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不是神經病,是你我都有可能經歷的大腦小感冒,
沒有誰比較正常,我們都在經歷人生。
本節目希望透過康復者的親身分享
以及精神疾病相關專業人士的訪談,
聊聊那些關於生活、關於復元、
關於那些被誤解的精神疾病大小事。
在這裡,我們拆解「神經病」的標籤,
看見真實、溫暖、勇敢的每一個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精神病不是神經病,是你我都有可能經歷的大腦小感冒,
沒有誰比較正常,我們都在經歷人生。
本節目希望透過康復者的親身分享
以及精神疾病相關專業人士的訪談,
聊聊那些關於生活、關於復元、
關於那些被誤解的精神疾病大小事。
在這裡,我們拆解「神經病」的標籤,
看見真實、溫暖、勇敢的每一個人。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集旻宸和我們分享了在復元的路上,如何憑藉宗教信仰來穩定情緒以及應對生活、人際中的挑戰,同時他也發現自己對生活的熱情也能影響其他人,並在與人相處時,感受到自己是受到歡迎的,即使與人有摩擦,也是一種學習。
訪談中,孟珊提到了家庭支持系統在復元路上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當生病的家人狀況惡化或症狀復發時,家屬往往是第一線承受失控或混亂狀況的人。也由於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家屬可能無法對外人述說家裡的困境,導致整個家庭都感到孤立無援。因此,家屬本身也需要復元與支持,包括喘息的空間、處理危急情況的應對方式,以及舒壓等等。
復元的過程是非線性的,很多時候是「進兩步退一步」,但這也是進步。重要的是,我們能在起伏中一次次地調整自己,一次次地做出選擇,每一個經歷都會是我們成長的養分,力量就在這過程中一點一滴的長出來了,支持著我們繼續前面的旅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本集延續上集持續帶聽眾來認識會所的運作核心與模式,旻宸分享了他來到會所後經歷社交能力改善,以及在會所中所獲得的安全感與支持。
記得旻宸在上集提過:「每個人在會所裡待下來,不論是職員和會員,都是這個會所的成功者。」這代表他不僅看見自己的成長,他也能以優勢、正向的觀點去看待夥伴。在這裡,沒有好與壞的評價,也沒有正確答案,只有「動機式教練」陪著你大量的討論,讓你看見自己的真心想望,知道自己可以有所選擇,可以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看見疾病背後那個經歷人生經驗的「人」,這也正是會所想要帶給每個來到這裡的夥伴,一個看待生命的視角,讓他們重新相信自己有力量有力量去生活、去創造、去活出心之所向的人生。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什麼是「會所」?它的運作模式和傳統的精神醫療及復健機構有甚麼不同?
本集邀請到了台中市「心樂活會所」的孟珊督導和康復者旻宸,帶我們走進會所的日常,看見會員和職員間的夥伴關係如何成為復元的核心,並在平等、尊重與希望的氛圍中,一步步學習生活技能、發展社交連結,重啟「自主人生」!
下一集,我們也將繼續請孟珊和旻宸來為我們呈現會所的日常工作,以及帶給他們生命甚麼樣的改變?敬請期待.....
#精神障礙者協作模式服務據點 #心樂活會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今天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位於台中市的安心社區復健中心的郭曉倫主任和精神康復者阿喬,來為我們聊聊甚麼是「社區復健中心」?當康復者離開醫院後,社區復健中心在復元的路上帶來甚麼樣的支持?
阿喬由他自身的經歷,分享了從發病到就醫,這一路上家人、醫療和社區資源的支持,以及穩定用藥、運動對他復元的幫助。平時阿喬也很積極參與去汙名化的活動,更加入了「足步復元聯隊」,時常和同儕相約踢足球,如今對自己的生活很滿足與喜樂。
感謝倫倫主任和阿喬所帶來的溫柔和正面的能量,也讓我們認識更多精神復健社區資源,只要我們願意走出去,這些支持一直都在,一起陪伴我們安心的在社區生活,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心伙聊元」代表心與心作伙,一同來聊復元。
本節目製作為「心樂活協會」,也代表「心樂活協會」與大家聊聊復元。
這一集邀請到精神康復者皓淯,他也是料理達人,為我們分享他有興趣的料理。貼心的皓淯常常煮東西給家園夥伴和協會的工作人員吃,
他不僅自己康復了,他也用美食療癒大家。
皓淯用他擅長的料理,串起與人的連結,持續地走在復元的路上,
我們都很為他感到開心!
皓淯加油,朝你的夢想前進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心伙聊元」代表心與心作伙,一同來聊復元。
本節目製作為「心樂活協會」,也代表「心樂活協會」與大家聊聊復元。
這一集邀請到精神康復者小靖來聊聊復元旅程中的工作動力,
小靖用幽默風趣的談話方式,為我們分享在不斷嘗試的工作中,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他也不藏私的分享從多次的求職經驗中所掌握到的面試訣竅,
工作生涯中,也有失敗的時候,但他很總能從這些經驗中汲取養分,
以及在工作中找到與自己症狀和平共處的方式,
如今他能像朋友般地看待自己的疾病,努力的自立生活。
祝福小靖,也祝福每一位康復者都能找到復元中的工作動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心伙聊元」是由本集的康復者暘胤所發想的主題,
代表心與心作伙,一同來聊復元。
本節目製作為「心樂活協會」,也代表「心樂活協會」與大家聊聊復元。
這一集的來賓是康復者暘胤,他為我們娓娓道來從生病到復元的經驗,
從他真誠的分享中,讓我們親自聽見康復者的故事,
很喜歡他說的:「我們除了疾病經驗比你們豐富外,我們和一般人一樣沒有太大的區別,我們一樣需要被愛、需要被肯定、需要被看見...」。
暘胤錄完後還跟我們說,他還有好多可以分享的,
期待之後再與大家聊聊,這將帶給同樣走在復元路上的夥伴許多的鼓勵,
心伙聊元,復元達人,我們下次空中見了!
如果你喜歡我們今天的分享,也請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支持我們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有意義的內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
「精神病不神經」開播了,
第一集來和大家聊聊我們的節目名稱,
這個節目名稱是由我們一個康復者發想的,
她當時不加思索地脫口而出,
我們一聽到這個名稱,就覺得好有感覺,
很符合這個節目想要傳達的中心思想。
這一集我們也從剛剛播完的「我們與惡的距離II」來探討我們與精神病的距離。
聊聊任何人都有可能因創傷導致憂鬱、
並且第二季的劇情有回溯過去,了解事件發生的成因,
對於精神疾病有去汙名化的效果,
我們也探討了劇中縱火精神疾病角色,是去汙名還是加深誤解?
如果你喜歡我們今天的分享,也請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
支持我們繼續為大家帶來更多有意義的內容!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cy6bq5a00c301rueyfrd1u5/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