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3/v4/55/c9/e9/55c9e9a3-d37b-da3b-32d4-004abf51f759/mza_15351917467968305286.jpg/600x600bb.jpg
道听途说
假艺术节
46 episodes
1 week ago
假艺术节出品制作的独立文化播客,内容主要围绕展览、戏剧、表演和现场艺术展开。偶尔也读书,不求甚解。每期播客配套的补充图文索引,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道听途说」是 Apple Podcasts 2019年度最佳播客之一。 播客官网: fakefestival.org 新浪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微信公众平台: 假艺术节 小红书号: fakefestival 主题音乐 © 孙大肆 联络邮箱: info@fakefestival.org
Show more...
Performing Arts
Arts,
Visual Arts
RSS
All content for 道听途说 is the property of 假艺术节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假艺术节出品制作的独立文化播客,内容主要围绕展览、戏剧、表演和现场艺术展开。偶尔也读书,不求甚解。每期播客配套的补充图文索引,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道听途说」是 Apple Podcasts 2019年度最佳播客之一。 播客官网: fakefestival.org 新浪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微信公众平台: 假艺术节 小红书号: fakefestival 主题音乐 © 孙大肆 联络邮箱: info@fakefestival.org
Show more...
Performing Arts
Arts,
Visual Arts
Episodes (20/46)
道听途说
Bonus Track | 再这样下去,谁还看得起戏啊?

本期 bonus track,我们长驱直入,聊聊演出票的价格问题。百老汇商业剧场票房屡创新高,《纽约时报》应声左手批判,右手高呼。但仔细想,这个纪录值得打破的点是__?商业剧场疯狂敛财,背后的原因究竟是市场需求旺盛,还是行业定价机制失衡?此番热烈,背后的受益者莫非是热爱戏剧的观众?在你看来,如今为剧场和其它现场演出付出的真金白银血汗钱合理吗?文化消费中的阶层分化日益凸显,剧场似乎也在无形中折射出这种鸿沟。然后呢?

-
主播:橘子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xhs: OrangeElephant (fakefestival)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0 minutes 35 seconds

道听途说
今年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影展看了什么?

一年一度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影展,我又可以尽情穿梭电影院,在和第一世界之外的苦难某种程度上绝缘的荷兰都市,多了解一些遥远、真实、多元的人类文明。本期「道听途说」跟听友们分享刚刚过去的这届影展期间的观影记录。

-
主播:橘子 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xhs: OrangeElephant (fakefestival)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9 months ago
40 minutes 56 seconds

道听途说
遗落之物与叙事暗流

本期「道听途说」的嘉宾是目前居住在荷兰的艺术家秦畅。她在物品包裹的记忆罅隙穿梭,试图从遗落的材料和偶然拾得的物件中捕捉构想未来的碎片。秦畅的作品如同时间迷宫,在叙事的迷雾里,唤醒我们对真相的迟疑,以及对当下的深度感知。幸运的话,以观看为契机,便能找到另一种故事的开端,那也是废弃之物的复苏与反击。

-
主播:橘子 Orange
特邀嘉宾:秦畅 michellechangqin.com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xhs: OrangeElephant (fakefestival)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43 minutes 56 seconds

道听途说
从广播体操到打糕,当身体成为历史的阅读器

本期「道听途说」的嘉宾是跨越中荷两国文化背景生活与工作的艺术家郝可欣。可欣在北京长大,现居海牙。过去几年的时间里,从美术馆到音乐节、从课堂到俱乐部,她将体操、说唱、舞蹈游戏、吃播等大众形式融入现场演出,试图在充满乐趣和集体氛围的体验中,打破沉重的叙事框架,重新用身体的语言来阅读历史。

-
主播:橘子 Orange
特邀嘉宾:郝可欣 howkexin.com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xhs: OrangeElephant (fakefestival)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8 minutes 56 seconds

道听途说
宜东渐,宜西游。剧场里的节目,到底应该怎么排?

东渐西行,行动或不响,反表演还是后现代 —— 这些听起来观念化的选择,实际关乎每场演出背后的思考和态度。剧场中,微小的感动如细流般涌动,决定性的邂逅在不经意间发生,正是这些瞬间让我们在无声处见证生活。剧场是情感的放大器,也是生活的回音壁。

本期「道听途说」特别邀请上海 YOUNG 剧场的节目总监包含女士,与我们一同探讨如何通过精心策划的节目单,捕捉时代脉搏,回应社会现实,穿越美学景观与理念山谷。

-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包含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54 minutes 42 seconds

道听途说
斯洛伐克国家剧院院长为何连夜被“炒”?

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在阿姆斯特丹听了一场讲座,题为 Who’s afraid of art? The silencing of European artists.

深受启发,回到家即兴录制了这期节目,也算帮自己理清一些思绪。欧陆集体右转的文化政策一浪高过一浪的“碾压”背后,越来越多(极)右翼政客试图压制艺术家创作和艺术机构发声的企图早已昭然若揭。当我们望向东欧,看到斯洛伐克正在经历的一切,是否能得到更多启示?

面对灰暗的当下和可能更加令人沮丧的未来,我们不得不反思艺术的公共角色。当大量文化机构迫于内外压力失去自主性,艺术家被迫应对资金削减、项目取消甚至是声誉抹黑,文化界是否还能找到新的路径,保持独立与自省?斯洛伐克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放眼整个欧陆,尤其是基础资源更为优渥的西欧,艺术自由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干扰。在右翼势力全方位的夹击之下,艺术创作者究竟该如何回应?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17 seconds

道听途说
Toi Toi Toi #3 | 到鲁尔三年展看 Sandra Hüller 演戏

Toi Toi Toi 是「呸呸呸」的意思。

在戏剧和表演艺术领域,讲这句话意味着把晦气赶走。对主创们来说,也算演出前带点迷信的祝福。

「道听途说」开设的同名短播客小单元,以欧陆为圆心,记录主播在剧场内外的经历与观察。节目中的即时思绪,也许会相对懒散。除了与听友们分享之外,也借此机会为自己留存部分新意和旧梦。

-
I Want Absolute Beauty 是 Ivo van Hove 接任鲁尔三年展艺术总监之后的亮相作品,由他本人执导。编舞部分由风头正劲的马赛国家芭蕾舞团驻场编舞组合 (LA)HORDE 操刀。站在舞台中央的演员是德国相当耀眼的女演员 Sandra Hüller。至于音乐的部分,则全部来自 PJ Harvey 的过往唱片。

“我们将跟随主人公尝试成为真正的自己,挑战社会对她的角色和期望。她在各种相遇、各种关系和各种城市中穿梭,重塑自我。” 节目册里浓缩的简介,究竟有没有通过舞台上的演出完美传递?Ivo van Hove 把 PJ Harvey 的歌次序打乱再重组,究竟想要重塑谁的“自我”?

去鲁尔三年展看戏,其实原本不在今年夏天的节展计划之中。移居荷兰三年多,对戏剧和表演艺术的理解,产生了诸多变化。尽管细数依然欣赏了佳作若干,也留下了厚厚一叠日记和写给自己看的小纸片。但是,对行业的滤镜消失之后,很难被刺鼻的权力关系说服,很难被滞后悬浮的空谈蛊惑。因此也很难再提起兴致,分出时间,去记录那些过眼云烟般的小题大做。

但话说回来,有机会听 Sandra Hüller 唱演 PJ Harvey 的歌,怎么可以错过呢!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1 year ago
18 minutes 38 seconds

道听途说
萨格勒布散记:自由的幻影、观念的震荡和伟大的“偷书贼”

托马斯·萨拉蒙原来是斯洛文尼亚人,到了萨格勒布以后才知道。十多年前课件里以脚注形式出现的行为艺术家,至今还在笔耕不辍地写诗,这也是不去萨格勒布不会知晓的事情。

不知道怎么记录,也不知道播客录了些什么,甚至不太想写这段前言。许多激进的实验,或许早已消失在东西边极其不平衡的文化光谱之中。但是,也有些一见如故的倔强和拒绝,在自由的幻影之下持续焕发生命力,一直涌动,一直蓬勃。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OrangeElephantSalmon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2 years ago
32 minutes 19 seconds

道听途说
Toi Toi Toi #2 | Dries Verhoeven: 叩问“香槟”左派的陋室派对

Toi Toi Toi 是「呸呸呸」的意思。

在戏剧和表演艺术领域,讲这句话意味着把晦气赶走。对主创们来说,也算有点迷信的祝福。

「道听途说」开设的同名短播客小单元,以欧陆剧场为圆心,记录主播在剧场内外的经历与观察。节目中的即时思绪,也许会相对懒散。除了与听友们分享之外,也借此机会为自己留存部分新意和旧梦。

-
荷兰焦点剧场创作者德里斯·范霍文 Dries Verhoeven 新作《亲爱的挚友》Dear beloved friend 上周在 ITA 完成首演。舞台上只有一张投影屏幕,画面里,是拉各斯当地名团 Kininso Koncepts 在 Nollywood 棚内即时拍摄的现场电影。

电影中穿插了排演、舞蹈和独白等各种剧场性极强的表达,也有不少逃离于传统电影和剧场框架之外,令人无比迷惑,似是而非的即兴成分,像是一场与眼前的精致格格不入的陋室派对。散文般的旁白作为预先录制好的画外音同步呈现,内容一针见血,直指颓废虚伪的人群对远方苦难的选择性关切。观众在金碧辉煌的剧场中,通过实时传输的信号观看另一种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近乎破碎景观式的社会现实。

非洲极速增长的人口以及难民潮阴影下欧陆中心主义视角的未来焦虑,是起初艺术家动身前往尼日利亚做调研的原因。但是随着研究和创作过程的推进,他逐渐发现西方的保守灵魂在拉各斯前瞻性思维的冲撞之下,显得无比傲慢和狭隘。

当精力充沛的非洲不再只是投机者榨取劳力和资源的“乐土”,当欧陆白人在断裂的全球化进程中不再拥有绝对特权,“香槟”左派凝视远方的条件是否早已崩塌?末世世界观的容身之处在哪里?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2 years ago
15 minutes 24 seconds

道听途说
Bonus Track | 一段时间以来的欧陆剧场观察笔记

剧场是什么?
剧场是弱点和缺失,
剧场是崇高的讽刺。
剧场来自无法接通的过去,
剧场指向混沌不明的未来。

剧场是孤单的电子锅,
剧场是但丁的地狱,
剧场里的暴君被磨成浆糊,
剧场是小丑们怀疑存在的条件。

剧场里的“政治正确”虚无做作,
剧场里的文化焦虑随处可见。
剧场是无法平息争议的场所。
剧场是避风港,
剧场是最后的堡垒。

终于找回了泡在剧场里的日子。本期「道听途说」,主播与嘉宾吴女士共同回顾一段时间以来以荷兰为圆心的欧陆剧场观察笔记。除了离开文本的剧场,无法归类的表演之外,我们试图通过作品讨论人与人信仰体系之间的严重对立,关注自主性话语的劫持和操纵。同质化表达和单文化主义盛行的前提下,当代剧场如何回应眼前的困惑和迷惘?基于档案和文献的新作层出不穷,以研究为起点的作品是否能激活一个更具批判性的语境和讨论空间?

-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吴凡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1 minutes 42 seconds

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 x 周末变奏 Oblomov Session #1 | 奥勃洛莫夫在干嘛?

书读小半,伊利亚·伊里奇·奥勃洛莫夫依然没有离开他的床。自然界庄严静止,奥勃洛莫夫持续酣睡。诗意的思想热切发光,奥勃洛莫夫漠然颓废。他是19世纪没落的无为贵族,也是世界文学史中数一数二的懒惰冠军。他是存在主义式的“沙发土豆”,也是时代中高举“多余人”旗帜的闲散人士。列宁借奥勃洛莫夫影射抨击效率低下的官僚作风,杜勃罗留波夫则认为“奥勃洛莫夫性格”是拆解俄国怠惰民族性的关键,至于原著作者冈察洛夫本人却对奥勃洛莫夫的诚实、正直和极端理想主义饱含怜悯。

浮士德无休止努力,奥勃洛莫夫无限期躺卧。他害怕改变,又对美丽新世界保持虚无期待。如此生活,究竟是暴力的讽刺?还是温柔的抵抗?重读《奥勃洛莫夫》的过程中,萌生了制作「道听途说」播客音乐类子单元 Oblomov Session 的念头。奥勃洛莫夫的形象从小说中来,却不止于小说。他活在过去,时不时望向未来。我们环顾四周,奥勃洛莫夫似乎无处不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时空交错的某个节点,他在听怎样的音乐?想起奥勃洛莫夫的时候,你耳边飘过了什么旋律?

-
本期歌单

  1. (00:00) Gogol - Chilly Gonzales
  2. (08:04) Superman (It's Not Easy) - Five for Fighting
  3. (13:30) More Pressure - Kae Tempest
  4. (17:44) Love It If We Made It - The 1975
  5. (24:20) Drifting Circles - Anne Müller
  6. (31:49) 十万嬉皮 - 万能青年旅店
  7. (39:19) 暮春秋色- 窦唯/译乐队
  8. (48:08) White Privilege - Macklemore
  9. (54:24) Afternoon - Youth Lagoon
  10. (63:30) Born with a Broken Heart - The Divine Comedy
  11. (70:00) Sunset Coming On - Damon Albarn & Afel Bocoum

-
歌单收听:
https://open.spotify.com/playlist/3qJNHCvbHI9RSnTqLe7EBh?si=0bc3a625d293405b

-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方舟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14 minutes 15 seconds

道听途说
Leo Xu: 不稳定的系统,令人困惑的时间

意大利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 Carlo Rovelli 相信时间参差不齐。比如,两块怀表在同一水平面,时间几乎以相同的速度流逝。但当我们把一块怀表放在高处,另一块怀表放到低处,时间不再一致。高处的时间走得更快,低处的时间过得更慢。换言之,时间的流速不同。时间作为一个虚构的度量衡,的确能够有效洞察物质变化的进度,但时间的本质是什么?时间真的存在吗?

时隔十五个月后更新的本期「道听途说」,主播邀请良师益友,卓纳画廊香港空间资深总监许宇 Leo Xu 讨论不稳定的系统中令人困惑的时间。穿梭于激进当代性日益消退的艺术世界,我们如何在不同的地缘语境中认清自己立场与局限?在信息依然不太对称的前提之下,我们如何拒绝追求“速溶咖啡式”的成功?文化修正主义裹挟的去全球化话语争夺正在变得愈发离奇,我们怎样拆解和抵御过程中伴随艺术权力而来的虚妄?以时间为线索,我们又如何回应外部和属于自身的危机?问题如水波般无序扑涌,在割裂的现实和消失的浪潮中,我们能否收获新的启示,进而面对未来更为复杂的,智识层面的挑战?

特别说明:本期播客的封面图是嘉宾的绘画作品,题为《害怕时间的物理学家》。顺祝各位听友,新年平安,进步。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七期 (新年特别节目).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许宇 Leo Xu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2 years ago
1 hour 57 minutes 58 seconds

道听途说
Toi Toi Toi #1 | Jan Martens:粉身碎骨,然后呢?

Toi Toi Toi 是「呸呸呸」的意思。

在戏剧和表演艺术领域,讲这句话意味着把晦气赶走。对主创们来说,也是种有点迷信的祝福。

「道听途说」即日开设的同名短播客小单元,将以欧陆剧场为圆心,记录主播重返第一现场后的经历与观察。节目中的即时思绪,也许会相对懒散,除了分享之外,更想为自己留存一丝新意和旧梦。

-
比利时新生代焦点编舞杨·马腾斯全新作品 any attempt will end in crushed bodies and shattered bones 巧借当代政治语汇中极具煽动性的语言,以舞蹈和剧场为载体,讨论常态化修辞暴力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与此同时,他也透过作品,重新审视抵御暴力,找寻共鸣的可能和途径。

舞台上17名年龄在15至68岁之间的表演者在民主化的空间中形成一幅和而不同的画卷。他们通过充满个性和张力的身体语言,在时而稍显静止,时而挑战极限的节奏中,演绎着浪漫的相聚和残酷的抵抗。他们在抵抗的,究竟是什么?如果不选择随波逐流,而是逆流而上,就一定会粉身碎骨吗?作为观众,我们是否可以在眼前这个灵活多变的集体里,找到自己,并且看到相对乐观的结局?

从 Ali Smith 的引文,到 Kae Tempest 的配乐,杨·马腾斯用这场别开生面的“集体舞”,对不妥协的公民意志,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歌颂。

-
主播:Orange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13 minutes 31 seconds

道听途说
陈维:缺席是某种强调

与艺术家陈维的对话围绕着他在昊美术馆(上海)的个展「Good Night」展开。在他的作品里,夜晚通过镜头的不断捕捉、重访、截取和再造,呈现出另一种别样的真实。画面中不太常见的城市面貌,连接着现实生活中不断拓展的城市边缘。情境之外的经历,或许与艺术家相对频繁的工作室“迁徙史”有关,又或许是隐匿于喧嚣现代化过程中不易为人察觉的“故事的另一面”。

陈维的创作,聚焦个体,也关注群像。空间和时间此消彼长,自我和群体的互相拉扯,在他极具个人风格的摄影语言中,不言而喻地存在着。正如艺术家在对话中提到的那样,有好多问题需要讨论,而作品也许是桥梁。

本期节目是「道听途说」艺术家对谈系列栏目「Untitled·无定义」的第二集。借由与创作者的直接对话,我们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探究未见之处,将讨论拉回艺术实践本身,强调艺术创作与艺术家自身文化脉络之外现实世界的上下文关系,并运用相对通俗的思维方式关注文化传统的前进与更迭。这个系列中,我们想要提出的核心问题,用格罗伊斯的话来说,就是艺术为什么必须充满生命力,“生机勃发”到底意味着什么?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六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陈维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50 minutes 47 seconds

道听途说
ITA: 荷兰剧场“天团”的幕后工作日志

此时此刻讨论剧场,似乎依旧绕不开尚未平息的新冠疫情。共享空间的缺失、观演关系的改变、创作风险的加剧,在过去这段日子里时刻困扰着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机构,更是为戏剧与表演艺术领域的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期「道听途说」,我们邀请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剧团 (以下简称ITA) 的创意总监 Wouter van Ransbeek,共同探讨特殊时期剧场管理工作中的“不变”与“万变”。

如果说剧场的本质包含了一种公共的、现场的、即时且有形的参与,那么如何将类似的体验数字化已然成为艺术家和相关行业工作者的必修课。作为荷兰乃至欧陆首屈一指的当代剧团,ITA 结合过往制作视听剧场作品的经验,在直播演出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尝试呈现不完全依附于物理演出空间的在线戏剧项目 ITALive。

ITALive 的出现,将剧场直播与戏剧影像之间的暧昧关系挑明。即时演出在数组摄影机的二次“裁剪”与“编排”之下,通过现代科技,焕发全新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各地观众也得以通过眼前的屏幕与彼此接通,隔着时差,一起观看与思考。

疫情过后,剧场何去何从?巡演方式是否会产生根本性变化?戏剧是否还能作为方法有效重塑人群之间的关系?剧场里是否还有时代精神可循?答案或许早已浮现在我们眼前。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五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Wouter van Ransbeek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1 hour 6 minutes 35 seconds

道听途说
姚谦 x 王一妃: 收藏之道

应2021画廊周北京之邀,本期「道听途说」尝试通过与两位资深嘉宾的对话,讨论当今艺术市场的核心问题之一 ── 「收藏」。

在音乐领域成绩斐然的姚谦,用他细腻隽永的歌词,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乐迷的青春。与此同时,他也拥有非凡的艺术品味与鉴赏能力。作为一名低调的艺术收藏家,姚谦认为以阅读为线索了解和讨论艺术至关重要。视觉经验的直白与透彻,不仅可以连通多面貌的历史与人群,也为他带来了诸多思考与感悟。

画廊周北京的总监王一妃则从专业工作者的角度为听友们细心介绍了介于双年展与博览会之间的「画廊周模式」。在她看来,无论是艺术收藏,还是艺术内容的生产,都应该扎根本土,讲究在地性。或许只有通过不停的观看、阅读和自省,人们才能真正走近艺术。

抛开财富密码和金融游戏不谈,艺术收藏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乐趣和门道又在哪里?听完节目,可能会获得一些你想要的答案。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四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姚谦、王一妃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1 hour 11 minutes 24 seconds

道听途说
那片江湖中,关于“丐帮”的传说

本期「道听途说」,是主播这段时间“爆肝”沉浸音频社交平台的结果。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巧遇“丐帮”,或许也不至于那么沉迷。事实上,沿着“扮演”和“即兴行为”这两条线摸索,个体在这个知名不具的社交平台上的自我呈现不仅缤纷有趣,还特别布莱希特!

有趣的灵魂借假扮他人之姿,欢乐讽刺和糊弄平台上真假难辨的“高等华人”和专业词汇满嘴跑的“财富自由圈”,配合默契,机智可爱。回过神来,依然觉得特别奇妙。真实人类世界里的盲从与自负,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时刻,竟然变得一目了然。

多年前,居伊·德波曾指出景观是人们自始至终相互联系的主导模式,而这种景观可以被看作少数人演出而多数人默默观赏的某种表演。如今,当追名逐利的生命游戏将周遭细节都异化成“景观”时,在社交媒体上坦诚表达的空间还有多少?也许,焦虑和“内卷”之外,我们还是应该为毫无目的的松散人群聚集感到欢欣鼓舞,为那些没心没肺的吵闹和肆意的玩笑,保留一份不被打扰的快乐。

*友情提示:本集幽默感门槛较高,如有冒犯,纯属意外。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三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录梦白Aising, jcak, Kosmos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1 hour 7 minutes 49 seconds

道听途说
或许应该好好讨论下表演这件事了

开始讨论何为专业的表演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讨论训练、讨论分析、讨论知觉、讨论理性、讨论感性、讨论过程、讨论真实、讨论怎样成为角色、讨论如何持之以恒地保持专注......

开始判断何为专业的表演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抵御流量、抛弃做作、警惕娱乐、拒绝模式、直面弊病、阻止单调、反对动摇、怀疑强制的情绪输出、坚信下意识的表达并非随机 ......

本期「道听途说」,主播邀请椎•剧场艺术总监、创办人,曾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任教二十余年的李芊澎女士跨时区连线,共同探讨看似轻巧却悬而未决的问题 —— 表演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好的表演?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二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李芊澎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58 minutes 49 seconds

道听途说
Bonus Track | 怎样理解线上剧场,以《战争之王》为例

「道听途说」姗姗来迟的第四期 Bonus Track,主播邀请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历史、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博士后学者吴凡女士共同探讨何为线上剧场。

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在文化领域最为显著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它彻底摧毁了戏剧赖以生存的传统场域。于是,长期在数字化进程中处于弱势的戏剧和表演艺术,不得不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重新摸索线上剧场的种种可能。过程可谓战战兢兢,跌跌撞撞。

然而,原本存在于实体剧场空间内的演出真的可以百分百数字化吗?遭遇屏幕的“降维打击”后,鲜明杰出的作品该如何排演?面向未来,在条件缺失,观演关系改变的前提之下,线上戏剧创作是否还能找到脱离于替代品属性的新立场与新方法?

本期节目录制于阿姆斯特丹国际剧团 Internationaal Theater Amsterdam 经典代表作《战争之王》Kings of War 稍早之前完成的线上演出之后。伊沃·凡·霍夫 Ivo van Hove 这部马拉松作品将他擅长的剧场电影语言再次透过质感和视角相当精湛的实时影像进行了一番重现。只是,在眼睛与舞台之间加了屏幕和摄影机的剧场,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剧场吗?

-
「道听途说」播客 Bonus Track.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吴凡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52 minutes 17 seconds

道听途说
杨福东:影像之外,意会的气息

2021年首期「道听途说」的对谈嘉宾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杨福东。杨福东的作品以极具个人风格的东方古典意蕴与先锋移动影像观念闻名。在近年来的创作中,他面向影像创作本身的定义、观看的边界、媒介与叙事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实践与挑战。以中国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意会”为一脉核心,艺术家从历史文化的剖面深化和再创造,持续探讨人类精神生活的本质。

与杨福东的对话从他近期的个展《无限的山峰》开启。这场影像、绘画、摄影和多媒体装置等媒介兼容并蓄的展览,宛若一件在空间中无限延展的整体艺术作品,用多重视角构筑着辽阔且充满想象力的叙事结构,在意象中穿梭的同时,并不着急为观者提供确切释义。

类似意会的气息在杨福东过往创作中同样有迹可循。无论是讨论知识分子与普通生活之间暧昧疏离的《陌生天堂》,还是描摹乌托邦式理想生活的《竹林七贤》,或是纪实感十分强烈的《雀村往东》,都在流动的视觉语言中,埋藏了不少若隐若现,不可言传的人文精神须知和追求。

这期播客节目的上线,也开启了「道听途说」全新的艺术家对谈系列子栏目「Untitled·无定义」。借由与创作者的直接对话,我们试图在有限的时间里探寻未见之处,将讨论拉回艺术实践本身,强调艺术创作与艺术家自身文化脉络之外现实世界的上下文关系,并运用相对通俗的思维方式关注文化传统的更迭。系列中,我们想要提出的核心问题,用格罗伊斯的话来说,就是艺术为什么必须充满生命力,“生机勃发”到底意味着什么?

-
「道听途说」播客第二十一期.

主播:Orange
特邀嘉宾:杨福东
主题插画:大港 DaGang
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道听途说」是假艺术节的独立播客项目。
本期内容的配套图文索引,已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
Show more...
4 years ago
50 minutes 30 seconds

道听途说
假艺术节出品制作的独立文化播客,内容主要围绕展览、戏剧、表演和现场艺术展开。偶尔也读书,不求甚解。每期播客配套的补充图文索引,同步更新在微信公众平台「假艺术节」。「道听途说」是 Apple Podcasts 2019年度最佳播客之一。 播客官网: fakefestival.org 新浪微博: @道听途说播客 微信公众平台: 假艺术节 小红书号: fakefestival 主题音乐 © 孙大肆 联络邮箱: info@fakefestival.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