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Society & Culture
History
Comedy
Technology
True Crime
News
Sports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16/v4/c9/65/bb/c965bb76-2651-b675-c1b8-11e767a9fad2/mza_12330377879937506753.jpg/600x600bb.jpg
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二、三分會
86 episodes
1 week ago
《六祖壇經》裡寫道:「不悟,佛是眾生;一念轉悟,眾生是佛。」迷與悟,常常只在一念之間!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轉苦為樂、轉凡為聖。 --《迷悟之間》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傳播人間佛教,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二、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從而探討人生哲理。
Show more...
Buddhism
Religion & Spirituality
RSS
All content for 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is the property of 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二、三分會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六祖壇經》裡寫道:「不悟,佛是眾生;一念轉悟,眾生是佛。」迷與悟,常常只在一念之間!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轉苦為樂、轉凡為聖。 --《迷悟之間》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傳播人間佛教,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二、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從而探討人生哲理。
Show more...
Buddhism
Religion & Spirituality
https://d3t3ozftmdmh3i.cloudfront.net/staging/podcast_uploaded_nologo/38942745/38942745-1694208548458-963c9c1c3328.jpg
EP66 高貴的謙卑
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6 minutes 5 seconds
8 months ago
EP66 高貴的謙卑

「粤讀者」: 勞杏玲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分會

後期製作: 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二分會

本期與大家一同「粵讀」星雲大師《迷悟之間1-真理的價值》中的短文:「高貴的謙卑」

閱讀全文:

  「滿招損,謙受益」,愈是成熟的稻穗,頭垂得愈低;成熟的果實,開花可以向上,結實都是向下。

  中國人的禮節,非常注重彎腰、點頭、敬禮、頷首、頓首、三跪九叩等。現在的西洋禮有脫帽、握手、擁抱,主要都是表示友好,表示自我謙卑。佛教更以合掌、問訊、禮拜,作為和諸佛菩薩接心,以及向對方表示尊重的恭敬。

  佛教的許多經典,開頭都是「稽首皈依」、「一心頂禮」,這都是透過身行的禮敬、口中的讚美、心中的尊崇,來表示身口意三業的謙卑。

  現代的社會人士,經商的講究「顧客至上」,中華航空公司更標榜「以客為尊」,這都表示自我的謙卑。因為謙卑,才顯示高貴。

  佛門裡,慧可的「立雪斷臂」,是求法的謙卑;理學家,游酢、楊時的「程門立雪」,是求道的虔敬。古代叢林的法師只可在講主的脅旁偏坐,也是自謙的表示;求戒時,戒子要對戒師三請三叩,這才顯示出求戒者的謙卑,唯有如此,才能顯示出師嚴道尊的傳統。

  自古以來,唐堯禹舜之所以聖名遠播、留芳千古,都是因為他們懂得謙卑。孔子也曾問道於老子,這並不表示孔子的無知,而是表示孔子的偉大謙卑。

  有的人在師長面前表示謙卑,有的人在父母跟前表示謙卑,有的人在善知識之前表示謙卑。最了不起的是,有的老師在學生面前謙卑,更顯示老師的飽學;有的父母在兒女面前謙卑,更顯示父母的高貴。

  佛陀經常恭謙地為有病的弟子煎藥、倒水,這並不表示佛陀的渺小,這更顯示佛陀謙卑的慈悲偉大。

  在吾人的生活中,夫妻相處,應該相互謙卑,才能增進感情;朋友之間,應該相互謙卑,才能增加道誼友愛。伯牙子期的知音、劉關張的桃園三結義、孔融對兄弟的讓梨、老萊子的彩衣娛親等,從這些古人的行誼中,都可以看出謙卑的高貴。

  我們稱讚大聖、大賢、大仁、大儒、大德、大師,無不以謙卑為道。所以,吾人要大嗎?謙卑就是最偉大的行誼,謙卑就是最高貴的情操。

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
《六祖壇經》裡寫道:「不悟,佛是眾生;一念轉悟,眾生是佛。」迷與悟,常常只在一念之間!祈願這一千餘篇的短文,能輕輕點撥每個人本自具足的清淨佛性,讓閱讀者皆能轉迷為悟、轉苦為樂、轉凡為聖。 --《迷悟之間》 星雲大師 為追思緬懷星雲大師,傳播人間佛教,國際佛光會洛杉磯協會蒙市第一、二、三分會特此製作粵語播客節目「粵讀者:星雲大師-迷悟之間」,與大眾一起閱讀星雲大師的系列著作,從而探討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