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TV & Film
Health & Fitnes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76/53/1e/76531e3b-6e34-b2e5-fc94-ae8bf2ba5b1c/mza_15346120196563566191.jpg/600x600bb.jpg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RTHK.HK
65 episodes
9 months ago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往往由一處名勝,一條河流或一個山脈來代表。香港的主題,由開埠至今都是「逆境自存,群策群力」,這個主題的代表就是獅子山。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艱難的年代,但亦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代。當時大部份香港的徙置區、屋邨以及木屋區的居民都居住在獅子山下一帶,他們每天早晨起來,抬頭便看見那座彷似雄獅子般的獅山脈,精神煥發地迎著朝陽,便鼓舞起他們逆境自存,奮鬥不息的精神。《獅子山下》便是那個時代乘勢而出的電視劇集。這個劇集既為小市民訴說心聲,替他們吐苦水;又有為政府闡明政策,增進官民溝通;亦表揚傳統中國人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今年正值『港台電視31』啟播, 就讓我們重溫《獅子山下》劇集,去找尋數代香港人熟悉的面孔和風景,還有不同時代的香港人情風貌。全輯共65集一小時,並訪問歴年來參予劇集的幕後工作人員與演員,同時亦加上學者的分析,希望能對大眾有所啟發裨益。 (原播出日期:二零一四年一月十三日起 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九時三十分 港台電視31)
Show more...
TV & Film
RSS
All content for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is the property of RTHK.H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往往由一處名勝,一條河流或一個山脈來代表。香港的主題,由開埠至今都是「逆境自存,群策群力」,這個主題的代表就是獅子山。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艱難的年代,但亦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代。當時大部份香港的徙置區、屋邨以及木屋區的居民都居住在獅子山下一帶,他們每天早晨起來,抬頭便看見那座彷似雄獅子般的獅山脈,精神煥發地迎著朝陽,便鼓舞起他們逆境自存,奮鬥不息的精神。《獅子山下》便是那個時代乘勢而出的電視劇集。這個劇集既為小市民訴說心聲,替他們吐苦水;又有為政府闡明政策,增進官民溝通;亦表揚傳統中國人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今年正值『港台電視31』啟播, 就讓我們重溫《獅子山下》劇集,去找尋數代香港人熟悉的面孔和風景,還有不同時代的香港人情風貌。全輯共65集一小時,並訪問歴年來參予劇集的幕後工作人員與演員,同時亦加上學者的分析,希望能對大眾有所啟發裨益。 (原播出日期:二零一四年一月十三日起 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九時三十分 港台電視31)
Show more...
TV & Film
Episodes (20/65)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六十五集:《新生》
「銅油酲始終都是裝銅油」,到底是釋囚不願更新,還是社會不予機會?1979年由方育平導演製作的《新生》,寫盡戒毒後釋囚(區樹湛飾演)無家可歸、不被僱主信賴、受盡鄰居白眼的苦況。與其活得像過街老鼠,是否做個表面光鮮的毒品拆家來得更合情理?其實答案早在故事的開端交待好了。 三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俊雄及有份參與獅子山下製作的張堅庭導演,在討論中分析香港電視電影,如何從五、六十年代粵語片的文以載道,走到七十年代被夢工場式製作所取代,而《獅子山下》一班新浪潮導演...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6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六十四集:《夢的選擇》(上、中、下)
七十年代,香港機遇處處,方育平導演於1978年製作《夢的選擇》,以三個短篇講述三段台灣女子來港尋夢的故事:一個酒廊歌手(林建明飾演),希望終有一天唱出名望;一個逾期居留的美容師(焦姣飾演),無法信任同鄉人(鄭裕玲飾演),竟把她出賣;女詩人(白韻琴飾演)在文藝圈子,遇上不同魅力的男子,譜出當年文藝生活的浪漫。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俊雄,對六、七十年代港台關係作補充導演,認為方育平以三個折子戲方式拍攝台灣女性在港的生活,因篇幅問題未能說出令觀眾印象深刻的故事。 演員:林建明 焦姣 鄭裕玲 白韻琴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六十三集:《老犂》(上、下)
住在寮屋的單身漢(黃永標飾演),用畢生積蓄買來一位泰國新娘。兩人素未謀面,甚至無法用言語溝通。同一屋簷下,只有不斷產生的磨擦和誤會,後來更發現泰國新娘懷着別人的胎兒來港。老漢怒火中燒,卻又怕她逃回泰國,1978年由方育平導演製作的《老犂》,選擇為七十年代過埠新娘的現象寫下一個大團圓結局。 三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俊雄及有份參與...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6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六十二集:《行》、《公園》
1977年由方育平導演製作的《行》,講述一名外國回港的設計師(劉丹飾演),行徑孤獨神秘,辦公室一班年青職員決定以其吝嗇的性格開玩笑,要他贊助眾人參加公益金百萬行。誰知玩笑鬧得太大,方知獨腳的他,背負着一段沉痛的過去。 同年製作的《公園》,講述公園門外賣糖葱餅的小販,夢想能闖一番天下,透過開太極班授課,還憑製作錄音教材,變成大富大貴。夢一直都在,但早上醒來,還得回到被繁華大廈包圍的公園門外,繼續賣餅的生活。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吳俊雄認為,《行》是《獅子山下》風格過渡期的作品,而《公園》一集大量...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六十一集:《學師仔》、《解毒》
車房裹幾個學師仔,工作粗勞,又經常捱更抵夜,卻無法學會正確的修車技術,年輕小伙子(嚴秋華飾演)遂提議眾人修讀政府提供的正規培訓課程,終於各有出路。1976年由方育平導演製作的《學師仔》,重點介紹政府的學徒制度。 1978年製作的《解毒》,則講述一名決心戎毒的一家之主(曾楚林飾演),定期到美沙酮診所服藥,卻遭昔日的同道中人陷害,讓其妻(蘇杏璇飾演),誤以為丈夫死性不改,心灰意冷下帶同兒女回到澳門。改邪歸正的路不易走,他選擇用堅定的決心,說服身邊人再次相信自己。 兩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電影...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六十集:《夜遊人》、《非禮呀》
七十年代,香港的不夜天,在方育平導演1978年製作的《夜遊人》中呈現。突發記者(朱江飾演)與他的戰車,遇上等待母親下班的吧女兒子(汪偉飾演),在霓虹燈箱下互相慰藉 ; 空洞的對講機,道出夜遊人的孤寂。 血氣方剛的小子(溫浩然飾演),在茶檔送外賣,戀上辦公室上班的大姐姐(高妙思飾演),每日送上一杯奶茶,一粒糖、多奶。捧着外賣盤,穿梭一樓一、辦公室,小子從單戀到失戀、從出手傷人到被誣捏非禮, 1977年方育平導演的《非禮呀》,豈止是說一個徒置區小子成長的故事。 三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九集:《電單車》、《元洲仔之歌》
1977年由方育平導演製作的《電單車》,一個「女人型」哥哥,一個狂野不羈的弟弟,讓家無寧日; 一個晚晚戴好頭套準時入睡,一個夜夜戴上頭盔瘋狂颷車; 父親給予兒子的溫暖,只懂無聲地投放在夜半醒來準備的被舖。同一屋簷下,三個男人,三種說不出的心情。 香港曾有幾個避風塘, 住滿水上人家,1977年作品《元洲仔之歌》,描寫大埔元洲仔艇戶的刻苦生活,當中對蜑家婦女(黃莎莉飾演)身受的多重壓力着墨尤深,是方育平導演代表作之一。 《電單車》和《元洲仔之歌》,都是新浪潮風格突出的作品,三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八集:《足球》、《為了哥哥》
1976年由方育平導演製作的《足球》,講述足球隊內一名個人主義的球員(郭鋒飾演),不滿教練安排,球賽中途爭執離隊,自此流離失所,幸得隊長勸勉,明白團結力量的可貴,回歸球隊。 方導演另一製作《為了哥哥》,1978年出品,穿插真實與戲劇角色,講述一名傷健人士,為了給墮落的哥哥做個榜樣,成為輪椅運動員,激發哥哥回到正軌,也吸引了劇中一班電視製作人拍攝他的故事。 三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及有份參與獅子山下製作的張堅庭導演,將半紀錄片與半戲劇的這一特式,由來與好...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9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七集:《路難行》、《臨記》
方育平導演1976年製作的《路難行》及《臨記》,前者講述來自鄉下的老婆婆(陳立品飾),來港照顧臨盆的家嫂,到埗的一刻,就遇上不懂過馬路的問題,自此不敢出門。《路難行》由司機和行人的不同想法,道出七十年代道路安全問題。 《臨記》講述一名熱衷做電影臨時演員的父親,扮死屍、吸血鬼、士兵樣樣皆精,卻常被兒媳嫌棄。後來,在一次準備拍攝「1 take 過」山邊爆破戲期間,另一名不識時務的臨記,錯手按下爆破炸藥,把導演活生生激死,道出小角色同樣關鍵的大意義。 《路難行》及《臨記》,充分表現方育平導演對社會小...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5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六集:方育平系列導讀‧《野孩子》
重溫方育平導演早期獅子山下創作,由1977年經典作品《野孩子》開始。打山頭的小孩,拿着鐵罐向前來墳場拜祭的人討零錢。男孩阿凱(汪偉飾)暫住外婆在墳場邊的木屋,就徘徊在墓碑與鮮花、鐵罐與靈車、大龜與細龜、日與夜、笑與淚之間,用孩童的眼睛看生與死。 三位嘉賓主持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院長舒琪、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吳俊雄教授及有份參與獅子山下製作的張堅庭導演,分析《野孩子》當年播出的震撼力、背後所下的功夫以及對小演員的耐性等,如何成就出這一經典。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五集:《海灘的故事》《白菊花》
1977年由單慧珠導演製作的《海灘的故事》,以許多唯美的電影手法,講述沙灘救生員(周潤發飾演)迷上經常到沙灘享受日光浴的美女(吳正元飾演),兩人從沒對話,這段遠距離的愛慕之情,直至她在一次溺水中結束,從此沙灘上只剩下一頂白帽子。《白菊花》講述單親家庭的小女孩(鄭嫦青飾演),因父親(夏雨飾演)忙於工作令她常感寂寞,獨自到香港公園賞花,遇到偷花的小男孩,男孩改為開車門掙錢,買花給女孩,兩人成為了朋友不再孤獨。 台灣崑山科技大學史文鴻教授指出,《海灘的故事》及《白菊花》運用許多新浪潮手法,《獅子山下...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8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四集:《押》、《第二個》
  1977年由黃森導演製作的《押》,透過一間當舖描寫人生百態;偷他人金筆的小偷(阮兆輝飾演)當來金錢,碰上窮途落泊的老教授(郝履仁飾演),小偷交出他的同情心;病重的老教授把僅餘的古玩典當,古玩卻已無人欣賞。《第二個》是羅孔忠導演1977年的作品,透過避孕丸講述兩種七十年代對性及生育的新看法。為人丈夫的(盧大偉飾演)參加家計會男性避孕丸試驗計劃;太太的妹妹,從外國留學回來,認為自己應有對性態度的選擇權,避孕丸是保障自已的方式。 演員阮兆輝說,當年當舖什麼都可以當,生活刻苦,但大家捱得金睛火眼...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5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三集:《毒》、《防》
 1977年由羅孔忠導演製作的《毒》及《防》,反映社會逐漸步入中產化狀況下的兩種現象。《毒》講述熱愛音樂的中學女生(文雪兒飾演)發現被父母(劉丹飾演父親)暗地裹利用運毒後,為了錢一家人竟同流合污,搬大屋又買來心儀的鋼琴,此時卻發現好友父親因欠下毒債被斬至重傷、父母又因販毒被捕,一夜間前路茫茫。《防》講述私人樓宇內,租客之間的防範之心。新婚夫婦(熊良碩飾演丈夫)租用一房,男的對鄰房新租客(黃允財飾演)常存介心,他亦自私自理,不愛助人,終在一次廚房失火中,獨自爬窗逃生時跌傷。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二集:《想當年》、《第一次》
  1977年由羅孔忠導演製作的《想當年》及《第一次》,前者講述愛懷緬的德叔(良鳴飾演),與家人一同去澳門奠祖,看到故人舊事,領悟到當年的落後,對比今天的發展和生活改善,是時候放下想當年的情懷,展望將來。《第一次》描寫丈夫(盧大偉飾演)在太太懷孕期間不甘寂寞,第一次嫖娼,事後卻終日疑神疑鬼,怕被熟人看到,又擔心患上性病,最後原來虛驚一場,他開心得在街上跳舞之際,卻在太太面前說漏了口。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說,香港的懷舊潮有三波,97前的第一波源於政治因素,第二波為97後對保育皇后和...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一集:《男子漢》、《讀書難》
  1977年由羅孔忠導演製作的《男子漢》,講述剛從學堂畢業的年青警察(林嘉華飾演),在經常被指「好仔唔當差」的社會風氣下,如何將學堂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實際環境上,捉拿狂徒。同為77年的作品《讀書難》,由盧自強執導,講述中學生面對會考的壓力,排大隊到自修室爭位、徹夜不眠溫習,寫盡香港學生面對「一試定生死」的緊張情緒。 演員林嘉華說《男子漢》是他首個演出的作品,《獅子山下》開展了他在娛樂圈的路。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俊雄說,有學者分析香港的排隊文化源於 70年代本地第一間麥當奴的開張,但吳教授認為排...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1 minutes 55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五十集:《五子衰》
  1977年由羅孔忠導演製作的《五子衰》,分為上、下集,講述一名在徒置區開麵檔的老父(張瑛飾演),喪偶後獨力撫養四子一女,子女卻相繼加入黑社會而離開家庭:長子與次子在幫派打鬥中被捕、三子每天跟不同女生胡混、四女本來在工廠打工,誤交姑爺仔後賣身為娼;老父把唯一寄望放於在學的幼子,沒想到他也在校內結織並成為了黑道中人,後來還在桌球室被斬死。原本溫馨的七口之家,只剩下老父一人,感慨餘生。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馬傑偉指出,七十年代社會體制未健全,警隊亦未見成績,因此衍生空間讓黑社會在處理日常生...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5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四十九集:張敏儀細說獅子山下‧《投訴》
  從《日出日落》、《球星夢》,到《元洲仔之歌》、《野孩子》及《橋》,張敏儀與觀眾分享自己作為《獅子山下》監製期間的首四年,節目風格的轉變、年輕新導演如方育平、單慧珠及許鞍華等加入,如何為《獅子山下》注入創作新思維;片頭音樂亦隨之由步步高,轉變為今天家傳戶曉的《獅子山下》。一路走來,張敏儀與觀眾分享她心目中的獅子山下精神。 重溫1977年由羅孔忠及敬海林導演製作的《投訴》,由繆騫人飾演中學老師,教導學生認識權利與責任,而在一次學生投訴小賣部飲料有螞蟻的事件中,學生提出開除該老闆,老師勸諭學生先了解...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1 minutes 59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四十八集:《鎗》、《籠》
1977年製作的《鎗》和《籠》,都是導演羅孔忠的作品。《鎗》一集中,刻意描寫手鎗為警察的權力象徵,石修飾演的好警察,經常勸喻同僚不可濫用警察的權力,也不能隨便展示自己的手鎗。終於,在一次追捕犯人的過程中,石修被刀刺傷,危急存亡之際,他舉起了手鎗。《籠》講述居於徒置區的少女(黃杏秀飾演),視擠迫的家為籠,常與母親(余慕蓮飾演)爭吵,終離家賣身,被送進女子監獄期間發現懷孕,快將刑滿出獄之際,男方卻在此時被判監十年,苦無依偎之際,母親和表哥伸出溫暖的手,重新接納她。 演員余慕蓮接受訪問,笑說當年獅子山...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8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四十七集:《兩兄弟》、《喬遷》
1976年的《兩兄弟》和《喬遷》,分別是黃森及盧自強導演的作品,盡看七十年代行船和徙置區生活。《兩兄弟》講述行船的弟弟(金興賢飾演)回家,發現哥哥(邵善發飾演)是癮君子,兩兄弟雖不常見,卻感情深厚,弟弟看着哥哥多番嘗試戒毒無果,決定帶他一起行船,助他遠離岸上的誘惑。《喬遷》描寫徙置區生活的多處問題:上廁所怕「飛仔」偷看、共用廁所內你刷牙我在旁倒尿壺、斗室內想換件衫都難...但也有人做慣乞兒懶做官,不願搬到較好的新公屋;德叔(良鳴飾演)這位老街坊,帶你走遍徙置區的每個角落,看盡七十年代香港低下層對居住...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2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第四十六集:《赤柱生涯之紀律》、《赤柱生涯之罪人》
1976年製作的《赤柱生涯》,導演盧自強作品,分為上集《紀律》及下集《罪人》,從感化官的心理,到不同犯人的故事都有探討。上集主要講述金興賢飾演的感化官,抱着一腔熱誠,認為應該要從犯人的感受出發,以感化改造他們,而非以嚴苛的法紀懲處。下集由金興賢飾演的感化官,向友人道出4個囚犯的故事:有人故意鬧事,被困「水飯房」才在空洞的密室中,回想起自己昔日迫良為娼的奸險;快要出獄的老犯人,因昔日鬧事而加刑兩個月,此時才感渡日如年;還有死犯上訴不得領,面對死亡發出失常的哀嗚;還有監獄的常客,第四十多次入獄,揚言出...
Show more...
11 years ago
52 minutes 4 seconds

獅子山下 經典重溫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往往由一處名勝,一條河流或一個山脈來代表。香港的主題,由開埠至今都是「逆境自存,群策群力」,這個主題的代表就是獅子山。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是一個艱難的年代,但亦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時代。當時大部份香港的徙置區、屋邨以及木屋區的居民都居住在獅子山下一帶,他們每天早晨起來,抬頭便看見那座彷似雄獅子般的獅山脈,精神煥發地迎著朝陽,便鼓舞起他們逆境自存,奮鬥不息的精神。《獅子山下》便是那個時代乘勢而出的電視劇集。這個劇集既為小市民訴說心聲,替他們吐苦水;又有為政府闡明政策,增進官民溝通;亦表揚傳統中國人守望相助,同甘共苦的精神。   今年正值『港台電視31』啟播, 就讓我們重溫《獅子山下》劇集,去找尋數代香港人熟悉的面孔和風景,還有不同時代的香港人情風貌。全輯共65集一小時,並訪問歴年來參予劇集的幕後工作人員與演員,同時亦加上學者的分析,希望能對大眾有所啟發裨益。 (原播出日期:二零一四年一月十三日起 逢星期一至五晚上九時三十分 港台電視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