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96/a7/05/96a7050c-e6b4-6aed-1f81-d9bed32a52be/mza_12652045606610794679.png/600x600bb.jpg
发条咸鱼
发条咸鱼
53 episodes
3 days ago
坐标珠海的发条电波,联结生猛的在地生活。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发条咸鱼 is the property of 发条咸鱼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坐标珠海的发条电波,联结生猛的在地生活。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53)
发条咸鱼
051. 「大陆没电影看吗」之香港观影实录

「难道大陆没有电影看吗?」 一个表情包背后的香港观影实录。

主播:犀牛、豆制品;对谈:Lam

/ 时间轴

[00:57] 本期主题录制的缘由

[05:50] 从“报复性”一天看五部,到探索电影之外的城市乐趣

[16:24] 我们热爱来香港看电影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大陆没电影看吗”梗的完整故事

[26:01] 香港影院图鉴:从影迷圣地,到隐藏的免费影片库

[37:11] 观影礼仪:关于“屏摄”的讨论

[39:22] 重映的魔力:当我们在大银幕上重逢黑泽明与李小龙

[53:20] 演职员表是电影最后的情感延续

[55:50] 实用Tips:中场补能点

/ 音乐

1. SEVENTH HEAVEN--电影〈厨房〉ost

2. 香港红绿灯声音

3 . 轻 - 鲸鱼马戏团

Show more...
3 weeks ago
59 minutes 51 seconds

发条咸鱼
050.5. 珠海朋友带我游香港 | 发条咸鱼 x 城市如何文化(联播集)

9月,录完普通话版本的第50期后,「发条咸鱼」在香港与「城市如何文化」茹國烈、黃峪老师再次串台,录制了本期广东话版本的播客——珠海朋友带我(香港朋友)游香港。

「『城市如何文化』史上第一次七人共桌錄podcast。珠海「發條咸魚」播客小組加黃峪Heidi 老師上來講他們眼中的香港。他們對香港的認識,令我我慚愧到要躲進枱底,他們對香港的感情,令我感動。我很喜歡這班朋友。請由頭聽到尾,然後告訴我,你心中也有一條香港路線嗎?如果發條咸魚帶團遊珠海,你會參加嗎?」——城市如何文化

/ 对谈:茹国烈、黄峪;豆制品、妍廷、犀牛、熊昕、Jason

/ 來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13B1o84u4aiRz2G6ngyLpU?si=Ru2imwTaTViZIe9e3lKoTA

Show more...
1 month ago
1 hour 10 minutes 45 seconds

发条咸鱼
050. 城市如何文化:嘉宾建议发条咸鱼先做够300集

7月底,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茹国烈、黄峪两位老师来到珠海北山村,与我们聊了一期关于城市文化的播客。我们从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发展故事出发,探讨城市、文化与人的共生关系。听完后,你也许也能从「BEAM理论」视角,去找到关于「城市如何文化」这一命题的自己的答案,去把所生活的城市视作一碗汤,拆解成不同的汤料、时长、火候、容器等,感受「煲汤」的过程,并体察对城市超越味觉之外的丰富感知。

/ 嘉宾

茹国烈 (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客席副教授);黄峪(香港中文大学通识教育部 / 敬文书院讲师)

/ 主播

豆制品、犀牛、R5

/ 时间轴

00:00:10 嘉宾自我介绍

00:03:24 嘉宾与西九龙文化区的故事:当时连一个场馆都没有,表演艺术总监在忙什么?

00:11:49 城市为什么需要像西九龙文化区这样的地方,除了塑造了城市的文化与身份认同;没想到大草坪也是体现文化区的独特价值的核心

00:24:06 人人都是城市文化的参与者,什么是香港文化?奶茶?菠萝包?焗猪扒饭?

00:34:18 珠海这锅汤好像还没煲出味道吗,如果播客做到300集是不是汤增加点味道

00:44:13 如果我们从文化的角度观察、研究街头错字,那这就是城市的文化

00:55:17 说香港是文化沙漠的年代诞生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我们需要用文化视角关注身边发生的事件。

00:57:54 两位嘉宾老师对珠海的印象,珠海可以背靠的大湾区城市发展“慢活文化”

01:10:09 书写城市的未来,如何找到切入口

01:21:53 嘉宾书籍推荐

/ 书籍推荐

茹国烈老师:

《民字集》

《香港抽象游戏地景》

《城市如何文化》

《文化城市之路》

黄峪老师:

《书与城市》

《读书杂志(第七期)》

《香港文化十论》

《文化的故事》

/ 音乐

Trapped in Cities - Cy Leo 何卓彦/Joyce Cheung

轻 - 鲸鱼马戏团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33 minutes 42 seconds

发条咸鱼
049. 2024年我们逛了两个珠海新开的文化场馆

2024年是珠海文化场馆如雨后春笋般繁荣生长的年份:8月,古元美术馆新馆启用;9月,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启用。文化场馆往往容易成为城市中的地标建筑,也是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的高品质、多元化公共空间,既是交流互动平台,也通过空间设计、展陈剧场等细节展示城市的包容性与想象力。为此,岛屿社三位岛民都去现场感受了一番,试图探索这两座公共文化场馆的启幕,对「城市何以文化」这一命题,增添了怎样的答案和思路。


/ 主播

妍廷、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 话题缘起

04:45 珠海人小时候必有的打卡照地点:九洲城,也是城市艺术的启蒙

07:58 改造后的古元美术馆变A字型了,熟悉又不熟悉

20:24 建筑空间「难策展」,难道是缺一本「建筑使用手册」?

34:30 拒绝「填鸭式」美育

37:50 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建筑方案诞生的过程,以及我们都爱屋顶花园

49:06 「开放性」空间理念,与封闭性运营

58:58 什么是有「珠海气息」的场馆

/ 音乐

  • Hior Chronik,Moshimoss - Leafless Trees
  • 中西亮輔 - アイキャッチC
  •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5 months ago
1 hour 14 minutes 30 seconds

发条咸鱼
048. 策展人对话丨「笑着来,哭着走」的西贡海艺术节

由香港西贡海出发,以盐田梓为中心,串连桥咀洲、粮船湾和滘西洲,在过去三年,Onebite(一口设计工作室)策划下的西贡海艺术节以不同的艺术作品和公众参与活动,2024年以《再岛屿》为题,希望人再在岛屿相遇出发、相遇人、相遇故事。艺术节期间,岛屿社的岛民们多次去到西贡海,跳岛看艺术作品,参加导赏,赏味西贡市,也有幸认识了艺术节策展人、Onebite负责人Alan。三年期的艺术节结束后,我们再次去到香港,和Alan进行了一场对话,品尝了一口策展人眼中的西贡海艺术节。本期播客主要内容将以粤语呈现,如需文字稿,可点击此处,或留意公众号「岛屿社」相关推文。


/ 主播们:豆制品、Jason、犀牛、妍廷、Gakaye

/ 嘉宾:Alan

/ 录制地点:One Bite Design Studio

/ 时间轴

[00:01:50] One Bite是如何接到西贡海艺术节

[00:10:10] 从一个岛到两个岛,再到四个岛,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一步步实践在地的艺术表达,与村民建立真实的情感连结?

[00:40:50] 看到志愿者在码头和我们挥手拜拜,哭了??所以西贡海艺术节的人情味是什么味?

[00:54:16] 从播客对谈变成导赏会:策展人的“加时导赏”

[01:09:52] 艺术节之后,看的见与看不见的留下与生长

[01:27:01] 所以什么是One Bite?

 

/ 音乐

四月物语--林家谦

轻--鲸鱼马戏团

Show more...
6 months ago
1 hour 45 minutes 55 seconds

发条咸鱼
047. 珠海到香港追演攻略:最强指南在此

2025年,演出市场仍然火爆。 本期节目聊了聊大家从珠海跨境到香港追剧的精彩经历,并带来一份《珠海到香港跨城追演最强指南》!

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如何改变我们的艺文体验探索? 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交通动脉的建成,让跨城看演出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从香港海滨音乐会到澳门经典演唱会, 嘉宾亲身经历分享,带你感受跨城追演的深刻体验;抢票、取票、验票... 跨城追演路上闭坑建议、实用小技巧,帮助get到你心仪的演出门票。

/ 主播和朋友们:豆制品、Jason、犀牛、妍廷、Gakaye

/ 本期特别出演及特别感谢:吃蠢

/ 录制地点:Gakaye的家 

/ 时间轴

[00:00:00] 快问快答:在大湾区哪些城市看过演出,年均频次及是否消费过天价票

[00:10:36] 为什么香港重新通关后成为我们主要观演城市

[00:15:52] 没想到和90万人一起抢黄子华的票成功了,却因通行证过期痛失良机

[00:24:24] 取票机没纸了,票就白买了?城市售票网的奇葩规定

[00:40:29] 在澳门看罗大佑演出,碰上一群不爱看演出、只喜欢聊天的人那就惨了

[00:49:50] 到现场看演出就是为了录屏录像发社交媒体吗

[01:02:12] 买了座位票,不要逼我站着看啊

[01:06:37] 2024年最佳城市户外演出体验:中环海滨“港乐·星夜·交响曲”

[01:26:33] 小伙伴们2025年想体验还有最期待的演出

/ 音乐

  • 春日部--林家谦

/ 互动话题: 你会为了喜欢的演出而跨城市奔波吗?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Show more...
7 months ago
1 hour 34 minutes 56 seconds

发条咸鱼
046. 当城市静默,地标在述说什么

地标在不同人想象中应该是什么样的?为此我们在日月贝下,办了一场活动,在地标下聊聊地标:从内涵定义,到拓展想象,再到城市特质与禀赋的结合,虽然有些「抽象」的嫌疑,但来自不同专业的视角的可行性补充,也着实让赛博没那么遥远。活动前后,我们搜集了与一位野狸岛岛民的对谈,以及别的青年朋友的观点,尝试进一步探讨:地标虽静默,却如何传递出不同声音。

/ 嘉宾

栗栗子

/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 什么是城市地标?珠海三傻:渔女、日月贝、爱情邮局

[07:56] 我的地标:日常场所的标的物

[18:04] 社交媒体视角对地标认知的塑造,珠海标准打卡照:得月舫叠日月贝。

[27:56] 你集齐珠海“十景”印章了吗

[37:27] 地标与我的关系是什么,是城市的探索,是情感的寄托?

---我的城市地标,想象的未来地标---

[43:19] 熊昕

[46:00] 小隐

[48:10] Barry

[50:56] Sonia

[54:13] 章鱼狗

[56:36] 阳光

/ 音乐

鲸鱼马戏团 - 《未来之约 You Will be Better》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1 hour 2 minutes 27 seconds

发条咸鱼
045. 漫谈珠海2049:从浪漫岛屿到未来之城

今年9月,珠海正式启动2049年城市远景规划的设计,开启了「城市如何为下一代人思考」的提问。除了城市的宏大叙事,此次规划也关注人的微观日常,尤其关注生活在珠海、关心珠海的人们对未来城市的生活、环境、出行、工作方式等具体议题的未来愿景。我们将以播客、活动、策展等形式,邀请青年人及市民参与表达,尝试为这一规划设计,提供朴实贴地的多元视角,汇集更多让美好事物持续发生的意志。

 / 嘉宾

石晓,珠海青年规划师;小隐,「青年城市」主理人、「青年力研究所」主理人

 /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 我们为什么要开启#珠海2049 特别系列

[01:58] 为什么要做2049规划?科幻作家也可以参加城市规划?

[11:06] 以珠海的显性特征出发,我们从规划的角度联想到了什么

[35:40] 以2024向前回溯25年,是否可可以启发25之后的规划?    

[50:47] 珠海人都有个建立珠海大学的梦

[59:13] 每人用一个词来总结自己对珠海2049的期待

 

/ 音乐

  • 鲸鱼马戏团 - 《未来之约 You Will be Better》
  •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9 minutes 45 seconds

发条咸鱼
044. 青年人的社区梦想:在珠海狮山开启自下而上的营造之路

狮山,在社区营造这个领域,可以说是广东省首批社区营造的典型案例,早在2015年就启动了试点的建设,由政府引导、规划师和社区组织,居民广泛参与,还有相关的基金、项目大赛等。近十年之后的今天,我们看见社区里也自下而上地成长出了须臾欢忭等在地空间,并且通过艺术策展、多元对谈、文化活动,成为了珠海和周边年轻人新的「精神文化聚落」。

最近一年以来,随着狮山即将启动新一轮的活化「老街巷更新活化项目」更新,他们更主动参与到了社区营造这件事情当中。当年轻人开始扎根社区,主动地好奇,积极地参与构建社区未来构筑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未来又可能成长出怎样的新故事?

 

/ 嘉宾

阿盖,须臾欢忭主理人;Barry,须臾欢忭24届伙伴;晓璇,须臾欢忭21届伙伴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 当青年参与社区设计,从一场心理地图活动说起

[09:30] 21届~24届伙伴的过往社群活动的一些分享,

[12:44] 须臾空间定位并非唯一,适应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让空间内部诞生更多元活动

[20:40] 共建人计划及“我”眼中的狮山社区

[33:08] 对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的一些思考

[44:27] 社区营造与人与地的连接,不是标签化的网红打卡点

[51:54] 留有一些空间,也许会有更多的私家菜圃变成小朋友菜田科普的诞生


/ 音乐

  • WILLIS - I Think I Like When It Rains
  •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5 minutes 44 seconds

发条咸鱼
043. 珠海Livehouse的野草与石头

「音乐与城市的关系」「Livehouse如何塑造城市音乐生活」「做音乐历程中的乐与怒」,带着以上三个主题,我们找到了珠海的音乐人梁楚,聊了聊音乐节、Livehouse、珠海音乐生态。梁楚自称是一个「音乐的搬运劳工」,在星空间的一篇总结中他写到:

如果一个音乐人,如果他/她的音乐可以超越时空,成为不朽的人类历史文明遗产的一部那将是多大的荣耀。又或者感性地想:当一个人可以很轻松操纵飞船说走就走,穿行在茫茫宇分,宙,星与星之间,忽明忽暗处,按下播放健,听到的到底是哪首歌曲呢?想到这些,就会令人愿意投入无数的好奇心和忘我的劳作。(劳动及创作)

可以说这种好奇与忘我,支撑着珠海这座小城这么多年来Livehouse的顽强存在。今年2月份,我们在公交站的户外广告上首次看到了乐坊的广告,上面致谢了2024年前来过珠海巡演的密密麻麻的乐队和音乐人,其中一些如今很可能只能在音乐节里见到了。播客和音乐的相似之处,在于表达与被听见,如果你也恰巧两者都喜欢,请马上开始品尝本期播客。


/ 嘉宾:

梁楚,鼓手,珠海星空间音乐创始人,乐坊LIVEHOUSE主理人,对白SPACE音乐运营官

/ 对谈:

妍廷、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00] 从Fujirock说起,音乐节不仅是表演艺术的展示,更是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传递

[00:14:41] 现在的国内的音乐节与Fujirock的距离有多远

[00:19:44] 日本的Livehouse羡慕我们,我们的Livehouse羡慕他们

[00:30:15] 从学音乐到喜欢音乐,成年人重拾好奇心有多难

[00:44:11] 做音乐课堂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的困境:珠海公众对音乐文化的需求比不过竞技手游

[00:59:46] 潮汐波动:培育本土音乐与文化,即使珠海青年音乐人在流动

[01:10:30] 让自己像滚石一样,不圆滑不长青苔

/ 音乐

1. 鲸鱼马戏团 - 轻

2. 苏运莹 - 生活倒影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6 minutes 13 seconds

发条咸鱼
042. 抬头赏月,低头听听大家的中秋故事

HUB的2024中秋特辑,听听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讲述各自关于月饼、中秋和过节的那些事。你将会听到关于珠海、潮汕、乐山、大凉山等地的中秋记忆。

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HcqP3lzHn4wyq0iDKzfl3Q


音乐:

1. 邓丽君 - 但愿人长久

2.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1 year ago
43 minutes 13 seconds

发条咸鱼
041. 纸扎人生:我想做纸扎界的叶问

扎作是以简单的材料如竹篾、纱纸、色纸、绢布等,运用扎作技巧和绘画笔功制作而成,在传统节日庆典和民间宗教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香港,扎作技艺可分为「明宝堂」和「灵宝堂」两大类:前者为过节风俗的一部分,属于娱玩欣赏性质,例如狮头和花灯;后者则指丧葬礼俗的祭祀物品,以及用于宗教活动的冥器。扎作技艺虽然在2017年已被列入首批 “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惟后继无人,还掌握扎作技艺的师傅全港不足30人。本期我们邀请了香港的扎作传承人许嘉雄先生,在其创立的「雄狮楼」中,听他讲述他的纸扎人生。


嘉宾:许嘉雄

对谈:豆制品、犀牛、妍廷、Jason

录音地点:雄狮楼


/ 时间轴

[00:00:00] 嘉宾自我介绍及什么是鹤佬(福佬)

[00:04:00] 香港不再年轻的最年轻的纸扎非遗传承人

[00:14:11] 从社会底层到非遗传承,从繁盛到工会解散

[00:21:15] 经营一家“冥界超市”,如何观察市场需求

[00:41:19] 传承最大的威胁是寿司店?

[00:52:01] 纸扎要获得更多关注,路还有多远

[01:09:15] 葬礼是给逝者的人生毕业礼,纸扎是给生者的慰藉

[01:16:47] 传统习俗也许可以减缓城市人情味消失的速度

[01:23:36] 与子女相处的日常


/ 音乐

电影《麦兜•当当伴我心》 - 风吹鸡蛋壳

鲸鱼马戏团 - 轻


/ 关于扎作技艺

香港非物质文化资料库:​https://www.hkichdb.gov.hk/zht/item.html?274d76dd-c685-4fe8-816d-bb7548e3ae89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30 minutes 12 seconds

发条咸鱼
040. 小地方生活的「在」与「造」

一个珠海人、一个澳门人,通过扎根深圳南头古城的机构「未来奇遇FATURE」牵线认识,这个在地理意义上的独特三角,也呼应了发条咸鱼播客一贯的特点之一:切换不同城市间视角。邀请到的嘉宾Marcus是一位澳门人,他在台湾求学毕业后,选择在深圳南头古城发起了「荒野创作」行动计划。计划的愿景是通过以创作者驱动的新型创作方式,构筑和落地理想的创作。具体来说,他们办了许多场关乎深圳、澳门的城市与社区的营造、观察、记录的交流创作实践,也编织了一张个体与附近连接的网络。这次在珠海,我们将与Marcus讨论关于在地实践、探索,以及最重要的对于「社区」内涵的理解,再定义,尝试通过更多的例子探讨它的丰富内涵和可能性,以及如果你也展望着一个更友好的附近,可以如何找到出发的锚点。


/ 关键词:南头古城、荒野创作行动计划、鲜活、轻盈的和城市的关系

/ 嘉宾:Marcus

/ 主播: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本期讨论话题及嘉宾自我介绍

[07:55] 什么是荒野创作

[11:15] 澳门人在城中村的初体验,在社区与造社区

[25:20] 澳门走读,专业citywalk和大众citywalk的理想与现实

[20:55] 社区要被营造,是否要先判断还需要营造吗

[35:32] 都市更新与社区营造的字面意义,对居民的影响

[46:22] 在生活中我们怎么和地方产生链接?没记忆的是空间,有故事的是地方

[57:25] 个体力量很小,是可以做创作的吗


/ 音乐

  • 鲸鱼马戏团-轻
  • 新青年理发厅 - 隨風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3 minutes

发条咸鱼
039. 珠海人绝对不可能看着地图找不到珠海的路

本期是用声音探索珠海,我们这次不使用手机导航,尝试用一份《珠海市地图》及马路上能获得指示路牌前往斗门南门村的菉漪堂。目的地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我们想试下用不那么「精准」的纸质地图,让我们将周围环境的要素与地图上的标记结合起来,比方说:珠海大桥下去后的右手边有一群人在钓鱼的农庄;原来斗门与金湾的交界处就是一条主干道的左右两个方向。不妨充分使用自己的眼睛,并在大脑中留下回忆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如果你听完后觉得很有趣,也可以尝试买一份纸质地图开启一次珠海地图探索之旅。另,本期播客是「跟住去边度」系列的第一次试水,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欢迎留言提供你的想法✨


/ 音乐:

  • 鲸鱼马戏团 - 轻
  • 齐豫 - 船歌
  • never young beach - ちょっと待ってよ
  • 水谷広実 - やったー!
  • never young beach - どうでもいいけど
  • Larry Mullen Jr. - Theme from Mission:Impossible​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6 minutes 24 seconds

发条咸鱼
038. 无障碍迷你博览会 - 城市公厕篇

来到「无障碍主题播客」第三期(第一期024/第二期026),我们关注一件城市里头的常见却又不平凡的物件——无障碍公厕,它是一座城市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最直观体现:从纯硬件的无障碍坐便器、无障碍洗手盆、安全抓杆、多功能台、低位挂衣钩,到软联通的救助呼叫装置、感应传感器,到空间上的轮椅回转空间、地面防滑、墙面利用,再到使用者的「心理无障碍」的体验感知考虑,方方面面都是满满的细节。本期内容同样充满细节感,时长达90分钟,欢迎大家与我们留言互动!

/ 嘉宾:王靖豪

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 牵头人

/ 主播:豆制品、妍廷、Jason

/ 录制地点:skam room @ 狮山

/ 时间轴

[00:00:00] 恭喜南都珠海「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获评科技无障碍发展大会特殊贡献奖

[00:04:21] 公厕是城市的健康指标,你知道珠海1000多个公厕吗

[00:09:38] 想象中的设施与实际的设施,公共的设施与商业的设施的差异

[00:33:56] 用公共艺术唤醒人们对公共厕所的关注

[00:41:07] 公厕里为我们提供隐形的方便

[00:51:19] 珠海现阶段最好的无障碍厕所在哪里

[01:01:51] 谁是无障碍厕所的使用者

[01:11:27] 老头乐是适老化产品中最便宜的单品

[01:20:49] 我们自己理想中的公厕

/ 背景音乐

1. 轻 - 鲸鱼马戏团

2. Nina Simone - Feeling Good

/ 播客里提到的

1. 南方都市报“无障碍城市建设深调研”项目

2. 电影《完美的日子》

3. 珠海公厕地图

4. 公厕这门生意(The business of public toilets)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28 minutes 47 seconds

发条咸鱼
037. 「接待办主任」提提你:珠海-澳门可以这么玩

当我们把珠海定义成「旅游目的地」,它天然地少了一些「古怪新奇」,多了很多「想你的风」。这一次我们要先删掉网红和爆款滤镜,用给社区小店找最合适选址的思路,去按珠海的节奏,裁剪出带有大街小巷风味的珠海和澳门声像。希望你也喜欢,可以把它加进播放列表,带着它畅游。


/ 嘉宾

蔡振震,珠海城市人文自媒体「樂道」公众号主理人

/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00] 珠海初印象:情侣路,澳门初印象:发财车、赌场

[00:11:58] 「接待办主任」对珠海旅游的归纳总结:山海岛村城

[00:19:54] 五一假期提示:如果是珠海人一定告诉你不要去情侣路,但你可以路过:

购物中心:观察粤港澳三地人流车流的汇聚

咖啡店:面朝大海的连锁品牌、藏在老街区的小店总有你喜欢的

山地步道:是散步也是拍摄城景的好选择

[00:34:56] 珠海的乡村,江海交汇处

[00:41:08] 白藤头海鲜市场,性价比最高的海鲜市场(不过5月1日开始进入3个半月的休渔期)

[00:50:06] 在海中央的一块石头上钓石斑是什么样的体验

[00:52:59] 大湾区唯一能拍到三地美景的绝佳机位

[01:00:48] 珠海的烟火气,唤起一些失去或麻木的记忆

[01:04:51] 作为珠海媒体人的一种自觉


/ 播客中提到的素材

  • 樂道公众号
  • 《香洲烟火味》纪录片

/ 推荐的珍藏地点

  • 洲仔社区公园:闹中取静的海景社区公园
  • 北山停云书房:在楼看看上百年的木棉花
  • 金湾艺术中心:建筑摄影爱好者狂喜之地
  • 逛逛斗门区:南新村、南门村、上洲村
  • 吃吃海鲜餐:白藤头海鲜市场
  • 感受烟火气:夏湾夜市(推荐22:00点后去)

/ 音乐

  • Rokka$ - 珠海城
  •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1 minutes 54 seconds

发条咸鱼
036. 横琴封关:一场缩小区域的「城市成功学」探索

如今距离3月1日横琴“封关”已满月有余,但大部分人对于这个词的实际影响还是留存在官方的文件、一图读懂或部分的案例报道。于是我们打算和生活在横琴岛上的几个朋友一块来聊聊,关于封关前后的生活,工作和体验。作为典型的非知识型播客,本期我们仅对封关概念、政策作基本的解释作为背景介绍,更多部分是将封关作为横琴里程碑之一,放回到更长的城市变迁,以及更当下的生活经验视角中,从不同身份视角,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期许。

/ 嘉宾

张露月,澳门大学社会学博士,关注空间社会学和non-place

妍廷,城市规划从业者

苹果狒狒,横琴新岛民,有一档播客叫“得了呗千层蛋糕”

/ 主播

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3:08 封关听着让人紧张,但丰富了往来琴澳的物品选项

06:00 生活在横琴的打工人,感受到了怎样的变化

11:15 对于个体而言,困难与陌生存在于具体细节中

18:10 城市应是拥有复杂功能的有机体,横琴仍需努力

27:40 一场缩小区域去研究「城市成功学」的实验

31:30 家庭三代人,对横琴生活的不同感知

38:00 横琴的教育创新与融合探讨

46:12 封关后新业态的出现——滴滴打公交

49:28 澳门街坊vs内地邻居,谁更e一点

52:40 包容性管理——以快速的政策响应改善管理


/ 背景音乐

  • 2023年3月1日珠海新闻
  • 妍廷-滴滴公交环境音
  • Rodrigo Amarante - Tuyo
  • 鲸鱼马戏团 - 轻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1 minute 15 seconds

发条咸鱼
035. Jam with the city - 澳门篇

如果说要找到一个最接地气打开真实澳门具体生活方式的公众号,「幻觉围」是最佳参考。公众号作者叫鸦鸦,内容上有一种在地徜徉的随和感,是个把自己摊开来和大家对话的地方。鸦鸦在澳门生活了6年,文章里描述的日子很多样,既有「咀嚼学术口香糖」的时候,也有「有城墙、有蘑菇炖饭、有狗、有自行车、有展览的季节」,播客的系列标题「Jam with the city」也借鉴自公众号中的内容。本期播客,我们将继续围绕「城市研究」话题,并以与城市进行即兴互动作为城市研究的一种方法,聊聊如何通过翻书、骑车、散步等方式来观察多面的澳门。

 

/ 嘉宾:鸦鸦

/ 主播: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 澳门研究是个不太强调「具体用途」的专业

[05:06] 对游客「语言加密」的澳门城市小众体验,要如何挖掘和参与

[21:00] 澳门人常骑车吗?骑车是打开澳门的一种高难度方式

[31:41] 如何翻对书来打开深圳与澳门

[35:39] 澳门一些有意思的空间/地点/店铺

[40:50] 近年来看得见、看不见的迁移与变化

[54:47] 关于公众号「幻觉围」和它的澳门的地名渊源


/ 背景音乐

  • 鲸鱼马戏团 - 轻
  • Chiwai Cheang - 和弦練習了九天

/ 封面

  • 马交石炮台

/ 播客中提到的内容

  • 澳门学16号
  • 澳门演出活动+吸点艺术⁠
  • 香港演出资讯bot
  • 《隐形澳门》
Show more...
1 year ago
57 minutes 50 seconds

发条咸鱼
034. Gap一下,给生活「修修补补」

最近#Gap一下#的话题有了小小回潮,时间单位从年到月甚至更短的期间。这次我们邀请了三位有过Gap(间隔)经历的嘉宾,聊聊Gap作为生活透气时刻,大家的「下沉」与「游离」体验。在变得越来越有张力、撕裂的世界里,分享大家如何留一点间隔去为生活「修修补补」,以微小的行动构建意义,找寻用心生活的瞬间。

/ 嘉宾:晶姐、Lexie、Summer

/ 主播:豆制品、Jason

/ 录制地点:城市客厅


/ 时间轴

00:35 越来越拥抱生活的年轻人:从一场别样婚礼聊起

03:14 「Gap」(间隔)的一词的回潮:游离与透透气

11:07 工作的安定感 vs 生活的自控感

18:50 很多中国人一生都没有gap的经历?

23:10 用丰富的体验来修补生活

31:24 宏大意义其实也是个体微小实践的总和

34:36 工作对人的规训——明码标价的打工人

42:14 主动选择下沉,放纵自己思考所有的问题

46:12 真正用心生活的瞬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50:30 让问题悬一悬,用生活去回应

55:00 彼此点亮,聚集同好的音乐、文学与播客


/ 背景音乐:

  • Pink Floyd - Wearing the Inside Out
  • Vienna Teng - The Tower
  • Tessie - Out At Sea
  • 鲸鱼马戏团 - 轻

/ 备注:

因主播操作不当,导致某音轨丢失,部分音质不佳,请听众多多包涵(跪)

Show more...
1 year ago
57 minutes 14 seconds

发条咸鱼
033. 珠海,书店何处安身

1996年5月17日,九洲大道东1164号物资大厦一楼的一角,第一家星期五书店诞生。书店甄选高质量社科类书籍,27年后的今日仍是珠海的一个厚重的独立人文符号。我们好奇这个小书店的前世今生,它见证的城市、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它希望在未来城市\社区中构建的愿景。本期我们邀请到书店店长王红梅以及书店的老朋友周薇一同畅聊:

- 星期五书店与珠海的故事

- 当下的书店、书城与图书馆

- 五个关于「珠海与书店」问题的快问快答

彩蛋:《灯火阑珊处》栏目·“读书时间”专题节目


/ 嘉宾:王红梅、周薇

/ 主播:豆制品、Jason

/ 时间轴

00:00:00 节目缘起:一场8年前在书店办的沙龙

00:04:22 书店诞生的背景

00:12:14 一档小众读书节目带来的滋养

00:21:38 一个词总结书店的27年

00:31:10 书店+城市,是一个怎样的生态系统

00:49:30 五个关于「珠海与书店」问题的快问快答

00:57:30 珠海电台《灯火阑珊处》栏目·“读书时间”专题节目(2023复刻版)


/ 栏目中推荐的书单

1. 考古笔记:疫中读书记

2. 耶路撒冷以东——一部巴以边界的民族志

3. 高乡与低乡

4. 道德观念的起源与发展(全两卷)

5. 江城

6. 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

7. 赤脚建筑师:绿色建筑手册

8. 剑桥世界暴力史(第三卷)

9. 刀锋人生

10. 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

/ 关于《灯火阑珊处》栏目·“读书时间”专题

星期五与电台主持人周薇合作播送的《灯火阑珊处》栏目·“读书时间”专题节目,于1996至1999年间,每周一晚八点放送,每期时长一小时,构成了珠海人的声音记忆。

/ 关注星期五书店新动向

2023年,星期五鞋包店柠溪店焕新,以独立书店/星期五女装旗舰店的形象呈现在珠海城中,并不定期举办观影会、讲座等活动。公众号:星期五鞋包店

/ 背景音乐

轻--鲸鱼马戏团

Show more...
1 year ago
1 hour 33 minutes 39 seconds

发条咸鱼
坐标珠海的发条电波,联结生猛的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