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過社會住宅嗎?你知道台北市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在做什麼嗎?這是一個由「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製作的節目,主要是分享「北投周邊地區大小事務」、「臺北市社會住宅的人物」及「青創夥伴專業的精彩故事」,有各種主題系列單元,歡迎點選收聽唷。
【北投人x甜點師】
由總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北投人和永遠睡不飽的甜點師共同主持,帶大家探訪北投農家以及在地作物,並由知名甜點店「拾米屋」贊助,不定期提供北投在地風土甜點給忠實聽眾。
【情緒感話所】(Feat. 感覺氣息)
感覺氣息,散落在呼與吸之間,存在於每分每秒的生命運作,是此刻當下最貼近自我的事情;我是Judy,一名療育引導師,以〔精油氣味察覺、一對一頌缽、以及潛意識催眠〕為媒介,陪伴大家透過〔感覺〕,開啟自我療癒的連結
【北投小戲節】(Feat. 山峸二手書店)
誕生在2020年底的地方戲劇節,起心動念是來自日本本多劇場的衝擊,從本多劇場的經營模式下看到中小型劇場的市場模式,透過演出不斷的修改調整作品,配合著作品累積的能量,讓市場陪著作品成長,將焦點放在「做好一場小戲」上,開始以「小戲」為名的藝術節,扎根地方的北投小戲節就此誕生。
【阿兵妹在奇岩】(Feat.阿兵妹英文手記)
軍校生Aenbie 超級喜歡學英文,終於下定決心跟美國來學中文的 Dave 開始語言交換的旅程!如果你是軍人或是軍事迷,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由學習串起的異國友誼,裡面可是滿滿的雙語軍事英文知識啊!不想要再去死背單字了!用完整而且自然的對話來學習英文,真的比較有效率唷!
【社宅中的彩虹】(Feat. MIA TALK)
你認識多少多元性別族群的朋友呢?你知道臺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嗎?!讓我們走進台北市的社會住宅,一起來聽聽LGBTQ+住戶分享他/她的的日常點滴與住宅生活。
【登步之聲-外掛軍旅】(Feat.陸軍裝甲584旅)
你覺得軍人只會站衛兵跟打靶嗎?本系列與陸軍裝甲旅合作,除了各項軍事訓練外,部隊的社團活動也十分興盛,這個單位的軍人發展出多元才藝與興趣,像是戰鼓、莒拳、氣球、樂團、烘培與攀岩等等
【登步之聲-加入迷彩】(Feat.陸軍裝甲584旅)
保家衛國的軍人,其實也是就職門檻最低的公務員唷,本系列與陸軍裝甲旅合作,介紹各種不同類型的從軍管道,包含官校、陸專、在營轉服、從士兵升到將軍、國外軍校、國防大學等。
【財女養成記】(Feat.光華廣播電臺)
「同青協力,創新宅居」,想要更全面的了解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創團隊嗎?這個系列以女性夥伴為主題,由東明社宅、興隆社宅、新奇岩社宅共8位夥伴獻聲分享她們的在社宅生活與辦活動的故事。
【外太空小孩】
國小老師和心理諮商師的殷殷對談,老師分享曾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各種外太空小孩,心理師則從諮商專業的角度一一頗析並討論對策。
【隔壁住了誰】(Feat.漢聲廣播電臺台北總台)
「同青協力,創新宅居」,青創戶為社宅居民打造一個不再僅只是住得起,而是能住得更好的優質居住環境,一起來聽聽新奇岩社宅青創夥伴的故事吧。
【人物訪談】
舒適良好的社宅生活,不只是社宅居民自己的事,而是有更多關心社宅的鄰里組織一起協力打造,讓我們來認識這些社宅好朋友們。
歡迎來我們的FB粉絲團逛逛:
https://www.facebook.com/XinQiyanSocialHousing/
期待你能留言告訴我們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你聽過社會住宅嗎?你知道台北市青年創新回饋計畫在做什麼嗎?這是一個由「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製作的節目,主要是分享「北投周邊地區大小事務」、「臺北市社會住宅的人物」及「青創夥伴專業的精彩故事」,有各種主題系列單元,歡迎點選收聽唷。
【北投人x甜點師】
由總是搞不清楚狀況的北投人和永遠睡不飽的甜點師共同主持,帶大家探訪北投農家以及在地作物,並由知名甜點店「拾米屋」贊助,不定期提供北投在地風土甜點給忠實聽眾。
【情緒感話所】(Feat. 感覺氣息)
感覺氣息,散落在呼與吸之間,存在於每分每秒的生命運作,是此刻當下最貼近自我的事情;我是Judy,一名療育引導師,以〔精油氣味察覺、一對一頌缽、以及潛意識催眠〕為媒介,陪伴大家透過〔感覺〕,開啟自我療癒的連結
【北投小戲節】(Feat. 山峸二手書店)
誕生在2020年底的地方戲劇節,起心動念是來自日本本多劇場的衝擊,從本多劇場的經營模式下看到中小型劇場的市場模式,透過演出不斷的修改調整作品,配合著作品累積的能量,讓市場陪著作品成長,將焦點放在「做好一場小戲」上,開始以「小戲」為名的藝術節,扎根地方的北投小戲節就此誕生。
【阿兵妹在奇岩】(Feat.阿兵妹英文手記)
軍校生Aenbie 超級喜歡學英文,終於下定決心跟美國來學中文的 Dave 開始語言交換的旅程!如果你是軍人或是軍事迷,千萬不要錯過這些由學習串起的異國友誼,裡面可是滿滿的雙語軍事英文知識啊!不想要再去死背單字了!用完整而且自然的對話來學習英文,真的比較有效率唷!
【社宅中的彩虹】(Feat. MIA TALK)
你認識多少多元性別族群的朋友呢?你知道臺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的國家嗎?!讓我們走進台北市的社會住宅,一起來聽聽LGBTQ+住戶分享他/她的的日常點滴與住宅生活。
【登步之聲-外掛軍旅】(Feat.陸軍裝甲584旅)
你覺得軍人只會站衛兵跟打靶嗎?本系列與陸軍裝甲旅合作,除了各項軍事訓練外,部隊的社團活動也十分興盛,這個單位的軍人發展出多元才藝與興趣,像是戰鼓、莒拳、氣球、樂團、烘培與攀岩等等
【登步之聲-加入迷彩】(Feat.陸軍裝甲584旅)
保家衛國的軍人,其實也是就職門檻最低的公務員唷,本系列與陸軍裝甲旅合作,介紹各種不同類型的從軍管道,包含官校、陸專、在營轉服、從士兵升到將軍、國外軍校、國防大學等。
【財女養成記】(Feat.光華廣播電臺)
「同青協力,創新宅居」,想要更全面的了解台北市社會住宅青創團隊嗎?這個系列以女性夥伴為主題,由東明社宅、興隆社宅、新奇岩社宅共8位夥伴獻聲分享她們的在社宅生活與辦活動的故事。
【外太空小孩】
國小老師和心理諮商師的殷殷對談,老師分享曾在教學現場遇到的各種外太空小孩,心理師則從諮商專業的角度一一頗析並討論對策。
【隔壁住了誰】(Feat.漢聲廣播電臺台北總台)
「同青協力,創新宅居」,青創戶為社宅居民打造一個不再僅只是住得起,而是能住得更好的優質居住環境,一起來聽聽新奇岩社宅青創夥伴的故事吧。
【人物訪談】
舒適良好的社宅生活,不只是社宅居民自己的事,而是有更多關心社宅的鄰里組織一起協力打造,讓我們來認識這些社宅好朋友們。
歡迎來我們的FB粉絲團逛逛:
https://www.facebook.com/XinQiyanSocialHousing/
期待你能留言告訴我們感想: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親子劇〈滴答走, 送鐘去!〉由【路歧合作社】團長林芳羽與導演林志毅共同製作。劇名巧妙地利用「送終」諧音,聚焦在一個較為沉重的議題:如何引導小朋友面對家人的道別與死亡。〈滴答走, 送鐘去!〉將此主題包裝在一個溫馨的故事中,主角的阿公是時鐘工匠,因此「送終」也有「送時鐘」的雙重涵義。
除了介紹本劇的創作理念,主持人與團長、導演也討論了劇場工作的挑戰,以及如何與不同資歷演員合作等趣事。同時也分享了在地的小劇場、北投小戲節等,鼓勵大家來北投旅遊~~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5brrG7
【北投小戲節】
https://reurl.cc/4bgzkR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reurl.cc/zKya2k
【製作團隊】
主持-陳彥
來賓-林芳羽、林志毅
文案-劉名洋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 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在華人文化中,「送鐘」總是與不祥相連結。但這齣由【路歧合作社】推出的親子劇〈滴答走, 送鐘去!〉,卻用溫柔的節奏和童趣的想像,帶領大人與孩子一起面對「告別」的課題。
團長林芳羽與導演林志毅在本集分享他們如何讓劇場成為親子共同成長的空間,也讓看劇成為一次關於時間、陪伴及放手的旅程。我想,你一定也對如何用一齣戲教會孩子面對生命的流逝感到好奇吧。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5brrG7
【北投小戲節】
https://reurl.cc/4bgzkR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reurl.cc/zKya2k
【製作團隊】
主持-陳彥
來賓-林芳羽、林志毅
文案-梁懷正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每一次登臺,都是一場與內心焦慮的搏鬥。站立喜劇的創作是一條自虐的道路,面對靈感枯竭,卻又必須在日常紛亂中,如同雙面間諜般「耳聽四面,眼觀八方」蒐羅笑料。
本集節目由「一起靠北投其所好」的製作人楊雪榕,深入剖析這份將痛苦轉化為正面影響力的「生活調劑」。
北投綠建築沉靜外表下,藏著知識的暖流;脫口秀則將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昇華為療癒人心的藝術。喜劇演員憑藉個人魅力與強大氣場,在「笑」與「痛」之間尋找平衡,當台上的光影落下,那迴盪在空間裡的笑聲,將輕柔的撫平聽眾心底所有的疲憊與不安。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aMlY6X
【北投小戲節】
https://reurl.cc/4bgzkR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reurl.cc/zKya2k
【製作團隊】
主持-陳彥
來賓-楊雪榕
文案-彭芷柔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當心理師/英文老師走上open mic的舞台,治療室/教室變成舞台燈光下的告白。
楊雪榕用笑聲整理人生,用段子理解情緒。她說「喜劇,是另一種心理練習。」從課堂到舞台,她把專業變成故事;從觀眾變主角,她學會與自己和解。笑聲沒裡沒有劇本,只有真誠與勇氣,這場表演,是她最溫柔的心理處方籤。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aMlY6X
【北投小戲節】
https://reurl.cc/4bgzkR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reurl.cc/zKya2k
【製作團隊】
主持-陳彥
來賓-楊雪榕
文案-陳守柔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北投纜車為何喊卡?陳慧慈教授談北投人的機運與選擇
本集《北投人與甜點師》,我們再次邀請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慧慈,延續上集精彩內容,分享他投入北投社區營造超過三十年的深刻觀察與經驗。這集將聚焦在三大關鍵議題:北投纜車爭議、新北投老火車站回家計畫、北投的永續宜居。
你知道嗎?
🔹 北投纜車即將動工,卻在弊案爆發後戛然而止?為何北投保住山林,而幾乎照搬設計的貓空纜車卻蓋成了?
🔹 新北投老火車站原本有機會重返原址,與捷運新北投站一氣呵成打造完整歷史場域,卻因「剪綵」錯失良機,最終錯位50公尺。
🔹 北投在觀光與開發壓力下,文化與生活品質是否能繼續被守住?
陳教授以他的親身經歷,帶你看見北投的過去、現在與可能的未來。
📍陳教授金句摘錄:
「當北投人要陽春麵的時候,你不要給我牛肉麵──你要尊重在地文化與居民的想法。」
「若你不談對民眾有利的事,大多數人只會當旁觀者。」
「如果北投纜車真的蓋了,我不會自焚,因為我該說的話都說了,藏起來才會有罪惡感。」
📌本集重點整理:
• 北投纜車案的爭議與反思:從政治操作到地方抗爭
• 新北投老火車站「回家」計畫的真相與50公尺的遺憾
• 北投作為台灣最宜居地的條件與挑戰
👉 喜歡這集的內容嗎?歡迎訂閱《奇岩星球》,一起發掘更多你不知道的北投故事!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北投三十年變遷見證人──專訪陳慧慈教授:從溫泉博物館復活到纜車爭議內幕大揭密
「北投人與甜點師」本集邀請中央大學土木系退休教授──陳慧慈,他不僅是主持人彥廷小學同學的爸爸,更是深耕北投社區營造超過三十年的重量級人物。
你知道現在的北投溫泉博物館,曾是居民的童年泳池?又知道它曾一度荒廢,差點被拆除,最後因為一群小學生而得以起死回生嗎?
本集將帶你回到這段歷史時刻。陳教授細說他如何與「八頭里仁協會」攜手奔走,喚醒北投人對家鄉的記憶,推動溫泉博物館保存運動。
此外他也直言:當年的北投纜車案只是高層為了剪綵而推動的政治建設,並非為北投居民而設。雖然案子目前停擺,但他嚴正提醒:「北投纜車從未真正結束,隨時可能復活。」
在輕鬆的對談中,從甜點師的新北投視角、中生代彥廷的觀察,到資深北投人陳教授的回顧,一起穿越時空,看見北投歷史如何在一代又一代居民行動中被守護下來。
📍陳教授金句摘錄:
「一個人之所以會愛家鄉,是因為他了解它的歷史。」
「政府最怕的不是抗議,是違法的證據。」
「不要只聽政府畫的大餅,他們不會告訴你那塊餅背後的代價。」
📌本集重點整理:
• 北投溫泉博物館保存運動的起點與過程
• 北投纜車案的政治背景與民間反對聲浪
• 為什麼了解北投歷史,是公民行動的起點
👉 下集預告:
陳教授將繼續分享「新北投車站回家」的歷程,千萬別錯過!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這集是《情緒感話所》首次邀請來賓,我們請到我的鄰居,也是我非常欣賞的合作夥伴——瑜伽老師 Keisha,一起聊聊她如何從學生走到教學者的過程,如何看待身體的限制、情緒的流動,以及什麼是真正「落地」的身心練習。
我們談到了:
這集適合:
Keisha 分享的,不只是專業的瑜伽知識,更是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的內在轉變歷程。
📍Keisha IG:@keishawithyou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以前花一整天才完成的事,現在AI一分鐘就做完了。很方便,但也讓我有種奇怪的失落——那我努力的意義是什麼?
這一集不是談情緒本身,而是聊一場將深遠影響人類情緒與價值觀的時代變革——AI的興起。
AI讓我們生活變輕鬆了,但也讓「人」這件事變得模糊。其實,我們真正的價值,不在會不會做,而是「為什麼做」、是那個會被感動、會在挫折裡反思、會為了一句話感動的自己。
【本集重點】
● AI 讓一切變得輕而易舉,但也讓人懷疑自己的價值
● 我們之所以存在,不是因為我們想得多,而是感得深
● 與人互動的矛盾與挫折,是讓我們看見盲點、轉化自己的關鍵
● 不如善用AI幫助我們整理,再次勇敢地回到真實人生裡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我們都會嫉妒,只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不敢承認。怕自己顯得小氣、不夠成熟,甚至像故事裡的「壞人」。但嫉妒真的那麼糟嗎?
這集我想陪你一起,把嫉妒攤開來看。其實它沒有那麼可怕,它只是提醒你:「有些東西你想要,但還沒有。」當你願意誠實面對這份渴望,你會開始更了解自己,也更清楚要往哪裡走。不用討厭這份情緒,它只是你還沒靠近夢想時的自然反應。
【本集重點】
● 每個人都會嫉妒,它不是壞人專屬,而是人之常情
● 嫉妒的背後,藏著很深的自我渴望與匱乏感
● 擁有「嫉妒」好不好,取決於你怎麼看
● 下一次,如何轉化「嫉妒」,成為前進的動力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在竹子湖,父子慢慢靠近:「藍鵲農園」小高下不了山的理由》
📍 竹子湖,原本只是路過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家。
這集,小高談他如何讓學齡前孩子用五感親近土地,也談與爸爸在農場上默默交棒的信任,以及冥冥中,與北投山頭的血脈連結。那個從除草開始的故事,仍在發芽生長中。
🎧 這一集你會聽到:
• 小高從加拿大返台後,如何走上從遊學領隊到田園老師的路。
• 爸爸從懷疑到放心,兩代人如何默契交棒。
• 藍鵲農園的新目標:讓學齡前孩子也能用五感親近土地
。
✨ 本集為《藍鵲農園故事》上下集完結篇。想知道小高從外來者到「這裡就是我家」的心路歷程?上下集一起收聽,更能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力量。
#竹子湖 #藍鵲農園
#北投故事 #食農教育
#奇岩星球Podcast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長大後,我們時常面對人生的各種無力感,然後苛責自己怎麼不在多努力一點、怎麼找不到方向、怎麼還停在原地...每當感覺自己好一點後,偶爾的無力感又會突然來襲。
無法接受自己「無所事事/無所適從」所產生的無力感,你我都有過。近期,在我深陷其中時,也在裡面思考了很多,看見原來「無所事事/無所適從」是人生很重要的階段,沒有他,就難以跳到下一階段的新人生。
【本集重點】
● 快過完2025年的第一季,你的感覺都好嗎?
● 被社會集體意識捆綁的「成就無力感」真的好重
● 當人生處在「無所事事/無所適從」的階段,原來是有意義的
● 把自己納入大自然循環的一部分,看見生命正在聰明的整頓中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悲傷是人類基礎的情緒之一,從出生開始,我們就經歷大大小小的悲傷。隨著長大過程,悲傷的體驗似乎越加龐大、深沈,有時甚至想問老天:「為何要讓我經歷這些?」
這一集,跟大家聊聊悲傷的情緒經驗,你生命裡經歷過哪些悲傷呢?能否從裡面看出一些生命訊息?
【本集重點】
● 長大後,悲傷好像更龐大了?為什麼?
● 一起看見「悲傷」身後的「情緒價值」
● 每一次悲傷,都是長大升級必備的配備
● 下一次,如何與悲傷共處?
|企劃錄音:Judy
|製作人:王聖輝
|錄音師/剪輯師:王偉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 竹子湖的「外來者」
來自木柵的小高,因為疫情來到父親在竹子湖耕種的田園,從加拿大遊學團轉戰農場,意外開啟這片土地的新使命。原本只是親友間分享農作的桃花源,卻逐漸發展為充滿教育意義的「藍鵲農園」。
🏡 從遊學團領隊到田園老師——食農教育的開端
小高從零開始學習農事,並設計出適合孩子的「食農教育」課程。他讓孩子不只是踩踩泥土,而是親手種植、採收、料理,體驗一顆種子如何變成餐桌上的食物,感受土地與時間的溫度。
🌾 竹子湖,真的有竹子
提到竹子湖,大家總想到海芋與高冷蔬菜,卻少有人記得這裡原是竹林之地。小高整理農場裡的野生桂竹,帶孩子們採竹筍、製作竹筒飯,甚至發想竹製登山杖,讓這片土地的歷史再次被看見。
🎧 這集 Podcast,我們聊了——
✔️ 藍鵲農園的誕生與發展
✔️ 小高如何從遊學團轉戰農場
✔️ 食農教育如何讓孩子與土地產生連結
✔️ 竹子湖的歷史與被遺忘的竹林故事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焦慮幾乎是現代人最熟悉的情緒,相對於悲傷、憤怒的情緒,我們每天幾乎更容易與焦慮相處再一起。
而每一種情緒都是中性的,包含焦慮也是,既然會出現在人類的情緒光譜,一定有它的意義存在,學習分辨現在的焦慮是「好焦慮」或「壞焦慮」,能讓我們與他們和平相處。
【本集重點】
● 看見「焦慮」的生存樣態,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
● 焦慮的中性本質,如何辨別「好焦慮」與「壞焦慮」
● 社會龐大的「焦慮集體意識」,從何而來?
● 焦慮來了,我可以怎麼做?
|企劃錄音:Judy
|製作人:王聖輝
|錄音師/剪輯師:王偉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留言分享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reurl.cc/5Db09G
「感覺」是人生路上的隱性指示牌,如果能好好認識這些「指示牌」要提示什麼,或許就能看清楚人生的道路要怎麼走下去。
每個人都有「感覺」,只是體驗的細膩程度有很大落差。常常有感的人,通常會知道自己的人生要什麼,或不要什麼;相較對許多事無感、麻木的人,不太容易為自己下決定...你是屬於哪一種?
【本集重點】
● 「感覺」是生命的指示牌,告訴我們前方有哪些注意事項
● 人無法獨自存活世界,需要使用「感覺」與外界建立橋樑、溝通
● 如何練習「有感覺」?
|企劃錄音:Judy
|製作人:王聖輝
|錄音師/剪輯師:王偉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搜尋「感覺氣息」 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IG:@judysspace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senseawakening
留言分享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reurl.cc/5Db09G
這集《奇岩星球》,我們繼續走進紅鼻子醫生「七七」的世界,
挖掘歡笑背後的深情與重量。
七七分享了他如何用花朵元素打造小丑角色,象徵將春天與希望帶進病房;
他也談到一次難忘的任務——用音樂與輕快的對話,
為即將離世的病童送上最後的陪伴與自由,讓全場家屬在悲傷中找到片刻安慰。
紅鼻子醫生的核心理念之一是「賦權」。在醫院中,孩子通常失去選擇權,而小丑醫生的出現,
讓他們能對小丑說「不要」——這樣簡單的行為卻賦予了掌控感與尊嚴。
同時,七七也分享了這份工作對他的轉變,從一個冷漠的人到學會真實表達情緒,連結他人,也連結自己。
紅鼻子醫生協會目前全台擁有39位專業小丑醫生,定期進入重症病房、日照中心和啟能中心,
為病童、長者和家屬帶來遊戲、連結與希望。
從北投的總部出發,這份愛與幽默的使命已擴散至全台,成為生命中的一道光。
點開這集,一起聆聽七七如何用笑聲與真心,輕輕撫平生命的重量,讓希望永不消逝
--
製作團隊:
主持人:狀況外的北投人彥廷、睡不飽的甜點師怡帆
錄音&後製:新手爸偉群
製作人:Eason Wa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追求療癒的過程,都有一個最根本的啟動鑰匙,療癒師只是扮演引導者,幫助我們找到開啟療癒的那把鑰匙,藏在哪一個位置。
【本集重點】
● 所有療癒工具啟動的第一步,都是在找回「感覺力」?
● 面對死亡之前,怎麼判斷這一生過的好或不好?
● 找回人生原始本能的推進器,創造「自動化喜悅設定」?
|企劃錄音:Judy
|製作人:王聖輝
|錄音師/剪輯師:王偉群
|合作、節目建議歡迎來信:thejudyspace@gmail.com
|FB粉專「感覺氣息」:https://www.facebook.com/senseawakening/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北投小戲節,一個誕生於溫泉小鎮的藝文盛事,五年來以多元的表演形式和在地連結,為北投注入活力與創意;起點源自於一群熱愛劇場的藝術工作者,他們希望在疫情期間為表演藝術找到一處溫暖的棲身之所~而北投,這個擁有豐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溫泉小鎮,便成為他們築夢的起點。
北投小戲節不僅僅是戲劇的展演,更是一個社區共創的平台。透過與在地店家、學校、藝文團體的緊密合作,將表演藝術融入日常生活,讓巷弄街道成為舞台,讓居民和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共同打造屬於北投的藝文風景。
今年,北投小戲節邁入第五年,特別邀請到來自日本東京的劇團「52 PRO!」帶來精彩的壓軸演出。這群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的「大叔們」將以充滿生命力的表演,帶領觀眾感受劇場的魅力。同時,小戲節也持續推出一系列單人演出,展現多元的表演形式,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藝文體驗。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74DxGN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王政中
文案-蕭上詠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北投小戲節至今已邁入第五年,持續為北投注入活力與創意。
本集節目邀請策展人政中,分享「北投小戲節」一路走來的點滴----從疫情期間的靈光乍現,到成為北投年度盛事,是什麼樣的信念支持著他們?從小型演出強調的持續性和在地參與、申請「青年村落行動計畫」,到與當地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我們將揭開「北投小戲節」如何一步步打造出獨特的藝術氛圍,並逐步實現「北投藝術鎮」的願景。
不同以往,今年的北投小戲節聚焦單人演出的魅力,有獨角音樂劇、一人分飾多角的精彩表演,帶領觀眾感受劇場藝術的無限可能。
更令人期待的是,來自日本東京的下北澤的劇團「52 PRO!」,六位拋棄麥克風的大叔演員們的作品《這十年,我們的祭典》,將於2024年底壓軸登場,連結起「北投小戲節」五年發展的後續!
♡售票連結♡
https://reurl.cc/74DxGN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王政中
文案-簡歆樵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
〈〇ㄌㄧㄥˊ〉是一齣探討表演本質的實驗性戲劇作品,而〈臺灣農業三部曲〉則是以農業為視角,展現故鄉人情風土的系列創作。 兩者都由編劇琬婷創作,並透過獨特的敘事手法和表演形式,引領觀眾深入思考。
〈〇ㄌㄧㄥˊ〉的劇本經過多次修改,最終聚焦於自我對話和個人成長的主題。 主角安妘在排練過程中,以即興的表演方式為角色注入新的靈感,也為劇本的創作帶來突破。 作為單人表演,安妘在〈〇ㄌㄧㄥˊ〉中一人分飾四角,僅透過聲音和肢體的轉換來區分角色,這對表演者的技巧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的挑戰。〈〇ㄌㄧㄥˊ〉劇中女演員遇到與自身極為相似的「天才版」自己,引發了關於表演本質的思考。
至於〈臺灣農業三部曲〉的創作起源,是編劇琬婷認為,農業不僅與自然環境相關,更與人際關係、風土民情以及人類的慾望息息相關。 她認為從農業的角度出發,可以觀察到人性的多樣面貌,以及人與土地之間的緊密連結。 〈臺灣農業三部曲〉採用的讀劇演出,是一種較低成本、小規模的戲劇形式,著重於劇本的呈現和演員的聲音表演,適合用於測試新作品。
♡售票連結♡
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809034773295026177
【北投小戲節】
https://www.instagram.com/beitouartfestival/
【台北市社宅青創計畫】
https://www.facebook.com/JKPublicContribution/
【製作團隊】
主持-彥姐
來賓-沈琬婷
文案-蕭上詠
企劃單位-新奇岩社宅青創團隊、山峸二手書店
合作單位-漢聲廣播電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0za8e4601ye0h27146sd3dv/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