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的世界令人心慌,唯有好音樂洗滌人心。」音樂是最貼近生活的藝術,建築在理性結構基礎上的音樂,隨著時代更迭與演繹者個人經驗,往往帶給愛樂者超乎想像的聆聽空間。數度獲得廣播金鐘獎非流行音樂節目獎肯定的「傾聽音樂」節目,開播十多年以來,期盼打開聽眾的聆聽視野,探索音樂與時代的關係,追尋音樂創作者、表演者與幕後工作者的故事,是個可以聽得很輕鬆卻不落俗套的音樂節目。近年在多方資源整合下,開創廣播節目於新媒體時代中的服務觸角。
傾(請)聽音樂,用心傾聽音符背後的故事,共賞音樂的各樣表情!「介紹生命力十足的音樂」,乃是主持人楊盈箴(咖啡貓)從事廣播工作最大的使命。本節目特別重視發掘音樂人背後故事,109年特別企劃「傾聽音樂—世界音樂在台灣」主題,聚焦於在台灣從事世界音樂的樂人故事介紹,期待透過樂人的現身說法,讓聽眾不用搭飛機,即能透過音樂環遊世界,並透過認識世界音樂所包含的人文故事,開啟愛樂者的國際視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喧鬧的世界令人心慌,唯有好音樂洗滌人心。」音樂是最貼近生活的藝術,建築在理性結構基礎上的音樂,隨著時代更迭與演繹者個人經驗,往往帶給愛樂者超乎想像的聆聽空間。數度獲得廣播金鐘獎非流行音樂節目獎肯定的「傾聽音樂」節目,開播十多年以來,期盼打開聽眾的聆聽視野,探索音樂與時代的關係,追尋音樂創作者、表演者與幕後工作者的故事,是個可以聽得很輕鬆卻不落俗套的音樂節目。近年在多方資源整合下,開創廣播節目於新媒體時代中的服務觸角。
傾(請)聽音樂,用心傾聽音符背後的故事,共賞音樂的各樣表情!「介紹生命力十足的音樂」,乃是主持人楊盈箴(咖啡貓)從事廣播工作最大的使命。本節目特別重視發掘音樂人背後故事,109年特別企劃「傾聽音樂—世界音樂在台灣」主題,聚焦於在台灣從事世界音樂的樂人故事介紹,期待透過樂人的現身說法,讓聽眾不用搭飛機,即能透過音樂環遊世界,並透過認識世界音樂所包含的人文故事,開啟愛樂者的國際視野。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gp4r8rk5utt0812gvl5i3ew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gp4r8rk5utt0812gvl5i3ew/comments
與泰國樂音來一場不一樣的文化邂逅之旅
大大樹音樂圖像創辦人鍾適芳 暢談她與泰國音樂的觀察與共鳴
2022年的《非遊記》,鍾適芳將泰國佬族傳統樂音—摩蘭(Molam)與台灣原住民族的地方歌謠—林班歌對話,看見了歌謠在不同文化脈絡下的勞動敘事呈現,音樂能在不同的文化下繼而對話去看見時代的歷史和變遷。然而,本集移動的樂聲聚焦在泰國,有著本系列的最佳顧問—鍾適芳帶領我們沉浸在她的專業—泰國音樂,細細探索泰國的歌謠和生活之歌,從她的聆聽經驗共同感受跨文化間音樂的共鳴與奧秘。
鍾適芳的音樂閱歷豐富,其中泰國音樂研究是她的專業。長年在泰北地區進行田野並進行文獻研究,參與過台泰間各式各樣的策展與座談,也曾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的客座講師。如今的她是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的教授,也是大大樹音樂圖像的創辦人,持續深耕在台灣的世界音樂的推動,讓更多人感受音樂在地域、語言等面向背後所蘊藏的文化底蘊,當然少不了泰國樂音的部分。就在本集節目我們彷彿進入泰國音樂的歷史長廊,與泰國音樂來個不一樣的相遇。
訪談前半段,起起落落的泰國樂音是名為摩蘭(Molam)的歌謠。適芳分享,摩蘭來自泰國東北依善地區(Isan)以及寮國邊境流傳的樂音形式。過去冷戰時期,兩地間摩蘭的運用上有着很大的差異,但都淪為當時動盪時代下的政治工具以倡導各自立場。如今隨着時代演變,摩蘭也有了不一樣功能,談論着宗教、社會意義、政治等議題,甚至融合不同的外來樂器和聲響,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音樂內容風格,衍生出節目後半段談論並聽見的生活之歌,為當今泰國流行音樂類型之一。
適芳對泰國樂音之侃侃而談,原來在大學時期「偶然」的一筆獎學金,讓她的生命與泰國深深連結,從旅人的視角開始探索這片土地。然而,過程中的適芳實際上繞了一圈才回到泰國開展音樂研究。在摩蘭音樂和生活之歌的探索路上,適芳有着怎麼樣的精彩故事?背後又是什麼原因支持她對這些樂音形式展開研究?更重要的是,泰國音樂研究的一路上她有著什麼樣的收穫?歡迎大家收聽,一起從適芳的故事,感受不一樣的泰國音樂視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