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a2/cd/8c/a2cd8c37-026a-04d0-6885-d7fd5567d80d/mza_11185551689490961062.jpg/600x600bb.jpg
夸夸歧谈
伟田、梓耘和小依
14 episodes
6 days ago
由《歧路批评》三位编辑主持的播客。 在这里,我们与朋友们一起“夸夸其谈”,聊聊我们关心的当代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 我们的节目就像磁带,分为A面和B面。A面是围绕具体题目的主题讨论,不定期邀请嘉宾参与;B面则是编辑部成员的闲聊和生活工作汇报。 你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qilucriticism.com,或是在微信搜索“歧路批评”找到我们的公众号。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夸夸歧谈 is the property of 伟田、梓耘和小依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由《歧路批评》三位编辑主持的播客。 在这里,我们与朋友们一起“夸夸其谈”,聊聊我们关心的当代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 我们的节目就像磁带,分为A面和B面。A面是围绕具体题目的主题讨论,不定期邀请嘉宾参与;B面则是编辑部成员的闲聊和生活工作汇报。 你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qilucriticism.com,或是在微信搜索“歧路批评”找到我们的公众号。
Show more...
Visual Arts
Arts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production/podcast_uploaded_nologo/24753066/24753066-1651170060308-76ec6bf21a5b.jpg
003: 聊聊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
夸夸歧谈
1 hour 39 minutes 59 seconds
3 years ago
003: 聊聊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朋友万丰和致颖来一起聊聊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documenta 15)。

本届文献展自今年六月开幕以来风波不断。除了参展艺术艺术家和作品被指控为“反犹”的争议之外,策展团队ruangrupa所提出的新的工作模式也挑战了艺术行业现有的运作方式,甚至给“艺术”本身打上了问号。

在这期《夸夸歧谈》里,我们从现场亲历和远程关注两个角度出发,分享了各自对本届文献展和共同生活的看法。其中有志趣相投的兴奋,有向往,也有警惕和批评。


主播:梓耘 (Cindy)、伟田、小依

嘉宾:

万丰(Chris):岛聚编辑,坐标香港;常写艺术,偶尔策展。

致颖:居住和工作于台北及柏林的艺术家。他擅长运用声音及影像等媒材进行创作,以探讨全球资本化时代人类生存语境与环境体系之关联,并多方关注全球南方当代社会之主体性研究与探查。


时间轴

01:12 简介卡塞尔文献展名字的由来、历史背景,以及本届的争议

03:40 本届文献展的现场;梓耘、致颖、Chris、伟田的观后感

16:65 共同工作和生活留下的痕迹取代了展览

19:23 本届文献展的概念和结构

22:43 提出新的词汇、概念、和资源分享的方式

25:22 "关于'米仓'"或"以'米仓'为方法"?

33:36 "展览"作为一种展示形式的局限是什么,它是否能再现和传达共同工作的复杂经验和体会?

38:11 我们作为短期访客和体验者能够真的参与文献展吗?

44:03 本届文献展提出的共同工作模式是在生活中无目的、没计划、没效率地一起hang out(一起玩)

48:25 践行集体生活与原子式的艺术创作之间存在什么冲突和关联?

51:55 "周二下午学松肩"——小依最近在广州的集体生活心得

56:48 集体社群的生活只是个人生活日常的调剂和逃离吗?

63:18 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需要因地制宜

67:35 共同工作、建立supporting network(互助网络)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包括哪些?

70:17 本届文献展中对“如何共同工作”一问的不同回答

75:32 共同生活和共同工作是对艺术系统的反思和批判

78:38 本届文献展的反犹争议

91:07 "anti-colonialsim"和"ante-colonialism":通过想象殖民历史发生之前的世界推进去殖民化


提到的书

AbdouMaliq Simone, City Life from Jakarta to Dakar: Movements at the Crossroads

Fred Moten and Stefano Harney, All Incomplete

《米仓》中文版

Ellen Mara De Wachter,Co-Art: Artists on Creative Collaboration (London ; New York, NY: Phaidon Press Limited, 2017)

Roland Barthes, How to Live Together: Novelistic Simulations of Some Everyday Spac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3)


延伸阅读/收听

“旁觀他人之「正義」: 陳琬尹談卡塞爾文件展documenta 15爭議與「南方之難」”,播客“南洋放送局”,2022年6月23日。

Ruangrupa关于反犹指控的公开信‘Antisemitism Accusations against documenta: A Scandal about a Rumor ‘ 2022年5月7日

文献展参展艺术家和ruangrupa写给文献展理事会(supervisory board)的联名公开信‘Censorship Must Be Refused: Letter from lumbung community’, 2022年7月27日。

Franco “Bifo” Berardi, ‘Who is Anti-Semitic?’ ,2022年7月25日。

“重要的是语境:围绕文献展15的反犹争议“,辜静,《同时》(发表于semantara公众号),2022年7月27日。

夸夸歧谈
由《歧路批评》三位编辑主持的播客。 在这里,我们与朋友们一起“夸夸其谈”,聊聊我们关心的当代艺术、策展和艺术批评。 我们的节目就像磁带,分为A面和B面。A面是围绕具体题目的主题讨论,不定期邀请嘉宾参与;B面则是编辑部成员的闲聊和生活工作汇报。 你可以访问我们的网站:qilucriticism.com,或是在微信搜索“歧路批评”找到我们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