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由金鐘獎得主廖文瑜與松擇明老師,與您輕鬆談、深度聊生命故事的空中平台。 
 
廖文瑜是《佛國之旅》節目製作人,她曾走過1百多個城市、6百萬公里路程,拍攝20餘國世界佛教遺址,也曾記錄藏人50年流亡史,是一位人生從絢爛跌至谷底又重生的奇女子,而深諳佛法、易經、老莊和印度瑜伽知識的松擇明老師則是讓她重獲新生的關鍵人物。 
 
兩人攜手共創「本來學堂」究竟是如何協助無數中年個案轉化人生?「天性自然,松瑜和你Soul Talk」帶您與內在的自己深度相遇,一轉生命的質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是一個由金鐘獎得主廖文瑜與松擇明老師,與您輕鬆談、深度聊生命故事的空中平台。 
 
廖文瑜是《佛國之旅》節目製作人,她曾走過1百多個城市、6百萬公里路程,拍攝20餘國世界佛教遺址,也曾記錄藏人50年流亡史,是一位人生從絢爛跌至谷底又重生的奇女子,而深諳佛法、易經、老莊和印度瑜伽知識的松擇明老師則是讓她重獲新生的關鍵人物。 
 
兩人攜手共創「本來學堂」究竟是如何協助無數中年個案轉化人生?「天性自然,松瑜和你Soul Talk」帶您與內在的自己深度相遇,一轉生命的質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下載Yahoo App開啟每一天,讓平凡的日子都變成好日子
Yahoo提供即時的重要新聞推播、每日天氣快報還有各種交通資訊,方便你的每一天,現在加入會員還能集點兌換各種好康喔!
打開Yahoo app,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馬上下載 👉 https://fstry.pse.is/89g6k6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下載Yahoo App開啟每一天,讓平凡的日子都變成好日子
Yahoo提供即時的重要新聞推播、每日天氣快報還有各種交通資訊,方便你的每一天,現在加入會員還能集點兌換各種好康喔!
打開Yahoo app,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馬上下載 👉 https://fstry.pse.is/89g6bd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不要再靠換場景麻醉自己了,中年要面對的,是那根藏在心裡的釘子 
 
你有沒有發現? 小時候我們叫「警察伯伯」, 但現在遇到的,早就變成「警察弟弟」。 那一瞬間,心裡是不是抖了一下? 
 
身材也在偷偷改變。 原本「小姐」的體態, 忽然需要多一塊布才能包得住。 角色更是悄悄轉換—— 從社會的中堅份子退出主場, 眼睜睜看著一批更年輕的人登場, 而自己只能退到場邊。 
 
這些徵兆提醒我們: 你已經走到生命的分水嶺——中年。 很多人選擇去旅行、去朝聖、再談幾次戀愛, 甚至搬到山上住。 但這些,往往只是換場景的暫時舒緩, 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釜底抽薪的方法只有一個: 找到那根深深卡在心裡的「釘子」。 它可能是童年的創傷, 可能是一段未竟的關係, 也可能是一個從未被看見的自己。 
 
當你願意正視它, 中年的迷惘自然能慢慢鬆開, 
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EP.78 |中年危機_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我好像從來沒有自己的人生。」 她坐在占卜桌前,緩緩吐出第一句話。 
 
她已經年近四十。 這一生,她都聽從父親的話。 父親說她身體不好,不適合結婚, 於是她單身至今,把青春交給父母和工作。 
然而,去年父親臨終前卻突然告訴她: 「妳還是要找個伴,才能過好下半生。」 
這句話,讓她震驚又困惑。 
 
一路順從,卻發現自己無法「從一而終」; 終生大事,竟在父親反覆的意見中蹉跎, 如今失去了依靠,她更不知未來要走向何方。 
 
其實,她的迷惘,正是許多中年人的縮影。 從小到大,我們被教導要聽話、要孝順、要合群。 父母說什麼就照做,社會流行什麼就跟著走。 我們替別人完成了人生的作業, 卻很少停下來問自己: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二十歲時,有些人依父母之命早早結婚生子; 三十歲時,把青春都交給家庭與工作; 而在都市裡,或許同齡人還在追夢、旅行、進修, 她們卻已默默背起生活重擔,走了十幾二十年。 
 
直到來到四十、四十五歲, 父母離世、婚姻觸礁、職涯卡關、身體出狀況—— 人生的縫隙才逐漸顯露。 這時候,才會第一次真正地質疑: 「我過去這麼努力聽話,究竟是為了什麼?」 
 
當你願意停下來,開始問自己: 「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你的下半場人生,就終於有機會翻轉了。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下載Yahoo App開啟每一天,讓平凡的日子都變成好日子
Yahoo提供即時的重要新聞推播、每日天氣快報還有各種交通資訊,方便你的每一天,現在加入會員還能集點兌換各種好康喔!
打開Yahoo app,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馬上下載 👉 https://fstry.pse.is/89g6k6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下載Yahoo App開啟每一天,讓平凡的日子都變成好日子
Yahoo提供即時的重要新聞推播、每日天氣快報還有各種交通資訊,方便你的每一天,現在加入會員還能集點兌換各種好康喔!
打開Yahoo app,每天都有新的發現!
馬上下載 👉 https://fstry.pse.is/89g6bd
 
—— 以上為 Firstory Podcast 廣告 ——
 
🎙️EP.77 |中年危機_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沈玉琳罹患血癌、裕隆前總裁 52 歲發現呼吸道腫瘤、54 歲因食道癌離世;張清芳 53 歲離婚,貝佐斯 55 歲結束婚姻。 這些新聞看似八卦或意外,其實背後藏著共同的訊號:—— 中年危機。 
 
🌪 生長激素退場後,生命進入「另一個世界」,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面對。 有人拖延十多年才正視聽力問題;有人因為長期忽略身體警訊,兩年之內癌症奪命。 
中年就是事故高發期。 但這是命運注定的劇本? 還是我們有機會,重新編程? 
 
🎧 在這一集,我們聊—— 中年的重大事故,如何從生命能量的角度看清它、走過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EP.76 |中年危機_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愛情,是中年人的還魂丹?》 
 
最近,Coldplay 演唱會上的一段 Kiss Cam 出軌畫面轟動社群——兩位公司高層一夕之間辭職下台,成為全球八卦頭條。外遇新聞之所以讓人津津樂道,除了緋聞感十足,更因為它觸動了我們對「中年愛情」的某種想像:在平淡婚姻中渴望新鮮、追逐禁忌,甚至為此付出一切代價。 
 
其實,這並不是新鮮事。早在經典電影《麥迪遜之橋》裡,我們就看見相似的故事: 🎥 攝影師渴望一個「家」, 👩🌾 農婦想要看見「外面的世界」。 兩人的匱乏,恰好互相投射,於是成就了一場激情卻無法長久的愛情。 
 
但真相是:多數人從未真正探索過自己的內在需求,我們尋找伴侶的條件,往往只是父母、社會早已「內建」的價值觀。於是,我們以為在追求愛,卻常常只是在複製。 
 
🌱 七年之癢、外遇、婚姻裡的無聊,不過是提醒—— 你的內在田地,已經荒蕪太久了。 沒有真正的探索與滋養,再多的新鮮感,也只是煙火。 
 
榮格說過:當父母失去光彩與活力,孩子也會跟著吸收這份暗淡,甚至一代一代地延續下去。 
 
✨ 這一集,我們不只是談外遇,而是要一起探問:
👉 點開這一集,一起看見「外遇」背後的中年真相。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EP.75 |中年危機_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春夏已過,你看見內在的秋天了嗎?》 
 
你曾經走得很快,奔得很遠, 在春與夏的歲月裡,把所有能量都給了世界。 
 
但來到中年,風起了,葉落了, 你卻還沒意識到: 不是你變得不夠好, 而是生命要你,停下來,看見另一種秩序。 
 
我們多麼習慣向外專注, 卻從未學過——如何把注意力收回, 安住在自己心中。 
 
🍁 中年,是注意力碎裂的季節, 但也是學會「慢與整合」的開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EP.74|#中年危機 開啟第二人生黃金期 
《中年,很焦慮,自己空空蕩蕩》 
 
一位知名心理諮商師回顧說: 
「今年48歲,我覺得中年危機來得比別人早。 40歲時,在醫院工作13年的倦怠感瘋狂襲來,明顯感覺自己不快樂, 我覺得靈魂在消融,仿佛沒有活力。」 
毅然離職後,突然多了大把時間, 「我才發現這個『空』好焦慮喔!每天醒來就覺得心臟開始跳跳跳, 沒有東西可以定焦,生活失去重心。」 
 
💔你是否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覺?
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不夠努力。 這正是你走進中年,每個人必經的**「焦慮空虛」**, 面對的是內在的空洞和無所適從。 
 
🌿這一集,我們將深入剖析為何中年是焦慮感最強烈的階段, 以及如何走出這個「空空蕩蕩」的困境: 
 
💡為什麼中年人會覺得生活失去了重心,內心的空虛無法填補? 
💡當焦慮成為常態,我們該如何對待這種情緒,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你正處於哪個能量位置?是否已經在無意識地逃避現實? 
 
🧭這一集,不只是描述焦慮,更會提供具體的自我觀察方法, 幫助你理解這份焦慮背後的能量流動,找到自我重啟的契機。 
 
你不是唯一,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少中年人都曾經迷失。 但關鍵是,當我們理解這個過程,學會擁抱「空」的時候, 才能讓這份焦慮成為轉變的力量。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EP.73|#中年危機之旅 ——如何轉化人生的黃金時期  
《中年無力感:不是你懶,是你一直太努力》 
 
有路,咱沿路唱歌;  
無路,咱蹽溪過嶺。 ——謝銘祐〈路〉 
 
如果你最近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一集,你一定要聽。 
 
從學生時期到步入職場、成家立業,我們大多照著「社會的劇本」一步步前行。 但當年歲漸長,劇本開始出錯了—— 曾經能解的題,現在變得難解;曾經清晰的路,如今迷迷茫茫。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這不是你變懶了,也不是你不夠努力, 而是你走進了中年,每個人終將面對的——「無力感」。 
 
🌿這一集將深入剖析中年無力感的根源: 
💡我們的臍輪——行動力與自我價值的中心, 
為什麼在這個階段會逐漸熄火? 
💡是什麼讓我們不再知道「我為何而做」? 
💡你正處在哪個能量位置?還在試圖掌控,還是已經在逃避? 
 
🧭這不是一集解決方法的速成Podcast, 而是一次真誠的照見,帶你走入心底,重新理解你自己。 你不是一個人。這種「無力卻無法說出口」的感覺, 正是這個時代大多數中年人的共鳴。 讓我們一起,蹽溪過嶺,走出中年迷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 #松瑜SoulTalk EP.72 
 
最近,新聞上充斥著各種意外與災難:  
🔥無預警的火災 
🌀突如其來的風災 
🚗詭異的車禍 
甚至身邊朋友的情緒,也開始變得躁動、易怒、焦慮…… 
這不只是天氣的問題,而是生命能量場在發出訊號。 
 
我們的文化習慣追逐「陽光」與「成就」——喜歡春天的蓬勃、夏天的熱力。 但你知道嗎?在夏至過後,陽光已悄悄南移,陽氣正逐步下藏。 
 
這時候,印度靈性系統也說:守護生命的神——毗濕努漸漸進入沉睡。 毗濕努不是主宰榮耀的神,而是默默支持生命、涵養能量、讓生與死都能穩定轉動的神祇。 祂一沉睡,萬物的秩序也會鬆動。 你若不懂這股能量的轉折,就很容易在外在光芒退場的時候,失去方向,甚至崩潰。 
 
🌬️ 為什麼你開始覺得疲倦、迷茫、煩躁,甚至對生活失去掌控感? 也許,是因為你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外在的亮光」,卻忽略了內在真正的支持力量。 
 
這一集,我們會從身體的能量談起——
✨黑暗不是災難的開始,而是提醒你:真正的穩定來自內在的中軸。 你若能夠在這段「能量下藏」的時節學會持守自己, 你將不再被動盪左右,而能真正成為生命的主人。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EP.71|從印度龍王到中國玄字:蛇如何成為靈性的入口? 
 
你知道嗎? 駕著七匹馬奔馳天際的印度太陽神,正象徵著我們人體七個脈輪的覺醒。 
當這七輪能量潔淨,內在便會升起如太陽般溫暖明亮的自性。 那是一種真正的光明,一種來自生命源頭的覺照。 
 
但,若光代表顯現,那「黑暗中的守護者」又是誰? 
在印度與尼泊爾旅行時,我總被那一條條纏繞在塔與門口的「蛇」吸引目光。 那不只是裝飾——而是龍王,Nāga,蛇神的象徵。他們幾乎無處不在: 塔的基座、水池邊、神殿門口,兩條交纏的龍蛇總是靜靜地守護著。 
 
而在德里的伊斯蘭古蹟「勝利塔」裡,一組印度教浮雕中的龍王,盤繞的形狀竟與中國古代「玄」字的寫法如出一轍——像一條繩,像無限符號,像阿拉伯數字8。這不是巧合,而是文化深處某種「共識」。 
在尼泊爾的神話裡,加德滿都是由文殊菩薩以智慧劍劃山瀉湖所開闢的,湖中原本住著巨蛇——龍王。湖水一旦放乾,蛇退出了深潭,人類才能居住、修行、建立城市。 
 
這個「讓蛇讓出空間」的神話,也像是我們自身的象徵: 唯有直面恐懼,穿越黑暗,才能建立出一個清明的內在世界。 
 
東方的蛇與龍,不只是神話生物,更是一種能量原型的語言。 
 
中國文化對蛇有所畏懼,視之為死亡、毀滅的象徵——「玄武」正是由龜與蛇組成,象徵北方、黑色、終結與再生的力量。 尼泊爾佛塔上北方的不空成就佛,他的寶蓋上也同樣盤繞著交纏的蛇。 
 
在天圓地方的結構裡,東方是光明的釋迦,北方則是被蛇守護的黑暗力量。 
這不就是生命的真相嗎? 光與暗,生與死,脈輪與玄武——從印度到中國,我們看見的是同一條通往神性的道路。 
 
📌 本集你將聽見: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70 
 
在尼泊爾的寺廟與老房子裡,有許多古老的木門,上面浮雕著太陽、月亮,和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不是宗教符號那種眼睛,而是像能看穿你靈魂的——神的眼睛。 
尼泊爾的朋友告訴我: 🌞太陽與🌙月亮,是祝福與吉日的象徵,日夜守護行善之人。 而那雙眼睛——無論刻在神廟,還是刻在凡人的家門上——都在提醒:只許吉祥進入,不准邪眼窺視。 
 
這說法,讓我想起《易經》的離卦——火、光、眼睛的象徵。  
也想到漢代揚雄說的那句話:「酒作失德,鬼睒其室」——當人沉迷失德,邪氣就會悄悄入侵。 
 
☀️太陽,是所有文明共同的光之象徵。 佛教有華開敷如來,道教有太陽星君,印度教則讓祂駕著七匹馬馳騁天際。 但真正重要的,不是信仰哪個版本,而是: 當你內在的光亮起來,真正的神性,才會現前。 
— 
  
 ▶ 📌深入探討:跨文化中的「太陽」、「眼睛」與「內在神性」如何一致地指向真正的力量源頭。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夏至開啟豐盛之門】🎙️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69 
當五行之火推升萬物到最盛! 
在印度,人們崇敬一位掌管豐盛與財富的女神——拉克斯蜜。她是毘濕奴的妻子,也是無數印度女性的名字。 
 
她手中的銅罐,源源不絕流出財寶,象徵著臍輪的能量——來自生命中心的富足與創造力。 
 
其實,你的體內也住著一位拉克斯蜜。 
她是你的臍輪能量,是你家的守護神,是你事業的泉源。 
 
🎙本集Podcast,我們聊—— 
從印度豐收女神到台灣諺語:「聽某嘴,大富貴」 
你會發現,豐盛早已寫進你的血脈裡。 
 
👉 點擊收聽,讓豐收女神的能量在你體內甦醒、活化。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濕婆:無始無終的神之源頭 
🎙️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68 
 
你知道印度最受崇拜的神祇是誰嗎?不是創造宇宙的梵天,不是守護萬象的毘濕奴,而是——濕婆神。 
 
他不只是破壞之神,更是一切的源頭。 
 
什麼是「源頭」? 想像一根永無盡頭的火柱。 神話裡,毘濕奴變成野豬往下追了千年,梵天變成天鵝往上飛了千年,都找不到火柱的底與頂。 最後,他們才明白,那根火柱,就是濕婆的——林伽(Lingam)。 
 
🔥 林伽,象徵男性生殖力,也象徵宇宙的原初動能。在印度,這樣的象徵不只存在於神話中,它在現實生活中無所不在。 
 
走在瓦拉納西或黎施凱詩的街頭,你會看到各種形式的林伽,有的是雕刻、有的只是顆石頭,小小神壇比台灣的土地公廟還多。讓人驚訝的是,澆灌林伽的不只是虔誠的老人,還有稚氣未脫的小男孩與小女孩,一臉篤定地捧水傾灌,彷彿在完成宇宙的秘密儀式。 
 
印度教透過這些故事,把佛教中「無始無終」這種哲理性的觀念,轉化成了可以觸摸、可以想像、可以敬拜的神話。這或許就是印度文化最迷人之處。 
一起來認識這位看不到起點、也無法預測終點的神——濕婆。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67 
 
在神明如雲的印度,想當個出名的神也不容易。 
但象神嘎涅夏(Ganesha)不一樣——祂有象頭人身的高辨識度,更代表著智慧、財富、幸運與圓滿,幾乎涵蓋了人生所有的美好願望。 
 
嘎涅夏是濕婆與雪山女神帕爾瓦蒂之子,傳說祂有32種化身、四隻手、一根斷牙,以及一隻老鼠作為坐騎。 祂總是被印度人請來主持各種「開啟」——無論是動工、結婚、創業、搬家……只要是新開始,就一定有祂的祝福。 
 
但你知道嗎?祂不只是印度的神,祂其實就安住在你脊椎的尾端——是你生命的定心樁,穩定、平安、甚至帶來潛藏的智慧與創造力。 
💫這一集,我們一起走進嘎涅夏的宇宙,認識這位印度的開運之神,與祂跟你身心的奧祕連結。 
 
 
🌱象神能量前行|重啟根輪,讓幸福扎根 這場工作坊是進入象神能量的前導修習,也是你與生命穩定力量重新對接的起點。 邀請你一同重啟根輪,讓幸福真正生根、發芽。 
👉馬上報名:https://reurl.cc/qGXmnn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 https://lin.ee/4b8fK8d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66 
 
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的思想像斷了線的風箏,在天際盤旋,卻再也找不到方向? 
在某段生命的長夜裡,我正是這樣地漂流——失焦、渙散,聰明變得徒具外殼。 
這段黑暗延續了七年,直到我經歷了一場全面的「關機」:一種來自命運深處的熄燈,讓我徹底停擺、靜默、歸零。而當我重新啟動,像是經過一場重生,泉源重新湧出,思緒開始復甦,我終於再次拾起筆,寫下那本延宕了十二年的新書——《我被上天關機的兩千零一夜》。 
 
也正是在這樣的時刻,使我想起了超越時空的全知者——毘耶薩。 
 
傳說毘耶薩是廣博仙人,一位擁有無邊智慧的人。他生活在三千多年前,卻能洞察萬象,將真理凝鍊為文字。祂寫下的《摩訶婆羅多》,不只是史詩,更是一部記錄靈魂與人性糾葛的宇宙地圖。 
但你知道嗎?即使是毘耶薩,也不是一人完成這部巨著的。 
 
祂找到了一位筆錄者——象頭神嘎涅夏,象徵純真與洞見的神祇。嘎涅夏開出一個條件:「你得一氣呵成地說,不可停頓,這樣才不會讓人心的雜念滲透到神聖的敘事中。只要你停了,我便停筆。」 毘耶薩答應了,但祂也提出交換條件:「那麼,只要你有一句話聽不懂,你就不能寫下來。」 
於是,在這場神與智者的合作中,出現了一場看似博弈,實則是詮釋經典的深度交流。當毘耶薩靈感枯竭,祂便說些難懂的偈語;而誠實的嘎涅夏聽不懂,便會喊停:「等等,讓我想想!」這短暫的停頓,給了毘耶薩喘息與整合的空間。就這樣,他們完成了這部凝聚宇宙智慧的《摩訶婆羅多》。 
我想找的,就是這位毘耶薩。 
 
我走遍無數神祇雕像林立的廟宇,從濕婆到毗濕奴,從黑天到拉克希米,目光總是不自覺地尋找那一尊不存在"檯面上"的神像。毘耶薩,幾乎從未出現在這片信仰的土地上。他不像其他神明那樣受人膜拜,祂更像是一位深居簡出的隱士。 
 
直到旅程的尾聲,兩位婦人不經意的對話中,同行的松老師猛然聽見那個名字——毘耶薩! 他立刻追上去,終於在一整排貌似的神像叢林裡,遇見了毘耶薩像。他拍下祂的身影,就像捕捉到一道靈光,那是這段漫長尋找中的「神來一筆」。 
 
那一刻我終於明白: 
毘耶薩不是你可以安排、設計或計劃見到的對象。祂是智慧的源頭,是一種高於人類意識的神性力量。你只能努力靠近,讓自己準備好。而祂,會在你最無預警、最無防備的瞬間,出現在你面前。 
 
這就是「神來一筆」的真諦:不是用頭腦得來的,不是意志能控制的,而是一種來自神的插筆——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為你的人生加上那一筆洞見、一筆靈光、一筆不可言說的改變。我們的日常,也許重複且無趣。但當我們願意為這樣的神性片刻保留空間——哪怕是一個靜默、一個停頓、一個看似偶然的對話——那麼,日子就能被靈光點亮,平凡生活也能泛出神性的波光。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加入 @awakening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松瑜和你Soul Talk| 天性自然 Ep.65 
 
這幾年,「女神」這個詞被喊得滿天飛——女神節、女神濾鏡、女神氣場,甚至早餐店阿姨如果笑得親切一點,都可能被叫一聲「女神」。 但你有沒有想過:真正的女神,真的存在嗎? 
去一趟印度就知道,原來「她們」真的存在——只是,長得跟我們想像中的不一樣。 她不是仙氣飄飄,也不是永遠溫柔。比如: 豐腴的LUXMI女神,掌管豐盛與財富,信徒喜歡帶著水果、糖果去拜她,求一家人過得豐盛,這很好理解。但也有一些,看起來超可怕——像Kali女神,黑臉長舌,眼神兇猛,節慶時還會被抬出來遊街。我當時心裡想:哇,怎麼會拜這種恐怖的神啊? 
 
還有一尊,在你人生卡關、崩潰、想放棄的時候,會跳出來大喝一聲、幫你殺出重圍,她有很多手、很多武器,騎著獅子出場,替你撐場、替你出手,帥得像一場靈性的超級英雄片。她的名字,是 杜迦(Durga)。 
 
這一集,我想帶你認識那些不完美、但強大到讓人淚目的女神原型——還有,那個正在你心裡被喚醒的妳自己。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加入 @awakening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第一次聽到印度人雙手合十說「Namaste」時,我愣了一下。對印人來說是一句極為平常的問候,卻深藏著意涵——「我禮敬你內在的神性。」那一刻,我忽然想起了從小聽到大的那句問候:「你吃飽了沒?」 
 
兩句話,背後的世界完全不同。一句關心的是身體是否溫飽,另一句,則是看見靈魂深處的光。於是,我開始問自己:「我,真正飽足過嗎?」 
 
這句話帶著我往內走,也把我一路帶到了印度的恆河邊。二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抵達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在混亂卻充滿生命力的市集中穿梭,腳下是塵土,眼前是火焰,耳邊是祈禱聲,我彷彿穿越了千年的時光,觸碰到某種靈魂最初的震動。 
 
如果從古印度身心能量地圖來看,問候「你吃飽了沒?」的文化,是活在第一脈輪(根輪)的意識中——生存、安全、匱乏。即使物質上什麼都不缺,內心可能都有一種說不出口的不滿足,彷彿永遠填不滿。 
 
而「Namaste」來自心輪,它提醒我們:除了生存之外,靈魂成長還有更高的視野。 
 
我想起兩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在他二十九歲那年,第一次直視死亡與痛苦,決定離開皇宮,踏上追尋真理的路。他的離開,不是逃避,而是回應一個深層的召喚:我為什麼來到這裡?我,是誰?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加入 @awakening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媽媽,你享受當媽媽嗎?  | Ep.63 
 
🎉 母親節快樂! 
 
全世界都在感謝媽媽的偉大❤️ 
打開 YouTube,九成的歌都在唱媽媽的辛苦、無奈、堅強⋯⋯ 
 
但,媽媽就注定只能扮演這麼「辛苦」的角色嗎? 
已經是媽媽的妳,真的「享受」當媽媽嗎?還是,只剩責任與壓力? 
 
🌷來說一個真實故事: 
 
她,一路是乖孩子:聽父母的話、走父母安排的路。 
結婚生子後,依然被「孝順」與「應該」綁住: 
孩子怎麼帶?父母說了算;家庭怎麼過?她只能配合。 
久了,婚姻失溫、孩子疏離、身體也出狀況。 
 
直到她來到 #本來學堂,開始一場「回到自己」的旅程。 
七年後,她和先生從冤家變回伴侶,親子之間也從沉默到笑聲連連✨ 
她不再硬扛「當好媽媽」,而是學會看見自己、也懂得看見孩子。 
 
🌈「媽媽」這個角色,原來可以是自在的、喜悅的。 
 
今年母親節前夕,她說:「還好,我趕上了,在孩子最後的求學階段,終於享受當媽媽的幸福,真好!」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我們說神話是故事,但故事從哪裡來? 
當一隻猴子能翻越天界、變化萬千,牠還是猴子嗎?還是,牠已然顯出某種我們遺忘的「神性」? 
 
Hanuman,不只是印度的猴神。祂,象徵的是心靈的力量、意志的烈火,也是忠誠與無畏的化身。 
在精微的世界裡,萬物皆可化神。魚不只是魚,牠是龍的前身;山不只是山,它是神明的靜默凝視。當我們的感官變得細膩,當我們的心慢慢貼近天地的頻率,那些「神話」就不再虛幻——它們會對你拈花微笑。 
 
有些故事,不只是說來聽聽。 
它們藏著門,一旦你心靜、氣息慢下來,那扇門會自己打開。 
歡迎來到今天的松瑜soul talk,我們將穿越神話的外衣,走入那看不見卻真實的能量世界。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加入 @awakening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重點介紹 
印度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地方。物質條件辛苦,效率不彰,交通混亂⋯⋯有趣的是,只要想「尋找」什麼的人,卻又不自覺得朝印度走去。有人說,印度是人類的「肚臍」,是文明的起源,也是心靈的召喚。 
 
在這裡,效率往往不是最重要的事;工作可能一拖再拖,事情常常沒有人處理,讓習慣快速節奏的人難以適應。當地人看起來「什麼都無所謂」,其實不是出於修行的豁達,而是他們早已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雖說不上隨緣,但也沒有太多執著。 
 
不過,走在印度的街頭,幾乎天天都會遇見神。從神像、祭祀,到各種宗教儀式,神不只是信仰的對象,更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旅途中,有時甚至會發生一些難以解釋的巧合,讓人忍不住懷疑:是不是有某種力量在背後默默牽引? 
 
本集文瑜和松老師分享走進這片土地的神話、混亂與奇蹟,也重新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放下」,以及,什麼才是真正的「隨緣」。 
 
 
📌 《本來學堂》官方資訊 
🌐 官網|awakening.com.tw 
📘 Facebook|facebook.com/laotseyoga 
💬 LINE|加入 @awakening 
📲 加入 LINE 可獲得: 
🔹 個案預約 
🔹 最新廣播 
🔹 活動與開課通知 
🌟 歡迎加入,與我們一起找回自在生活的能力! 🌟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lnfn4ld01em01w7fr8egpjb/comments 
 
《易經》將春季歸為「震」的力量。 
震,意味帶有一種驚動、恐懼的成份,但「震」所說恐懼心情中,是暗藏提醒的意思,好讓我們在這個時節保持警惕警醒。 
 
因為萬物剛被震的力量從冬季沉睡狀態喚醒,進入充滿生機的春天。萬物從黑暗冬季由震而驚而動的過程,相當於由蒙昧無知忽然面對新鮮充滿希望的世界,難免把持不住,甚至有些不切實際,浮想聯翩.... 
 
所以聖人透過震的力量提醒我們,稍安勿躁啊,此刻應該耐心培養陽氣,才能得到一整年吉祥! 
 
「震」是靠什麼形成生機蠢動?《易》告訴我們震就是所謂的「仁」的力量。 
 
我們聽教科書講過無數次「仁」的重要,卻不知道仁就是震的力量,這樣就不會容易深刻明白仁的意義。 
每一年天地都會為我們示現一次仁的溫柔,這個溫柔卻又是夾在震的驚動中觸碰萬物,這麼難完整領受的意思,《易》發現它,並且幫我們闡述了這個秘密。 
 
 
 
📌《本來學堂》 
🌵官網:https://awakening.com.tw/ 
🌵FB:https://www.facebook.com/laotseyoga 
🌵官方LINE:https://line.me/ti/p/~@awakening 
🌈歡迎加入官方LINE, 預約個案, 最新廣播, 開課訊息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