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文學之父王育德,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為紀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及民主發展的貢獻與成就,臺南市政府於 2018 年 9 月 9 日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本頻道為『王育德紀念館』開設的 podcast,將不定期更新節目,讓您更了解他的生平、著作,以及對臺灣的貢獻。
王育德紀念館官網:https://oitmm.tnc.gov.tw/
FB:https://www.facebook.com/OIT.MM/
地址:700007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電話:06-2219682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09:00 - 17:00:0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臺語文學之父王育德,是臺灣首位以研究臺語取得博士學位之人,為紀念王育德對臺灣文化及民主發展的貢獻與成就,臺南市政府於 2018 年 9 月 9 日設立『王育德紀念館』。本頻道為『王育德紀念館』開設的 podcast,將不定期更新節目,讓您更了解他的生平、著作,以及對臺灣的貢獻。
王育德紀念館官網:https://oitmm.tnc.gov.tw/
FB:https://www.facebook.com/OIT.MM/
地址:700007 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2段30號(吳園公會堂後方排屋)
電話:06-2219682
開館時間:週三至週日 09:00 - 17:00:00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為回顧人權歷史、型塑城市重要紀念空間,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展開臺南市人權歷史場址地圖漫步雲端計畫,在內政部 TGOS 平臺(地理資訊圖資雲服務平臺)以文字和照片搭配Podcast語音導覽,串聯人權歷史場址,邀請網路世代的臺灣人按圖索驥,踏上自由民主時空之旅,深入瞭解這片土地曾發生的人權故事。
臺南市人權歷史場址地圖漫步雲端計畫EP.10臺南一中
南一中1922年創校,校名為「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距今正好一百年。有第二中學校,當然表示之前就有第一中學校。一中專收日本人為主,二中以臺灣子弟為主。兩校都是五年制,但成績優秀者可於四年級就報考高等學校,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修業年限就全部改成了四年。
終戰後,主事者或許是基於民族情緒,把兩校名稱互換,造成兩校在1945前後的校史產生撕裂、混淆。
「州立台南二中」在日治時代總共招收20屆學生,是培育眾多臺南優秀子弟的搖籃。研究白色恐怖歷史,熟悉各個案件人物後才發現,州立臺南二中校友因為白色恐怖案件身陷囹圄者特別多。例如第十七屆,有邱奎壁、邱媽寅、葉石濤、黃昆彬、胡寶珍、蘇友鵬、還有吳思漢的好友李瑞東。
臺南一中與白色恐怖時期的人權場址最直接的關聯,是1951年「臺南市工作委員會鄭海樹案」。這個案子裡面的呂水閣,是第九屆校友,鄭海樹、黃瑞徵、何秀吉的名字都是第十三屆。其中黃瑞徵就是在臺南一中被捕,當時他在臺南工業職業學校任教,1950年8月15日因職務所需,被派去他的母校參加講習而被被臺南市警察局逮捕。
主講|葉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