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文學之父王育德,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為紀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及民主發展的貢獻與成就,臺南市政府於 2018 年 9 月 9 日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本頻道為『王育德紀念館』開設的 podcast,將不定期更新節目,讓您更了解他的生平、著作,以及對臺灣的貢獻。
王育德紀念館官網:https://oitmm.tnc.gov.tw/
FB:https://www.facebook.com/OIT.MM/
地址:700007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電話:06-2219682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09:00 - 17:00:0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臺語文學之父王育德,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為紀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及民主發展的貢獻與成就,臺南市政府於 2018 年 9 月 9 日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本頻道為『王育德紀念館』開設的 podcast,將不定期更新節目,讓您更了解他的生平、著作,以及對臺灣的貢獻。
王育德紀念館官網:https://oitmm.tnc.gov.tw/
FB:https://www.facebook.com/OIT.MM/
地址:700007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電話:06-2219682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09:00 - 17:00:0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回顧人權歷史、型塑城市重要紀念空間,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展開臺南市人權歷史場址地圖漫步雲端計畫,在內政部 TGOS 平臺(地理資訊圖資雲服務平臺)以文字和照片搭配Podcast語音導覽,串聯人權歷史場址,邀請網路世代的臺灣人按圖索驥,踏上自由民主時空之旅,深入瞭解這片土地曾發生的人權故事。
臺南市人權歷史場址地圖漫步雲端計畫EP.16新營大圓環
圓環,為近代都市的表徵,是交通匯集的中心,也是車水馬龍的公共場域,在圓環公然的槍決受刑者,這背後究竟是隱含著甚麼樣的一種思維呢?現今的年代實在很難想像吧!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臺南縣參議員黃媽典醫師在新營大圓環遭到公然槍決。社會菁英、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知識份子會在公開場合被執行槍決,除了意在羞辱當事者之外,更重要的是讓社會群眾產生畏懼,用以警告「異議份子」將可能遭遇到如此悽慘下場。
紀錄片「無米樂」的老農崑濱伯回憶說:「身形弱小的黃媽典身上被繩索綑綁著,後背插著名牌,踉蹌前行,後來黃媽典體力不濟倒地、任士兵拖行,實在令人不忍卒睹。」二二八事件時年18歲,那一天他騎腳踏車前往新營,被騷動人群吸引,擠身一看就看到了這一幕,從那一刻起,他就對中國國民黨難以認同。
主講|戴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