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US
00:00 / 00:00
Sign in
Continue with Google
or
Sign me in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听见栏目
听见栏目
158 episodes
6 months ago
Subscribe
人人都是主播
Show more...
Music
RSS
All content for 听见栏目 is the property of 听见栏目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人人都是主播
Show more...
Music
Episodes (20/158)
Latest
听见栏目
孟静:“骨灰级”娱记的时代进化论
“南袁北孟”,这是纸媒黄金时代两位顶级娱乐记者的江湖称号。
“北孟”全名孟静,曾供职于《三联生活周刊》和《Vista看天下》,笔法冷静、犀利、透彻。
自媒体的时代洪流席卷中国,2015年底,孟静化身为“孟大明白”,继续在娱乐评论的江湖里挥洒自如。
从2003到2020年,这位“骨灰级娱记”经历了什么?
今天让我们一起听见孟静。
Show more...
5 years ago
37 minutes
听见栏目
王淼:大海和南极,我有这世界上最好的两个办公室
持牌的律师、水肺潜水教练、淘宝店主、两家公益机构管理人、南极探险队员……
这个80后自称“公益创业狗”,2018年成为首位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青年奖的中国代表,
她在浩瀚的世界里,无境深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王淼。
Show more...
5 years ago
46 minutes
听见栏目
罗大伦:每个人都应该学点中医
中医是什么?不少人对它是似懂又非懂,而且还有很多困惑,
它是治病还是养生?
推崇古方,难道中医在现代没有进步?
中医的经验论,是否影响它的科学性和在这个时代的发展?
罗大伦,中医科普作家,著有《古代的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多本畅销书,拥有上百万粉丝。
他怎么理解中医?
他为什么喜欢中医?
他会如何在现代生活中恪守中医的理念?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罗大伦。
Show more...
5 years ago
41 minutes
听见栏目
姜老刀:如果没有故事,食物就只是食物而已
“日食记”, 2013年上线,以治愈系的美食故事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和胃,如今它是全网粉丝超过五千万的人气美食视频自媒体。
姜老刀,“日食记”创始人 ,一个拥有电影初心的美食博主,一个享受“好好吃饭”仪式感的文艺青年。
从五人一猫的初创小团,到超过百人,拥有多个细分产品线的综合团队,
这个时代,“日食记”为什么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姜老刀和“日食记”。
Show more...
5 years ago
44 minutes
听见栏目
小顾:我只带你到艺术的门口
小顾,非艺术科班出身,他曾是一名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2013年,自媒体大潮中,他因为连续发布“小顾聊绘画”系列长微博而被人熟知,并且成为多本畅销书作家。
他轻松、调侃、现代的语言,拉近了很多人与绘画艺术的距离。
而这种表达方式也饱受了专业艺术圈的争议。
Show more...
5 years ago
36 minutes
听见栏目
年糕妈妈: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2013年,浙江一个普通妈妈将肚子里的宝宝起名“年糕”,因为当时很流行用食物来做孩子的小名。
2014年,中国自媒体发展风起云涌。这个妈妈也注册了一个叫做“年糕妈妈”的微信公号,分享各种育儿知识。
如今,“年糕妈妈”已经成为拥有3000万粉丝的母婴领域头部品牌之一。
呈现在“年糕妈妈”眼前的中国父母的焦虑是什么样子的?
她用亲身学习和实践,提供了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Show more...
5 years ago
43 minutes
听见栏目
王左中右:“把玩”汉字的人
一个汉字,可以承载多少现实含义?
在我们阅读的内容越来越短的时代,有人开创了“字新闻”,用一个字的创意拆解和变形来评说一个新闻事件。
在9年的时间里,他的“字新闻”微博总阅读量超过30亿,单幅作品最高阅读量超过6000万。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把玩汉字的人——王左中右。
Show more...
5 years ago
39 minutes
听见栏目
张天一:霸蛮战“疫”
2020年1月,作为一家有60多家线下门店的湖南米粉店霸蛮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
“围炉夜话”、线下员工全员转战电商、联动头部主播李佳琦、罗永浩做线上直播、承诺绝不裁员……如今,霸蛮赢来了400%的线上销售增长。
“霸蛮”背后的名字叫做张天一,这个90后,北大法律硕士毕业,因为不同寻常的职业选择,上了新闻联播。
2019年,我们曾听见霸蛮五周年时的张天一。
这一次,我们再次听见他,感受2020年的“危”与“机”中的张天一。
Show more...
5 years ago
34 minutes
听见栏目
周芳:用一生,水下中国
6人团队,耗时3年,走访中国24座城市,最北到达黄海、渤海交接的长岛,最南中国南海,最东台湾兰屿岛。
他们的作品《水下中国》,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用水下视角展示中国的纪录片。
周芳,《水下中国》总导演、水下总摄影师。她是管理学博士,3个孩子的妈妈,辞职拍摄《水下中国》前从事投行工作。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周芳的故事。
Show more...
5 years ago
35 minutes
听见栏目
蜘蛛猴面包:武汉日记2020
2020年春节,一位武汉自由影视工作者小林,准备和女朋友在武汉相聚,并且计划去澳洲参加姐姐的婚礼。
不过一切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而改变,武汉封城,女友没能够过来。小林选择成为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的志愿者,并且拍摄起了视频日记。
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快递员、滞留的外地人、选择留下的外国人,小林记录下了这座城市里普通的人们面对疫情的勇气和坚强,以及被源源不断传递的爱。
2个月的时间,《武汉日记2020》点击量超过了5千万。
那么,这个80后大男孩,他的勇气和爱从何而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小林的故事。
Show more...
5 years ago
38 minutes
听见栏目
杨品骅:我带着族人奔跑
2007年,一位台湾阿美部落小伙子被公司派来北京工作。
北京奥运会结束,他选择辞去了副总的职位,留在了北京,成为了北漂一族。
他住过仓库,也曾有过没钱买机票回家的经历。如今的他的身份众多,是台湾漂流木文化艺术团创始团长、也是北京“VA·两岸人文复合式音乐餐饮”酒吧的东家。
是什么让他选择留在了北京?
他又为了什么在一路打拼?
今天让我们听见杨品骅。
Show more...
5 years ago
44 minutes
听见栏目
李波:保护野生动物二十年
在海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小型动物园”,那就是体育老师李波的家。
初次来到李老师家里的人都会有大开眼界的感觉,因为这里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动物都有。
二十年来,李波救助了近3000只野生动物,包括鸟类、海龟、豹猫、眼镜蛇、野猪等。
2019年10月,李波被中国海龟保护联盟评为“海龟勇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李波的故事。
Show more...
5 years ago
35 minutes
听见栏目
储卫民:一张征服世界的照片
《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2019年度旅行者摄影大赛,将最重磅的奖项全球总冠军大奖和城市组一等奖,都颁给了一位90后中国户外摄影师——储卫民。
3月是格陵兰西北部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平均气温不到零下20度,储卫民想看看在一年中气候最恶劣的时候,当地人是怎么生活的,这是他第三次前往格陵兰,也就是这次,他拍下了这张享誉全球的照片。
这一切距离他从软件工程师辞职到专职摄影师,不过两年的时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储卫民。
Show more...
5 years ago
30 minutes
听见栏目
高冰玉:我是急诊室医生
医院的急诊室,人人都不会陌生。
这里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每天上演着现实版的生死时速。
以往我们是患者,这一次换位感受急诊室医生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室医生高冰玉,听见急诊室医生的故事。
Show more...
5 years ago
33 minutes
听见栏目
王征:穿越历史的星空
2019年9月,国际上最重量级的天文摄影大赛之一——格林尼治天文台年度摄影大奖揭晓,王征的照片《穿越历史的星空》从90多个国家的近5000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夜空组一等奖。
也许你不会想象到,拍了7年星空的王征,其实并不是专业摄影师,而是一位朝九晚五的普通医药工作者。
她为什么喜欢上了拍摄星空?她怎么去平衡工作和爱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星空摄影师王征。
Show more...
5 years ago
42 minutes
听见栏目
雷殿生:十年徒步中国
1998年,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过一段长达81000公里的真实行走。
行走的人叫做雷殿生,98年,他35岁。
“这十年我穿烂了52双鞋,走掉了19个脚指甲盖,双脚打了233个水泡和血泡。
遭遇过19次的劫匪,遇到过40多次的野生动物,遇到数十次泥石流,沙尘暴、雪崩。
这过程是非常有意思,这个过程你是用金钱也买不来,用时间再重新换也换不回来的,结果无非有两个,一个是好,一个是坏。”
今天,就让我们听见这段真实的行走,听见雷殿生。
Show more...
5 years ago
39 minutes
听见栏目
(精华版)汪品先:“80后”与海
假如我还能年轻,甚至我还能重新过一辈子的话,我一定会比现在更加从小就会抓紧时间。而重要的就不要被眼前的东西迷茫。——汪品先
Show more...
5 years ago
5 minutes
听见栏目
汪品先:“80后”与海
2018年5月,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登上了“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器,9天的时间里他三次下潜到南海海底1400多米,每次观察取样的时间超过了8个小时。
这是一位出生在二战时期的老人,他的人生经历厚重得像是一本书:年少公派留学莫斯科大学,艰苦条件下创办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再到引领南海深部计划,他见证着中国的海洋探索之路。
他的名字叫做汪品先,1936生人,如今依旧每天从早晨8点半工作到晚上十点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汪品先。
Show more...
5 years ago
52 minutes
听见栏目
逯薇:小家,越住越大
是什么把一个房子变成了家?
对于这个问题,畅销书《小家,越住越大》的作者逯薇,她的答案是:“住商。它就是把房子住成家的能力和智慧。”
逯薇,同济大学建筑系毕业,曾在万科集团,以建筑师身份工作了14年,参与过数十万套的住宅设计;
如今,她用轻松、有趣的漫画传播“住商”,让更多的国人爱上了自己小而美的家。
今天,我们一起听见逯薇。
Show more...
5 years ago
47 minutes
听见栏目
容千:用声音翻转地球
2个月,精雕细琢,更新一期;7个年头,加起来不过108期节目。
在中国快速发展的播客市场里,这个叫做“PAGE SEVEN”的声音纪录片节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个至今没有盈利的松散团队,它们是怎样做到这一切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听见PAGE SEVEN 发起人容千。
Show more...
6 years ago
47 minutes
听见栏目
人人都是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