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是台灣的「放假月」:中秋節、雙十節、光復節接連登場。
對很多人來說只是連假,但每個日子背後都有不同的歷史與意義。
在這一集,我們從「雙十節」談到「光復節」,帶你快速回顧:
雙十節:1911 年武昌起義、辛亥革命開啟共和體制;放假不只是休息,更是國家儀式與公共認同的展現。
光復節:1945 年日本戰敗,中華民國接管台灣;對不同族群,有「回歸」也有「政權轉換」的不同記憶與爭議。
兩個節日的差異與交集:雙十節象徵國家誕生與正統,光復節則標記戰後秩序與社會記憶的轉折。
我們討論年輕世代對國慶日的感受、媒體如何建構國家敘事,以及教育如何處理這段複雜的歷史。
紀念節日不只是慶祝,更是檢視、反思與傾聽不同聲音的機會。
十月提醒我們:理解歷史,尊重差異,紀念才能成為連結而不是分裂。
歡迎分享你的想法與家族記憶,留言告訴我們,下集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