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Education
Society & Culture
News
Leisure
Business
True Crime
Comed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VN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85/72/31/857231fe-6283-7e0c-8a46-7aa39e87e2cb/mza_4682965086760269097.jpg/600x600bb.jpg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天下文化
859 episodes
1 day ago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Arts,
Education,
Business,
Careers,
Books,
News,
Business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is the property of 天下文化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Self-Improvement
Arts,
Education,
Business,
Careers,
Books,
News,
Business News
Episodes (20/859)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全球頂尖企業都採用的科技策略《零錯誤》| 天下文化Podcast 郝書導讀EP 02

這一集 podcast 中,郝旭烈(郝哥)帶來《零錯誤》這本書的導讀與心得。

這本書由邱強博士撰寫,博士本人是全球知名的危機處理專家,25歲就取得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並參與過超過500項重大事故的處理,包括太空梭爆炸、核電廠事故和重大空難。他帶領的團隊專注於分析人為錯誤和設備失效,致力於降低企業和個人的風險。

郝哥提到,零錯誤並不等於完全不犯錯,而是避免那些會引發嚴重後果的錯誤。他解釋了兩種最需要避免的錯誤:一是「該做未做」,即明明應該完成的工作卻被忽略;二是「要做做錯」,即按流程應該完成但實際上執行錯誤。書中指出,個人或企業能否成功,關鍵就在於誰犯的錯誤更少,而所有危機事件的核心原因都指向「人為錯誤」。

邱強博士將人為錯誤分為三大類:知識型、規則型和技術型。知識型錯誤包括失策和無作為;規則型錯誤則是執行錯誤或失職;技術型錯誤則指因疏忽或操作失誤導致的問題。郝哥強調,透過事前周全的規劃、流程演練以及SOP熟練化,可以有效降低這些錯誤的發生。

書中提供的方法,不僅適用於企業管理,也能應用於個人生活與專案執行上,使決策和行動更安全、成功率更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day ago
5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你的人生太擁擠了嗎?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郝旭烈教你用「減法」找回人生掌控權!|【領導影響力學院✕對話領導力】EP14

在資訊爆炸、節奏過快的時代,我們以為做得多才是價值,但郝旭烈提醒我們:留白,是讓生命更清晰的開始。從「刪除、合併、重排、簡化」到「三留人生」,學會留白、留心、留情,才能讓人生更少遺憾、更有方向。 
 
🎙主持人:遠見領導影響力學院執行長 梁曉華  
🎙來賓:郝聲音Podcast主持人 郝旭烈 
 
🌟本集亮點: 
1. 學習讓生活不再塞滿:郝哥分享他實踐簡化的核心工具,用這四個動作檢視手上的任務與選項,幫助你聚焦最重要的事情。 
2.練習留白,重新安排人生節奏:與其填滿每一天,不如每週留半天做計畫回顧,郝哥示範如何在生活中刻意留白、預留選擇的空間。 
3.釐清人生「重要清單」:從「選擇要事,而非完成瑣事」出發,寫下3件真正重要的事,練習說不、做減法。 
 
關注《領導影響力學院》更多的社群   
🔗領導響力學院:https://leaderimpact.cwgv.com.tw/   
🔗官方LINE:https://page.line.me/261gabtc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days ago
35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社群媒體經營不應試圖討好所有人,而是要「讓會喜歡你的人找到你」《自媒體行銷》 | 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4

這一集《書房憲場》節目中,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他的好朋友IG網紅陳奕㮀分享他對社群大神GaryVee所寫的《自媒體行銷》這本書的心得。透過奕㮀的親身故事與實際案例,來解析書中的關鍵觀念。

奕㮀分享了她從一名外拍模特兒,轉而投入短影音創作的歷程。她最初的動機來自一次到日本的旅行,讓她有了「不會被尋仇」的安全感,可以公開談論自己的戀愛故事。她的第一支爆紅影片,是談及一位前男友「不小心賞到巴掌」,這段荒謬但真實的經歷,不僅引起共鳴,也迅速吸引粉絲。她發現,講出自己經歷的戀愛故事,不但讓其他女生從中覺醒,也吸引了意外的觀眾群,不太懂戀愛的男生。

隨著創作過程的持續,奕㮀逐漸培養出對口語表達與腳本設計的敏感度,也提升了剪輯與節奏掌控的能力。她指出,短影音講求的是一種「濃縮式傳遞」:要在幾秒內吸引人、開頭就把最有力的訊息拋出、讓觀眾有被對話的感覺。Gary Vee書中提到「打破第四面牆」,她便在實作中不斷強調與觀眾的「說話感」,讓觀看像是朋友間的對談。

憲哥特別點出書中兩個重要概念:「注意力被低估」與「注意力當沖」。這意味著創作者要懂得搶占尚未被注意的內容形式或平台,短影音正是這樣的機會。

奕㮀也延伸補充,社群媒體經營不應試圖討好所有人,而是要「讓會喜歡你的人找到你」,也強調了精準定位與族群溝通的重要性。雖然她最初的TA是受情傷的女性,但後來吸引來的反而是另一群觀眾,這正是社群經營過程中「試錯」與「驚喜」的魅力。

此外,奕㮀分享她在經營過程中也曾害怕留言區的戰火與爭論,但最終體會到「黑粉也是粉」的道理。這些留言雖然尖銳,卻代表她的內容正在突破同溫層。她強調這些回饋雖然不全然愉快,但也是一種觀點刺激與自我反思的機會。

節目後段,憲哥分享了自己的轉變。他原本排斥短影音,認為它只是「騙點閱、搶流量」的工具,但在2023年第一次嘗試後,逐步看到成效,兩年多內製作超過300支影片,粉絲數也從5萬多成長到將近10萬。他認為,短影音確實是一個極具力量的「破圈工具」,尤其當你的內容有熱忱、有想法,即使從零開始,也能建立影響力。

透過奕㮀的故事、憲哥的反思與Gary Vee的理論,勾勒出一幅當代個人品牌、注意力經濟與內容創作實踐的立體圖像。不論你是自媒體新手、資深創作者,還是只是個每天滑手機的使用者,都能從中獲得值得思考的角度與實戰啟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6 days ago
22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頂尖顧問教你從無到有,推出主管和客戶都滿意的提案《BCG企畫思考》| 天下文化Podcast 郝書導讀EP 01

這一集 podcast 中,郝旭烈(郝哥)帶來《BCG企劃思考》的導讀。BCG 是全球知名的顧問公司,這本書聚焦於如何從零到有,打造出讓主管與客戶都滿意的提案,尤其在 AI 時代,企劃與提案能力更是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郝哥先用一個情境故事引入:當上司要你交出企劃,卻沒人回應或採納時,問題往往不在努力程度,而在於方法。

書中強調,優秀企劃不是一次到位,而是從完成度低的「草案」開始,藉由他人回饋逐步打磨。好草案能推動團隊前進並引發討論,壞草案則被忽視且難以修改,關鍵差別在於能否讓人參與其中。

BCG 的三步驟方法是:迅速提出草案、讓想法可見以收集回饋、再持續推敲完善。配合五大原則——速度(先做再說)、簡單(讓人一眼看懂)、刺激(引發反應)、提問(用 5W1H 擴展討論)、留白(刻意留給他人挑毛病)能有效將構想轉化為可行方案。

郝哥也提醒,無論職場提案或生活決策,都可運用這套思考模式,從快速成形到批判檢驗,避免陷入自我滿意的陷阱,並確保方案更周全可行。

如果你喜歡這一集內容,歡迎分享給更多朋友收聽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week ago
6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川普的關稅長征欲罷不能,怎麼解讀後續發展?/人工智慧的思考認知能力,怎麼解讀負面影響?|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7

摘要
一,
變變變,現在的變是唯一不變的事。
8月6日,川普意外宣布,對輸美晶片課徵100%關稅,但將豁免已承諾將在美國製造或正在美國製造的企業,再一次,進一步的顛覆了全球科技供應鏈。
事實上,前一天,川普才剛剛發布了行政命令,指控印度直接或間接進口了俄羅斯石油,因此決定對印度商品再加徵25%關稅,所以,現在的印度輸美商品將面臨高達50%關稅。更誇張的是,同一天正式公告的關稅內容,日本政府驚見「與之前談好的不一樣」,不是之前公布的15%,而是既有稅率再加徵 15%,逼得日本經濟再生大臣急赴美斡旋。
真是佩服川普,隻手遮天,搞得全球政府不得不隨雞起舞,一場關稅大戰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盡頭?我們又該怎麼解讀川普的關稅長征?

二,
人工智慧 ( AI ) 的浪潮正席捲全球,特別是邊緣AI ( Edge AI ) 的發展,正為各行各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與機會。
8月8日,OpenAI宣布將正式發布新一代旗艦人工智慧模型GPT-5,將其引入全球7億名ChatGPT用戶的對話體驗,並表示GPT-5在運算速度、推理精確度及減少「幻覺」現象方面均有顯著進步。
更有趣的是,隨著人工智慧進入商業世界,千禧世代(Millennials)正逐漸取代 X 世代(Gen X)成為企業首席執行長(CEO)的新選擇。根據最新研究,Russell 3000 指數中的 CEO 中,41.5% 為 60 歲以上的嬰兒潮世代,這一比例自 2017 年的 35.1% 上升,而千禧世代的 CEO 比例則從 13.8% 增至 15.1%。
如果人工智慧開始擁有思考能力,過度使用AI會不會讓我們逐漸減少獨立思考的頻率?在信息獲取愈發便捷的時代,該不該質疑和評估AI輸出的能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week ago
12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歐盟和美國達成協議,象徵的是什麼樣的全球局勢變化?/中國經濟數據仍向好,中國經濟真實情況要怎麼解讀?|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6

摘要
一,
7月27日,歐盟執委會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這項協議包括了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將面臨15%的關稅,低於之前的30%,但卻是川普重返白宮前的十倍,除此之外,歐盟承諾取消對美國工業品進口關稅,並為部分農產品提供便利准入,歐盟還將從美國購買更多能源,並加碼投資數千億美元,對那些相信貿易是零和博弈的人來說,歐盟就是被坑了。
也就是說,從8月1日起,美國對來自歐盟進口的汽車關稅稅率將從原先的2.5%大幅提升至15%,雖然比最初威脅的30%有所下降,但仍遠超過業界原本期待的豁免水準。歐系豪華品牌首當其衝,已紛紛調整美國市場的售價及財務目標。
當然,歐盟各方的批評如排山倒海而來。包括法國與德國總理都大加撻伐這是歐洲黑暗的一天,連匈牙利的民粹領導人都直言川普把馮德萊恩當早餐吃了。我們應當怎麼看待歐美這個協議結果?

二,
7月15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二季度GDP同比增長5.2%,增速較一季度放慢了0.2個百分點。上半年累計GDP同比增長5.3%,高於2025年3月「兩會」制定的全年增長5%左右的目標。
但不少經濟學家警告,中國國內需求疲軟和全球貿易風險上升將加大北京推出更多刺激措施的壓力。
同時間,中國6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3.6%,創下2023年7月以來最大跌幅,顯示中國國内通縮壓力加劇。生產者價格的持續下滑,加劇企業盈利壓力與價格競爭,形成惡性循環,中共當局仍持續面臨如何加大刺激,提振消費的壓力。
另外,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下滑至2.8%,較5月年初至今的3.7%有所下降。這標誌著自2020年疫情影響以來的最低增長率。這一放緩也明顯比市場預期的輕微下降更為嚴重。
現在的中國經濟到底應該怎麼解讀?真正的問題又出在哪裡?該怎麼解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2 weeks ago
13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美國經濟,為什麼川普造就的各個效應才要開始發酵?/日本經濟,為什麼日本財政才要開始迎來揮霍的挑戰?|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5

哥倆好 兩個好。7月22日,美國和日本率先達成協議,日本將被徵收15%的對等關稅,比7月上旬公布的稅率,減少了10個百分點。

一,
川普又變了,7月23日,隨著美國政府的關稅寬限期將於8月1日到期,川普再次改口表示,對等關稅稅率不會低於15%,顯示加徵稅率的最低門檻正在提高。川普在對等關稅稅率將從15%起跳的言論,不僅是他對幾乎所有美國貿易夥伴祭出關稅措施的最新變化球。
事實上,美國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較去年同期已經增長2.7%,高於5月的年增幅2.4%;食品、住房和二手車的價格漲幅甚至更高。這是通膨可能正在攀升的第一個跡象。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預測,若關稅政策不變,年底前,企業終將因承受不住財務壓力被迫調整售價;通膨高峰將不會出現在 2025 年、而是 2026 年,屆時關稅影響將逐步擴散至整個經濟體系。
一切都亂了,關稅引發的進口成本上漲非常可能波及消費者價格,甚至加劇聯儲會的擔憂。彭博行業研究預測,聯準會決策者將抵制川普的降息壓力,直至第四季度形勢最終允許其實施一次25個基點的降息。
我們怎麼看待紛紛擾擾的川普關稅和經濟發展,或是說後續效應的影響變化?

二,
7月20日,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如同一場政治地震,不僅動搖了首相石破茂的
執政根基,還為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路徑蒙上了一層厚重的迷霧。選舉帶來的不確定性、膨脹的財政支出前景,以及全球貿易戰陰雲的籠罩,正在讓日本央行在通脹壓力與經濟刺激之間左右為難。
不過,由於日本央行可能不想進一步對動盪的市場構成壓力,日本脆弱的政治局勢可能限制日本央行短期內收緊貨幣政策的空間。
另一方面,上述選舉結果亦可能影響日本財政政策走向。在野黨主張減低消費稅以支持當地家庭,而執政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則傾向維持財政紀律,並推行一次性現金援助。 政黨意見分歧突顯不確定性增加,若在野黨影響力持續擴大,財政政策立場可能轉向更具擴張性。
現在,值得注意的是,通脹壓力會不會再現,隨著日本央行政策前景的不確定性增加,寬鬆財政政策雖然利好日本股市,卻可能引發對財政可持續性的憂慮,推高長期利率,甚至帶動日圓走強。我們要怎麼解讀日本經濟的下一步可能發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12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如何看待工作,深深影響你的生活方式《你的工作值得嗎?》|天下文化 Podcast 讀本郝書 EP48

這集《天下文化 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深入介紹了珍妮佛.托斯蒂—卡拉斯 (Jennifer Tosti-Kharas)所著的《你的工作值得嗎?》一書。

他以真摯語氣帶領聽眾反思一個看似簡單卻極具深度的問題:我們每天辛苦工作的背後,究竟是為了什麼?而這個問題,在AI時代更顯重要,當工作的型態、意義與價值正快速變動時,我們該如何重新理解工作與人生的關係?

節目一開始,郝哥用911事件引出對「工作是否值得」的靈魂拷問。一位資料中心經理,當年在世貿中心上班,在911事件中罹難。他的妻子在悲痛之餘,不禁質疑:丈夫為了職涯犧牲與家庭相處的時間,這樣的投入是否值得?

工作本身並非理所當然的「該做之事」,而是一個需要重新定義的選擇。書中提醒我們:「你每天為工作所犧牲的,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嗎?」

接著郝哥介紹本書的三大主軸:工作是什麼、什麼是價值、有價值的工作該如何整合。
「工作是什麼」郝哥強調,工作並非僅限於職場或收入來源,它其實是一種「有目的、需要付出努力的行動」,甚至包含在家打掃、照顧家庭等非有償的付出。

他引用一句話說:「時間可以越花越少,但金錢卻能越賺越多」,提醒大家不要無止盡地將自己壓榨在職場,而忽略了其他生活的面向。

「為什麼要工作」。郝哥引用餐飲業經理史蒂芬·雅當斯的故事,他從興趣出發,成為一位調酒師與侍酒師,工作不再是苦差事,而是讓自己開心且對他人有價值的事。

他藉此強調,內在動機(如熱情、興趣)與外在報酬(如金錢)在職涯中都不可或缺。心理學研究亦指出,一旦超過某個收入門檻(如年薪7萬美金),「自我實現」反而成為人們對工作的最大驅動力。

郝哥分享關於職涯的三種取向:薪資取向(為了賺錢)、事業取向(為了地位)、使命取向(為了意義)。

根據研究,第三種使命型工作者的滿意度最高。他也提醒,工作時數的多寡不等於工作品質;長工時容易造成職業倦怠,尤其在醫師這類高壓職種中更常見。

他提到「Work smart」的重要性,不只是「Work hard」,透過更聰明的方法減少無效努力,才能真正提升人生效益。

在談「價值」時,郝哥分享了「為錢工作」與「為興趣工作」的差異。他認為,真正的價值是來自「利己又利人」的工作自己喜歡又擅長、能獲得報酬,同時也為社會創造正向貢獻。這樣的工作,才不會讓人在某一天突然回首時感到懊悔,覺得一切毫無意義。

他以賈伯斯在史丹佛演講中的話作結:「繼續找,不要將就」,提醒聽眾如果還沒找到熱愛的工作,不要急著妥協,總有一天當你找到時,你會知道那就是你真正想做的事。

節目最後,郝哥整理出四個自我提問,幫助每個人找到自己值得投入的工作方向:
你喜歡做什麼?
市場願意為什麼付錢?
你擅長做什麼?
世界需要你做什麼?

他認為,當這四項重疊時,工作就不再只是「為生活而忍受的事」,而是你樂在其中、能發揮天賦與熱情,同時改善他人生活的行動。這樣的工作,才是真正「值得」的。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23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顛覆錯誤認知,掌握學習原理,讓你再難的學問都學得會《超速進步》|天下文化 Podcast 書房憲場 EP52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好朋友英文老師林郁婷來分享他閱讀《超速進步》後的實務經驗與看法。

整集節目的主軸環繞書中的三個核心概念:觀察(See)、實踐(Do)、回饋(Feedback)

憲哥一開始分享自己五十歲後學了四種新技能(重訓、鋼琴、日文、騎馬),發現有沒有依循《超速進步》的原則,學習成效有很大差異。書中強調學習不是靠天分,而是有脈絡、有方法的。對此,他邀請郁婷以自身在教小學生英文的經驗,來對照這本書的理論。

郁婷首先談到「觀察」的重要性,指出語言學習的第一步其實就是模仿,包括模仿發音、嘴型等細節,尤其如英文的 th 音,如果看不到嘴型,幾乎無法準確模仿。她強調口罩對學習發音的阻礙,並指出發音是語言學習的根本。她自己在教國小學生時,會特別重視趣味性,用遊戲、PK賽、唱歌演戲、英語演講等方式讓孩子參與其中,不知不覺中完成了觀察與實踐的結合。

在實際教學層面,她強調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至關重要。尤其在一班約28人的國小班級中,學生程度落差極大,她透過觀察發現哪些孩子需要挑戰、哪些孩子需要引導與陪伴,再用不同的方式(遊戲、加分、合作)讓每個人都能參與與進步,特別會挑一些平常被忽略的學生給予任務與鼓勵,讓他們在英文這一科「站起來」。

談到「實踐」,書中提到「難度的甜蜜點」讓她特別有感。她分享了一個簡單實用的判斷方式:翻開一本書的任意一頁,如果超過五個單字看不懂,那本書就太難了。她提到 Lexile(藍思)系統可以更精確地量化學生的閱讀能力,並以自己孩子為例,說明如何從圖畫書一路提升到破千分的閱讀等級。過程中,她強調「共讀」、「陪伴」與「引導」的重要性,而非急於讓孩子跳級,甚至分享用 cliffhanger(懸念)讓孩子主動想看下集的巧妙方式。

對於「重複與多樣性」的結合,她提出語句應該放進不同情境反覆練習,而不是只靠機械式地抄寫。例如一個單字 mission,她會搭配使用 mission impossible、 a mission 等片語,用實際應用帶出意義與記憶點。

在「回饋」部分,郁婷分享她如何即時給學生回饋,例如學生回答錯誤,她會引導學生完整走一遍正確流程,而非只是糾正一個發音。透過反覆的對話模擬,讓孩子真正學會這個語句的應用。她也強調,會有意識地給那些學習上較弱的學生機會與舞台,透過稱讚與任務,培養他們的信心與歸屬感,讓他們對英文產生正向的情感與主動性。

這本書特別適合想要「從1到精進」的人,不論是學習者本身,還是老師、教練、講師等教育工作者,都能從書中找到對教學與成長的具體指引。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3 weeks ago
20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川普TACO,為什麼成了金融市場的多頭總司令?/人工智慧監管,為什麼是這個世代最大的政策挑戰?|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4

摘要
一,
開除鮑爾?提高關稅?管你川普胡搞瞎搞,市場似乎就是不以為意,甚至越來越多人開始押注「TACO」(川普總是臨陣退縮) 交易會週而復始出現,然後市場就會一而再再而三續創新高。美麗新世界,夫復何求?真的這樣嗎?
7月16日,一名白宮官員向共和黨議員透露,川普可能很快就會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消息一出,果然,市場劇烈動盪,但TACO 再現江湖,川普趕忙當了縮頭烏龜,出面澄清「極不可能」開除鮑爾,股市 嘿嘿 由黑翻紅,三大指數終場全面上揚。
同時間,川普關稅明明措施不斷,上個星期陸續致函各國 8月1日起將課徵的新關稅。欸,這次不一樣了,和川普4月宣布對等關稅引發的美股重挫真的不一樣了,華爾街股市完全無畏關稅威脅持續上漲,管他什麼貿易政策充滿不確定性,市場繼續上揚就是王道。
這是事實,TACO出竅,百無禁忌,市場必漲無疑。誰能料到當初「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一名專欄作家無意間創造的「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會成為了今天股市、外匯市場與交易員的一個指引,川普這個放羊的孩子成為了市場最棒的多頭總司令。
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解讀現在這個關稅和市場的相悖論?真的完全沒有風險了嗎?

二,
如果說兩年前ChatGPT的橫空出世,掀起了全球AI浪潮,加上2025年初DeepSeek 的發佈與爆紅,越來越多人相信人工智慧就是這個星球上最亮最美的一顆星。更多人對人工智慧的未來愛不釋手。
上個星期,大家只看见美國大而美”法案被簽署成法,但其中一個變化更值得關注。那就是美國參議院以99票贊成、1票反對的壓倒性優勢,將在未來十年禁止各州對AI實施監管的條款從大而美法案中移除。這表示雖然美國迄今尚無針對人工智慧監管的聯邦法律,但已有部分州政府出台或即將通過人工智慧監管的專門法規。
7月10日,有報導指出,歐盟也發布通用型 人工智慧自願行為準則最終版本,旨在協助企業遵守即將於 8 月 2 日生效的 AI 法案。据说違反法規的企業將面臨最高全球年營收 7% 的罰款,OpenAI 和 Google 表示正在評估是否簽署。歐盟執委會表示,該準則現在需要執委會和 27 個成員國審查並決定是否背書。企業隨後可選擇簽署這項準則,有助於遵守歐盟廣泛的 AI 法規。
認真說起來,目前亟需監管關注的AI風險主要集中在三個領域:深度偽造技術的濫用、個人隱私保護,以及公共基礎設施安全防護。各國各地區雖已意識到AI潛在危害,並相繼推出不同程度的監管措施,但這些探索 说实话 仍處於初級階段。
而且这些監管面臨著兩大關鍵難題:一是如何拿捏監管尺度,使創新與風險之間達到微妙平衡?二是在去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實現國際協調,以達成全球範圍內對AI的有效監管?我們又應該怎麼解讀這個議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4 weeks ago
13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現在這個時代你還在靠經驗做決策?|台大批判思考專家李聖珉帶你學會「以終為始」的底層思維 |【領導影響力學院✕對話領導力】EP12

在這集節目中,李聖珉教授帶我們踏上人類的歷史旅程,從西方文明的源起談起,深入批判性思考的起點與實踐。他以批判性思考專家之眼,解構人類選擇與制度演化的脈絡,並反思當代管理思維與文化衝突,為領導者在複雜環境中提出清晰判準的思維依據。

🎙主持人:遠見領導影響力學院副執行長 梁曉華
🎙來賓:台大領導學程|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CTPS 兼任教授、前麥肯錫顧問專案經理 李聖珉

🌟 本集亮點
1.批判性思考的歷史源頭與管理應用
透過人類史,李聖珉教授指出西方文明中的「fact-based」與真理堅持精神,正是現代管理理論與問題解決邏輯的根基,這也是批判性思考的精髓。
2.東西方價值觀差異下的領導挑戰
從中華文化重人和、講關係,到西方文化重邏輯與事實,本集探討為何華人企業在導入西方管理工具時經常水土不服,提醒領導者理解文化背景對決策模式的深層影響。
3.回顧歷史,為當下做出更好選擇
「歷史是人的選擇累積」,從古希臘到現代的知識演進,李聖珉教授鼓勵領導者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分析今日的複雜議題,培養長線視野與多元視角的判斷力。

👉想更深入學習李聖珉教授的批判性思考精隨?

📣【趨勢主題課程:解決問題與批判性思考】
你是否經常卡在問題定義不清、人際誤解或團隊溝通斷層?
李聖珉教授將親自引導,帶你掌握問題拆解與高效表達的核心技巧!

👥適合對象:
白領工作者、企業中/高階主管、關鍵決策者
🗓️ 上課時間:
第一場|9月20日(六)09:00–16:00【解決問題的領導力】
第二場|9月27日(六)09:00–16:00【策略溝通與論證技巧】

📌 現正招生中,了解更多詳情與報名資訊:
https://leaderimpact.cwgv.com.tw/course/1402
關注《領導影響力學院》更多的社群

🔗領導響力學院:https://leaderimpact.cwgv.com.tw/
🔗官方LINE:https://page.line.me/261gabtc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28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記住比想要更重要」,零粉絲也能成為品牌霸主《自媒體行銷》|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47

【月城南廣告】Podcast 製作服務

聯繫信箱:podcast@lumosads.biz

腳本企劃 | 錄音剪輯 | 創立頻道統包服務

月城南官網: https://fstry.pse.is/7uvfkw


——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這一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節目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深入介紹了他認為在近年來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書:《自媒體行銷:短影音時代打造IP和流量變現》。作者是行銷界極具聲望的加里・維納查克(Gary Vaynerchuk),他在書中提出了許多與現代社群平台特性密切結合的行銷觀念。郝哥以自身經驗作為案例,詳細說明了這本書如何在實務操作上改變了他的行銷策略與成效。

節目一開始,郝哥強調「TikTok化」是目前廣告行銷最重要的趨勢。他指出所謂TikTok化,其實就是「短影音化」的概念。他回顧自己多年經營Facebook與Instagram的經驗,在尚未採用短影音之前,帳號成長停滯不前;而自從積極投入短影音創作後,無需投入廣告費,流量與粉絲數都出現了顯著成長。他以具體數字舉例,像是Facebook粉專從3.5萬人提升至6.6萬人、Instagram從600人暴增至1.5萬人,證明短影音的實質影響力。

在談到行銷的本質時,郝哥提出「記住比想要更重要」的觀點。他認為消費者之所以會購買某項產品,不是因為它多吸引人,而是因為它首先被記住了。
因此,品牌的第一步是創造記憶點,而短影音正是建立這種記憶力的關鍵工具。人們現在的注意力極為短暫,平均僅8秒,略高於金魚的7秒。如果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引起注意,那麼訊息基本上就失去了價值。

他進一步說明了目前的演算法轉變:從「社交圖譜」轉向「興趣圖譜」。過去的平台推薦內容是根據使用者關注的人,現在則是依據使用者的興趣。這意味著,創作者即使粉絲不多,只要內容切中目標受眾的興趣,也能取得大量曝光。因此,不再是「誰說的」重要,而是「說了什麼內容」才決定能不能吸引關注。

接著,郝哥討論了「反饋比設計更重要」的概念。他強調,在這個變動快速的行銷環境中,與其花大量時間做完美規劃,不如快速測試與調整。郝哥也引用書中對廣告策略的比喻,指出傳統的廣告如同「長期投資」,需要大量資源與耐心,而現代行銷則像是「當沖交易」,快速釋出訊息、收集數據、即時修正。短影音的門檻低、成本小,讓每個人都有機會以極低的代價取得高關注,進而發現市場偏好。

作者Gary Vaynerchuk在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之一是:要在短影音行銷中成功,需要掌握六大變數。郝哥在節目中談到了前三個。

首先是「同類的族群」內容一定要針對明確的受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賽道」,製作內容前要問自己是做給誰看的。
第二是「平台與文化」不同平台(如FB、IG、TikTok、YouTube、小紅書、Bilibili等)有各自的風格與族群,必須理解平台文化,才能用對的方式傳遞訊息。
第三是「策略性的自然內容」不要等到內容完美才發出,而是要大量、自然地發佈,不斷實驗、收集反饋並持續優化。

郝哥特別認同作者提出的「不要創作,只要去做」這句話。他指出,不是你想說什麼就重要,而是觀眾是否聽得懂,是否感興趣。因此不需要過度雕琢內容,而應該多產出、多嘗試,靠數量與持續累積來提升品質與觸及。

節目尾聲,郝哥強調「破圈」與「擴大曝光」的重要性。他指出,當你發現某則內容表現不錯時,要將資源集中投入在有效的內容上,例如透過廣告或不同平台的再發布,讓好的內容被更多人看見。並舉例AB測試的概念,說明行銷的本質是測試與修正,而非一開始就追求完美。

這一集Podcast結合作者理論與郝哥親身實踐,證明了短影音在當代行銷中的強大威力,也鼓勵聽眾勇於嘗試、快速行動、持續優化,才能在這個注意力分秒必爭的時代,真正被看見與記住。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22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每個人都有一本《命定之書》在等著他;讀了之後,人生自此不同|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51

【月城南廣告】Podcast 製作服務

聯繫信箱:podcast@lumosads.biz

腳本企劃 | 錄音剪輯 | 創立頻道統包服務

月城南官網: https://fstry.pse.is/7uvfkw


——以上廣告由 Firstory 與【月城南廣告】共同執行——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作家愛瑞克(愛大),分享他的新書《命定之書》

他們從彼此年輕時接觸過的書籍談起,像是《總裁獅子心》與卡內基的經典著作,延伸討論閱讀如何影響他們的生命歷程,尤其是在低潮時期帶來轉捩點。憲哥提到自己在房仲擔任店長時,公司規定要讀《總裁獅子心》,當時雖然未有深刻體會,但多年後回想,這本書確實在他人生服務與銷售的道路上建立了核心觀念。

愛瑞克則分享自己在家境破產、人生谷底時,偶然接觸到《總裁獅子心》,甚至親眼看到作者,給了他兩個深刻信念:「努力比學歷重要」以及「慈善要從年輕做起」,這讓他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他甚至把PTT帳號改為“慈善公義”,立志從年輕開始實踐這個信念。

而卡內基的書則是在他失戀時陪伴他度過低潮,讓他建立起處世哲學,像是「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成為他的核心人生信條。

《命定之書》的書名源於他49歲時進行的人生總結,也呼應中國創業家李笑來提出的「七年就是一輩子」理論:人生可以每七年重新定義與重啟,即便過去失敗,也不代表未來沒有機會重來。

愛瑞克提到,這本書正是他第七個「七年」的結束與第八個七年的開始,是對多年大量閱讀的總結,也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那些沒有閱讀習慣的人。

他提及自己每年閱讀約1000本書,但重點不在於數量,而是希望從中精選出200本優質書籍分享給讀者。這過程需先進行大量速讀,篩選出有價值的書再細讀。他強調,很多人會卡在一本書沒看完就不願翻下一本,反而扼殺了持續閱讀的動力。

因此他鼓勵速讀後再判斷是否值得深入,並以 ICE 模式(印象 → 選擇 → 探索)作為選書與閱讀的架構。

至於如何挑書,他分享了幾種方法,其中最推薦的是「從經典挑選」——經典書籍會長時間被引用、影響深遠,也更能反映深層價值。他舉《極限賽局》為例,並說明書中他寫的推薦序,其靈感來自英國前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的名言「人生苦短,豈容卑微」,這正是經典智慧能帶來的震撼與高度。
相

《命定之書》不只是一本關於書的書,更是一種邀請,邀請讀者透過閱讀,尋找自己的命定之路。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22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金磚領導人峰會,缺席創新高影響力大減?/香港IPO再攀高,亞洲金融中心再次回歸?|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3

摘要
一,
7月6日,为期两天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七次会晤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正式开幕。
值得注意的是,僅六個國家元首到場,出席率創歷史新低。習近平罕見缺席該峰會,中共總理李強的發言也轉向謹慎,另外,在「去美元化」、巴勒斯坦局勢、伊朗問題等敏感議題上未達成共識,其中印度和南非明顯開始靠攏美國,進一步暴露出金磚陣營內部裂痕加深。
川普也沒有閑著。7月8日,川普在白宮與內閣官員開會期間表示,金磚國家「很快」將被徵收10%的關稅。7月9日,川普公布了對八個國家的新關稅,其中巴西的稅率最高,達50%。明顯針對的是巴西和中國的越走越近。
我們怎麼看待這次的金磚領導人峰會狀況?在美中對峙中又透露了哪些訊息?

二,
7月9日,港交所迎來年內最擁擠的一天,藍思科技、極智嘉-W、峰岹科技、大眾口腔、訊眾通信共5家公司一起在港股上市,另外還有一家ETF上市,現場6面銅鑼同時排開、同時敲響,金融大會堂內更是摩肩接踵。
事實上,今年以來,港股勢頭持續向好,新股市場活躍,上半年共完成42宗首次公開招股發行,合共集資額逾1070億港元,較去年全年增加約22%,暫列
全球第一。
此外,大陸資金的湧入也大大提高了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量,為IPO活動和二級市場創造了強大驅動力,有部分內地A股公司尋求在香港二次上市,以此在保持內地業務的同時獲得國際資本。
如今,2019年曾經的昔日美好似乎又回來了。7月6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港股2025年勢頭持續向好,2025年上半年,恆生指數累計上升20%,升幅位列全球前三位,以點數計,是港股市場歷來最大的上半年升幅。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真的回來了嗎?曾經的那些挑戰消失無蹤了嗎?我們怎麼解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1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讓你再難的學問都學得會,12條最強學習法則《超速進步》|天下文化Podcast 讀本郝書 EP46

在這集《天下文化Podcast》中,主持人郝旭烈(郝哥)熱情介紹了一本對所有希望提升學習效率與專業能力的人極具幫助的書籍:《超速進步:從新手到專家,十二條精通各領域的學習法則》(Get Better at Anything),作者是史考特·洋(Scott H. Young)。這本書不只是單純談論學習技巧,它深入解析了學習背後的原理與實踐策略,同時結合了許多生動的故事與案例,讓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

郝哥首先介紹了作者本身的多元背景,這位作者不僅是研究數學的學者,還是爵士樂手、西洋棋高手、科幻小說作家以及高爾夫球選手,這樣多才多藝的人,對學習的研究自然具備極高的說服力。他用自身實踐的經驗與研究,提煉出十二條能夠應用於任何學習領域的法則,並歸納成三大核心階段:觀察、實踐與回饋。

節目一開始,用俄羅斯方塊的演變為例,說明了「學習原理」是如何在現代社會中產生巨大轉變。這款三十多年前的遊戲因為YouTube的流行而重新爆紅,不是因為遊戲變了,而是因為高手們將自己的破關過程影片化,讓全世界的玩家都能觀察高手的動作並學習。這就突顯了學習的第一個核心:「觀察」向他人學習的力量。

郝哥深入說明觀察的重要性,並舉出數學家懷爾斯如何解開費馬大定理的歷程。懷爾斯形容這個學習過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步步前進,最終摸到燈的開關而點亮整個空間,代表了學習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需要持續探索,哪怕是在看不見希望的狀態下。觀察並不總是依賴視覺,有時是透過「感知」與「直覺」摸索前進。

接著郝哥強調「模仿」的價值。他指出,模仿不是與創造對立,而是創造的種子。以文藝復興時代為例,許多藝術大師都是從長年的模仿與學徒制中紮實累積出技藝。例如達文西所在的年代,畫家需歷經多年的學徒訓練,從基礎練起,才能開啟創作的自由。郝哥也引用了他學國標舞的經驗,說明只有打好基本功,未來的變化與創意才有根基。

觀察的第三個面向是「及早成功經驗」,郝哥用海倫凱勒的故事做說明。她在啟蒙階段透過摸水與感知「Water」這個字,產生了第一次成功學習的連結,這種小小的成功經驗激發了她後續驚人的學習動力。作者強調:「不是失敗為成功之母,而是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只有正向回饋與成功經驗,才能真正強化學習的慾望與動力。

此外還提到了一個非常關鍵的觀察觀念:經驗有時會「隱形」專家的知識。很多高手未必能清楚表達自己的學習過程,因為太習慣「這樣就行了」。因此,真正的學習者應該具備拆解的能力,能將專家的行為一步步還原,形成自己能理解與練習的具體步驟。郝哥分享自己學拉二胡、游泳與SOP訓練的經歷,說明拆解的必要性,因為只有當知識被轉化為具體可行的動作,才是真正能「用得上」的學習。

在談完觀察後,郝哥進入第二階段:實踐。

實踐的本質就是「做」。郝哥強調,想太多都是問題,去做才會得到答案。而實踐的第一條原則是「難度的甜蜜點」練習的內容要在挑戰與可行之間取得平衡。太難會讓人挫敗,太簡單則不進步,最好的方式是選擇80%能掌握、20%具有挑戰性的內容,這樣才是拓展「舒適圈」的最佳方式,而非一味強迫自己跳脫它。

學習是一種態度、一種過程。觀察、實踐與回饋這三個階段,是現代人能在任何領域「從新手變專家」的關鍵。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必須願意開始,願意多試一次,願意觀察與模仿,也願意用成功的小火苗,燃起長期堅持的動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24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問題本身不是問題,如何回應問題才是問題《你的問題不是問題 》| 天下文化 書房憲場 Podcast EP50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作家李崇義,分享他的新書《你的問題不是問題》

憲哥開場就分享李崇義老師,在書裡的一段故事,他們初到北京生活,太太因餐廳的衛生、食物的溫度等問題感到不悅,崇義卻認為「有得吃就不錯了」,於是雙方因價值觀的差異產生了爭執。

這個情境看似是餐點不符合期待,其實背後隱藏的是太太對於環境的不安與期待落空,而崇義則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未被認同而產生委屈。

崇義藉由這個故事點出:「你以為的問題,其實可能不是問題」,真正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面對與理解自己內心的情緒和關係裡的期待。

崇義進一步延伸說明,許多所謂的「問題」其實來自我們內在的感受未被看見。例如他與父親之間的故事,雖然自己在外工作,回家也會請家人吃飯,自認為一點都不小氣,卻仍被父親誤解甚至責備。

這使他意識到,衝突的根源不在於是否「買牛肉」,而是雙方內在的情緒未能被充分表達與理解。他強調:當我們只想解決外在的問題時,往往忽略了真正需要處理的,是我們內心的失落與渴望。

這也是整本書的主旨之一:以表面問題為入口,實際上是帶領讀者進入自我覺察的深層歷程。用日常生活中真實又常見的故事,引導讀者認識到,許多糾紛與痛苦,其實來自我們忽略了自己或他人真正的需求與情緒。

節目也談到李崇義書中的核心模型——“OMIYA” 方法,這五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五種重要的內在歷程與應對策略。憲哥特別提到,他很喜歡書中一張圖一個冰山的示意圖,從巨大難以掌控的冰山,慢慢縮小到可以處理的範圍,象徵著當我們理解自己內在真正的渴望與情緒時,問題也會變得清晰、可解。

在節目後段,兩人聊到另一個觸動人心的案例——電影《Gran Turismo》中的真實改編故事:一位年輕賽車手從虛擬世界走入真實賽場,卻在第一場比賽中發生撞死人事故而陷入自我否定。

他的教練帶他回到事故現場,告訴他:「這場事故不能定義你是誰,但你如何回應它,將決定你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例子再次呼應書中的主軸:事件本身並不定義我們,反應才是關鍵。

節目尾聲,兩人也談到五種愛的語言與「精心時刻」的重要性,並呼籲大家在關係中要多些覺察與連結。李崇義提醒,當我們感到委屈時,不妨先對自己說:「這是我的情緒,不是對方的錯」,唯有先理解自己,才能真正理解與靠近對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30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G7 選擇折腰,國與國關稅變化對企業的影響?/ 對富豪的課稅,正如何讓全球政治人物頭痛?|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2

隨著大美法案過關,川普的所向披靡越演越明顯,事實上,隨著川普越來越強勢,美國確實重新拿回了國際主導權,這種權力天平的轉向,短期內為美國帶來強勢自主的表象;但從長遠來看,已經讓過去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進入了一個不穩定期。
今天的主題我想放在稅負變化可能引起的各種新壓力。分別聚焦 國與國的企業稅負;還有各國越來越濃的仇富心態對富豪的影響?

一,
6月28日,G7 國家發表聲明表示,各成員國已與美國達成關鍵協議,將建立「並行制度」(side-by-side system),讓美國企業免於遵守全球企業最低稅負制的部分條款,藉此來避免一場全面的稅收戰。
非營利組織Tax Analysts稅務律師戈德說,「這是美國的一大勝利」。但非營利組織「租稅正義聯盟」則把G7方案稱為「草率的讓步」,這將導致「全球最低稅負制」協議的「失效」。這就像象徵全球的船身出現了一個像美國那麼大的破洞,這艘船怎麼可能再次浮得起來。」
看來國與國的關稅博弈即將進入第二回合,我們要怎麼解讀這個議題?

二,
7月1日,西班牙和巴西聯合發起一項全球倡議,呼籲對超級富豪徵收更高稅
率,確保最富裕人群承擔應有的稅收責任,以應對日益加劇的社會不平等。
這個倡議呼應了去年G20國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會議上達成的一項共識,即制定首個針對“高淨值個人”的全球聯合稅收議程。
首先,6月23日,據說瑞士將公投決定是否提高富人的遺產稅和贈與稅率至50%,此舉已引發超級富豪的焦慮,當地的律師與銀行家警告,恐掀起出走潮。此外,在西方富豪的聚居地英國倫敦,執政的工黨以「富人加稅」爭取選票,新的稅收政策變動已經讓更多高淨值人士(HNWI)重新評估自己的居住和投資選擇,甚至選擇離開英國。就連亞洲富豪最青睞的新加坡也出手了,剛剛選舉勝利的人民行動黨正試圖透過對富人加稅來縮小貧富差距,這已經獲得了勞動階層的支持。

我們要怎麼看待最近這波全球針對富豪的徵稅行為?各國政府又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3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KPI訂好了,為什麼團隊還是動不起來?張敏敏告訴你關鍵在「對齊」!|【領導影響力學院✕對話領導力】EP11

🔥 領導不是寫下目標,而是帶著大家一起走到終點。

透過張敏敏老師多年輔導企業的經驗,提出如何讓組織上下游都能對焦目標、彼此協作、策略得以落地的實戰心法。這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一套經得起驗證的領導工具組。

🌟 本集亮點
為何組織「表面目標一致」卻仍各自為政?
你急著帶隊衝刺時,有沒有想過:大家真的跟上了嗎?
OGSM四個元素如何串起策略、行動與文化?
從願景到執行,打造真正能動起來的對齊系統!

🎙 主持人:遠見領導影響力學院副執行長 梁曉華
🎙 來賓:策略系統實戰專家 張敏敏老師

👉 想更深入學習張敏敏老師的策略落地心法?
📣【張敏敏|OGSM策略實戰班 — 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
聚焦三大領導核心:策略地圖設計、OGSM架構導入、跨部門整合實踐,讓你學會真正讓組織「聽得懂、願意做、做得到」!

👥 適合對象:
企業主、專業經理人、接班人、部門主管與其團隊

📅 上課時間:
台北班|2025/7/16、7/17、8/6、8/7、9/3、9/4
台中班|2025/7/31、8/1、8/14、8/15、9/30、10/1
📌 現正招生中,立即了解更多詳情與報名資訊:
👉 台北班:https://leaderimpact.cwgv.com.tw/course/1386
👉 台中班:https://leaderimpact.cwgv.com.tw/course/1385

關注《領導影響力學院》更多的社群
🔗領導響力學院:https://leaderimpact.cwgv.com.tw/
🔗官方LINE:https://page.line.me/261gabtc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36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一輩子都瘦用的增肌減脂飲食法,減重醫師蕭捷健的碳水循環飲食指南《碳水循環》|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 EP49

在這一集《天下文化Podcast 書房憲場》主持人謝文憲(憲哥)邀請作家蕭捷健醫師,他帶著新書《碳水循環》登場分享「減重迷思與碳水循環」的正確觀念分享,該如何透過正確的營養與運動策略達成健康減脂、有效增肌的目標。

蕭捷健醫師表示,他之所以寫書,是希望幫助更多人跳脫錯誤減重迷思,例如「不吃早餐就能瘦」或「吃得越少體重就會越輕」等觀念。他強調,當人長期攝取太少熱量、甚至不吃碳水化合物,身體會啟動保護機制,進入「饑荒模式」,反而降低新陳代謝,並提高脂肪儲存率。

這是演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生存策略,讓身體能在食物匱乏時撐得更久。這也就是為什麼「吃很少但瘦不下來」的狀況經常出現。

談到運動與減重的關係,蕭醫師特別指出,許多人誤以為「運動越多越能瘦」,結果反而事與願違。他舉例一位劉小姐的案例,她每天運動半小時、飲食極為清淡,體重卻沒有明顯變化。

原因是身體感受到壓力與能量缺乏,反而開啟防禦系統,減低燃燒效率。他建議運動頻率降至每週三次,一次一小時,並且在運動日大量補充碳水,讓身體解除危機警報,轉而正常運作、啟動代謝。

「碳水循環」這個核心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安排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依照週期做調整。

例如在運動日進行「高碳日」,補充白飯、義大利麵、貝果等精緻碳水;非運動日則安排「低碳日」,限制碳水攝取,選擇以非澱粉類蔬菜為主,如竹筍、紅蘿蔔等;其餘日子則為「中碳日」,以糙米、地瓜、燕麥等為主食來源。

這樣的循環可以有效「騙過」身體,避免進入適應性停滯期,進而持續燃燒脂肪。

蕭醫師從運動生理的角度談到「中速運動(Zone 2)」的概念。他指出,當我們從輕鬆走路、聊天(Zone 1)進入中強度運動,如超慢跑、心率在120~130之間的運動時,身體會同時燃燒脂肪與糖原。

如果這時身體內沒有足夠的碳水來源作為能量,身體就會拆解肌肉轉為葡萄糖燃燒,反而損失寶貴的肌肉量。因此,即便是早晨運動,也建議吃點碳水化合物,如香蕉或麥片,避免進一步消耗肌肉。

《碳水循環》不僅打破大眾對減肥的迷思,更透過醫學與科學實證的角度,教導大家如何聰明吃、有效動。

蕭醫師提出的碳水循環策略,是一種兼顧科學邏輯與實際生活的飲食方式,尤其適合那些「已經很努力但還是瘦不下來」的朋友聆聽、參考與實踐。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7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中東衝突頻仍,為什麼金融市場不動如山?/北約峰會結束,為什麼凸顯了歐洲的悲哀?|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241

摘要

一,
6月13日,以色列和伊朗最新一輪衝突揭開序幕,雙方都發出強硬言論,而美國總統川普也沒有閑著,一直在考慮要不要加入以色列行動,打擊伊朗的核設施。
這場衝突在以色列對伊朗的核設施與軍事目標發動攻擊後開始,伊朗隨後以瞄准以色列的空襲報復。據伊朗衛生部稱,截至目前已有超過220人在以色列空襲中喪生;以色列方面則稱,伊朗的攻擊已造成24人死亡。
如今,隨著伊朗與以色列之間的軍事對抗加劇,攻擊目標範圍不斷擴大,然而,S&P 500指數卻接近了歷史高點,就算市場盛傳美國可能加入以色列對伊朗的戰爭,這個星期的股票指數仍保持堅挺。布蘭特原油價格一度上漲,但最後也只來到每桶77美元的水準。難道投資人已經成功脫離現實?全球地緣政治真的和金融市場表現可以各行其是,變成兩條平行線?

二,
4月24日,北約峰會首次在荷蘭海牙登場,包含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共45位國家領導人與政要都將出席。
身為前荷蘭總理、同時是北約秘書長的呂特,則出面擔任潤滑劑,將在當地時間25日下午,與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的代表同台致詞,強調印太四國在北約全球布局中的價值。
呂特在被問及如何向歐洲公民解釋提高國防開支時,說道:把蛋糕分成兩半:GDP的3.5%用於核心防御需求,1.5%用於安全相關的投資,比如擴建道路橋梁,以便於重武器運輸,以及網絡安全,防範多樣性進攻,保護平民以及對烏克蘭援助。但關鍵是目前為止,川普仍不願承諾將履行共同防禦的條款。
面對朝令夕改的川普,北約成員國這次真的是使盡了吃奶力氣去討好,但全球更關注的是川普在北約的這場處女秀最後到底會怎麼演繹?我們又該怎麼解讀?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Show more...
1 month ago
11 minutes

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40年來,天下文化持續傳播進步觀念。

在「天下文化‧相信閱讀」頻道中,我們每周皆會與您分享好書與具啟發性的精采觀點。商業趨勢、科普新知、工作美學、教育教養……等多元話題,將陪伴您利用零散時間自我成長、擴大視野。

邀請您訂閱我們的節目,無論您身在何處,「天下文化‧相信閱讀」Podcast將會是您充實自己的最佳夥伴!

Believe in Reading
Believe in Learning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