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透過什麼管道、什麼形式,身為緬甸街區的孩子,初心始終沒有改變:「想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家鄉。」
.
「迴鄉辣」獻給所有在移動與失根之間,努力尋找歸屬的人。
.
在台灣落地深根的我們,不論是返回自己的母國,還是結束返鄉之旅回到台灣,每一次的「迴」,都是帶著時間、記憶、失去,一次又一次、一圈又一圈的圍繞著兩個家鄉。
.
不論是母國,還是台灣,我們都在回鄉。
.
而「辣」,就是我們的共同語言,嗆得過困難,辣得過生活,也能溫柔的、不辣的,陪伴每一段來自東南亞的故事。
.
歡迎你來收聽我們「迴鄉辣」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不論是透過什麼管道、什麼形式,身為緬甸街區的孩子,初心始終沒有改變:「想要好好守護自己的家鄉。」
.
「迴鄉辣」獻給所有在移動與失根之間,努力尋找歸屬的人。
.
在台灣落地深根的我們,不論是返回自己的母國,還是結束返鄉之旅回到台灣,每一次的「迴」,都是帶著時間、記憶、失去,一次又一次、一圈又一圈的圍繞著兩個家鄉。
.
不論是母國,還是台灣,我們都在回鄉。
.
而「辣」,就是我們的共同語言,嗆得過困難,辣得過生活,也能溫柔的、不辣的,陪伴每一段來自東南亞的故事。
.
歡迎你來收聽我們「迴鄉辣」的故事。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此節目為游擊文化出版的《田野特調:調查地方的手法、配搭與尾韻》合作集數
主編邱星崴:一開始會想做這本書是因為有感而發。這些年我擔任很多審查工作,包括青年團隊、大學、企業及公部門,固然有非常優秀者,但有更多栽在一個基本問題:為什麼要這樣做?多數單位不是回答不出來(因為只是跟風文創、小旅行、文化餐桌、Podcast),就是只能說那是自己的專長(等於地方就要接受?)
與此同時,我也發現,方法無關乎對錯,只在於適不適用。在地方與手段之間,其實有其道理,但這必須仰賴田野調查來了解。因此,我才想要做一本書,來談如何理解「地方為何是地方」的基本問題;有這一步,才能完成非常基本的三段論:這裡是哪裡、發生什麼事、所以要怎麼做。這就是編寫本書的初衷。
還有甚麼沒說完的呢?就在節目中分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9ayhc8t0bru01thhxrzfpyf/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