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TV & Film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US
00:00 / 00:00
Sign in
Continue with Google
or
Sign me in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京都。古事今記
泉燈行
4 episodes
5 days ago
Subscribe
京都古事今記,說書歷史、神話、鬼怪、人文及掌中物語。
Show more...
History
RSS
All content for 京都。古事今記 is the property of 泉燈行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京都古事今記,說書歷史、神話、鬼怪、人文及掌中物語。
Show more...
History
Episodes (4/4)
Latest
京都。古事今記
【12分鐘談古今】來下鴨神社認識鴨長明
今天要來介紹一位歷史人物,但不會用到太多專業術語啊年代之類的,會用口語化、輕鬆的閒聊方式,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聽下去。 想帶大家認識的是鴨長明,他出生在平安時代末期,所寫的方丈記,被列為日本三大隨筆之一。 從方丈記這篇抒情散文中,可以看到面臨京都天災人禍、朝局不穩的處世哲學。 為什麼想來講鴨長明呢? 由於現在正好面臨全球的疫情難関,而鴨長明在平安末期到鎌倉初期,當時京都不只災害連連,更逢武家勢力抬頭,朝局動盪,他六十多年的人生中,就遇到」六位天皇更迭。 二十歲到三十歲經歷各種天災人禍,可以說他厄運很強,京都大火、地震、捲風、饑饉、遷都一系列天災,平常人一生都很難體驗的幾個,都被他包辦了。 聽完今天的解說,大家以後來京都有名的下鴨神社,也許想起鴨長明會更加有感觸,也可以和旅伴現學現賣。 那麼,鴨長明和下鴨神社有什麼淵源? 他出生在京都,父親是下鴨神社的神官彌宜,負責輔佐神社內最高階的司宮, 那大家可想而知,鴨長明是一個在衣食無缺環境下長大的少爺,年少時期無憂無慮,以為人生一帆風順,將來也會和父親一樣繼承神官。 然而在十八歲時父親去世後,鴨長明的世界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向來對他和藹可親的親戚開始翻臉,爭奪家產,爭奪神官繼承權,也在這個時期,讓一個未經世事的少年見識人性醜惡,他灰心地與這群人斷絕往來,僅管名義上還是保留下鴨神社一族的成員,卻從此閉們不出,不再參與任合祭祀儀式。 這時我們不禁會想,鴨長明如果願意和親戚們示好、放低姿態,說不定能混到一個低階職務留在神社裡,但是他寧可鑽研興趣 ,也不想再委屈自己跟這些人打交道。 往後鴨長明一頭栽進喜愛的琵琶及和歌,將這兩項興趣練到極致,無人能出其右。 而他的努力終於在十多年後有了回報,後鳥羽天皇在編纂千載和歌集,收錄天下和歌,其中一首就是鴨長所寫,這對他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激勵。 天皇賞識鴨長明的和歌才華,讓他到和歌所工作,當時只有貴族及門名望族才允許進入,雖然只是個小小的官職,鴨長明還是欣然接受。 其實他從十八歲父親去世後 ,一直在家裡蹲到四十七歲才有工作,聽得這裡以為總算要開始打臉那些親戚,加倍奉還了嗎? 可惜沒有,因為他不是那種超級厲害開外掛的主角,鴨長明這個人很有意思, 史料上不管是他的私生活,還是和與人交集的資料都很少,簡單來說,就是個不愛跑飯局,不愛搞社交活動的性格 ,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回家彈彈琵琶,花在興趣上。 鴨長明做起事情來就是很一根筋,投入時會渾然忘我,顧不得其他的無比專注,看他十年磨一劍的琵琶和和歌就知道了,他並不是什麼天縱奇才,隨便做什麼 都能完美無缺,腳踏實地的做好眼前當下的每一件事,反而更接近我們一般人。 如果他更加圓融處世,也許能藉機平步青雲,可是鴨長明就是平時悶不吭聲的低調,在重要場合時又會搞突發脫序演出,像是在一次宴會上,突然彈一曲封印的琵琶秘曲,驚豔全場,寫成驚豔其實是唸成驚嚇,當時沒有説他為什麼搞突發,可以想像旁邊有人說兩句嘲諷,你琵琶不是很厲害嗎?那首秘曲你無論如何,都是不敢彈的吧? 從以上種種,可以看出長明的性格,另外無論他的和歌和琵琶受到多大的讚賞認同,心中仍是有一個很大的遺憾,由於自幼耳濡目染,加上非常崇敬父親,鴨長明仍是一心想當上神官。 縱使他不擅交際 ,天皇還是很賞識他的樸實個性以及和歌才華,也知他心中所想。這天,鴨長明迎來人生的轉機,後鳥羽天皇把他找過去,跟他說,河合神社有個神職空缺,不然我幫你寫個推薦信吧? 當時鴨長明的震撼是難以形容的,又驚又喜、甚至喜極而泣,所有感動的詞都用在他身上了,就像是個小員工,突然被老闆提升、連跳十級的那種激動,多年來壓抑在內心深處的夢想,不斷告訴自己要放棄卻又不甘心,這天突然絕好的機會就這樣掉到眼前,他狂喜到難以自己。 聽到這邊,大家也會想,天皇出馬 ,他總算能當上神官了吧!但是下鴨神社那群親戚也不是省油的燈,就算面臨天皇推薦,他們做出意想不到的回答。 鴨長明、他這十多年多在幹嘛?身為神社一員,卻從不來幫忙祭祀儀事,河合神社有多少平常認真努力的人才等著候補,憑什麼讓他來? 很直白就是在罵你這個翹班狂、家裡蹲,就算有天皇當靠山來搞空降,我們也不會服你啦! 他們說的合情合理,而且態度強硬。天皇只能尷尬的摸摸鼻子,回去跟長明說,長明那個,河合神社的神職空缺,就當我沒說過吧! 但是沒有比先得到希望,又立刻破滅的痛苦絕望,鴨長明所受到的打擊可想而知,五十多歲的他徹底的心灰意冷,知道這輩子都不可能和父親一樣當上神官了,就算天皇安撫他,而給了其他和歌相關的工作,鴨長明也不想幹了,當天就搞失蹤。 他離開和歌所,剃度出家,想擺脫俗塵煩惱,雲遊東山、日野山、大源等地,期間發明方便組裝拆遷的簡易草庵,方方正正、邊長三公尺的和室稱為方丈,他在裡面將,所見所聞、心有所感,寫成抒情散文,被稱為方丈記。 鴨長明生性認真,在雲遊期間也不是在玩耍享受,他布衣粗食的修行,學佛自省,貫徹求心問道,方丈記的前半部記錄災害,也被當成貴重史料及最初的災害文學。 後半部最大的特色是浄土信仰,佛教的無常觀,世事難料、諸行無常,平家物語的開頭深受其影響。 那為大家朗讀一段方丈的開頭序文,日文及中文各自一段。 其中有過執念迷惘,有過心境感悟,卻始終沒有給出答案。 在學識淵博的文人之中,我也非常喜歡道真公,因為他卓越超凡、高不可攀,相較之下鴨長明更為親近,像是老朋友,我走在下鴨神社時,像是能和他並肩同行,一起看河川上的泡沫浮沉,再逐水幻滅。 鴨長明在寫完方丈記的四年後離世,這是他晚年的遺作,距今八百年的散文隨筆,仍是超越時空打動人心。 方丈記從前半的厭世,到後半的心境逐漸安然,從中看到面對災害痛苦以及懷才不遇時的一套處事哲學。 鴨長明終其一生的執念,就像世上大多數的人一樣,求而不得,無論是家庭、感情、工作還是追求學問上,你可能經歷過,無論付出多大的努力和心血,卻始終沒有相對回報,絞盡腦汁、用盡竅門,卻依舊達不到期望的高度和水準。 再轉頭看旁邊的人,先天的優勢不用付出,或是付出很少,做什麼都能輕鬆完成,隨隨便便就得到你漚心瀝血 ,極度渴望、卻得不到的東西。 這時候不得不承認,世界上的確有些事情,不是靠努力拼命就能辦到,因為實力往往不是一切,還要加上性格、才華、機運 、背景等等的天時地利人合。 有時想要是像長明一般來說性情遺世獨立,不用勉強自己去討好別人或長袖善舞,緩下腳步重整心境 直至安然,也許能看到不同的視點,因為他也沒想到隨筆寫下的散文,在後世與枕草子、徒然草、並列日本三大隨筆之一。 那明明是厭世軸心,還要強灌大家一晚心靈雞湯,正好在煩惱或瓶頸上的朋友,今天認識了鴨長明,聽完解說後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以後大家來河合神社不只有保佑變美的繪馬可以畫成大花臉,還可以參觀鴨長明當年居住過的方丈復原模型。 好啦今天先到這邊,古事今記也有收錄其他的文章及照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感謝大家的收聽。
Show more...
5 years ago
12 minutes
京都。古事今記
【50秒日中對照朗讀】方丈記序文 鴨長明
來河合神社除了幫繪馬化妝,一定要認識生於下鴨神社的鴨長明,結伴漫步糺之森,厭世地讀方丈記。 「川流悠悠而往,無復原本之水,水面泡沫浮沉,終不長久,世人及其居所,與之亦同。」 境內復原鴨長明(1155-1216)棲所,邊長3公尺的方格屋稱方丈,晚年雲遊各處拆搭方便的簡易居所,1212年在屋內逐字寫下「方丈記」,日本三大隨筆散文。 打開窗戶公開展出內部時,可見簡樸素淨的空間,鴨長明57歲執筆,敘述隱棲時,觀察世態的諸事感悟,假名漢字交錯使用,文中體現無常觀。 1155年次男鴨長明誕生,父親身為下鴨神社的神職禰宜,長明畢生見證平安末期到鎌倉初期的政治紛亂時代,經歷包辦京都大火、地震、捲風、饑饉、遷都一系列天災。 1180年6月1日捲風襲擊京都,方丈記中敘述,無數屋頂檜皮及葺板掀起,落葉般的四處飛散,強風肆虐下只剩斷垣殘壁。 兩個月後平清盛不顧反對,捨棄400年的京都,耗費人力財源強行遷都福原,各處出現暴動而疲於鎮壓,不到半年又灰頭土臉遷回京都,平氏威望一落千丈。 1181年緊接而來養和大饑荒,前年乾旱捲風造成農作物欠收,光是都城就死了4萬2300多人,餓殍遍野的屍臭瀰久不散。 1185年平家一戰滅亡,政權動盪下,鴨長明在世62年經歷8位天皇交替。 他18多歲時父親逝世,未能爭取到接任禰宜,自此投入鑽研和歌及琵琶,46歲左右憑藉努力進入和歌所,雖並非多大職務,當時以貴族名門為主,有才且十分難得。 縱使新古今和歌集中收錄10多首自己的和歌,才華受到世間肯定,他也並非外人所想的獨愛風雅,只是清楚所長而多加發揮。 鴨長明一心所求還是與父親同樣繼承神道。 後鳥羽天皇賞識和歌才華,得知心願而推舉繼任河合神社禰宜,可惜連天皇的臉面都不給,遭受社方反對未果。 鴨長明失望至極,此生神道一職再也無望,50多歲辭去官職出家遁世,雲遊隱居東山、大原、日野山。 年輕遇到不順心,他的情感起伏呈現藝術家特質,得知敬愛父親逝世及無法繼任時,抑鬱吟詠和歌大意。 「啊,我的人生結束了,超想死的(´°̥̥̥̥̥̥̥̥ω°̥̥̥̥̥̥̥̥`)(超譯)」 讀到這邊,有人同感不禁點頭,有人會想起身邊哪個玻璃心的朋友(笑) 鴨長明性情認真到甚至有些鑽牛角尖,不擅交際經營人脈,投入和歌琵琶時整天窩在家裡不出門,同僚證詞指出的沒朋友家裡蹲‼️ 晚年隱居時也並非玩樂悠哉,方丈記中敘述許多災害,失去、毀滅、重建、遷都,留下珍貴的文學歷史資料。 鴨長明布衣粗食極簡度日,勤學佛法內省,貫徹問心求道,最終依然有執念,惘然而未能放下的坦率面對人性,方丈記的一大特色。 離世前最後的遺作,距今800年前的隨筆,方丈記超越時空打動無數人,心有戚戚焉。 上天給予世人諸多磨難,多少來去,多少求而不得,多少鬱鬱不甘,無法入手真正渴望的事物,偶有垂憐無心之舉成就流傳。 「ゆく河の流れは絶えずして、しかももとの水にあらず。よどみに浮かぶうたかたは、かつ消えかつ結びて、久しくとどまりたるためしなし。世の中にある人とすみかと、またかくのごとし。 」 「川流悠悠而往,無復原本之水,水面泡沫浮沉,終不長久,世人及其居所,與之亦同。」 方丈記令人神往的開頭,影響了後來的平家物語,然而更加貼近日常景象,鴨長明漫步糺之森庇蔭下,從小到大最為深愛之地,相對帶來痛苦執念。 視線停滯字裡行間,此刻你我站在鴨長明身旁,共賭鴨川逐水幻化泡沫一幕。 耳畔響起低吟,詠嘆世間無常。 (2020.7.29攝影)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Show more...
5 years ago
50 seconds
京都。古事今記
【30秒中日對照朗讀 】百人一首-9-小野小町
百人一首優雅動人的和歌精選,和大家分享中日對照的朗讀。 第九首 小野小町 「憂思逢苦雨,人世徒嘆然,奈何春色去,落花對衰顏。」 「花の色は うつりにけりな いたづらに わが身世にふる ながめせしまに」 五七五七七的結構,翻成中文時經常煩惱五言、七言絕句,又或是律詩或宋詞格式。 參考了許多翻譯 ,最後還是決定不過度講究格式,依照每首和歌的意境做出調整。 小野小町是平安時代風華絕代的美女,才貌雙全,生平諸多紀錄不詳更添加神秘色彩,收錄在百人一首的和歌,勘稱經典代表作。 「綿綿憂思逢苦雨,花落顏衰徒嘆然。」 眼見雨中殘花,美人感嘆容顏老去,最初只翻譯兩句,氣勢足然而餘韻未到,還是參考網路翻譯,添加成五言。 百一首翻譯 網路參考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31044844 小野小町 隨心院 https://www.facebook.com/pg/kannsaiky... 京都古事今記 https://www.facebook.com/kannsaikyouto/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
Show more...
5 years ago
33 seconds
京都。古事今記
【歷史風雲人物的辭世句】細川玉 中日翻譯朗讀
細川玉身為明智光秀的掌上明珠,信仰基督接受洗禮後改名Gratia,本能寺之變後一夜淪落為叛臣之女,注定她悲壯起伏的人生,辭世之句中深切感受活出武家之女的風骨。 細川ガラシャ辞世の句 「散りぬべき 時知りてこそ 世の中の 花も花なれ 人も人なれ」 「花知凋零堪稱美,人亦何懼死期來。」
Show more...
5 years ago
23 seconds
京都。古事今記
京都古事今記,說書歷史、神話、鬼怪、人文及掌中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