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目的製作目標為「輕鬆讀經典、品味古今生活」,用日常生活的視野來重新認識《論語》、《詩詞》(唐詩或其他古詩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本節目的製作目標為「輕鬆讀經典、品味古今生活」,用日常生活的視野來重新認識《論語》、《詩詞》(唐詩或其他古詩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論語.詩詞.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對孔子來說,孝的真實內涵是什麼?我們對孝道有什麼誤解嗎?慈烏夜啼呈現的價值觀,有什麼可以學習的地方?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竟然跟傳承有關係!歡迎一起徜徉在經典的世界,一起聆聽古典詩詞的美妙吧!
授課師資:葉若潔、黃郁婷、許瀞文
詩詞內容
《論語.里仁》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語.學而》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慈烏夜啼》唐.白居易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Sonnet 1 (William Shakespeare)(1-4)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