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3/v4/95/14/eb/9514eb32-2e33-4f33-0c93-ffa484994938/mza_4722360913021674614.jpg/600x600bb.jpg
當地球發燒時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350 episodes
3 days ago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偕同知名廣播主持人凌爾祥於中廣新聞聯播網製播「當地球發燒時」廣播節目,固定於每週六上午十點在空中與聽眾分享有關環保、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議題。讓聽眾接收到多元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資訊,如分享國際永續能源、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議題,以及近幾年全球最關注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使聽眾原本陌生的議題到引發興趣,潛移默化中逐步影響社會各階層。
Show more...
Earth Sciences
Science
RSS
All content for 當地球發燒時 is the property of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偕同知名廣播主持人凌爾祥於中廣新聞聯播網製播「當地球發燒時」廣播節目,固定於每週六上午十點在空中與聽眾分享有關環保、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議題。讓聽眾接收到多元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資訊,如分享國際永續能源、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議題,以及近幾年全球最關注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使聽眾原本陌生的議題到引發興趣,潛移默化中逐步影響社會各階層。
Show more...
Earth Sciences
Science
Episodes (20/350)
當地球發燒時
Ep.901 AI與永續的雙面刃

AI(人工智慧)熱浪席捲全球,小從聊天抒發心情、爬梳資料,大到整理企業永續報告、預測颱風路徑...AI科技運用已經成為今日最夯的議題。然而,當我們享受AI帶來的便利工作與生活之際,又該留意哪些隨之而來可能的永續挑戰?

為了提高AI分析與運算能力,背後需要龐大能源系統支撐,根據國際能源總署最新報告,全球資料中心的用電到了2030年可能翻倍成長,甚至超越日本全國全年用量。除了盡可能採用淨零電力、降低用水,慎選資料中心地點,還要訓練AI能夠具備碳思維,合適選擇能源需用量較低的時間運算,身為AI使用者,我們也要更謹慎思考,究竟該如何更適切使用,降低因為自己一時方便帶來的能源浩劫。

善用科技追求永續,本集《當地球發燒時》節目,讓我們從永續的角度再思AI發展。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9.06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人工智慧

Show more...
6 days ago
38 minutes 49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900 迎接永續發展新時代

每個星期不間斷,歷時超過17年時間,《當地球發燒時》迎來播出900集了!陪伴台灣社會從關心氣候暖化、環境保護,一路進階到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巴黎協定等各種永續發展趨勢,再從國際脈動到本土落地實踐,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很高興見證台灣各行各業在永續之路上的進展,也將繼續與台灣和國際社會同行。

達成900集里程碑,也要迎接永續發展的新時代。不光只有氣候變遷,現在再加上科技發展、中美競爭、川普2.0、烏俄戰爭、疫情等各種風險,企業當如何應對,又要如何將挑戰轉化為機會?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8.30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ESG


Show more...
1 week ago
38 minutes 39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9 超高齡社會醫療永續之路

依照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台灣今年已經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也就是說,平均每五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年齡超過65歲以上。高齡化加上少子化的社會,如何永續發展?淨零和高齡照護又有什麼關係?

放眼國際,歐盟、英國、日本的國家衛生政策組織都已經發布減碳與高齡照顧整合計畫策略,我國衛福部也正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力求建立永續與韌性的健康體系。超高齡社會中要同時實現淨零和健康老化目標,可能遭遇哪些挑戰?各國又怎麼做?

本集節目中,讓我們放眼世界各地,從各國案例回頭看台灣,共同踏上這條超高齡社會醫療永續之路。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8.23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永續醫療

Show more...
2 weeks ago
39 minutes 16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8 農業轉型 確保糧食安全

民以食為天,當人們能夠吃得飽,才能追求社會永續,因此聯合國將「零飢餓」(Zero Hunger)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第二項,呼籲各國重視糧食安全議題,並且協助所有人都能獲得足夠營養,得以飽足且成長。

然而,根據聯合國最新《2025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很令人遺憾地,2024年全球約7.8-8.8%、大約6-7億人口營養不良,比起COVID-19疫情期間統計還嚴重,其中還有2.95億人口面臨飢荒等高強度糧食不安全困境。

細究這些數據背後,氣候變遷、人為戰爭等都是原因,而台灣雖然眼前看來似乎人人都有得吃,但在糧食自給率僅三成之下,為降低豪雨農損、或是進口供應鏈斷鏈等危機,如何強化糧食安全處理機制,進一步運用科技提高農業韌性,轉化為競爭力,成為當今重要國安議題。

本集節目,讓我們一起關注台灣的農業轉型現況與發展。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8.16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農業轉型

Show more...
3 weeks ago
38 minutes 42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7 建設韌性城市 應對極端氣候

今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Typhoon Danas)登陸嘉義布袋,重創台灣南部縣市,後續帶入旺是西南氣流,更造成連續多日豪雨成災,多處地方停電、房屋掀頂、農產損失初步統計逾30億新台幣,行政院因此提出特別條例與預算加速復原重建。

溫室氣體持續增加,地球高燒不退,極端天氣帶來的各種災害事件持續增加,無論是乾旱、高溫、狂風、短延長強降雨...每每造成人員生命安全和財物巨大威脅。我們該如何調適?如何建設一座具備承受災害、且能快速適應恢復與轉型的韌性城市?歷經多次災害之後,台灣的防災韌性如何?具備哪些優勢?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同關心我們所處的家園。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8.09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韌性城市

Show more...
1 month ago
38 minutes 46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6 強化政策溝通 穩健能源轉型

您知道台灣的能源自給率有多少?當前我們的發電結構配比如何?政府大力促進提升再生能源,現在的進度如何?邁向淨零轉型目標,該怎麼做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

長期觀察台灣民眾對於能源議題的認知與轉型看法,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每年固定進行「台灣電力使用與能源轉型民調」,今年進入第八年。今年的調查結果,有什麼新發現?從民調結果看來,我國能源轉型政策推動上又該如何調整?本集節目將由簡又新董事長親自簡報民調結果,同時解析本次民調背後反應的意涵,歡迎收聽。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8.02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能源轉型

Show more...
1 month ago
38 minutes 17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5 重視自然資產 守護生物多樣性

呼應國際生物多樣性發展趨勢,表揚公私部門致力相關議題的成果,同時喚起更多單位與社會大眾對生物多樣性、自然資本的重視,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連續三年舉辦「台灣生物多樣性獎」,今年七月稍早舉辦頒獎典禮,同時也舉辦論壇,邀請獲獎企業和學者專家分享寶貴經驗並傳遞最新知識。

今年共有三家營利事業:中華電信、玉山金控、第一銀行,還有四個非營利事業單位: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嘉義分署、新竹分署、交通部公路局南區養護工程分局、以及雲林縣政府獲頒「台灣生物多樣性獎金獎」。這些組織如何運用核心本業關注生物多樣性?如何串聯資源發揮更大影響力?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7.26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生物多樣性

Show more...
1 month ago
38 minutes 23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4 國際大事的永續啟示

今年6月12日,印度航空一架波音787-8夢幻客機在起飛後不久於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市附近墜毀,機上241人和地面上19人罹難,是全球10年來最嚴重的空難。曾經被視為美國工業代表的波音(Boeing)公司近來爭議不斷,生意也大不如前。飛安事故不單純只是人為或機械問題,更能看出公司經營狀況與企業永續發展。分析波音案例,對於企業經營者會帶來什麼啟示?

時間再往前推,4月28日,歐洲南部伊比利半島出現大規模停電,西班牙和葡萄牙全境均受到影響,交通、通訊服務大受影響,甚至法國南部也受到波及。向來被視為能源轉型模範生的歐洲,何以發生這樣的意外?全球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之際,又該如何避免如此慘劇重演?

本集《當地球發燒時》節目,讓我們一起放眼世界,從中思考台灣處境與解方。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7.19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能源轉型

Show more...
1 month ago
36 minutes 7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3 應對ESG逆風之永續成長關鍵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未滿半年,從退出《巴黎協定》到各項關稅策略,無不引起全球波動與關注,連帶歐洲也開始調整既定的永續規範...過去幾年風起雲湧地的ESG浪潮進入逆風期,許多企業組織不免疑惑:還要堅持ESG?還要追求永續發展嗎?

政治風向會變,但氣候變遷走向不會因此逆轉。全球暖化帶來各地極端高溫、洪水、野火、生物多樣性消失等災難,仍然持續惡化。我們該做些什麼,才能在經濟發展與永續未來中找到可行之路?企業組織又該如何在逆風中永續成長?

應對詭譎多變的世代,長期關注企業永續發展的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簡又新怎麼看?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同思考逆風中的企業成長關鍵。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7.12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韌性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7 minutes 59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2 永續發展為本的能源政策

1987年,聯合國《我們共同的未來》提及:「永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損害後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的發展。站在這樣的基礎上,台灣的能源政策該如何規劃?

永續發展必須兼顧環境保護、社會公平與經濟成長,就環境面來說,我們需要不會過度排放溫室氣體的潔淨能源;從經濟角度來看,安全、穩定供應無虞的能源,是維持整體國家、個別產業發展和競爭力的重要基礎建設。然而當政府運用補貼方式維持能源價格,看似降低使用成本的背後,是否也可能產生資源分配不公、圖利特定大戶的爭議?

展望全球局勢與未來科技發展,歡迎收聽本集節目,共同以更全面的眼光思考能源政策。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7.05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能源政策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0 minutes 26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1 建構韌性與信任的永續金融新秩序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ESG規範升級與資本市場轉型挑戰,永續金融已成全球發展趨勢。回顧聯合國2016年啟動「無聲的轉型」以來,台灣正加快發展國家級氣候風險資料庫與金融商品標示新規,成為亞太永續金融引擎。

然而,應對世界局勢巨大變化,除了仰賴政府政策帶動,「風險、韌性與信任」更是台灣邁向永續金融之路須審慎應對的三大核心。無論金融機構與企業,都必須強化風險管理、提升金融體系韌性,並透過高度透明與信任為基礎的合作架構,共同開發具國際競爭力的綠色與轉型金融商品,才能有效支撐國家實現2050淨零轉型目標。

如何建構韌性與信任的永續金融秩序?本集節目中,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將與您分享他的觀察與見解,歡迎收聽。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6.28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永續金融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0 minutes 32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90 重啟核電?國際怎麼看?

評估世界各國、特別是開發中國家的需求,抗拒核電超過半世紀的世界銀行(World Bank),不久前決定與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共同倡議核能電廠延役、並支持開發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

另一方面,背負能源安全及地緣政治壓力、氣候和低碳能源需求、以及經濟和產業競爭力考量,歐盟各國對於核電廠的態度也陸續鬆動,特別已經關閉所有核電廠的德國,新政府也重新研議延役並重啟核能電廠,然而民間立場不變,反核勢力並未因此轉向。

台灣核能發電已經在五月中正式歸零,下一步該怎麼走?經濟發展、能源安全之間如何兼顧?本集節目讓我們先放下爭議,一起了解國際趨勢。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6.21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核電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8 minutes 20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9 永續觀光之旅

暑假即將來臨,打算要到哪裡去玩呢?追求好吃好玩之外,記得還要「好永續」喔!

疫情過後,全球各國迎接觀光復甦創造的收入,然而大爆發之下也引發對觀光公害的反思。如何在追求經濟成長同時,兼顧環境永續、社會共融與文化保存,成為全球觀光產業共同的課題。

究竟什麼是永續觀光?聯合國專業組織怎麼看?目前台灣旅行社、旅宿業者、觀光風景區、工廠與在地相關組織如何以具體行動回應?身為觀光客,我們又該怎麼做?

趕緊收聽本集節目,然後,開始規劃一趟永續旅行吧!Have a kind and meaningful trip!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6.14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永續觀光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8 minute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8 當AI與ESG相會

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TEEMA)、台灣大哥大與全球永續賦能倡議組織(GeSI) 5月28日首度在台灣共同主辦「2025全球AI賦能永續高峰會」(AI with Purpose Global Summit Taipei 2025),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董事長簡又新也應邀參與,並發表「From Intelligence to Impact: AI Accelerating ESG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AI驅動ESG影響力:邁向綠色轉型與永續競爭力)」演講。

眾所皆知,在半導體產業建立的基磐上,台灣在ICT領域實力備受世界肯定,而近年來,在政府與企業和民間單位合作努力下,台灣企業在世界ESG評比的表現也屢創紀錄,令國際間不敢小覷。

如何把握AI與ESG這兩項迎向未來最重要的關鍵實力,創造出兼顧社會公平和經濟價值、又能友善環境且不危及後代子孫的永續大業?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6.07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雙軸轉型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8 minutes 12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7 人與環境多贏的永續農業

各行各業都在談永續,與維繫所有人生命氣息密切相關的農業也不例外。

一如所有產業的「永續」一樣,永續農業不只著重愛護環境,經濟發展與社會包容同樣缺一不可。沒有健康土壤、空氣和水,無法生產出優質農產,少了具競爭力的專業技術和公平產銷模式,也無法保障農民生計和權益。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今年首度舉辦台灣農業永續獎,頒獎典禮當日也舉辦「2025台灣農業永續論壇」,邀集農業部官員與學者專家、獲獎單位同台分享國家政策、國際趨勢和實際案例。本集節目中特別摘要集中精華內容,邀請大家一同關心,創造人與環境多贏的永續農業。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5.31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永續農業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7 minutes 52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6 零售業的永續革命

根據經濟部統計,2024年台灣零售業銷售總額,包括各種實體商店和電子商務總值達新台幣六兆,總商店數達40萬家,而且還在持續成長中。

乍看台灣的零售商業發展蓬勃,提供銷售的商品與服務涵蓋層面也很廣,只是仔細探究,當中實質利潤其實很低,如何跟著永續趨勢推動轉型,正是所有零售業者共同的考驗。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日前舉辦「2025台灣零售永續論壇」,會中頒發首屆台灣零售永續獎得主,同時邀請經濟部商發署蘇文玲署長、臺北市立大學市政管理學院陳麗如院長分享國內外零售永續趨勢與政策。本集節目中,讓我們一起聆聽TAISE簡又新董事長轉述精華片段。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5.24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零售永續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8 minutes 12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5 陸上的鮭魚

您喜歡吃鮭魚嗎?您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漁夫不再從大海捕撈鮭魚,而是直接在陸上運用科技養殖鮭魚,吃起來會是什麼滋味?

隨著永續意識高漲,養殖漁業產業正在進化中。不光只是海上箱網養殖,挪威廠商現正發展最新陸上養殖技術。運用科技監控和高效率水循環,不僅能大幅減少抗生素等使用量,也能減少傳統遠洋漁業的能耗和碳足跡。對於消費者而言,也可望以更穩定的價格,享受產銷履歷更透明的新鮮魚貨。

永續漁業還有哪些特色?對於台灣漁業又帶來什麼啟發?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5.17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永續漁業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8 minutes 5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4 NGO的永續影響力-以慈濟為例

無論是地震、野火或是任何突發性的災難現場,在世界任何角落,哪裡有需要,善良的台灣人就往哪裡去...。其中有一支穿著藍白或灰色制服的隊伍,累積長期救助經驗,行動力敏捷又有縝密分工,所到之處帶給許多人安定的力量,還有許多國際領袖來台都會指定要專程拜訪致謝。

這支隊伍是來自花蓮的慈濟慈善基金會,事實上,不只是慈濟,台灣還有很多NGO(非政府組織)各自運用不同專業,積極引領社會前進,展現龐大且堅韌的永續影響力。

實現永續發展的道路上,NGO要如何發揮永續影響力?除了對外服務,自身又該做些什麼?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5.10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NGO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9 minutes 38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3 明日智慧淨零城市

繼企業、大學、醫院之後,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今年啟動與地方城市合作之路,二月底與台南市政府共同簽署「公部門永續發展倡議」,四月22日地球日再與台北市政府簽署倡議,共同推展建構智慧永續淨零城市。

打造智慧淨零城市,除了提升市民生活品質,還能提升國際形象並促進經濟發展,然而一座智慧淨零城市應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又該如何落實於城市治理、且讓市民更有感?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共同催生更多智慧淨零城市的明日藍圖。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5.03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智慧淨零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7 minutes 59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Ep.882 綠建築、近零建築與永續建築

根據統計,全球建築產生的溫室氣體大約佔全球排放總量三分之一,建築產業減排成為全球建築與營建界艱鉅的考驗。為了降低排放,從建築設計、施工到營運、拆除,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格外留意,為了鼓勵建築界踴躍挑戰兼顧品質和環境友善的作品,各國也都有不同的標章和認證制度。

在學者專家與政府攜手努力下,我國很早就開始推動「綠建築」標章,也通過許多法令規則以規範或鼓勵建築師和業主朝更高等級前進。經過多年努力,目前整體成效如何?而在綠建築之外,現在更進一步再推動的「近零建築」,又準備如何執行?

也許你我不是建築師、建築營造廠商,但我們都是不同建築的使用者。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起來關心建築的永續發展。


本文節選自中廣新聞網《當地球發燒時》廣播2025.04.26 節目。

#氣候變遷 #永續發展 #建築永續

Show more...
4 months ago
36 minutes 51 seconds

當地球發燒時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偕同知名廣播主持人凌爾祥於中廣新聞聯播網製播「當地球發燒時」廣播節目,固定於每週六上午十點在空中與聽眾分享有關環保、氣候變遷、永續發展等議題。讓聽眾接收到多元且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資訊,如分享國際永續能源、氣候變遷、環境保護等議題,以及近幾年全球最關注的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等。使聽眾原本陌生的議題到引發興趣,潛移默化中逐步影響社會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