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Health & Fitness
Sports
Histor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5/v4/cf/66/07/cf660790-ca58-f303-9921-ab5471c6fc1c/mza_4590820635721411661.jpeg/600x600bb.jpg
媽很想聊
育兒|親職 |教育|夫妻關係
347 episodes
1 day ago
《媽很想聊》是一個專屬媽媽,也非常適合爸爸一起聽的頻道! 以分享各種實用經驗與資訊為使命,回應媽媽們關於 “being a mom” 的各種疑問~ 由兩位從事非營利教育工作的母親 — Cynthia 與 Diane,聊她們在育兒路上,如何在挫折與壓力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在努力教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也在過程中重新發掘自我。想聊的內容,除了育兒,也包括教育、婚姻、職場、生活等等。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不只聊天也療育,與爸爸媽媽們互相扶持,一起享受這段為人父母的驚喜/驚奇之旅! 更多媽很想聊 ➡ https://www.y2edu.org/zh/podcast 媽很想聊專欄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 ➡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 ➡ podcast@y2edu.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Parenting
Kids & Family
RSS
All content for 媽很想聊 is the property of 育兒|親職 |教育|夫妻關係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媽很想聊》是一個專屬媽媽,也非常適合爸爸一起聽的頻道! 以分享各種實用經驗與資訊為使命,回應媽媽們關於 “being a mom” 的各種疑問~ 由兩位從事非營利教育工作的母親 — Cynthia 與 Diane,聊她們在育兒路上,如何在挫折與壓力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在努力教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也在過程中重新發掘自我。想聊的內容,除了育兒,也包括教育、婚姻、職場、生活等等。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不只聊天也療育,與爸爸媽媽們互相扶持,一起享受這段為人父母的驚喜/驚奇之旅! 更多媽很想聊 ➡ https://www.y2edu.org/zh/podcast 媽很想聊專欄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 ➡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 ➡ podcast@y2edu.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Parenting
Kids & Family
Episodes (20/347)
媽很想聊
【想聊 EP.170】那些被誇「好乖」的女孩,後來怎麼了?
我們聊過許多女兒與母親的關係,但這一集,我們想聊聊女兒與父親的關係。 生為女性,我們似乎總是想要得到別人的肯定,努力表現好、說話得體、為別人著想……。最近我們看了一本書,叫做《父親的乖女兒》,它談的不是教養技巧,也不是如何當一個「乖女兒」,這本書的前言提到:「有一種女性,是『屬於父親的女兒』。彷彿無形中與父親結盟,她繼承了父親英雄般的才華和使命,備受寵愛、深受栽培,在主流社會舉止得宜、成就斐然,卻對自身的意義感到迷失,難以與女性身分和平共處。」 身為女兒,你是否曾在成長過程中,為了獲得父親的認可和愛,努力成為父親理想中的「乖女兒」們,而在追逐父親身影時迷失自我呢?這一集,我們想聊聊「父親與女兒」的關係。 這次媽特別準備 2 本《父親的乖女兒》要送給想聊的聽眾啦! 獲得方式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7 hours ago
43 minutes

媽很想聊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我想和你一起思考一個關鍵問題:到底該不該選擇實驗教育?我們常常聽到「體制內」與「體制外」的區分,但事實上,教育的選擇,遠遠不只是這麼簡單的二選一。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一樣的學習環境,每個家庭的節奏、價值觀也大不相同。 今天,我將和你分享五個關鍵的提問,協助你釐清:怎麼樣的教育,是適合你的孩子、也適合你們的家庭的選擇。 ============= \ 媽很想聊.認識實驗教育 / 你曾聽過「實驗教育」,卻不太了解它和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你正在幫孩子找尋未來的教育方式,對「實驗教育」感到好奇卻又有點不安? 《媽很想聊》聽到了大家的擔憂!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員徐永康教授,企劃【認識實驗教育】短篇單元,從最基礎的觀念出發,帶你搞懂實驗教育:它為什麼會出現、目前有哪些形式、適合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每集 10-15 分鐘,帶你看見台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無論你是正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老師,還是探索未來可能路徑的學生,都能在這個單元中,找到幫助自己理解與思考的角度。 認識實驗教育.上線時間 7/16 (三)【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7/18 (五)【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7/25 (五)【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8/1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8/8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 🎤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days ago
8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9】我老公是「愛媽媽」,還是「媽寶男」?
不知道太太們,或女友們,當你們遇到很孝順的另一半時,尤其是與媽媽的感情特別好,會是開心還是隱憂呢?有一個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就是「媽寶」。根據維基百科的「媽寶男」定義,是指「一些以母親為中心,凡事聽從媽媽的意見,彷彿尚未斷奶的巨嬰。 他們的人生路線總是按照母親的想法來走,無自信、無主見、無責任感、無決斷力,難以忍受不適與挫折;且常依賴母親為其做決定,行事常由母親陪同或代為處理。」 在諸多的婆媳關係當中,我們也會看到「媽寶男」的角色浮現,老公的心總是在母親與妻子中間擺盪,讓妻子覺得不被支持。「媽寶男」到底是怎麼來的?是媽媽太愛管,還是兒子不想長大?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48 minutes

媽很想聊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這一集,要來介紹實驗教育中最具彈性,但同時也最具挑戰性的兩種形式——「共學團」與「在家自學」。 這兩種形式的學習,跳脫了傳統學校制度,不受課表、鐘聲與考試的限制,讓學習能夠更貼近孩子的生活節奏與興趣。從家裡、社群、甚至旅行途中,學習都可以發生。但相對地,家長也需要在時間、資源與理念上投入更多的心力與承擔。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兩種教育方式吧。 這次媽特別準備 4 本《孩子需要自學嗎?》要送給想聊的聽眾啦!💓 本書由兩位媽媽共同創作,希望幫家長理解──自學不是放手,而是用新的方式,陪孩子走一條不一樣的學習路。 獲得方式 → https://www.instagram.com/p/DMyqA2ipTX1/?img_index=3 ============= \ 媽很想聊.認識實驗教育 / 你曾聽過「實驗教育」,卻不太了解它和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你正在幫孩子找尋未來的教育方式,對「實驗教育」感到好奇卻又有點不安? 《媽很想聊》聽到了大家的擔憂!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員徐永康教授,企劃【認識實驗教育】短篇單元,從最基礎的觀念出發,帶你搞懂實驗教育:它為什麼會出現、目前有哪些形式、適合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每集 10-15 分鐘,帶你看見台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無論你是正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老師,還是探索未來可能路徑的學生,都能在這個單元中,找到幫助自己理解與思考的角度。 認識實驗教育.上線時間 7/16 (三)【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7/18 (五)【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7/25 (五)【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8/1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8/8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 🎤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10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8】偏食、長不高、晚說話⋯該擔心嗎?兒科醫師破解 0-6 歲成長迷思 feat. 小兒專科醫師李心茹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步調,但做爸媽的總會忍不住擔心:「他是不是長得太慢了?吃太少了?怎麼比別人小一號?」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小兒專科醫師李心茹,她同時也是「兒童發展與健康篩檢服務」認證醫師。她將帶我們認識,從身高體重到食慾、活動力、甚至行為發展等不同面向,我們可以怎麼觀察,來判斷孩子是不是走在穩定的成長曲線上?又有哪些情況,可能是需要注意的訊號?特別適合有 0 到 6 歲孩子的爸媽收聽。幫助有學齡前孩子的爸媽們,用更安心、更科學的方式陪伴孩子健康長大。 ============= 🎤 想聊來賓 李心茹 兒科醫師 新竹小森林診所/竹北蒔蒔診所 專注於兒童成長與青春期發展,擁有豐富的兒童內分泌實務經驗。 相信醫療不該只停留在診間,更希望透過社群與爸媽們用淺白的語言對話,一起陪孩子健康長大。 *兒童發展篩檢服務院所 *https://reurl.cc/Ln3pa3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44 minutes

媽很想聊
【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上一集我們談到了由政府設立的公辦實驗學校,今天我們要把焦點放在由民間機構或教育團隊所創辦的實驗教育類型,也就是「私立實驗學校」與「機構辦學」。 這些學校往往有著非常鮮明、獨特的教育理念,例如華德福、蒙特梭利、森林學校,或者是自主學習導向的學校。他們吸引的是一群對特定教育理念與價值高度認同的家庭。這些學校提供的是一種「選擇」,讓家長與孩子能依照理念、風格來找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 ============= \ 媽很想聊.認識實驗教育 / 你曾聽過「實驗教育」,卻不太了解它和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你正在幫孩子找尋未來的教育方式,對「實驗教育」感到好奇卻又有點不安? 《媽很想聊》聽到了大家的擔憂!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員徐永康教授,企劃【認識實驗教育】短篇單元,從最基礎的觀念出發,帶你搞懂實驗教育:它為什麼會出現、目前有哪些形式、適合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每集 10-15 分鐘,帶你看見台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無論你是正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老師,還是探索未來可能路徑的學生,都能在這個單元中,找到幫助自己理解與思考的角度。 認識實驗教育.上線時間 7/16 (三)【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7/18 (五)【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7/25 (五)【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8/1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8/8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 🎤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12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7】學習動機不是逼出來的!透過腦科學+心理學啟動孩子學習開關 feat. 精神科醫師馬大元
爸爸媽媽都理解,小小孩,尤其是剛剛開始去幼兒園的小朋友,必定要經歷感冒與病毒感染,雖然我們知道這能幫助他們建立抵抗力,但父母看到孩子生病、難受還是很捨不得。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需要爸媽一遍遍提醒?隨著孩子去上學,爸媽更不可能隨時在身邊,我們能如何教導孩子們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呢?今天邀請到知名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醫師來與我們一起聊聊這個議題! ============= 🎤 想聊來賓 馬大元醫師 精神科醫師、四個孩子的父親、醫師國考/高考狀元、親子教養專家、TEDxTaichung講者、公視金鐘獎節目《換個爸媽過幾天》主持人。 推動心理健康及親子關係教育不遺餘力,參與各級學校、公私立機構、各大企業、媒體等活動,屢獲好評。與太太林姿吟職能治療師主持YouTube頻道,觀看次數突破五百萬。 著有《孤獨的勇者:亞斯精神科醫師所寫的亞斯全解析》、《心靈影像的力量》、《導演症候群》等心理類暢銷書籍。 -- 《媽很想聊》聽眾限時優惠中! 熱銷突破+4000堂🔥馬大元的《全方位學習攻略課》* 由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是四個孩子爸爸的馬大元,結合精神醫學專業打造的學習攻略課!結帳輸入【BAM450】可折抵450元,點我了解:https://cplink.co/hwBUoi8u*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39 minutes

媽很想聊
【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在上一集,我們談了什麼是實驗教育,也聊到它如何回應當代社會對多元教育的需求。接下來,將會用三集的時間,分別帶大家認識台灣目前三種主要的實驗學校類型:「公辦公營與公辦民營」實驗學校、「私立實驗學校與機構辦學」,以及「共學團體與在家自學」。 今天,我們要先從公辦實驗學校談起。這些學校的外表看起來跟一般的公立學校沒什麼不同,但其實在課程設計、師資組成、甚至行政運作上,已經悄悄地不一樣了。尤其是在「公辦公營」與「公辦民營」這兩種形式之間,各有特色,今天就帶你一起來認識。 ============= \ 媽很想聊.認識實驗教育 / 你曾聽過「實驗教育」,卻不太了解它和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你正在幫孩子找尋未來的教育方式,對「實驗教育」感到好奇卻又有點不安? 《媽很想聊》聽到了大家的擔憂!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員徐永康教授,企劃【認識實驗教育】短篇單元,從最基礎的觀念出發,帶你搞懂實驗教育:它為什麼會出現、目前有哪些形式、適合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每集 10-15 分鐘,帶你看見台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無論你是正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老師,還是探索未來可能路徑的學生,都能在這個單元中,找到幫助自己理解與思考的角度。 認識實驗教育.上線時間 7/16 (三)【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7/18 (五)【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7/25 (五)【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8/1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8/8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 🎤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13 minutes

媽很想聊
【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你聽過「實驗教育」嗎?這是一種體制外教育嗎?還是另類教育?很多家長可能曾經想過,但總覺得不太了解、甚至有點怕怕的。今天,我想帶大家一起釐清什麼是實驗教育、為什麼它會出現,以及它正在為哪些孩子創造不同的學習可能。 ============= \ 媽很想聊.認識實驗教育 / 你曾聽過「實驗教育」,卻不太了解它和一般學校有什麼不同? 你正在幫孩子找尋未來的教育方式,對「實驗教育」感到好奇卻又有點不安? 《媽很想聊》聽到了大家的擔憂!我們特別邀請到臺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研究員徐永康教授,企劃【認識實驗教育】短篇單元,從最基礎的觀念出發,帶你搞懂實驗教育:它為什麼會出現、目前有哪些形式、適合什麼樣的孩子與家庭——每集 10-15 分鐘,帶你看見台灣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無論你是正為孩子選擇學校的家長、對教育議題有興趣的老師,還是探索未來可能路徑的學生,都能在這個單元中,找到幫助自己理解與思考的角度。 認識實驗教育.上線時間 7/16 (三)【認識實驗教育EP.1】什麼是「實驗教育」——打破迷思,建立基本認識 7/18 (五)【認識實驗教育EP.2】公辦實驗學校:當公立學校變得不一樣 7/25 (五)【認識實驗教育EP.3】機構辦學/私立實驗學校:理念多元的選擇 8/1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4】共學團與在家自學:打造自己的學習場域 8/8 (五) 【認識實驗教育EP.5】為孩子選擇教育:你該問的五個問題 ============= 🎤 想聊來賓 徐永康 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執行長 臺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灣兒童閱讀學會理事長 我的興趣是理解成為一個人的意義,特別專注在教育的基礎理論對於學習的詮釋,例如說,如何說明學習分辨行為的對和錯、詮釋這是世界的存在到底有怎樣的意義、找出我們學習到的知識的實用性問題,轉而落實在真實人間裡,我特別在意兒童對語言、自我心靈與宇宙存有的理解方式。 經由歷年經驗我擔任過文化部金鐘獎兒童節目、少年節目、動畫獎評審;文化部金鼎獎評審;國教署生命教育諮詢委員;在大學開的課程有「兒童文學與精神分析」、「教育哲學」、「教育社會學」、「兒童哲學」等,目前在政治大學台灣實驗教育推動中心服務,協助各地方政府與實驗學校運作。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weeks ago
14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6】新手父母必修課:從蒙特梭利看 0–3 歲人格發展關鍵 feat.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培訓師 馬毓鴻
孩子為什麼會有現在的個性?我們的情緒反應、與人相處的方式,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慢慢形成的呢?0-3 歲,是孩子生命中最關鍵的起點,也是我們人格發展的基礎。這個階段的每一次被看見、被回應,都在悄悄形塑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看待這個世界。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 0–3 歲培訓師——馬毓鴻老師,跟我們一起從蒙特梭利的視角,來聊聊 0–3 歲對一個人的人格發展為何如此重要。 ============= \ 媽很想聊.孕期專題 / 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場全家的預備旅程。 懷孕,可說是一場人生最大的冒險,迎接一個新生命,也為自己與家庭的生命軌跡帶來巨大變化,《媽很想聊》希望在這段旅程中,提供支持與預備,特別企畫了四集的「孕期專題」(想聊Ep.163~Ep.166)邀請醫師、教育工作者與過來人,一起聊聊「懷孕」這件人生大事:從在歐洲的生產經驗,到爸爸能怎麼一起備孕;從孕期怎麼吃能營養又安心,到新手爸媽在迎接新生命前可先修的「親子功課」。 無論你是準備懷孕、懷孕中、或將來想當爸媽,都能在這四集找到屬於自己的陪伴與提醒。 孕期專題其他集數: 【想聊 EP.165】孕期&哺乳飲食指南 feat. 兒科醫師張淳翔 【想聊 EP.164】懷孕的九個月,邀請爸爸一起「懷」~聊父親的孕期參與 feat. 旅遊作家謎卡 Mika 【想聊 EP.163】從荷蘭備孕與生產經驗,看見不同的孕產文化 feat. 旅遊作家謎卡 Mika ============= 🎤 想聊來賓 馬毓鴻 AMI 國際蒙特梭利協會培訓師 滿兒圓蒙特梭利 0-12 歲學校創辦人 馬毓鴻老師為國際蒙特梭利協會(AMI)0-3 歲與 3-6 歲認證合格教師、6-12 歲課程在訓中、12-18 歲青少年教師,於 2003 年創立滿兒圓幼兒園,而後成立托嬰中心及小學部,除了推廣蒙特梭利理念及教學之外,亦致力於特殊兒童融合服務、親子與家庭教育、蒙特梭利教師培力工作坊。 滿兒圓蒙特梭利團體實驗教育:https://reurl.cc/VMQngR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53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5】孕期&哺乳飲食指南 feat. 兒科醫師張淳翔
懷孕時,到底該怎麼吃,才是真的「一人吃,兩人補」?許多媽媽懷孕時,常會聽到人說:「你現在是兩個人,要吃兩人份喔!」但其實,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對。今天,我們邀請到曾陪伴許多媽媽度過孕期與哺乳期挑戰的張淳翔醫師,張醫師是小兒科醫師,也是「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理事」、IBCLC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我們要來聊聊孕期到底該怎麼吃、飲食如何影響母乳營養與奶量,讓準媽媽在懷孕期間,為自己與孩子的健康做準備。 ============= \ 媽很想聊.孕期專題 / 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場全家的預備旅程。 懷孕,可說是一場人生最大的冒險,迎接一個新生命,也為自己與家庭的生命軌跡帶來巨大變化,《媽很想聊》希望在這段旅程中,提供支持與預備,特別企畫了四集的「孕期專題」(想聊Ep.163~Ep.166)邀請醫師、教育工作者與過來人,一起聊聊「懷孕」這件人生大事:從在歐洲的生產經驗,到爸爸能怎麼一起備孕;從孕期怎麼吃能營養又安心,到新手爸媽在迎接新生命前可先修的「親子功課」。 無論你是準備懷孕、懷孕中、或將來想當爸媽,都能在這四集找到屬於自己的陪伴與提醒。 ============= 🎤 想聊來賓 張淳翔 小森林兒科診所 兒童腸胃科醫師,國際認證泌乳顧問 IBCLC 希望能夠幫助想餵或不想餵母乳的媽媽,增能自我,養育小孩能夠開心有自信。 FB「母乳顧問兒科醫師張淳翔」https://www.facebook.com/breastfeedingped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9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4】懷孕的九個月,邀請爸爸一起「懷」~聊父親的孕期參與 feat. 旅遊作家謎卡 Mika
懷孕,鼓起的肚子長在媽媽身上,各種不方便不舒服,也是媽媽承受,懷孕時的我們,有時會感到寂寞,好像這是自己一個人的事……但生命的開始,從來都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責任。在荷蘭,謎卡觀察到:爸爸從「備孕」就開始參與,懷孕的九個月,也是爸爸一起「懷」的九個月。這一集,我們想聊聊,爸爸可以怎麼參與備孕?又該從哪裡開始? ============= \ 媽很想聊.孕期專題 / 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場全家的預備旅程。 懷孕,可說是一場人生最大的冒險,迎接一個新生命,也為自己與家庭的生命軌跡帶來巨大變化,《媽很想聊》希望在這段旅程中,提供支持與預備,特別企畫了四集的「孕期專題」(想聊Ep.163~Ep.166)邀請醫師、教育工作者與過來人,一起聊聊「懷孕」這件人生大事:從在歐洲的生產經驗,到爸爸能怎麼一起備孕;從孕期怎麼吃能營養又安心,到新手爸媽在迎接新生命前可先修的「親子功課」。 無論你是準備懷孕、懷孕中、或將來想當爸媽,都能在這四集找到屬於自己的陪伴與提醒。 ============= 🎤 想聊來賓 謎卡 Mika Lin  作家、主持人、講師、創業家。 這些頭銜都不再重要了,現在只想當一個自由的靈魂,擁有富足的心靈和生活,經營有成就感的事業與充滿愛的家庭。遠走高山與海洋之後,正展開一場名為「成為母親」的大冒險,也是此生最勇敢,最充滿魔法的奇幻旅程。著作《在遠方醒來》(二○一六)、《路上慢慢想》(二○一八)、《留下來生活》(二○二○)、《以自由之名》(二○二二)。 FB「謎卡 Mika on the road」 IG「mika_ontheroad」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3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3】從荷蘭備孕與生產經驗,看見不同的孕產文化 feat. 旅遊作家謎卡 Mika
\ 媽很想聊.孕期專題 / 懷孕不只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更是一場全家的預備旅程。 懷孕,可說是一場人生最大的冒險,迎接一個新生命,也為自己與家庭的生命軌跡帶來巨大變化,《媽很想聊》希望在這段旅程中,提供支持與預備,特別企畫了四集的「孕期專題」(想聊Ep.163Ep.166),邀請醫師、教育工作者與過來人,一起聊聊「懷孕」這件人生大事:從在歐洲的生產經驗,到爸爸能怎麼一起備孕;從孕期怎麼吃能營養又安心,到新手爸媽在迎接新生命前可先修的「親子功課」。 無論你是準備懷孕、懷孕中、或將來想當爸媽,都能在這四集找到屬於自己的陪伴與提醒。 ============= 【想聊 EP.163】從荷蘭備孕與生產經驗,看見不同的孕產文化 feat. 旅遊作家謎卡 Mika 在台灣,懷孕後的產檢與生產方式,常常有著一套「標準流程」,但在「孕期專題」的第一集,我們今天不講標準流程,而是想透過不一樣的懷孕生產經驗,提供大家更多的思考。我們邀請到三月曾來《媽很想聊》分享的旅遊作家謎卡,她是一位新手媽媽,第一次懷孕生子,就在遠離熟悉的家人朋友的荷蘭。到了荷蘭,謎卡才發現「懷孕」可以有不一樣的節奏與選擇。沒有例行超音波、以助產師為主體的產檢……這一集,讓我們從謎卡的荷蘭經驗出發,看看在不同文化下,荷蘭如何「更以母親為本位」的思考,迎接新生命。 ============= 🎤 想聊來賓 謎卡 Mika Lin  作家、主持人、講師、創業家。 這些頭銜都不再重要了,現在只想當一個自由的靈魂,擁有富足的心靈和生活,經營有成就感的事業與充滿愛的家庭。遠走高山與海洋之後,正展開一場名為「成為母親」的大冒險,也是此生最勇敢,最充滿魔法的奇幻旅程。著作《在遠方醒來》(二○一六)、《路上慢慢想》(二○一八)、《留下來生活》(二○二○)、《以自由之名》(二○二二)。 FB「謎卡 Mika on the road」 IG「mika_ontheroad」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43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2】透過戲劇表達自我,安定青少年動盪的心 feat. 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創辦人 余浩瑋
戲劇,對多數人來說,也許是娛樂、是藝術、是表演,但也有可能是「改變人生的力量」。 我們這次邀請到在劇場界深耕二十多年的余浩瑋-浩哥,他在青少年時,並不是屬於好學生型,甚至是令人頭痛的學生,他放過火、被退學…。然而,做燈光、劇場這條路似乎改變了他,現今他創辦「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也稱青藝盟,透過「花樣戲劇節」和「風箏計畫」陪伴曾經與他一樣的孩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他的故事! ============= 🎤 想聊來賓 余浩瑋 青藝盟創辦人 余浩瑋於 2000 年踏入劇場領域,2006 年創立「青藝盟(青少年表演藝術聯盟)」,接手辦理「花樣戲劇節」至今已屆 25 年。花樣最重要的意義不只是孕育人才,而是陪著青少年找到自己,並理解自己、別人與社會之間的角色關係,繼而能夠擁有信念也去給自己承諾。 2014 年開始接觸特殊境遇的風箏少年們,啟動「風箏計畫」至今,已透過戲劇教育協助中介學校的中輟率下降、升學率提高到 100% 以上,藝術能讓這些特殊境遇青少年看見不一樣的選擇,若能因此帶回一個可能走偏的青少年,也省下了可能發生的社會成本。 2022 年啟動「牽風箏的人-全國中介學校戲劇教育輔導支持陪伴計畫」,希望分享專業並培育出更多牽風箏的人,陪伴每個需要被承接的青春靈魂。2024 年全台灣已有八所中介學校的孩子每個禮拜都能上到一堂由牽風箏的人帶來的戲劇課。 青藝盟串聯社會資源,推動 劇場應用與戲劇教育結合,為每個相遇的青少年心中種下 永續的種子,讓藝術與教育的力量得以傳承,攜手打造更美好的台灣未來。 花樣戲劇節演出索票資訊:https://reurl.cc/RYWa2z 青藝盟 FB:https://www.facebook.com/whatsyoung?locale=zh_TW 青藝盟 IG:https://www.instagram.com/whatsyoung520/ 支持青藝盟:https://whatsyoung.oen.tw/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1 hour 6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1】質疑思辨力,讓人更自由?!
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都被無數訊息包圍,無論是新聞、社群媒體,還是育兒和生活的各種建議。但這些訊息裡,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值得我們相信?我們該如何判斷、篩選,甚至質疑? 今天我們要聊一本書,叫《培養質疑思辨力──為了活得自由,美好人生的實踐法則》,作者是一位日本哲學家梶谷真司,深入探討「質疑」這件事:我們為什麼不質疑?該如何質疑?以及如何將這種思維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中。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9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60】120 場分手練習:戲劇教我們愛自己 feat. 果陀文創《我們分手吧》製作人陳郁敏
分手,是每段感情都不想面對的結局。但你有沒有發現,有時分手後的我們,才開始真正學會好好愛自己。 今天《媽很想聊》邀請到果陀文創愛情喜劇《我們分手吧》的製作人陳郁敏,來聊聊這部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的戲劇創作。《我們分手吧》至今演出超過 120 場,郁敏將帶我們一窺創作者如何用戲劇陪伴觀眾,把分手當成一次「練習愛自己」的轉捩點。 ============= 🎤 想聊來賓 陳郁敏 果陀文創企劃總監,《我們分手吧》餐廳劇場 製作人 2019 年至今擔任果陀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企劃總監。曾任財團法人廣藝基金會 行政總監(隸屬廣達電腦)、集智館文化有限公司 專案 經理、圓神出版社 行銷企劃及編輯企劃部副理、果陀劇場行銷企劃部主任等。2009-2018 年擔任財團法人廣藝基金會行政總監,期間負責《科技表演藝術節》、《數位表演藝術獎》、《潮派對》、《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張雨生流行音樂劇天天想你》、《廣藝委託創作計畫》等專案統籌管理等。 2009 年擔任集智館文化有限公司專案經理,期間負責《高雄鋼雕藝術節》、《台 灣微軟公益計畫》等專案。 果陀文創《我們分手吧》演出資訊:https://reurl.cc/vdRkxA 果陀劇團《三個傻瓜》演出資訊:https://godot.org.tw/web/3idiots/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4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59】你也有不知不覺就失了聯繫的「當年好友」嗎?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人可能會發現年紀越大,朋友好像越來越少了。那些曾經形影不離的好友,無論是唸書時的死黨、婚禮上的伴娘、或是曾因工作合作有革命情感的好夥伴,可能因生活改變,比如結婚生子,或換了工作職場,與這些好友漸漸少了共同話題,也漸漸淡了聯繫……有天想起在LINE中尋找,才發現上次聯繫可能已是三年前。 記憶中,曾經是那麼無話不談、一起哭一起笑的朋友,為什麼有一天也會失了聯絡呢?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人生與友情。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3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58】為 2-6 歲孩子設計的「健康課」!feat. 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黃瑽寧
爸爸媽媽都理解,小小孩,尤其是剛剛開始去幼兒園的小朋友,必定要經歷感冒與病毒感染,雖然我們知道這能幫助他們建立抵抗力,但父母看到孩子生病、難受還是很捨不得。 有沒有什麼方法,能讓孩子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需要爸媽一遍遍提醒?隨著孩子去上學,爸媽更不可能隨時在身邊,我們能如何教導孩子們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呢?今天邀請到知名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醫師來與我們一起聊聊這個議題! ============= 🎤 想聊來賓 黃瑽寧醫師 台大臨床醫學博士,育有一子一女,現為馬偕兒童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親子天下》雜誌專欄作家、童書作家,擅長從幼兒的角度出發、用簡單有趣的方式,帶孩子在健康知識學習的同時,實踐日常生活好習慣!同時,也是好消息電視台《愛+好醫生》節目主持人、前任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諮詢委員。 曾榮獲 2014 博客來年度十大暢銷作家,著有《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黃瑽寧醫師的第一套劇本式繪本:阿布與小樂系列》、《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輕鬆當爸媽,孩子更健康》、《身教》等書。 -- 《黃瑽寧與樂樂的兒童健康課》兩大超值方案限時優惠中! ◆「課程 + 繪本套書」:早鳥預購期 2025/6/30 前購買,再贈實體貼紙!(繪本、貼紙於 2025 年 11 月上市後寄出) ◆「單課方案」 結帳輸入《媽很想聊》粉絲專屬優惠碼【y2350】,再折 $350 元! *>> *https://cplink.co/vR30QjcJ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5 minutes

媽很想聊
【蒙特梭利小短篇 EP.46】足夠,就夠了
這一集的「小段篇」,想由「為兒童創造更美好的世界」的主題來聊。在蒙特梭利醫師的世界觀中,「大自然擁有一種美妙的安排,使每個生命在追求自身生存與幸福的同時,也為環境的改善與保護貢獻一份力量。」(Montessori Quote of the Day Mar. 16, 2021, 2021)。從這個世界觀延續則能理解,為什麼蒙特梭利醫師會如此形容她的宇宙教育:「我們必須研究生命與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大自然中,一切事物皆相互關聯。這正是自然的運作方式。」 然而,當我們反觀現代的社會時事,是不是還是在用蒙特梭利醫師百年前所敘述的「舊有觀念」在生活與做決策?大多數的個人、企業、政府、國家是不是都「認為生存於環境之中就是要從中獲取最多的資源」?這樣的選擇,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嗎? ※ 參考資料: Brown, J. (n.d.). How is Children’s Day celebrated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ts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trieved March 4, 2025, from https://blog.findmykids.org/blog/en/how-is-childrens-day-celebrated-in-different-countries Children’s Day. (2025). In 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Children%27s_Day&oldid=1277408219 Horrox, J. (2022, February 7). Edward Abbey and the ideology of the cancer cell. Medium. https://jameshorrox.medium.com/edward-abbey-and-the-ideology-of-the-cancer-cell-a6e20c30435d Montessori quote of the day Apr. 3, 2021. (2021, April 3). https://montessori150.org/maria-montessori/montessori-quotes/citizen-world-30 Montessori quote of the day Mar. 16, 2021. (2021, March 16). https://montessori150.org/maria-montessori/montessori-quotes/citizen-world-20 Montessori quote of the day Mar. 17 2021. (2021, March 17). https://montessori150.org/maria-montessori/montessori-quotes/citizen-world-21 United Nations. (n.d.). World Children’s Day. United Nations; United Nations. Retrieved March 4, 2025, from https://www.un.org/en/observances/world-childrens-day What is sustainability? (n.d.). UCLA Sustainability. Retrieved March 4, 2025, from https://www.sustain.ucla.edu/what-is-sustainability/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1 minutes

媽很想聊
【想聊 EP.157】小小孩看的懂藝術嗎?feat. 何理互動共同創辦人葉彥伯
大家想到「藝術」,腦中可能浮現優雅走在美術館或藝廊,觀賞藝術品的畫面。那是一個屬於個人的、安靜的、感受性的體驗。但在幼兒園放置藝術品?許多大人可能會驚恐的發問:孩子看的懂嗎?不會被玩壞嗎?! 今天「媽很想聊」的來賓葉彥伯,是何理互動設計的共同創辦人,何理是台灣跨領域的裝置創作團隊,成員跨足藝術、建築、設計、工程、機械等領域,作品曾獲得瑞士 LIT 燈光設計大獎、德國紅點設計獎、北美館 X-SITE 計畫首獎、甚至還飛到香港為劉德華演唱會做開場視覺! 為什麼媽很想聊會認識他呢?其實我們在竹北的「毅宇蒙特梭利生醫園幼兒園」,裡頭就有彥伯創作的兩件「給孩子」的裝置藝術作品。所以今天,特別邀請他來與大家聊聊,關於藝術與教育。 ============= 🎤 想聊來賓 葉彥伯 何理互動設計 co-founder & CEO 葉彥伯是何理互動設計有限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何理互動團隊熱衷於探索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經意的驚奇,挖掘無窮的想像力。他們利用新媒體技術,打破傳統的二維視覺限制,致力於為觀眾提供更多的身體感知體驗。他們在現實空間中創建夢幻般的景觀:在炎熱的夏季裡飄落潔白的雪花、在寧靜的環境中綻放一片花海、以科技手段捕捉大自然的魔幻與美好,甚至在一瞬間逆轉時間和空間。何理所帶來的,不僅僅是藝術作品,更是他們所定義的「電子地景」——一場融合現實與想像、科技與自然的視覺盛宴。 ============= 🔎 你喜愛《媽很想聊》的內容嗎?我們的專欄文章上線囉! 快點進連結瀏覽最新文章: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免費訂閱,獲得最新育兒教養與親職資訊:https://www.y2edu.org/zh/home/#subscribe ============= ✨ 追蹤我們 IG: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podcast@y2edu.org © Y2毅宇未來教育基金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0 minutes

媽很想聊
《媽很想聊》是一個專屬媽媽,也非常適合爸爸一起聽的頻道! 以分享各種實用經驗與資訊為使命,回應媽媽們關於 “being a mom” 的各種疑問~ 由兩位從事非營利教育工作的母親 — Cynthia 與 Diane,聊她們在育兒路上,如何在挫折與壓力中,一步步披荊斬棘;在努力教養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時,也在過程中重新發掘自我。想聊的內容,除了育兒,也包括教育、婚姻、職場、生活等等。 希望透過這個平台,不只聊天也療育,與爸爸媽媽們互相扶持,一起享受這段為人父母的驚喜/驚奇之旅! 更多媽很想聊 ➡ https://www.y2edu.org/zh/podcast 媽很想聊專欄文章 ➡ https://www.y2edu.org/zh/articles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y2podcast/ FB ➡ https://www.facebook.com/y2edu 合作洽談 ➡ podcast@y2edu.org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