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生命只剩下痛苦,它還有意義嗎?
這是奧地利精神科醫師 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在納粹集中營裡,用生命親身面對的提問。
這本書《活出意義來》,正是他在集中營的親身經歷與思想結晶。
弗蘭克提出「意義治療」(Logotherapy),指出人類存在的本質不是追求快樂或逃避痛苦,而是尋找能為之負責的意義。因為唯有能負責,人才真正自由;而唯有自由選擇,我們才能在苦難中找到價值。
在這一集,我想帶你一起走進這本書的核心。從「生命的意義」——那不是抽象的大哉問,而是我們此刻的抉擇;到「存在的本質」——人之所以自由,是因為能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再到最困難的「受苦的意義」——當一切無法改變時,我們仍能選擇態度。
《活出意義來》不是一本教人堅強的書,而是活生生的見證:即使一切都被奪走,人仍然擁有最後的自由——決定以什麼態度活下去。而在那個選擇的瞬間,生命的意義,也就被創造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