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深入探討哲學、心理學和社會時事的議題似乎變得越來越稀有。因為讀書會而結緣的好友的我們,正是因為對這些話題的熱愛,決定共同創立一個全新的Podcast平台。這個Podcast不僅僅是一個討論節目,更是一個思想的碰撞和靈感的發源地。
#敏感貓療心理獨立書店掛名贊助播出
IG: sensi_tivecat
合作邀約:私訊敏感貓療心理 臉書或ig粉絲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在當今快節奏的生活中,深入探討哲學、心理學和社會時事的議題似乎變得越來越稀有。因為讀書會而結緣的好友的我們,正是因為對這些話題的熱愛,決定共同創立一個全新的Podcast平台。這個Podcast不僅僅是一個討論節目,更是一個思想的碰撞和靈感的發源地。
#敏感貓療心理獨立書店掛名贊助播出
IG: sensi_tivecat
合作邀約:私訊敏感貓療心理 臉書或ig粉絲頁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集 Podcast 由多位講者共同主持,他們首先評論了 Netflix 劇集《瘋狂獨角獸》,探討了劇中創業成功的因素,並反思了成功學的本質,認為其帶有倖存者偏差和樣板人物的危險性。接著,他們討論了正向思考與正念的區別,強調覺察負面情緒的重要性。最後,話題轉向了社群媒體和一個關於性交易的社會事件,探討了網路現象和人類行為的複雜性。
重點心得
成功學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是一種毒藥,它基於倖存者偏差,並持續宣傳樣板人物的成功,可能導致人們盲目追尋難以複製的道路。
過度追求正向思考可能導致忽視內在和外在環境的負面信號,從而喪失修正和改變的機會。
小型企業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通常不具備與大型企業進行價格戰的本錢。
認識自己的能力極限很重要,穩紮穩打,避免承擔過度的風險,比盲目追求夢想更為實際。
業務訓練中過度強調正向思考,可能會使人感到不自在,甚至被認為缺乏人性。
現今年輕世代可能因為社群媒體的影響,出現不務實的工作態度,例如上班時間花大量時間講電話裝忙。
人在「金蟲衝腦」時判斷力會下降,即使發現真相也可能選擇視而不見。
覺察負面情緒並非要立即排除,而是要邀請它進來,理解其根源,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大綱00:00:13
瘋狂獨角獸與成功學的反思
講者們討論了 Netflix 劇集《瘋狂獨角獸》,該劇講述了一個泰國年輕人創業的故事。室長推薦觀看此劇,認為其展現了創業的瘋狂和激情。然而,講者對劇中主角的成功原因感到困惑,認為缺乏細節描述,例如公司如何提升品質以超越競爭對手。室長則認為劇集重點在於主角對成功的渴望和冒險精神。講者反思自己是否過於理性,並提到最近觀看的大陸詐騙影片影響了他的判斷。討論延伸至價格戰,指出小型企業通常不具備與大型企業競爭的資金實力。講者警惕樣板人物的危險性,認為成功難以複製,並存在倖存者偏差。如果僅僅看到熱情和衝勁就投入所有身家,可能導致後半生困擾。
00:05:32
夢想、現實與成功學的毒藥
討論了夢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以及成功學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引用了一句俗語:「人如果沒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差別?」強調了認識自身能力的重要性,並指出夢想和自由都有限制。講者提出成功學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毒藥和倖存者偏差,因為它一直在宣傳樣板人物的成功,導致人們盲目追尋。舉例肯德基爺爺的創業故事,指出這種成功案例非常罕見。同時,也批評了育兒書和育兒經中存在的矛盾,即一方面強調陪伴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宣揚孩子最終取得的世俗成就。講者認為,這種現象與行銷學有關,為了證明觀點正確,通常會拋出世俗上的成功來吸引人們。
00:09:15
反思成功學與認識自我
討論了成功學的負面影響,並引用了一本書《失控的正向思考》,強調覺察負面情緒的重要性。成功學可能使人成癮,並產生倖存者偏差。講者強調不要被看似成功的人事故事所迷惑,以免貶低自身價值。評估自身能力至關重要,避免盲目追尋他人步伐。以鹽酥雞攤為例,說明應全面了解產業後再決定是否投入,而非僅僅依靠資金。網紅吸引加盟的現象,最終受益者往往是網紅和行銷公司。餐廳、產品或商品最重要的還是本質。認識自己的極限很難,穩紮穩打,不要承擔過度的風險。做事情和做人一樣,都要回到認識自己,不斷自省和自我察覺。
00:15:14
正念、正向思考與防衛機制
討論了獨角獸創業者的豪賭行為,並強調如果只看到他的成功就盲目模仿,可能會失敗。與會者進一步探討了正向思考與正念的區別,正念更像是活在當下,覺察並接納當下的念頭和情緒。引用榮格的話,將憂鬱比作一個穿黑衣服的女孩,強調不要急於趕走她,而是要邀請她坐下來,傾聽她想說的話。正向思考則傾向於永遠保持快樂和樂觀,只看到事情好的一面,這可能導致扭曲和不自在。在業務訓練中,過度強調正向思考可能讓人覺得沒有人性。講者認為,業務訓練的初衷是避免過度抱怨,而非極端正面。極端正面會讓人無法排解情緒,無法認知內外環境的不好之處,從而失去修正的機會。負向的聲音實際上是一種防衛機制,如果忽視它,就會失去改變自己或環境的機會。
00:22:31
世代差異、社群媒體與性別議題
討論了不同世代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差異,以及社群媒體的影響。講者提到,雖然現在的年輕人更清楚自己的感受,但也有一些年輕人變得不務實。舉例一個代銷公司的例子,年輕員工上班時間在廁所講電話裝忙。社群媒體可能導致人們過度關注表面現象,忽略了實際努力。講者開玩笑地將「社群軟體」說成「色情軟體」,引發了關於色情內容是否能保持正向的討論。隨後,講者分享了一個關於色情帖子後面的留言通常非常和諧的趣事,指出在這些地方沒有政治、人種或不公不義的爭論。最後,討論轉向一個關於性別的 shocking 議題,一個 38 歲的男子假扮女生與一千多個男生發生性關係,並收取日用品。這個事件引發了關於性、需求和性病的討論。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3b98il2043501yqdoqgdr2t/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