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3屆廣播金鐘獎雙料主持人,人氣犯罪心理學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戴伸峰全新節目《犯罪浮世繪》上線!
戴老師長期致力於犯罪心理學與人性心理學的運作研究,希望將這些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普知識,並透過案件分析與大家分享。
《犯罪浮世繪》以犯罪類型為主要軸線,運用經典的犯罪案例、科學的犯罪研究,以及溫暖的人性對話。更系統化、更具臨場感的體會個體在不同犯罪現場的心理運作與行為。首個系列「少年犯罪」便深入探討少年犯罪的法律、生理、心理、家庭、校園、團體等層面。
透過案例引導,解析犯罪背後的心理運作與法律規定,並提出反思問題,期許我們能夠建立對犯罪現象的多元觀點。
你想更瞭解犯罪背後的現象嗎?8/20起,每週三下午4點,請聽戴伸峰的《犯罪浮世繪》。
【🌟戴伸峰 簡介】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國際合作研究專案學者,日本東北大學心理學博士,日本東北大學國際客座教授。斜槓廣播人,曾榮獲第52、53屆廣播金鐘獎「社會關懷節目及主持人」「教育文化節目及主持人」共計四座獎項,《犯罪心理學大解析》《戒不了的癮》、哇賽心理學《犯罪不思議》主持人。
著有《罪、罪犯與牠們的產地》與《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理學家的人性思辨》。研究領域包含少年犯罪、社會心理學、生涯發展心理學、藥物濫用及處遇。曾獲臺灣犯罪學會、臺灣青少年犯罪防治學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單次贊助,請戴老師喝一杯咖啡!https://criminalukiyoe.firstory.io/join
📩 合作邀約|sandshour.2022@gmail.com
🌟追蹤 「犯罪浮世繪」IG|https://www.instagram.com/criminalukiyoe
本節目由 【sandshour 散時間】團隊製作播出
sandshour散時間|https://sandshour.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第52、53屆廣播金鐘獎雙料主持人,人氣犯罪心理學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戴伸峰全新節目《犯罪浮世繪》上線!
戴老師長期致力於犯罪心理學與人性心理學的運作研究,希望將這些研究成果轉化為科普知識,並透過案件分析與大家分享。
《犯罪浮世繪》以犯罪類型為主要軸線,運用經典的犯罪案例、科學的犯罪研究,以及溫暖的人性對話。更系統化、更具臨場感的體會個體在不同犯罪現場的心理運作與行為。首個系列「少年犯罪」便深入探討少年犯罪的法律、生理、心理、家庭、校園、團體等層面。
透過案例引導,解析犯罪背後的心理運作與法律規定,並提出反思問題,期許我們能夠建立對犯罪現象的多元觀點。
你想更瞭解犯罪背後的現象嗎?8/20起,每週三下午4點,請聽戴伸峰的《犯罪浮世繪》。
【🌟戴伸峰 簡介】
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國際合作研究專案學者,日本東北大學心理學博士,日本東北大學國際客座教授。斜槓廣播人,曾榮獲第52、53屆廣播金鐘獎「社會關懷節目及主持人」「教育文化節目及主持人」共計四座獎項,《犯罪心理學大解析》《戒不了的癮》、哇賽心理學《犯罪不思議》主持人。
著有《罪、罪犯與牠們的產地》與《他們就是我們:犯罪心理學家的人性思辨》。研究領域包含少年犯罪、社會心理學、生涯發展心理學、藥物濫用及處遇。曾獲臺灣犯罪學會、臺灣青少年犯罪防治學會傑出青年學者獎。
單次贊助,請戴老師喝一杯咖啡!https://criminalukiyoe.firstory.io/join
📩 合作邀約|sandshour.2022@gmail.com
🌟追蹤 「犯罪浮世繪」IG|https://www.instagram.com/criminalukiyoe
本節目由 【sandshour 散時間】團隊製作播出
sandshour散時間|https://sandshour.com/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小時候壞,長大真的會變好嗎?」
這一集,戴老師帶我們看那些曾走偏路的人如何重獲新生, 但真的所有人都能金盆洗手嗎?
其實大部分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只是短暫調皮,但卻有兩成可能成為「生涯型反社會性犯罪人」,我們該怎麼分辨?戴老師分享留意兩大危險訊號:孩子是否惡意說謊,或是刻意挑戰公共規範?
家庭在孩子的成長中能夠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發展心理學家發現,父親在家庭紀律維繫上扮演關鍵角色,而單親家庭或隔代家庭等現代家庭的樣態,又該如何面對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e85cej7020m01sxea9pbdr7/comments
📩 合作邀約|sandshour.2022@gmail.com
🌟追蹤 「犯罪浮世繪」IG|https://www.instagram.com/criminalukiyoe
本節目由 【sandshour 散時間】團隊製作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