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New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15/2f/45/152f459b-4a68-7975-bd01-654d91077355/mza_1173923192759328974.jpeg/600x600bb.jpg
聊.海洋
國家海洋研究院
36 episodes
13 hours ago
為了讓大家更親近海洋,國家海洋研究院特別推出了科普節目《聊.海洋 Ocean Talks》。 透過節目專訪,不僅分享國海院在研究和教育上的努力,更聽見研究人員與海洋結緣的動人故事和專業成就。 輕鬆生動的對談,從大洋深處的海洋生態資源調查,迷人的海岸聚落,到全球知名的「海洋科學序列OSS教材」,以及國家海洋資料庫NODASS共享平台,都讓聽眾感受浪花中鯨豚跳躍的生命力,體會海洋的無限能量。 邀請您共同揚帆,探索海洋的奧秘,激發對海洋的熱愛,讓海洋素養在每個角落生根,一起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國家海洋研究院https://www.namr.gov.tw 國家海洋研究院最新消息 https://reurl.cc/0d3Va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聊.海洋 is the property of 國家海洋研究院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為了讓大家更親近海洋,國家海洋研究院特別推出了科普節目《聊.海洋 Ocean Talks》。 透過節目專訪,不僅分享國海院在研究和教育上的努力,更聽見研究人員與海洋結緣的動人故事和專業成就。 輕鬆生動的對談,從大洋深處的海洋生態資源調查,迷人的海岸聚落,到全球知名的「海洋科學序列OSS教材」,以及國家海洋資料庫NODASS共享平台,都讓聽眾感受浪花中鯨豚跳躍的生命力,體會海洋的無限能量。 邀請您共同揚帆,探索海洋的奧秘,激發對海洋的熱愛,讓海洋素養在每個角落生根,一起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國家海洋研究院https://www.namr.gov.tw 國家海洋研究院最新消息 https://reurl.cc/0d3Va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Education
Episodes (20/36)
聊.海洋
EP40【讓孩子出航吧!從帆船學海洋】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呂宜潔助理研究員、宜蘭岳明國中小陳銘志組長
把價值16萬的科學儀器丟進大海是什麼體驗?這堂課,把整片臺灣海峽當成教室!🌊 本集節目邀請到一場超酷航海課的幕後推手——宜蘭岳明國中小課程研發組 #陳銘志組長,以及國家海洋研究院# 呂宜潔助理研究員。他們將分享如何帶領孩子們駕著帆船環島,展開一場結合勇氣、科學與冒險的壯遊! 在這趟真實的航程中,孩子們親身體驗了: 震撼的環境課 🌎:親手從海中打撈樣本,看見課本上的「塑膠微粒」化為眼前真實的漁網、塑膠膜,那份對環境的衝擊與反思,遠比任何課堂都深刻。 最昂貴的科學實踐 💰:興奮地將價值16萬的「漂流浮標」投入海中,親身參與追蹤洋流的科學研究,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 永生難忘的旅程 🌅:經歷41小時的漫長航行、欣賞兩次海上日出,更在西海岸驚喜地與海豚群伴遊🐬,感受海洋最真實的生命力。 當學習不再侷限於教室,當孩子們用肌膚感受風、用雙眼看見污染、用雙手參與研究,他們學到的不只是知識,更是對土地與海洋的深刻連結。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聽聽這群孩子們最真實的海上故事與感動。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day ago
25 minutes

聊.海洋
EP37【海洋能源研究:帶你看台灣的海洋能源藍圖】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李傳宗助理研究員、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許文陽教授
您能想像嗎?一條不到4公分的繩索,竟能展現出與1500馬力拖船相抗衡的驚人力量,這就是台灣東部「黑潮」所蘊藏的巨大能量。這股穩定、強勁的洋流,不僅是海洋生態的動脈,更可能成為台灣邁向能源自主的關鍵。 黑潮發電是利用如同「水下風機」的發電機組,擷取洋流動能,期望能將其轉化為24小時不間斷的「基載電力」。研究人員在波高三公尺的洶湧海象中,親身體驗了海洋的嚴峻挑戰,也見證了當遊客在不遠處悠閒划槳時,自身工作環境的極端對比。 為了實現能源自主的理想,團隊堅持從發電機組到海底電纜,超過99%皆為台灣設計製造。最終,我們不僅成功將電力傳輸上岸,更以遠低於國際的經費實現了這項艱鉅任務,展現了台灣在海洋科技上的堅強實力。團隊的最終願景,是期望能將這股潔淨能源點亮綠島,使其成為一座真正的「綠能之島」。 國家海洋研究院 #李傳宗助理研究員,以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許文陽教授,將在節目中分享這段充滿挑戰與感動的研發歷程。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見證研究員們如何在藍色海洋中,為台灣的永續未來奮鬥。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day ago
26 minutes

聊.海洋
EP33【泥沙海底的時光日記:那些藏在裡面的海洋生物故事?】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陳國書副研究員、國立中山大學陳孟仙教授
你有想過嗎?餐桌上那一尾肉質鮮美的比目魚、那一隻隻鮮甜的蝦子和螃蟹,其實都來自一片看起來灰灰、靜靜的沙泥海底環境。 那片看似單調的海床環境,其實充滿了生命的故事—它默默支撐著臺灣的海洋資源,也是眾多生物賴以生存的家園。 本集節目由前國家海洋研究院 # 陳國書副研究員 與** #中山大學陳孟仙教授 **聊聊臺灣西部海域沙泥底質(軟底質)生態系的探測與研究心得。曾經,臺灣西部沿海的底棲生物多到「拖網漁船一拖上來,就能堆成半層樓高」—那是海洋豐饒的年代。然而,隨著環境變遷、污染與過度捕撈等等諸多因素,這片海底世界悄悄改變了。底棲生物不再如以往般豐盛,整個海洋食物網也隨之受到影響。 國家海洋研究院與中山大學的科學家們,多年來持續在臺灣西部大陸棚展開海測調查,記錄著沙泥海床上的生命變化。他們用淺顯的比喻,分享海底環境如何影響蝦苗「落腳」的難易,進而牽動從中華白海豚到人類的整個生態系。 透過長期的研究資料,我們得以更清楚地理解:這片看似寧靜的沙泥海床,其實是許多我們日常所見魚蝦蟹貝等重要生物資源的家園,也是脆弱卻珍貴的生態系統。守護它,除了維繫海洋資源的永續外,更是在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與完整性。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了解這些隱藏在灰色海洋中的「餐桌守護者」,也是維繫著海洋生態平衡,永續發展的關鍵!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day ago
21 minutes

聊.海洋
EP34【海洋「微」機來了:塑膠污染與我們有多近?】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余倖霈助理研究員、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陳德豪研究員及陳美琪 研究助理
你知道嗎?當我們享受便利的塑膠製品時,一場看不見的風暴,正隨著塑膠的碎裂,悄悄地滲透到海洋、空氣,甚至我們的生活中。這些比米粒還小的「微塑膠」,究竟從何而來?又將如何影響海洋生態的未來? 本週的《聊海洋 Ocean talks》邀請到三位第一線的研究者,帶我們深入微塑膠的微觀世界,揭開這場隱形危機的真相。這些基礎研究不僅讓我們看見問題的嚴重性,其數據更是成為未來制定減塑政策與健康風險評估的重要依據。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由國家海洋研究院的 #余倖霈助理研究員,與來自海生館的 #陳德豪 研究員、#陳美琪 研究助理,共同為我們解開疑惑。 🔬 在本集中,你將深入了解: 迷思破解:微塑膠的最大來源不是美妝品的柔珠?研究指向我們每天都在穿的「衣服」與馬路上的「輪胎」。 生物的奇妙反應:為何在飢餓時,小丑魚反而會變得更「挑食」?而白蝦竟然能在48小時內將吃下的微塑膠排出體外? 生態的連鎖效應:一個看似無害的塑膠微粒,如何導致藤壺下一代的死亡率高達九成,衝擊著整個生態系的平衡。 眼見不為憑的沙灘:為什麼定期清理、看起來最乾淨的墾丁沙灘,微塑膠的檢出量反而是最高的?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days ago
25 minutes

聊.海洋
EP32【塗鴉裡的海洋想像:孩子筆下藏著什麼?】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侯亭妤研究助理、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吳曜如助理研究員
你知道嗎?一張孩子的塗鴉,可能藏著整個世代對海洋的想像與焦慮。當繪畫比賽的主題是「船」,為何收到的作品卻滿是「海龜」?住在漁港邊的孩子,為何最常聽到的叮嚀竟是「不要靠近海」? 這些有趣的發現,都來自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專家,從數千張兒童繪畫中解讀出的訊息。本集節目中,我們不只看見「海龜插吸管」事件如何深植人心,也揭開了台灣家庭在「親海」與「怕海」之間的文化矛盾。同時,一個來自蘭嶼的震撼故事,更讓我們看見與海洋共存的真實智慧,遠勝於因未知而生的恐懼。 孩子的畫布,是海洋教育最直接的成績單。它反映了我們的文化、教育與家庭生活,如何共同塑造了下一代與海洋的關係。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聽見國家海洋研究院 #侯亭妤研究助理 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 吳耀如助理研究員,分享他們從孩子的筆下,看見了台灣海洋的未來與展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days ago
25 minutes

聊.海洋
EP31【課本之外的海洋課:OSS怎麼帶學生潛入大海?】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陳韻心助理研究員、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劉文宏教授
餐桌上的烏魚和劍蝦,是不是感覺越來越少見了?這可不只是漁夫的煩惱,背後的原因,竟然要從我們的海洋教育說起! 告別死板板的課本!想像一下,孩子們直接在海科館、Xpark裡化身小小科學家,親手觸摸、親眼觀察,解開大海的秘密。這就是「OSS海洋科學序列教材」的魔力——強調動手玩、動腦想,據說上過課的孩子,沒有一個打瞌睡的! 這堂課到底有多神奇?神奇到連海委會管碧玲主委都忍不住親自「上陣體驗」,跟小學生們熱烈地組隊玩實驗!主委體驗後大為驚豔,進而成功爭取到一筆中長程計畫預算,要讓更多孩子都能愛上這片美麗的海洋!想聽聽這段有趣的幕後故事嗎? 國家海洋研究院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聽見本集嘉賓—國家海洋研究院 #陳韻心助理研究員 與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劉文宏教授,分享他們如何點燃孩子們的海洋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days ago
23 minutes

聊.海洋
EP30【海洋職人養成記:未來的海洋工作長什麼樣?】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張珮錡副研究員、文藻外語大學謝馥蔓教授
你知道嗎?當離岸風電、水下工程等高科技海洋產業在台灣蓬勃發展,我們卻面臨著嚴峻的「海洋人才斷層」?許多高薪、專業的職缺等不到合適的人才,這不僅是產業的挑戰,更是國家發展的隱憂。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海洋研究院正透過科學化的方法,擘劃一套「海洋人才職能發展藍圖」。這套藍圖的核心,是精準定義出各個海洋專業領域所需的知識、技能與態度,從「以終為始」的源頭開始,讓學術培育與產業需求能真正合一,不再有學用落差。 此藍圖包含兩大面向:一是建立全民共通的「基本素養」,如海洋永續及海域安全意識;二是發展與產業無縫接軌的「專業職能」,針對水下無人載具(ROV)操作、船舶塗裝檢驗等急需崗位,提供精準的培育路徑。 透過這些努力,我們不僅協助有志者規劃自己的海洋職涯,也透過「國際課程在地化」的策略,讓專業技能的養成更有效率,進而強化台灣整體藍色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這份攸關台灣藍色經濟未來的發展藍圖,究竟是如何規劃的? 邀請你一起 Ocean talks【聊,海洋】,聽聽 國家海洋研究院 #**張珮錡副研究員 **與 文藻外語大學 #謝馥蔓教授 ,分享他們如何為台灣的海洋人才超前部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days ago
24 minutes

聊.海洋
EP29【推動海洋執法|支持政策創新,打造更完善的海洋法規體系】feat.國家海洋研究院 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林世昌 副研究員
【推動海洋執法|支持政策創新,打造更完善的海洋法規體系】 具具有海巡相關背景的世昌副研究員,為國海院加入很多海域執法與海洋政策知識,渠辦理海洋文化政策概念形成研究、海域管理法制立法研究、海巡人員情境式登檢訓練教範、開放海域水下搜索與救助研究、海洋科技政策綱領、國家船模試驗室等業務,提供具體建言供本院重大政策參考。 有另外,他也是中央警察大學水上警察學系第1位本科畢業,歷經完整海上執法與勤務歷練,再回系上授課的專任教師。他將自己在實務上所學習到的經驗、專業、技術,傳授給學弟妹們,因為他知道「教育可以讓知識的傳遞更廣、更遠」!(超厲害海)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8 minutes

聊.海洋
EP28【從陸地到海洋 | 跨領域的專業成長之路】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翁健二 副院長
【從陸地到海洋 | 跨領域的專業成長之路】 「我覺得人生很奇妙,當你在想下一步的時候,路就會跑出來! 從陸地上通訊科技跨足到海上科技應用,對我來說是一片藍海,而不是紅海。如何把這些波折看成是生命中的助力、進而累積專業經驗跟知識!」〜翁健二 🔍具有通訊科技專業的翁健二副院長,小時候的興趣就是喜歡模型飛機,他從陸地上跨足海洋科技通訊應用,如:船舶領域、海氣象環境應用等,很感謝遇到許多海洋領域的專家引入藍海世界。 當興趣轉成工作時,就會發現眼界與視野會更不一樣,且最重要是要找出自己的專長、位置,甚至可以跨專業與其他專家合作,發揮1+1>2,來提升自己的能量。 無論起點在哪,探索與學習永無止境,讓熱情指引方向,讓專業開拓未來,勇敢邁向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7 minutes

聊.海洋
EP27【亮相國際舞台 | 與全球專家共築海洋未來】feat. 1.海洋委員會國際發展處 李珊瑩 副處長&綜規中心 嚴佳代 主任
【亮相國際舞台 | 與全球專家共築海洋未來】2023美國海洋教育者年會NMEA 海洋委員會國際發展處李珊瑩副處長及國家海洋研究院嚴佳代主任,2023年前往參加美國國家海洋教育者協會(NMEA)辦理的年會,分享臺灣寶貴的經驗,更重要者與國際團體、友人建立友好橋樑。 這次年會參與人員來自世界各地,包含美國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學校專家學者、NGO團體。臺灣代表團也發表多篇臺灣海洋教育經驗!🌏 從國際參與的角度,政府機關會把握每個值得參與的國際場合,貢獻臺灣的經驗,海委會是海洋事務專責機關,同時也很關注海洋教育以及國際交流。 🌊了解更多:海洋委員會官網 https://www.oac.gov.tw/ch/home.jsp?id=67&parentpath=0,6&mcustomize=bulletin_view.jsp&dataserno=202310030001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44 minutes

聊.海洋
EP26【海岸聚落|以研究為基底,在地共創永續未來】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海洋政策及文化研究中心 張桂肇 副研究員
【海岸聚落|以研究為基底,在地共創永續未來】 「我們有一個重要發展的核心,必須很清楚地了解在地的海洋文化在哪裡?我們可以說是一種獨特的生活模式或是特殊的生活記憶。海岸聚落只有找到當地文化的基底、找到地方發展的脈絡,從根開始往上長起,才能永續。」-張桂肇 🔍桂肇在國海院從事海岸聚落研究,首先與花蓮縣建立夥伴協力關係,也成功申請國發會經費,與地方團隊一同協力公有空間活化。 地方的發展與脈絡,一定要有在地人一起發想,帶領我們一起走入地方,並透過實地觀察進而深入研究,與當地民眾和產官學研一起互動、學習。我們也參考了日本的里山·里海政策,歡迎大家加入「海清應援團」,為地方永續努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1 minutes

聊.海洋
EP25【探索海洋能源的未來 | 洋流能發電與實海域測試】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海洋產業及工程研究中心 鄭明宏 副研究員
【探索海洋能源的未來 | 洋流能發電與實海域測試】 「30年前的台灣,大家都覺得離岸風電的應用是不可行的;但30年後的今天,它已經逐步發展,並實地運用。進一步提到洋流能發電,這是現在世界各國正在研發的階段,我們要選擇一同投入發展? 或是等發展成熟後再向他們購買專業技術? 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鄭明宏 🔍從大學就投入海洋相關系所就讀的明宏副研究員,專長在海洋物理的數值模擬計算。 博班畢業之後投入流固耦合與波浪傳遞等數值模擬研究,到國海院工作後就進入海洋能研究與洋流能發展團隊,希望克服深海錨碇系統、海生物附著、機組水動力等議題,利用天然的黑潮流速來穩定供電,國海院也持續努力研發中,希望各界一同幫我們加油!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8 minutes

聊.海洋
EP24【突破環境DNA | 海洋生態調查全力啟動】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 沈康寧 研究員
【突破環境DNA | 海洋生態調查全力啟動】 「小時候喜歡去觀察海洋生物、長大喜歡海釣,大學時候投入海洋研究、海水魚飼養等,可以說對於海洋的興趣從小就刻在我的DNA」- 沈康寧 沈博在國海院的業務,目前負責臺灣海域的生態調查(潮間帶、亞潮帶、沿近岸)及生物多樣性的遺傳分析。國海院辦理「環境DNA分析」,這是比較新的技術,它結合傳統的生態調查及新的分子生物技術,特別是次世代的基因體測序。 國海院目前進行的海洋生態調查,每季1次,全台105個採樣點,所蒐集資料都傳到NODASS 資料庫,提供給研究單位及相關機構使用。 🐟海生小知識: 當你/妳在海邊看到一隻魚(或是不知名的海洋生物),外型無法分辨的魚? 🧬我們可以透過「生物遺傳分析」(利用採樣→萃取DNA進行種類分析→基因序列→國際海洋基因庫進行比對),就可以知道這種魚的名稱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3 minutes

聊.海洋
EP23【強化海洋監測 | 數值模擬結合AI技術 引領科學新未來】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李孟學 主任
【強化海洋監測 | 數值模擬結合AI技術 引領科學新未來】 「你如果能從工作中得到自信、找到興趣,就能一直保持熱忱與熱情!」〜李孟學 🌊孟學在國海院的業務是進行海洋數值模擬、海岸變遷等相關研究,國海院配合111年向海致敬政策,於全臺4個示範場域進行作業化水質模式,每日提供當日及未來3日的水溫、葉綠素、溶氧的參數,供民眾去從事海上活動的參考。 對於外傘頂洲變遷問題,國海院利用AI技術強化衛星影像監測外傘頂洲之能力,提升我們在海岸變遷監測之能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1 minutes

聊.海洋
EP22【培育海洋產業人才,建置海洋職能專區】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張珮錡 副研究員
【培育海洋產業人才,建置海洋職能專區】 國「不論是研究或是計畫,基本上都是一個跨領域整合的狀況。我們不應該自己畫地自限,應該要有目標、勇於嘗試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嘗試就會有機會! 找出自己的定位,這也是我們進入國海院工作時,長官對我們每個研究人員的期許,找出自己的定位、價值就不會被取代。」--張珮錡 海原本就讀土木工程的珮錡,在100年時回到成大水工試驗所工作,當時政府大力推展離岸風電,很幸運地踏入海洋產業界,就與海洋結上不解之緣。在國海院,逐步辦理海洋產業職能基準及職能模型的建立,並設計「職能導向課程」,以完善海洋產業人才培育。 院至今國海院已建置完成: (1)職能基準:離岸作業水上支撐結構檢修人員;離岸作業水下支撐結構檢測人員;離岸作業塗裝維護人員;離岸作業塗裝檢查員;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作業主管;水下遙控無人載具(ROV)技術工程師。 (2)職能模型:海域救助人員科技輔具救援;離岸風電海域安全作業「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和控制」 。 (3)職能導向模型:海上作業「危害鑑別、風險評估和控制」;離岸作業塗裝檢查員。 讓我們攜手同行,為海洋生態盡一份心力,共同守護珍貴的海洋資源,實現永續的美好未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2 minutes

聊.海洋
EP21【邁向下一個十年的永續海洋--2023年國家海洋人才培育論壇】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嚴佳代 主任&國家海洋研究院 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楊文昌 前主任
【邁向下一個十年的永續海洋--2023年國家海洋人才培育論壇】 國為配合國家海洋日系列活動,國家海洋研究院在112年6月5日籌辦了「2023年國家海洋人才培育論壇」。 論壇集結了六大領域,包含: 「船舶建造/維修」 「海洋能源/工程」 「海洋/海岸治理」 「海洋生態/生技」 「海洋資訊/監測」 「海洋科普/素養」 📚國海院邀請當日主持人及與談人提供相關海洋政策建議,將18篇文章編輯成冊,付梓成書,內容兼具實務性及前瞻性,精彩可期!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2 minutes

聊.海洋
EP20【科學序列OSS教材,開創海洋教育新篇章】授權國海院 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嚴佳代 主任&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 研究助理員兼組主任 陳麗淑&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學者 Mr. Jonathan Curley
【科學序列OSS教材,開創海洋教育新篇章】 想知道海洋科學序列(OSS)教材是如何引進並授權的嗎? 這 EP18我們介紹到「海洋科學序列」(Ocean Science Sequence, OSS)初階中文教材的內容,這次邀請海科館麗淑主任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勞倫斯科學館Jonathan 一起來分享「海洋科學序列」(OSS)授權國海院的過程。 海洋素養為全球海洋科學教育發展趨勢,國家海洋研究院在111年引進【海洋科學序列(Ocean Science Sequences, OSS)教材】中文譯本,並辦理海洋素養教育推廣工作。 透過舉辦OSS種子教師教學工作坊,在實體操作活動中,協助教師與海洋教育工作者提升對海洋知識的了解,進而培育學生的環境意識及海洋永續發展的價值觀。🌊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6 minutes

聊.海洋
EP19【讓數據說話|NODASS 諾大師海洋大數據競賽,挑戰創新!】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綜合規劃及人力培訓中心 嚴佳代 主任&海洋科學及資訊研究中心 楊文昌 前主任
【讓數據說話|NODASS 諾大師海洋大數據競賽,挑戰創新!】 專為全國高中職、五專設計的「NODASS諾大師海洋大數據競賽」活動,你參加了嗎? NNODASS目前建構三大海洋領域資料, 包括3億5千6百多萬筆水文資料、7萬9千多筆生態資料,以及43萬4千多筆國土變遷資料,並能窺探船舶蹤跡、海洋時空探索與全球混合坐標海洋模式功能。 為了鼓勵更多人了解並運用這些寶貴的資源,國家海洋研究院舉辦「NODASS諾大師海洋大數據競賽」,專為全國高中、職、五專在校及應屆畢業生設計,2-4名學生就可以組成團隊報名參加。競賽的主題可以根據團隊的創意,自行選定並與海洋相關,例如:海洋生物、科學、文化、或生態等議題。 ONODASS未來發展3大應用層面: 多元化發展,收集海洋基礎環境資料,持續蒐整如:海洋文化、海洋政策、海洋工程等相關資料。 2.開發多元性的應用功能模組,例如:海廢垃圾或海洋油汙追蹤、科普教育互動式應用模組等。 3.國際接軌,建立國際合作夥伴,進行資料交流;參與聯合國海洋科學十年及海洋永續發展認可的行動。 2023年是諾大師元年,希望大家能夠在海洋找到相關資料,對海洋產生永續發展的承諾。 歡迎組隊報名參加,運用NODASS平台的數據資源,挑戰自己,創造屬於你們的海洋數據新篇章! D想了解更多競賽活動: 1. 競賽官網:https://reurl.cc/x79EO1 2. 競賽報名網址:https://reurl.cc/mDxVZG 3. NODASS 網站:https://nodass.namr.gov.tw/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6 minutes

聊.海洋
EP18【開啟學習新模式|海洋科學序列OSS中文版教材同步國際】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嚴佳代 主任&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 學者 Mr. Craig Strang Mrs.Sarah Pedemonte
【開啟學習新模式|海洋科學序列OSS中文版教材同步國際】 OSS海洋科學序列教材,開啟K-12年級學習新模式。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勞倫斯科學館發展的「海洋科學序列」(Ocean Science Sequence, OSS)教材,由國家海洋研究院與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在111年共同合作發行中文版本,鏈結國際的海洋教育素養概念。 海海洋素養定義為「瞭解海洋對你的影響以及你對海洋的影響」 洋『海洋科學序列』教材始於1966年美國海洋及大氣總署 (NOAA)組織第一個海援計畫(Sea Grant) 對2010年出版了目前全球通用的「海洋素養範疇與K-12年級內涵」 我具體提出七大基本原則、4個學習年齡層(初階及進階)、28個概念性流程圖 們國家海洋研究院OSS電子書https://www.namr.gov.tw/ch/home.jsp?id=35&parentpath=0,5 來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海洋導論、海洋科學背景知識與評量指引 說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一單元:海洋是怎樣的地方 非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二單元:海洋生物面面觀 常海洋科學序列教材 第三單元:人類與海洋的相互關聯 「了解海洋對你的影響,以及你對海洋的影響。」歡迎你一起來學習,提升對海洋的理解,並為守護這片藍色星球共同努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7 minutes

聊.海洋
EP17【攜手共創永續未來 | 海生中心生態調查啟航】feat. 國家海洋研究院 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 張至維 主任
【攜手共創永續未來 | 海生中心生態調查啟航】 「南沙3號」是研究船?還是什麼秘密基地? 🛳️ 原來,它是南沙太平島上的國海院研究站! 國家海洋研究院海生中心,從生物生態調查到基因體研究,從海洋噪音到氣候變遷,甚至外來種入侵的監測,海生中心正一步步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 目前,海生中心還有很多計畫正在進行…. 📚 出版「南沙太平島大型藻類圖鑑」、浮游動物-顯微鏡下的小宇宙、海洋漂流動物-碧波藍海下的精靈 🌱 國海院與水產試驗所合作大型藻類陸域養殖 🔍 離岸風電場域生態調查 ⚛️國海院與原能會核合作日本福島氚水排放整備計畫 每一個數據的記錄、每一項研究的突破,都是為了讓我們的藍色星球更美好。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1 minutes

聊.海洋
為了讓大家更親近海洋,國家海洋研究院特別推出了科普節目《聊.海洋 Ocean Talks》。 透過節目專訪,不僅分享國海院在研究和教育上的努力,更聽見研究人員與海洋結緣的動人故事和專業成就。 輕鬆生動的對談,從大洋深處的海洋生態資源調查,迷人的海岸聚落,到全球知名的「海洋科學序列OSS教材」,以及國家海洋資料庫NODASS共享平台,都讓聽眾感受浪花中鯨豚跳躍的生命力,體會海洋的無限能量。 邀請您共同揚帆,探索海洋的奧秘,激發對海洋的熱愛,讓海洋素養在每個角落生根,一起成為守護海洋的力量! 國家海洋研究院https://www.namr.gov.tw 國家海洋研究院最新消息 https://reurl.cc/0d3Vao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