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14/59/dd/1459dd8e-a302-ccd7-fac2-25a9c3f25bad/mza_10529288427376079491.jpeg/600x600bb.jpg
時間・她說
藍太太好生活
52 episodes
1 day ago
聊故事,談思維,分享在人生的過程裡,那些時間教我們的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Busi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時間・她說 is the property of 藍太太好生活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聊故事,談思維,分享在人生的過程裡,那些時間教我們的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Business
https://files.soundon.fm/1730268981706-80ad84d2-bd4c-4004-83cb-94948d1cff57.jpeg
S4E3 掌握核心商業思維,解放創業人生!feat. 《策略思維商學院》院長 孫治華
時間・她說
30 minutes
3 months ago
S4E3 掌握核心商業思維,解放創業人生!feat. 《策略思維商學院》院長 孫治華
非常開心今天能邀請到孫治華老師來到我們的節目,與我們分享他寶貴的商業洞察。這集節目真是句句精華,我特別能感受到老師對於「商業模式」和「創業生活」的深刻連結與見解。 本集重點整理: 孫治華老師的專業轉型:老師起初是網站工程師,後來轉型成為簡報與商業模式專家,不僅輔導台灣新創企業進行募資簡報,更因此累積了豐富的商業知識與投資人洞察。他創辦了「陪伴講師訓」與「策略思維商學院」,旨在幫助中小企業主和主管建立良好的創業知識體系,擴大市場。 「專注」背後的「盲目」:老師提醒我們,台灣人雖然勤奮努力,但專注於前方時,卻可能因此忽略了全局。這種「專注」在某種程度上,其實可能變成一種「盲目」,因為創業光有「相信」是不夠的。 商業模式的核心定義:老師提到,一個有效的商業模式,其核心在於企業在特定行業內的營運結構、獲利模式和成本結構,必須與其他公司不同。若財務或營運結構相同,則可視為同一種模式,這點讓我聯想到我自己的包租代管業務,銀行將我們的模式類比為航空業,正是因為其財務報表的結構相似,都具有高昂的初期投入和時間敏感性。 創業家的常見盲點:「優化思維」的陷阱:許多創業家常會想「做得更好」,例如把麵包做得更好吃或裝潢得更漂亮。然而,老師強調這種「優化」若未能改變成本結構、營運結構,或未聚焦於消費者「核心決策」要素,投入的資源便可能徒勞無功。創辦人往往會傾向優化自己最擅長或看到的所有細節,卻容易導致資源分散,失去產品或服務的「重點」。 跳脫「複製」的關鍵:老師建議,創業成功的要點在於識別並優化行業中「成本最重」的地方。如果能運用自身的人脈、知識、經驗、技術(尤其是人脈與關係)來有效降低這些重成本,就能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而非僅是「複製」同業的模式,因為複製性的企業通常賺的是「辛苦錢」。以我的包租代管為例,若能找到更便宜的家具上游供應鏈,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質感,就能顯著提高單一案件的獲利,縮短回本期並提升成交率。 商業模式如何改變生活:老師點出,一個真正有效的商業模式,應能徹底改變創業家自身的「生活模式」。當企業的營運結構優化後,組織就能達到「自動運轉」的水準,讓創業家不再被事業捆綁,擁有更多時間享受生活,而不是終日忙碌、犧牲家庭。這句話真是說進我心坎裡,回想起我過去經營女裝時的艱辛,以及先生為支持我而辭職的經歷,更能體會箇中辛酸。 「好」的三個層次與「消費者有感」:老師將「好」分為三種層次:「自己覺得好」、「比業界好」,以及最重要的「消費者有感的好」。若不能達到「消費者有感」,無論多小的進步,都難以帶來倍增的效益。就像行銷中,將獎金集中創造一個「超級巨獎」才能瞬間點燃熱情,而非平均分配。 創造「新模式」與聚焦「目標」:創業家的核心價值在於「創造新模式」,而非僅是填補業界既有的「弱點」或「低谷」。我們要學會像汽車的發明者,不只思考「更快的馬」,而是創造出全新的解決方案。因此,我們應該聚焦於「目標」(例如學員生活因此改變),而不是侷限在既有的「方法」(例如線上課程本身)。 「相信」是行動的燃料:老師提到,光是「知道」並不會產生「行動」,因為多數知識會被遺忘。知識與行動之間最關鍵的橋樑是「相信」。這也印證了我自己的線上課程設計,除了知識傳遞,我們更透過線下實體操作,讓學員親手實踐,親眼看見成果,從而建立「相信」自己能做到的信心,這份信心才能促使他們真正採取行動並複製成功。 成功個案超越口​碑:一個事業要能永續發展,老師強調需要的是「成功個案」,而非僅是曇花一現的「口​碑」。成功個案是長期性的見證,它能像「網絡效應」般產生遠大於「一加一等於二」的效益,讓客戶自發性地進行轉介紹,大幅降低行銷成本,這也是我經營課程後深刻體會的效益。 老師以其工程背景的邏輯思維,將商業模式的精髓解釋得清晰透徹,讓我對「消費者有感」的定義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下一集我們將繼續請教孫治華老師,如何運用簡報這個強大的工具,來呈現這些深度的商業邏輯!敬請期待,下集再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時間・她說
聊故事,談思維,分享在人生的過程裡,那些時間教我們的事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