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把 "樂於助人" 與"過度討好" 給搞混了!
助人=給予: 當自己能量滿格的時候,自由選擇的慷慨
討好=犧牲:犧牲自己最後的電量,點亮別人的燈,只會了換別人的一句"你真是個好人"
但往往我們都搞錯了
最後自己變成了沒有拒絕能力的人
-
你是否曾經在下班時間還在回覆工作訊息?
明明行程已經滿檔,卻還是答應同事的額外請求?
想拒絕卻總是話到嘴邊變成「好,沒問題」?
在這個「隨時在線」的時代,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自己與他人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
「邊界模糊症」不是一個醫學診斷,卻是現代職場人普遍面臨的困擾:
不知道如何劃定合理的界線,不敢拒絕他人的請求,最終讓自己陷入疲憊不堪的惡性循環。
-
實用解決方案:
肯定三明治法:肯定對方→陳述難處→提出替代方案
重新定義邊界:從隔絕工具轉為選擇權的象徵
溫柔而堅定的溝通藝術:拒絕事情而不拒絕人
-
💎 內容亮點
背叛的手指比喻:生動描述現代人無法拒絕的自動反應
Yes的通膨理論:用經濟概念解釋過度同意的價值貶值
肯定三明治法:具體可操作的拒絕溝通模式
柵欄與門的隱喻:重新定義邊界的美好意義
療癒性轉換:從濫好人到善良有邊界的人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