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7e/50/f2/7e50f2af-5518-0844-ec6b-0228c3a95363/mza_5357643980882616711.jpg/600x600bb.jpg
凡思聲
凡思筆記
11 episodes
4 days ago
🎙️《凡思聲》 這裡是凡思聲,一位正在醫院裡學習行醫、也在生活中練習思考的人。 這裡是我的聲音筆記,記錄那些來不及寫下的觀察、撞牆後的頓悟,和一些還沒有答案的問題。 你會聽到來自臨床現場的第一手體會,從焦慮、過度努力、情緒內耗,到身為醫師面對人的脆弱時,所感受到的重量與學習。 我會聊心理現象,也會談一些書中的觀點、信仰的反思,以及對當前社會事件的個人觀點——不一定嚴謹,但真實誠懇。 這不是一個要教你怎麼變更好、活得更有效率的節目, 而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坐下來、慢慢思考的空間。 有時候是陪你整理情緒,有時候是引起共鳴的觀點,也有時候是一起對某段經歷換個角度。 我們都在生活中努力著,也許有點累了。 那就先在這裡歇口氣,讓聲音陪你走一小段路。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凡思聲 is the property of 凡思筆記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凡思聲》 這裡是凡思聲,一位正在醫院裡學習行醫、也在生活中練習思考的人。 這裡是我的聲音筆記,記錄那些來不及寫下的觀察、撞牆後的頓悟,和一些還沒有答案的問題。 你會聽到來自臨床現場的第一手體會,從焦慮、過度努力、情緒內耗,到身為醫師面對人的脆弱時,所感受到的重量與學習。 我會聊心理現象,也會談一些書中的觀點、信仰的反思,以及對當前社會事件的個人觀點——不一定嚴謹,但真實誠懇。 這不是一個要教你怎麼變更好、活得更有效率的節目, 而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坐下來、慢慢思考的空間。 有時候是陪你整理情緒,有時候是引起共鳴的觀點,也有時候是一起對某段經歷換個角度。 我們都在生活中努力著,也許有點累了。 那就先在這裡歇口氣,讓聲音陪你走一小段路。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Education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episode/44036455/44036455-1759155326897-f8afee545f66a.jpg
看見光復水災後的震撼:行動,永遠比空想更有力量
凡思聲
15 minutes 47 seconds
1 month ago
看見光復水災後的震撼:行動,永遠比空想更有力量

本集,我想分享最近在花蓮水災現場當一日志工的經驗。

一開始只是單純的念頭——既然人都在花蓮,如果完全不去幫忙,好像說不過去。

結果,一到車站就被震撼到:月台滿滿都是人,來自全台各地的志工,自發性地擠爆清晨第一班列車。到了災區,看到厚厚的爛泥、泡爛的家具、牆壁上的水痕,我才真正明白:新聞畫面永遠傳達不了「失去」的真實。


而這趟經驗,帶給我三個深刻的體會:

1.實踐比思考更重要 :付出一個小時,都比空想十年更有意義。

2.社會上的善意比想像多:網路充滿謾罵,但現場卻是無數默默流汗的人。

3.參與本身就是價值 :不論大小,跨出那一步,就已經比什麼都不做好太多了。


這次經驗讓我深深體會:行動,永遠比空想重要。

比起在鍵盤前討論「助人的本質」,哪怕只是花一個小時鏟土,都比空想十年更有力量。

參與不一定要完美,不一定要偉大;但跨出那一步,本身就是價值。

這一集,我想分享,透過這次到光復當志工的經驗,為什麼「實踐」比「思考」更能改變我們。

凡思聲
🎙️《凡思聲》 這裡是凡思聲,一位正在醫院裡學習行醫、也在生活中練習思考的人。 這裡是我的聲音筆記,記錄那些來不及寫下的觀察、撞牆後的頓悟,和一些還沒有答案的問題。 你會聽到來自臨床現場的第一手體會,從焦慮、過度努力、情緒內耗,到身為醫師面對人的脆弱時,所感受到的重量與學習。 我會聊心理現象,也會談一些書中的觀點、信仰的反思,以及對當前社會事件的個人觀點——不一定嚴謹,但真實誠懇。 這不是一個要教你怎麼變更好、活得更有效率的節目, 而是一個可以讓我們坐下來、慢慢思考的空間。 有時候是陪你整理情緒,有時候是引起共鳴的觀點,也有時候是一起對某段經歷換個角度。 我們都在生活中努力著,也許有點累了。 那就先在這裡歇口氣,讓聲音陪你走一小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