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别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重要论述,其核心在于阐释阴阳理论在人体生理、病理及诊断预后中的应用。文章开篇通过“四经十二从”引出阴阳与时辰、脉象的对应关系,强调了辨别阴阳的重要性,指出“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文中详细描述了通过脉象辨别阴阳以判断疾病部位及生死存亡的时机,例如不同脏器真藏脉象的出现预示着特定的死期。此外,文章还深入探讨了不同阴阳失衡状态下产生的具体病症,如“二阳之病”、“三阳为病”等,并提及了各种“结”症的表现与预后,最终强调了审慎辨识阴阳对诊治疾病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