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路加福音十八1-8
聆聽聖言
耶穌給他們設了一個比喻,論及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 他說:「某城中有一個判官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在那城中另有一個寡婦,常去見他說:請你制裁我的對頭,給我伸冤罷!他多時不肯;以後想到:我雖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只因為這個寡婦常來煩擾我,我要給她伸冤,免得她不斷地來糾纏我。於是主說:你們聽聽這個不義的判官說的什麼!天主所召選的人,日夜呼籲他,他豈能不給他們伸冤,而遷延俯聽他們嗎?我告訴你們:他必要快快為他們伸冤,但是,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
釋經小幫手
耶穌用判官的比喻來說明天主一定會聆聽我們的祈禱。福音中這位不敬畏天主、也不敬重人的判官,多次不願意為城中的寡婦伸冤,但為了要擺脫寡婦的糾纏,才願意幫助她。耶穌用這個比喻來說明,連這樣不敬天愛人的人都會回應他人的需要,更何況是愛我們的天主?難道愛我們的大能天主不會更積極、更友善、更渴望來回應我們迫切的祈求嗎?因此,耶穌邀請我們「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要相信天父的計畫和愛。然而,為什麼有時候天主似乎遲遲不回應我們的祈禱呢?也許,天主允許生命中的困難成為我們信德真正的檢測器。讓我們反省:我們是否會讓一點風吹草動就動搖我們對天主的信心,或者因為天主沒有按自己想要的方法和時間回應我們的祈禱而陷入抱怨和懷疑,並責怪天主和他人?或我們雖然相信天主,卻在為自己的需要獻彌撒、作九日敬禮、朝聖求恩而未見到想要的結果時,開始懷疑天主的愛和祈禱的效力?或許,這時候的我們,也想去其他神廟求恩?或到處尋求各種坊間流傳的妙方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今天耶穌呼籲我們要堅持相信,並挑戰我們:「人子來臨時,能在世上找到信德嗎?」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願意相信天主給我安排的是最好的、最適合我的嗎?」也祈求耶穌扶助我們的小信德,在還未獲得天主的回應時,接納自己的狀況,並不斷轉向主。
品嚐聖言
人應當時常祈禱,不要灰心。
活出聖言
從小事情及每天的祈禱開始培養我們微薄的信德,建立與天主真實的關係。
全心祈禱
主,我對祢的信賴常被動搖,祈求祢幫助、輔助我的小信德,讓我更加信靠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