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Business
Society & Culture
Health & Fitness
Sport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11/v4/f2/12/df/f212dfb9-677f-3282-f38e-733e189dc60d/mza_1328140240171241435.jpg/600x600bb.jpg
BIM出新未來
NTU BIM Center
32 episodes
1 week ago
主持人:謝尚賢、張國儀 來賓:若水國際 陳雅信 延續上一集若水國際打進日本市場的故事,這一集我們走進現場,看看當客戶喊出「邊蓋邊建BIM」時,團隊是怎麼應對的。 陳雅信總監帶我們從高雄旅運中心一路到日本改建案, 分享 Scan to BIM 的實務挑戰與團隊心法。 她說:「客戶的追求以終為始,模型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而謝老師則以「相機的進化」比喻 Scan to BIM 的未來發展—從拍照到自動補影、預測、理解空間,技術的演進,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改變了人們合作的方式。 這集不只是談技術,而是談信任、溝通與跨文化合作的智慧。 讓我們一起聽聽,Scan to BIM 如何改變台日營建現場的工作模式與思維。 歡迎留言給我們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Technology
Education,
News,
How To,
Tech News
RSS
All content for BIM出新未來 is the property of NTU BIM Center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主持人:謝尚賢、張國儀 來賓:若水國際 陳雅信 延續上一集若水國際打進日本市場的故事,這一集我們走進現場,看看當客戶喊出「邊蓋邊建BIM」時,團隊是怎麼應對的。 陳雅信總監帶我們從高雄旅運中心一路到日本改建案, 分享 Scan to BIM 的實務挑戰與團隊心法。 她說:「客戶的追求以終為始,模型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而謝老師則以「相機的進化」比喻 Scan to BIM 的未來發展—從拍照到自動補影、預測、理解空間,技術的演進,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改變了人們合作的方式。 這集不只是談技術,而是談信任、溝通與跨文化合作的智慧。 讓我們一起聽聽,Scan to BIM 如何改變台日營建現場的工作模式與思維。 歡迎留言給我們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Technology
Education,
News,
How To,
Tech News
Episodes (20/32)
BIM出新未來
S2Ep.13: 跨越疆界的數位轉型:若水如何打進日本營建市場?(下) Ft. 若水國際 陳雅信 總監
主持人:謝尚賢、張國儀 來賓:若水國際 陳雅信 延續上一集若水國際打進日本市場的故事,這一集我們走進現場,看看當客戶喊出「邊蓋邊建BIM」時,團隊是怎麼應對的。 陳雅信總監帶我們從高雄旅運中心一路到日本改建案, 分享 Scan to BIM 的實務挑戰與團隊心法。 她說:「客戶的追求以終為始,模型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而謝老師則以「相機的進化」比喻 Scan to BIM 的未來發展—從拍照到自動補影、預測、理解空間,技術的演進,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改變了人們合作的方式。 這集不只是談技術,而是談信任、溝通與跨文化合作的智慧。 讓我們一起聽聽,Scan to BIM 如何改變台日營建現場的工作模式與思維。 歡迎留言給我們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 week ago
20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12: 跨越疆界的數位轉型:若水如何打進日本營建市場?(上) Ft. 若水國際 陳雅信 總監
在全球數位轉型的浪潮下,若水國際如何一步步走進日本這個相對封閉的營建市場? 本集我們邀請若水國際 BIM 整合服務總監陳雅信,分享從 2020 年起布局日本市場的契機、與丹青社合作的過程,以及在跨文化合作中遇到的挑戰與收穫。 從語言門檻、專案磨合到建立信任的細節,這段歷程不只是BIM的應用,更是一場關於耐心、合作與長期夥伴關係的深刻體驗。 如果你對跨境合作、日本營建產業的文化觀察 感到好奇,千萬別錯過這一集! 歡迎留言給我們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 month ago
27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11: 從火星技術到工地現場:AI怎麼幫營建產業解題?(下) Ft. 必揚極限 翁瑋駿 經理
上集我們見證了從火星回來的 Hybrid AI,這集,它將在工地現場展現真正的價值! 我們繼續與 Beyond Limits 的Eric深度對談,聊聊 AI 如何成為營建業的關鍵助力,解決那些讓工程師們頭痛的「不可能的任務」。 想像一下,過去要花好幾個月、幾個人力才能完成的繁瑣工作,AI 竟然能在一個星期內輕鬆搞定。這集的訪談中,你將聽到: 效率的關鍵:分享在香港的建築專案中,AI 結合LiDAR取代人工,自動化產出每日工程報告,大幅提升專案管理效率。資料的串接:探討 AI 如何解決營建業「資料分散各地,留了卻用不上」的普遍困境,並協助將 2D 圖紙與 3D 模型進行比對與串接,讓過去難以整合的資料變得可用。訪談者與受訪者都強調,AI 的任務是「協助」,最終的決策與責任,都還是由專業人士來把關。這也點出了這集最核心的議題:AI 的應用,最終都圍繞著「信任」。 這場對談不僅是關於技術,更是關於人如何與 AI 合作,共同創造一個更有效率、更值得信任的產業未來。 歡迎留言給我們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
Show more...
1 month ago
27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10: 從火星技術到工地現場:AI怎麼幫營建產業解題?(上) Ft. 必揚極限 翁瑋駿 經理
Send us a text 一套曾在火星探測車「好奇者號」上運行的 AI 技術,如今正出現在台灣的工地現場。 Beyond Limits 的 Hybrid AI 出身特殊——它的技術根基來自 NASA 與加州理工學院的任務研究,最早被應用在火星探測車上,幫助探測器在地球訊號延遲數十分鐘的環境下,自行判斷並完成任務。如今,它被轉譯到地球上的產業情境,協助營建工程處理龐大的規範、圖資與現場資料。 在訪談中,團隊點出幾個關鍵觀察。工程資料不是沒有,而是分散在不同系統、不同格式,最後往往「留了,但用不上」。這也是為什麼工地現場需要 AI,不是為了聊天,而是要能做出任務判斷:根據規範、圖資與現場狀況,告訴你問題在哪裡、該找誰處理。這背後正是 Hybrid AI 的特色——結合不同 AI 技術,幫助工程團隊做出判斷與決策。 這不是科技的單次展示,而是一場從太空到地表的轉譯——讓 AI 成為工程人日常工作中能信任的任務夥伴。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
Show more...
2 months ago
27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9: 捷運蓋十年、營運一百年:從安坑到汐東線的BIM+MR Ft. 新北捷運局 陳加乘 專員
Send us a text 台灣的捷運工程總是需要花上十年才能完工,但真正的挑戰,其實是後面那一百年。 當模型畫完、工程交付,資料真的能被撈出來用嗎?未來維修人員看得懂嗎?有制度接得起來嗎?這才是工程的長期價值所在。 本集《BIM出新未來》邀請新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的陳加乘專員,帶我們回顧捷運局從安坑線開始導入 BIM 和混合實境(MR),一路走到汐東線把技術規格寫進合約的過程。從一副 MR 眼鏡到一整套制度設計,這不只是科技應用,更是一次次和設計單位、監造廠商現場磨合的真實推動經驗。 他談到現場怎麼戴上眼鏡對齊模型、怎麼讓資料不只是交差,而是留下來陪捷運營運五十年的依據;也談到為什麼模型做完不能只是展示,而是要讓每一筆圖資都能撈得出來、接得下去。 因為在缺工缺料的今天,真正難的是這一句話── 人力越來越少,經驗不能再靠口耳相傳,要靠新技術與制度留下來。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6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8: 從5人團隊到全國百工地:住都中心打造BIM落地實戰法則 Ft. 住都中心 葉韋呈 組長、許橙瀠 資深規劃師
Send us a text 在社會住宅大規模推動下,國家住都中心成了全台少數真正面對「如何用制度管理BIM」這個問題的單位。 這集節目邀請到工務二組組長 葉韋呈與資深規劃師 許橙瀠,他們從自己的現場經驗談起——談一支五人小組如何支撐百案推進,談契約如何調整才能讓廠商配合執行,談監造與統包間的角色落差,也談組織內部如何慢慢補齊理解與實作的斷層。 葉組長說:「不是每個案子都要100分,但至少每一個人都要知道怎麼做到80分。」這不是退讓,而是一套為了讓制度可以被落實的選擇。 內容從檢核表怎麼設計、走動式督導怎麼執行,到施工模型如何轉進圖資倉儲、營運階段怎麼串接COBie欄位,細節紮實,方向清晰。 如果你關心 BIM 在公共工程裡到底怎麼落地,這是一場直接從第一線出發的紀錄。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1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7: 推了十年BIM,機電設計還是卡在現場走位?(下) Ft. 正弦工程 陳一坤 董事長
Send us a text 在本集《BIM出新未來》下集中,我們繼續與正弦工程顧問董事長陳一坤大哥深入討論 BIM 在機電設計與施工流程中的實務挑戰。 面對設計圖無法直接落地、施工圖需現場重製的情況,陳董事長從實務經驗出發,指出當前制度中角色分工與責任界定尚不清晰,使得BIM雖已普及於技術面,卻在執行層面難以發揮預期效益。 訪談中也提到「前BIM」與「後BIM」在實務上的轉變現象,以及在統包專案中如何重新建構協作流程、提高設計參與度。這是一集從現場觀察出發,冷靜解析制度實況的專業對話。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5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6: 推了十年BIM,機電設計還是卡在現場走位?(上) Ft. 正弦工程 陳一坤 董事長
Send us a text BIM 推行十多年,但機電設計依然經常在現場「補破口」。到底問題出在哪?是圖有問題,還是制度從沒打算讓它順利走到現場? 本集邀請正弦工程顧問董事長陳一坤,從他三十年走過設計、管理與現場整合的經驗出發,帶我們拆解機電設計難以發揮價值的制度性結構。他不諱言,圖畫得再正確,現場卻常做不出來,真正卡住的不是人,而是角色、責任與流程從頭就沒說清楚。 在上集中,我們將聽見: 為什麼設計圖無法有效落實到現場?機電設計人員的角色為何常被誤解甚至被邊緣化?當設計被拆成不同層次委外,會產生哪些協作斷層?在統包制度下,機電設計是否真的能重拾主導權?這是一集直視制度盲區、打開產業對話的關鍵訪談。如果你也曾在設計與現場間兩頭為難,這集將為你提供最真實的產業回聲。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5 months ago
28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5: 不是沒人學,是沒人留? 工程人才荒背後的真相與出路 Ft. 亞新工程 高宗正 副董事長
Send us a text 本集邀請亞新工程顧問公司副董事長高宗正,分享他橫跨公部門與顧問業的推動經驗,從CAD的導入、BIM的推行,到AI與數位化管理的實踐觀察。 在擔任新北市副市長期間,他推動公共工程導入BIM制度化;進入私部門後,則面對人力不足、設計與施工脫節、數位轉型難落地等現場挑戰。他不談理論,而是用三十年的現場經驗告訴你:轉型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文化、制度與人才三方面的持續磨合。 這是一集關於實戰的對談,也是一位工程人給產業的提醒與期許。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5 months ago
43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4: 減碳才是王道!從建築、制度到人才的三重挑戰 Ft. 臺師大 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葉欣誠老師
Send us a text 本集《BIM出新未來》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的葉欣誠老師,帶我們回顧台灣減碳政策的演進,並深入剖析碳交易制度、隱含碳、公共建設的永續轉型與綠領人才培育等關鍵議題。 葉老師指出,淨零轉型不能只談技術或熱情,真正的挑戰在於制度設計與市場認知的落差。他更強調「減碳才是王道,碳交易只是最後一哩路」,並提醒建築與工程領域,要正視那些一旦決定、就會長期固定碳排放的設計與建造選擇。 從政策制度到實務挑戰,從人才教育到建築永續,本集是一場深具現實感的永續轉型對話,也是一記提醒:當碳費真的來敲門,我們準備好了嗎?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5 months ago
33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3: 碳排少一點,強度不能少!結構設計的低碳挑戰! Ft. 臺大土木 吳東諭老師、胡瑋秀老師
Send us a text 從鋼筋配置到材料強度,從施工方式到模組化思維,早在開工前,每一道設計選擇,其實都在累積碳排成本。 本集《BIM出新未來》邀請臺大土木系的吳東諭與胡瑋秀老師,一起從結構工程的專業角度切入,探討如何在安全、效率與永續之間找到最好的平衡。 你將聽見高強度混凝土、多螺旋箍筋、鋼構回收與碳封存等多面向的實務經驗與觀察,也將重新思考,設計階段的每一筆計算與決策,到底能不能做得更低碳? 這集結構紮實、觀點深入,等你來挑戰。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6 months ago
29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2: 痛點甜點都別錯過!標準怎麼成為營建數位轉型的最佳助攻? Ft. bsi 英國標準協會 Kevin Wong 總監
Send us a text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 BSI 英國標準協會亞太區建造環境總監 Kevin Wong,從他長年觀察全球營建產業的經驗出發,深入解析標準如何成為數位轉型的關鍵推手。 本集將聽到他如何看待 ISO 19650 在各國落地的差異與挑戰,AI 與 BIM 整合的實務案例,以及他對資訊共享、產業信任與跨國合作的深刻見解。 本集不只是標準應用的解密,更是一次打開國際視野、連結痛點與甜點的深度交流。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6 months ago
42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2Ep.1: 數位轉型不靠嘴,WSP林總用實戰帶你衝! Ft. WSP 林恭平總經理
Send us a text 在這集節目中,我們邀請 WSP 美商科進栢誠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台灣區總經理林恭平Frank,從他跨領域的職涯歷程,談到如何以創新視角帶領團隊面對ESG與數位轉型的雙重挑戰。 本集將聽到他如何看待AI對工程顧問產業的衝擊與助力、台灣營建業數位轉型的現況與困境,以及他對未來工程教育的深刻觀察與建議。 本集不只是對產業趨勢的分析,更是對未來工程人才的提醒與激勵。 一場融合科技、管理與教育觀察的對談,精采可期!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7 months ago
39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9: 永續工程的未來藍圖:中鼎淨零永續措施與成果分享 Ft. 中鼎集團 何麗嫺永續長
Send us a text 農曆年前的壓軸一集,也是第一季的完美收官!第二季將在年後隆重回歸,敬請期待! 為第一季壓軸登場的是中鼎集團的何麗嫺永續長!她為我們揭開中鼎永續推動的三大主軸:鏈結核心業務、組織深化發展,以及全面的綠色轉型策略。中鼎以工程專業為基石,結合永續目標,打造出專屬的淨零之路! 更讓人驚豔的是,何永續長不僅專注於本地實踐,也曾參與於杜拜與亞塞拜然的 COP 氣候會議,將國際減碳趨勢與策略融入中鼎的實務中,提升企業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 此外,中鼎透過「中鼎大學」和「鼎學網」分享超過40年的專業工程知識,今年更與臺大攜手合作,推動教育部綠色工程人才培育計畫,培養下一代兼具專業力與永續視野的工程師,為未來的挑戰做好準備! 含金量滿滿的一集,還請準時收聽!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
Show more...
9 months ago
38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8: 讓建築設計更聰明!AI如何改變設計與施工 Ft.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廖文瑜建築師
Send us a text 🏆 BIM與AI的雙重力量,正在悄悄改變建築產業!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廖文瑜建築師大秀AI實力!從Meta Llama亞太區黑客松一路闖進前五。本集節目,我們跟隨廖建築師的參賽旅程,從備賽過程中的跨領域溝通到AI工具的學習與應用,探索AI如何透過Llama等技術提升設計、施工與營運管理效率! 這不僅減少了反覆修改的煩惱,還優化了圖件檢查的合規性,讓設計流程更加高效流暢。AI與BIM的聯手,正在釋放設計師更多的創作空間,讓專案進度透明化、設計品質更上一層樓! 想知道AI如何助力建築產業,變得更高效、更聰明?快來收聽這集節目,感受技術與創意的火花!🎙️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35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7: 從化工博士到淨零推手:跨域教授謝依芸的綠色轉型實踐經驗(下) Ft. 臺大土木 謝依芸老師
Send us a text 綠色轉型如何從教育延伸到實務?這一集,小謝老師和我們聊到如何培養下一代「T型人才」,用跨界思維應對淨零挑戰! 從課堂設計到產業應用,小謝老師以「綠色工程」為核心,分享如何透過跨領域課程與業界合作,讓學生在校園中學會法規、經濟與技術結合的技能。她還提到,政策協作和部門整合是推動淨零的關鍵,並以具體案例說明AI與智慧技術在能源規劃與碳管理上的新可能。 想知道如何從教育與實務的連結中找到綠色轉型的突破口?快來聽聽這集的精彩分享吧!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0 months ago
20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6: 從化工博士到淨零推手:跨域教授謝依芸的綠色轉型實踐經驗(上) Ft. 臺大土木 謝依芸老師
Send us a text 化工博士、財金背景,還能跨足土木?!小謝老師用跨界專業告訴我們,淨零減碳真的可以又專業又實際!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臺大土木系的謝依芸教授,從她的跨界背景聊到如何結合技術與策略視角,面對能源轉型中的法規挑戰、成本壓力和社會溝通難題。小謝老師用她的「T型思維」探索淨零目標的可行性,迎接低碳時代! 營建業的夥伴們,想知道如何在淨零轉型中找到突破點?來聽聽小謝老師的妙招吧!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28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5: 從校園到實務:BIM競賽如何塑造下一代建築人才 Ft. 陽明交大 高明秀老師、臺大土木 高翔同學
Send us a text BIM競賽到底有多精彩?這次邀請了老師和學生一起來聊聊,雙視角爆料他們的備賽故事和趣味經歷! 陽明交大高明秀老師曾帶領學生獲得土水BIM競賽的冠軍隊伍,此次帶來指導心得,揭開比賽題目如何緊扣實務需求;而臺大土木系的高翔同學不僅參加過土水BIM競賽,更參與過國際技能競賽的BIM職類,本次分享參賽中的酸甜苦辣,從個人挑戰到團隊合作,精彩故事一個接一個! 本次內容一次揭露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舉辦的BIM軟體應用競賽以及國際技能競賽「數位建設BIM」職類,兩種競賽秘辛。如果你也想知道BIM競賽的魅力,以及如何從校園走向實務,這集絕對讓你收穫滿滿!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1 months ago
34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4: 施工管理不再頭疼!4D BIM精準排程,效率倍增(下) Ft. 築本科技劉德人總經理、豐譽營造張寓翔副所長
Send us a text 這次我們繼續跟三大型男聊聊4D BIM的妙用! 4D BIM到底怎麼讓施工管理更簡單、效率更高?在這一集裡,我們深入探討如何用4D BIM進行動態排程,不僅讓專案進度更加透明,還能解決機電排程與土建協調的挑戰!三位專家們從工地的實際經驗到專案管理中的小細節,分享了不少關於台灣與國外排程應用的有趣觀察! 除此之外,還有AI和自動化未來在BIM的發展潛力!如果你想知道4D BIM如何讓排程更順、施工管理更有效率,這集一定不能錯過!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2 months ago
28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S1Ep.13: 施工管理不再頭疼!4D BIM精準排程,效率倍增(上) Ft. 築本科技劉德人總經理、豐譽營造張寓翔副所長
Send us a text 三大型男來告訴你什麼是4D BIM! 這一集,我們邀請了來自三大領域的專家——學術界、BIM顧問公司以及營造廠的專家代表,從不同角度共同探討4D BIM在施工管理中的應用與挑戰 三位專家將各自分享了在實務操作、專案管理和學術研究中的寶貴經驗。討論中,我們聚焦於如何透過B4D BIM使專案進度更加透明,提升施工現場的協作效率,並剖析台灣與國外在排程應用上的差異。 從現場工人的實際操作,到顧問公司對BIM技術的精細管理,對談中也不時提到工地現場發生的小插曲,三個大男孩帶你全面了解BIM技術的多元應用!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
Show more...
1 year ago
29 minutes

BIM出新未來
主持人:謝尚賢、張國儀 來賓:若水國際 陳雅信 延續上一集若水國際打進日本市場的故事,這一集我們走進現場,看看當客戶喊出「邊蓋邊建BIM」時,團隊是怎麼應對的。 陳雅信總監帶我們從高雄旅運中心一路到日本改建案, 分享 Scan to BIM 的實務挑戰與團隊心法。 她說:「客戶的追求以終為始,模型只是起點,不是終點。」 而謝老師則以「相機的進化」比喻 Scan to BIM 的未來發展—從拍照到自動補影、預測、理解空間,技術的演進,不只是硬體升級,更改變了人們合作的方式。 這集不只是談技術,而是談信任、溝通與跨文化合作的智慧。 讓我們一起聽聽,Scan to BIM 如何改變台日營建現場的工作模式與思維。 歡迎留言給我們 臺大BIM研究中心:www.ntubim.net 台灣BIM聯盟:https://www.bimalliance.tw/ Facebook粉絲頁:www.facebook.com/BIM.NTU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NTUBIM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