理」讓溝通更有效 ✓ 什麼是健康的服事邊界設定 🔍 適合聽眾: 正在經歷服事倦怠的同工 想了解如何更好牧養同工的領導者 對教會人際動力感興趣的聽眾 希望學習多元思考的基督徒 💭 核心洞察: 很多時候溝通困難不是因為缺乏愛心,而是因為我們站在不同的角色位置,有著不同的需求和考量。學會從多重視角理解問題,是建立健康教會關係的第一步。 服事倦怠相關系列》https://reurl.cc/K9z3mp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54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重回初代教會04] 體制外的信仰-當教會不再是唯一選項 ft.新約學者張楷弦
精華摘要文字版 現代信徒對主日崇拜感到乏味、對教會人際關係感到孤單虛偽嗎? 這個困境,其實與初代信徒在羅馬帝國體制下的掙扎有著共通之處! 第四集 將帶您回到一切「化整為零」的起點,看見初代基督徒如何從無到有,在體制中建立起一個「另類群體」。他們利用既有的家庭家戶 和希臘羅馬小型社團的模式,卻透過基督事件投下顛覆性的震撼彈。 使徒保羅的生命與教導充滿張力: 作為一位有血有肉的第一世紀猶太人,他將自身的身體痛苦(如生病、被打、被貶低) 重新定義為基督一同承受的末世性征戰。 他深信「寶貝在瓦器裡」,讓信徒所承受的各種苦楚,成了迎向末世新創造、成就「極重無比榮耀」的過程。 初代信徒的群體活出了這種顛覆性的價值觀: 他們展現了劇烈的價值觀轉變,帶領人離棄偶像歸向神。 他們創造了超越階級的群體,接納來自不同社會階級的人,這讓羅馬社會感到困惑。 他們不僅有跨越地區的歸屬感(如猶太會堂),更發展出深刻團契,透過實際的聚餐互助,超越了哲學派別中「抽象的愛」。 本集將帶您穿越時空,看見早期信徒如何透過十字架與復活的典範,在體制內活出「走鋼索」的張力生命。這份對使命的專注、對價值觀轉變與深刻團契這兩大關鍵元素 的堅持,至今仍是我們重新思考信徒生活,重拾信仰生命力的最深刻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8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重回初代教會03] 被消音的女聲-新約女性角色 ft.新約學者張楷弦
精華摘要文字版 在教會裡,性別會決定你的聲音有沒有被消音嗎?這個困擾,其實初代教會的女性也懂! 第三集將揭開初代教會裡「性別階級」的張力。 雖然當時是「男尊女卑」的社會,但耶穌與保羅卻投下了一顆顛覆性的震撼彈,提出一個超越時代的宣告:在基督裡,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不分自主的或為奴的,也不分男或女,都成為一了。這種「末日現實闖入歷史」的觀點,徹底挑戰了當時社會對待和看待人的方式。 路加福音記載,耶穌與門徒接受一群女性的財務供應,這些女性成為了門徒群體的「恩主」。 這些婦女名聲不一定好,但耶穌仍跨越社會觀感接納她們,讓她們在福音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 使徒保羅更將這個原則活成傳奇,大力肯定女性同工的地位: 他將羅馬書託付給「恩主」菲比,讓她擔任重大「西班牙宣教計畫」的談判代表,顯示女性是核心的「行動者」,而非邊緣的陪襯。 百基拉(名常列於丈夫亞居拉之前)則展現了女性領導者的幹練形象,她可能是一位「女老闆」或小型的CEO! 本集將帶您穿越時空,看見初代教會女性如何積極參與、影響深遠,甚至讓羅馬法官「小普林尼」對教會有「跨越階級」的擔憂和指控。這份對「在基督裡合一」的福音堅持,至今仍是我們對抗現今教會中「性別消音」與「職涯天花板」,重塑更平等、更真實群體的最深刻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7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重回初代教會02] 偏心待人的教會問題 ft.新約學者張楷弦
精華摘要文字版 在教會裡,錢越多,說話就越大聲嗎?這個困擾,其實2000年前的信徒也懂! 第二集將揭開初代教會最核心的文化衝突:羅馬帝國根深蒂固的「恩主制度」。在這個「靠關係」才能生存的世界,耶穌與保羅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提出一個顛覆性的宣告:上帝才是唯一、且從不要求回報的恩主。 耶穌的行動充滿張力: • 祂教導人們宴請那些無法回報的窮人,因為天父將會親自報答。 • 祂用「欠債越多,愛也越多」的比喻,將人際關係從「利益交換」徹底轉化為「愛的關係」 使徒保羅更將這個原則活成傳奇:面對階級分化嚴重的哥林多教會,他毅然拒絕他們的金援,寧可選擇當時被視為羞辱的勞力工作(織帳篷),只為拆毀教會內扭曲的權力遊戲。他也巧妙地將「奉獻」重新定義為對福音恩典的回應,讓給予者同時也是領受者。 本集將帶您穿越時空,看見耶穌與保羅如何挑戰金錢與權力,建立一個只向上帝負責的信仰群體。這份拆毀階級的勇氣,至今仍是我們最深刻的提醒!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3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重回初代教會01] 教會中的金錢與權力 ft.新約學者張楷弦
精華摘要文字版 本系列要談那些主日講台不敢碰、查經班不敢問的「刺激」問題,探索初代教會真實樣貌! □ 如果沒有富裕女性金援,初代宣教能撐下去嗎? □ 耶穌群體如何從體制外運動走向體制化? □ 我們現在信的,與兩千年前還是同一個東西嗎? 你曾否疑惑為什麼有錢的奉獻者在教會被當VIP?他們意見甚至能決定事工方向? 張楷弦老師新作《天國崛起》,帶我們認識初代教會的「恩主制度」,探討哥林多教會主餐亂象背後,金錢權力如何撕裂信仰群體的平等與公義。保羅責備信徒不可偏心待人,核心是保護弱勢受害者,而非禁止發聲——這與今日經文錯誤應用形成諷刺對比,教會反倒保護有權勢的人了嗎? 我在設計訪綱時,有三個深層的問題,我直接先點題: ✔那些在權力邊緣的聲音,如何重新被聽見? ✔當我們重新看見被忽視的角色,下一步是什麼? ✔未來的信仰群體,會長什麼樣子? 盼望讀經帶入歷史文化視角,讓聖經成為鮮活畫面,成為今日借鏡!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4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有趣的靈魂03]—歡樂心理師出走記(下)
當你不再固定去教會,其他人問起:「你現在在哪裡聚會?」,那句「我現在沒有在聚會了」,需要多大的勇氣才能坦然說出口? 延續上一集的深刻分享,王雅涵心理師將與我們聊聊,離開教會後的適應期,以及她如何在沒有固定「宗教形式」的生活中,重新找到信仰的實踐方式。這是一場關於擺脫框架、活出更真實信仰樣貌的對話。 在本集下半場,你會聽到: • 告別「聚會壓力」的爽快感:來賓分享第一次坦然承認自己「沒有聚會」時的解放感,以及如何在聖誕節、復活節等特殊節日,面對那份想去教會「沾一沾」的失落與徬徨。 • 信仰 vs. 健身房會員:去教會就像上健身房,是為了維持紀律。但為什麼去教會有時比練肌肉還痛苦?來賓犀利提問:是不是因為教會裡「心理不健康的人」變多了? • 「免費」為何是教會的毒藥? 當去教會不需付費,信徒容易抱持「消費者心態」,缺乏責任感,導致少數同工承擔所有重擔。來賓用「健身房要付錢」的例子,點出承諾與責任感的關鍵。 • 現代教會為何已「無法承接一般人」:來賓直言,今日教會的複雜人際與潛規則,已不適合單純的人進入,否則很容易受傷。她分享了自己不再看重「帶人來教會」的原因。 • 非典型基督徒的信仰實踐:當生活圈不再繞著教會轉,信仰如何落地?她將去教會的時間拿去健身房,反而找到更真實、健康的社群連結。信仰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你在患難時,第一個尋求的是誰。 • 給掙扎中你的溫暖建議:如果你正與教會漸行漸遠,感到矛盾與困惑,來賓以心理師和過來人的雙重身分,鼓勵你尋求專業協助,釐清自己的價值觀,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信仰樣貌。 本集來賓:王雅涵心理師 推薦 |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wahahappygo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40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有趣的靈魂02]—歡樂心理師出走記(上)
許多人將教會視為家,但如果這個家不再帶來力量,甚至消耗自己,該如何是好? 雅涵從小在教會長大,曾經非常虔誠,甚至在換城市讀書時也優先尋找教會。 身為心理師的她,更善於自我覺察與情緒紓解,因此邀請她跟我們分享這一段離開教會的旅程,也許從中能安慰也支持正在思考的基督徒! 她先後離開兩間教會:第一間是從小成長的傳統老教會,因內部權力鬥爭和牧師不快樂而感到心痛與失望;第二間則是她帶著理想與希望加入,卻因體制混亂、會友缺乏責任感以及整體走向與理念不符,最終選擇離開。 在本集中,你會聽到: • 一個完美教會的殞落:來賓生動描繪童年時光,教會如何在單純美好的氛圍中成長到近千人,最後卻因權力鬥爭、金錢利益與僵化體制,走向衰敗與分裂的真實故事。 • 心痛的第一次離開:當一個充滿愛的群體失去盼望、無法再帶領人認識信仰時,該如何做出離開的決定?這是一個關於理想破滅與沉痛放手的過程。 • 從豪宅搬到窮鄉僻壤:為了尋找有成長性的信仰環境,她勇敢踏入一間新興教會,卻發現過程像是「從豪宅搬到不健康的窮困之地」,充滿了人際關係的挑戰與內心的痛苦掙扎。 • 為何第二次離開是種「解脫」:來賓剖析第二間教會的問題,包括缺乏責任感的「消費者心態」、混亂的管理模式,以及那些讓她血壓飆高的奇特人際互動。 • 給受傷基督徒的深刻比喻:離開教會就像一場「失戀」或「離婚」。如果你帶著傷去尋找下一個教會,很容易會不斷將新對象與前任比較,最終只會一再受傷。先修復自己,才能展開新的關係。 這不只是一個人的故事,更是對現代教會體制與信徒關係的深刻反思。如果你也曾在信仰群體中感到困惑或受傷,這集對話將帶給你深刻的共鳴與思考。 本集來賓:王雅涵心理師 推薦 | 心理師的歡樂之旅@wahahappygo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42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教會未來式🔬06] —教會版圖的劇烈改變 ft.牧牧牧師
本系列思路說明 教會版圖有哪些劇烈改變呢? 少於30人的微型教會已佔總數的四分之一,30-50人的佔另外四分之一,等於台灣有一半的教會人數在50人以下。而千人以上的大型教會從75間銳減至35間,顯示100-1000人之間的中型教會流失最嚴重,許多已跌破百人。 • 小型化教會的優勢與挑戰: 教會規模縮小,一方面可能反映華人社會對緊密人際關係的需求,大型教會的匿名性讓信徒感到焦慮,轉而尋求更舒適的小型群體。許多教會因此開始「發散」或「分堂」,讓每個據點都能保留其獨特的「屬靈DNA」。但另一方面,小型教會也面臨聘請全職傳道人的經濟壓力與人才短缺問題。 • 傳道人世代斷層與斜槓趨勢: 台灣目前有約6000多位支薪傳道人,平均每間教會約1.4位,每位牧養約70位信徒。然而,傳道人資源分佈不均(都市多、偏鄉少),加上未來3-5年將有300-500位牧者退休,但神學院全職訓練人數大幅減少,導致傳道人將出現嚴重斷層。 • 「帶職」與「自由傳道人」的興起: 為了應對人才荒與傳福音的新策略,「斜槓傳道人」(週間工作、週末服事)和「自由傳道人」(不隸屬特定教會,憑負擔服事)將成為新趨勢。這些傳道人能更直接接觸非信徒,將職場轉化為禾場。但同時,他們也面臨休息不足、缺乏教會體系支持的挑戰。 • 傳承的意義與未來展望: 教會應重新定義傳道人的角色與養成模式,不再只追求傳統全職模式,而是鼓勵每位信徒都起來承接福音使命。最重要的是,無論信徒身處教會內或外,都應在自己的位置上為上帝做見證,活出上帝的心意。台灣教會正處於「第四波變動」中,這是一個摸索與創新的過程,教會不應批判「不在教會」的信徒,而是要觀察上帝如何在這些改變中動工,共同為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禱告,成為一個合一的「大教會」。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3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教會未來式🔬05] —基督徒會回教會嗎?ft.牧牧牧師
本系列思路說明 許多疫情後「回不來」的信徒,是因為他們習慣了網路聚會的便利性,或者本身對教會的連結僅限於「宗教生活」(主日禮拜、奉獻),而非深度的「教會生活」(服事、團契、牧者關係)。此外,傳統主日聚會時間對服務業等非典型工作者不友善,也導致他們難以參與。 • 新形態的信仰實踐: 包括微型教會、職場教會、RPG(復興禱告小組)等形式,這些都是信徒在生活中與神連結、彼此牧養的方式。 • 「職堂」與「在地化」的困境: 雖然教會堂會數增加(許多是大型教會分堂或福音中心),但這些由母堂支持的福音中心,常因「複製模式」而非「在地紮根」而失敗。母堂的講道直播、傳道人週末通勤服事,使得這些福音中心難以真正融入地方文化與居民生活,缺乏真實的「埋下去」的連結。 • 城市教會的挑戰: 都會區教會面對快速變遷的社會需求,需要提供更多元服務(如教育、AI課程),但若未將這些需求導向神,或過於迎合世俗期望,可能導致信徒流失。同時,阿法世代(Alpha generation)的年輕人因習慣網路疏離,對傳統小組感到焦慮,需要更具彈性與安全感的群體模式。 • 教會的形象與定位: 牧牧牧師呼籲教會應重新思考自身在社區中的角色和形象,不僅是提供信仰功能,也要思考如何成為社區可親近、有影響力的存在,而非讓人感到有距離感。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4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教會未來式🔬04] —令人震驚的教會新數據!ft.牧牧牧師
本系列思路說明 本系列4-6集在探討台灣教會在不斷變遷的社會中,所面臨的挑戰、發展趨勢,以及未來的可能性。 這次錄製延宕一年,因為新的教會普查數據出爐,而這些新數據將延續並回應前三集的討論: • 新數據的衝擊: 台灣教會總堂會數雖略有增加(約4424間),但成人與青少年主日聚會人數卻大幅下降,其中青少年減少逾5600人,成人減少約8000人。儘管兒童人數略有增加,但主要集中在資源較豐富的大型教會。 • 「看不見」的基徒群體: 最引人關注的是,自我宣稱的基督徒人數從2017年的150多萬,大幅下降至目前的70多萬人,而實際主日聚會人數也從近70萬降至40萬。這可能並非真的「流失」,而是有約60~70萬的「基督徒」,他們相信耶穌,但不在傳統教會聚會,可能透過線上平台、微型社群或職場團契來實踐信仰。這正是《不在教會的日子》這個節目所關注的的族群。 • 對「組織化」的挑戰:非組織化的信仰實踐雖然帶來彈性與自由,但也可能導致信仰生活缺乏紀律、跨世代連結的斷裂,以及難以提供全面的牧養(例如:兒童主日學的缺乏)。然而,牧牧牧師持樂觀態度,認為這可能是上帝在亂世中興起新形態教會的契機,並以美國「好鄰舍運動」為例,說明信仰群體可以以更貼近生活的方式出現。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1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教會未來式🔬03] —教會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
本系列思路說明 從大數據談到教會文化,這不禁讓我們想問教會的下一步在哪裡?等一下就會發生什麼事? 我們想討論教會應思考的「下一刻」,不是籠統的「明日」、「未來」,就是馬上會面臨的變化,包括從潛在的戰爭與戒嚴(如物資、庇護所預備),到台灣教會更實際且已然發生的主日學消失現象(約1/3教會沒有,1/3正消失)。討論家長如何為孩子選擇有資源的大教會,加速了教會M型化與高齡化,造成傳道人資源的分配不均。 聽完這集,您將能: • 洞察台灣教會面臨的迫切危機:從潛在的社會劇變(如戰爭),到更實際的主日學消失、教會M型化及高齡化趨勢,了解教會必須立即思考與應變的挑戰。 • 理解青年與兒少流失的深層原因:探討教會牧養方式與新世代文化的巨大落差,以及疫情時代「疏離感」如何影響青少年的信仰參與。 • 發現社青牧養的盲點與新可能:揭示教會在面對多元職業與價值觀改變的年輕人時,傳統傳福音模式為何失去吸引力,並思考「化整為零」的牧養策略。 • 掌握台灣教會結構的轉變:剖析大型教會「福音機構化」,以及獨立教會聯盟、分堂模式的興起所帶來的機會與潛在危機。 • 反思教會「傳承」的真實意義:不只關注牧者接班人,更要深入思考如何傳遞教會故事、神的心意與看不見的信仰本質,讓信仰根基穩固,而非僅追求表面的成功。 總結來說,教會的傳承不應只聚焦於主任牧師的接班人,而應更關注教會的歷史、故事、神的心意,以及各教派「看不見」的獨特神學與靈性追求。唯有傳遞這些信仰核心,才能讓信心世代延續,使教會持續在神的旨意中前行。 02:00 - 教會的「下一刻」:從戰爭預備到主日學消失的迫切挑戰 15:00 - 社青牧養新思維:如何接觸「非典型」工作的年輕人? 22:00 - 教會組織的轉變:福音機構的困境與聯盟分堂的挑戰 28:00 - 傳承的真義:不只接班人,更要傳遞信仰本質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9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教會未來式🔬02] —教會為什麼一直在變?
本系列思路說明 承接上一集結尾的「實用主義」,如何導致教會過度追求“統一的「更好」模式”,反而失去在地化和獨特性,也深入探討了教會不斷變化的深層原因。 聽完這集,您將能: • 拓展對台灣教會多元樣貌的理解:從大型教會到微型社群,從傳統到創新,甚至深入了解瑞芳礦坑教會等獨特歷史背景,看見上帝國度的豐富多彩。 • 洞察實用主義對教會文化的影響:反思當教會過於追求「有效」與「快速」時,如何可能失去自身的獨特性、在地化連結,以及清晰的神學論述。 • 重新思考現代教會禮儀的意義:我們將以「復興禱告小組(RPG)」、「主餐」和「奉獻」為例,探討當這些重要儀式因便利而簡化時,其背後的神學意涵與真實連結是否被忽略,以及如何找回那份深度與感動。 • 獲得面對教會變革的獨立思考框架:無論您是教會牧者、同工,還是渴望信仰更深厚的會友,將引導您思考,如何在變動中堅守信仰核心,並以更深刻的洞察力去理解與參與教會的未來。 這集不僅僅是教會現況的觀察,更是一場關於信仰本質、文化傳承與群體連結的深度對話,助您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找到信仰的錨點! 02:00 - 台灣教會的多元面貌:從大型到礦坑教會的獨特故事 08:00 - 實用主義的衝擊:當教會追求「更好」而失落神學根基 15:00 - 復興禱告小組(RPG)的省思:效率與深度如何平衡? 22:00 - 現代敬拜的挑戰:YouTube詩歌與實體翻聖經的意義 28:00 - 主餐與奉獻:便利化如何讓信仰失去「有感」體驗?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3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教會未來式🔬01] —教會不只有一種樣子 ft.牧牧牧師
本系列思路說明 這集邀請到擁有心理學、神學和社會學等多重專業背景的牧牧牧師,他的呼召是成為「服事者的安慰」,節目中將解析政府、學術單位與教會普查數據的差異,以及這些數字背後的故事與收集難題,也會討論「回不來的羊」現象,到線上聚會和微型教會的興起,探索教會在變遷中如何應對與轉型,當然也提供在地視角,談他訪視台灣不同教會現場的觀察,探討教會在追求成長與影響力時,可能忽略的神學深度與社會議題參與,我們試圖建立一個台灣教會的群像觀,相信能幫助大家從非批判的角度看待教會的多元面貌與挑戰。 聽完這集,您將能: 掌握台灣基督徒人數的現況與統計方法 了解疫情如何深刻影響台灣教會的發展 洞察台灣教會的M型化發展趨勢 反思實用主義對教會深度與廣度的影響 無論您是教會牧者、基督徒會友,還是對台灣社會文化有興趣的聽眾,這集都將提供您一個更客觀、更全面的視角,理解台灣教會的挑戰與可能性,並對不同教會的運作模式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 節目時間點: 00:30 - 牧牧牧師的斜槓人生 02:00 - 跳脫二元對立:從個人信仰衝突看多元教會面貌 04:00 - 台灣基督徒人數之謎:政府與教會調查的數據落差 07:00 - 疫情後的教會新常態:「回不來的羊」現象 09:00 - 台灣教會的M型化與實用主義危機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0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輕鬆聊21] 怎麼聆聽上帝的聲音 ft.宣教士Jessica
節目逐字稿 你曾否在信仰中,面臨「一片安靜」的困惑? 或是當你以為聽見神的聲音時,卻又發現不靈驗? 本集節目將帶你探索這段辨識神聲音的深刻旅程, 透過一位宣教士的親身分享,從她人生低谷中怎麼遇見神,從迷茫走向清晰,甚至學會在看似「聽錯」或「白費」的經歷中,看見更宏大的神聖計畫。盼望能安慰與鼓勵你在尋找神的過程,即便會「撞牆」、會「自怨自恨」,也能誠實面對自己,緊緊的抓住神。 ---------------------------------- 時間標記: 00:00 初次聽見神的聲音 04:30 尋求與神的深度連結 09:00 當「聽錯」成為成長的契機 15:00 從摩西與約瑟看人生起伏 22:00 辨識世俗與神聖:成功不等於跟隨神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4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輕鬆聊20] 如何走上呼召之路? ft.宣教士Jessica
節目精華逐字稿 你是否也曾想過,如何走出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人生道路? 這集對談特別適合那些心中有感動、願意將生命獻給神的年輕基督徒,或任何在人生選擇中感到糾結、希望與眾不同卻又害怕迷失的你! 面對家人、社會的期待,以及內心深處的掙扎,我們該如何辨識並堅持上帝為我們預備的獨特道路? 本集節目邀請到宣教士Jessica,分享她如何從研究所高分畢業,卻毅然決然選擇到偏鄉部落教學,甚至踏上宣教之路,那些看似「想不開」的決定,其實都源於對自我誠實與神的帶領。這集討論到如何在行動中尋求神的心意,面對年齡焦慮和外界的質疑,以及如何放下恐懼、撕掉自我貼上的標籤,將看似挫折的人生經歷,轉化為事奉的養分。 即使在「迷路」或「迷霧」的時刻,那也是神塑造我們的過程,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與神誠實的關係,即使抱怨和憤怒也要持續禱告。 一起來聽聽,如何在充滿挑戰的旅途中,緊抓神的手,找到那條獨一無二的生命之路! -------------------------------------------------------------------------------- 時間標記: • 00:00 - 走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宣教士Jessica的人生抉擇 • 00:06 - 在行動中尋找上帝的聲音:年輕基督徒的掙扎與空間 • 00:13 - 選擇與恐懼:放下「美好生活」的代價與意義 • 00:20 - 放手與闖蕩:在迷路中遇見神 • 00:27 - 挫折的禮物:撕掉標籤,成為事奉的養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0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輕鬆聊19] 你以為的愛,他們不一定要 ft.宣教士Jessica
節目精華逐字稿 道成肉身的沈浸式體驗版是什麼樣子呢?大概就是跨文化事工中那些意想不到的衝突與盲點嗎?本集邀請資深宣教士 Jessica 深入分享,如何在宣教工場面對文化差異、性別角色衝擊,以及在極大壓力下如何跳脫自我中心思維?聽聽這集關於愛與謙卑的生命啟發吧! 講了很多故事後,我們討論幾個重點: • 衝突的本質與應對: 衝突無法避免,關鍵在於坦然接納與調整。 • 聆聽上帝的秘訣: 即使再忙碌焦慮,「安靜時間」是生命轉化的關鍵!教你如何有效安靜、聆聽聖靈聲音,不再困於自我掙扎。 • 「道成肉身」的實踐: 宣教不只是一個地理概念,更是一場「捨棄、謙卑與認同」的生命功課。 原來,道成肉身不是一場秀,是生命的放下!她以自身經歷為例,說明如何放下原生文化的優越感,欣賞並融入當地文化中「人比事重要」的價值觀,甚至參與當地人重視的家庭活動,以此表達愛與接納。 透過本集,您將獲得寶貴的實用建議,從自我中心到他者為重,將「道成肉身」的精神應用於日常人際關係,學習愛身邊不同世代與價值觀的人! [0:00] 衝突的本質:無法避免且形式多樣 [1:45] 跨文化衝突實例:女性主管與男權社會 [4:00] 跳脫自我中心視角:刻意安靜時間 [7:30] AI時代的靈性挑戰與團體安靜的益處 [9:00] 宣教士的「文化限制」與不同性格的融合 [11:30] 「道成肉身」3核心:捨棄、謙卑與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心理測驗【那一天教會出了事】🆘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懶人包】頻道理念+信徒離教分析 【官網】網友投稿+信仰反思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5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輕鬆聊18] 傳福音不是順便!ft.宣教士Jessica
節目精華逐字稿 專業事奉與全心投入的宣教工作之間,有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 Jessica 分享她的親身經歷,當她從「順便傳福音」轉變為「以生命為代價」去傳福音時,她的眼光如何從表面需求(如醫療、學業成就)轉向看見人們靈魂深處的渴求。 她在跨文化環境中,如何面對並認識自己的軟弱,以及那些超乎想像的文化衝擊和誤解。從令人瞠目結舌的AA制餐費烏龍事件,到如何在高強度的人際互動中找到個人空間,她的故事充滿了真實與挑戰。您將聽到她如何學習放下第一時間的判斷與情緒,順服聖靈的引導,用愛而非要求或標準去回應他人…..。 這不僅是宣教士的故事,更是關於如何真正愛人、理解文化差異、並在掙扎中自我成長的深刻對話。無論您是否身處跨文化環境,本集都將帶給您全新的視角,幫助您在人際互動中,學習超越表面,看見更深層次的需要,並讓生命因愛而成長。 請務必收聽,透過 Jessica 毫無保留的分享,看見跨文化服事的挑戰、真實的人性掙扎,以及聖靈如何帶領人走向更深的愛與理解! [0:30] 專業事奉與宣教的「鴻溝」 [2:40] 核心轉變:從關注表面到生命深層的救贖與自由 [4:20] 跨文化誤解實例:關於AA制與請客文化差異 [6:00] 自我認識與個人界限:對「熱鬧」的忍受極限 [8:00] 放下第一時間感受:面對衝突時,如何學順服聖靈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官網】頻道理念+認識神學少女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3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神學輕鬆聊17] 對宣教「美麗的誤會」ft.宣教士Jessica
節目精華逐字稿 本集邀請到宣教士Jessica,一位能讓聽眾眼睛發亮、感受到上帝真實的講者。Jessica目前以NGO身份,在海拔較高、少數民族的創啟地區服事! 我們用快問快答小遊戲,看看大家對宣教有什麼「美麗的誤會」,她也會探討不同生命階段(單身、家庭)在宣教工場的適應差異,尤其單身女性在傳統社會中可能遇到的文化衝擊,她更以自身「曠野期」的掙扎為例,鼓勵大家在事工低潮或結束時,反思上帝如何藉此幫助生命成長,並將焦點重新放回上帝國度的使命上。透過這集,您不僅會對宣教有更深的認識,也將對自己的信仰和生命有新的啟發! 時間標記: 01:50 – 服事上帝,更深自我認識 02:20 – 破解宣教「美麗誤會」 04:15 – 宣教士的真實生活 10:50 – 宣教呼召的試煉 15:50 – 宣教成功的定義 ____________________ ➡ 免費周邊: 沉浸式Line遊戲【牧師家家酒】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創傷心理科普【流淚谷粉專】 屬靈虐待檢查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天發文+信仰反思+聽友投稿 @out_of_church、FB、Youtube ____________________ ➡ 認識我 【官網】頻道理念+認識神學少女 【贊助】支持一人事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1 minutes

不在教會的日子
不在教會的日子,你在哪裡呢? 有人出走,在曠野裡繞圈, 有人搬去所多瑪,在傳說中的罪惡之城居住, 有人在監牢裡唱歌, 有人在難民營難眠...... 每一個人的故事都是非比尋常,那是人和神在黑暗中的摔跤,也是天明領受祝福的契機, 不在教會的日子,你,還在基督裡嗎? --- 本節目適合喜歡思考的成熟基督徒,真誠地提出一些對信仰的疑問,邀請你與我們一起思考,但可能會對剛信主,或是聖經很不熟悉的基督徒,產生副作用,所以請大家自己謹慎服用喔! 💌outofchurch2021@gmail.com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