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文學之父王育德,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為紀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及民主發展的貢獻與成就,臺南市政府於 2018 年 9 月 9 日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本頻道為『王育德紀念館』開設的 podcast,將不定期更新節目,讓您更了解他的生平、著作,以及對臺灣的貢獻。
王育德紀念館官網:https://oitmm.tnc.gov.tw/
FB:https://www.facebook.com/OIT.MM/
地址:700007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電話:06-2219682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09:00 - 17:00:0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臺語文學之父王育德,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為紀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及民主發展的貢獻與成就,臺南市政府於 2018 年 9 月 9 日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本頻道為『王育德紀念館』開設的 podcast,將不定期更新節目,讓您更了解他的生平、著作,以及對臺灣的貢獻。
王育德紀念館官網:https://oitmm.tnc.gov.tw/
FB:https://www.facebook.com/OIT.MM/
地址:700007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電話:06-2219682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09:00 - 17:00:0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回顧人權歷史、型塑城市重要紀念空間,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展開臺南市人權歷史場址地圖漫步雲端計畫,在內政部 TGOS 平臺(地理資訊圖資雲服務平臺)以文字和照片搭配Podcast語音導覽,串聯人權歷史場址,邀請網路世代的臺灣人按圖索驥,踏上自由民主時空之旅,深入瞭解這片土地曾發生的人權故事。
臺南市人權歷史場址地圖漫步雲端計畫EP.13公園國小
1898年,第一所專供日本人就讀的「尋常高等小學校」設立,因所在位置「花園町」,而名為「花園尋常高等小學校」。今天公園國小的「花園樓」,就是花園尋常高等小學校本館,建築為紅磚折衷式樣,是「一」字型二層建築,為台南市歷史建築。作為臺南名校,公園國小多次改名、遷移,百年流轉間,歷盡滄桑。
白色恐怖時期,「公園國小」有「高鈺鐺案」的高鈺鐺、林登茂、張申甫、蔡炳紅、黃嘉祥與另案的王恕銘等一共六位老師被捕,地點是學校宿舍。經此次大搜捕,草木皆兵,人人自危。當時情治人員可以不需搜索令任意進入校園,直接從宿舍帶走老師,妻子幼兒從此成為「獄外之囚」,終身受到監控,飽嚐孤立噤聲之苦。
以史為鑑,自由、人權從來都不是白白得來,也不是理所當然永遠存在的。
主講|葉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