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 content for 藝術ABC is the property of IC之音竹科廣播|陸潔民主持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台北故宮與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攜手,帶來一場重量級展覽,彷彿將歐洲美術史搬進台灣。今天,我們從印象派到立體派,從塞尚到雷諾瓦,感受藝術家的靈魂與時代的呼吸。塞尚被譽為「現代主義之父」,他強調「畫我所見、畫我所感」,筆觸緩慢而堅定,無論是南法家鄉的群樹,或是神話般的浴女群像,都展現對自然的幾何思考與內在古典情懷。此次展出兩幅代表作:早期的《浴女》,以及以父親莊園為題、保險費最高的《布豐莊園附近的樹木與房舍》(Trees and Houses Near the Jas de Bouffan),呈現他從印象派萌芽到立體派啟蒙的跨越。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兩位少女》則展現截然不同的柔美氣息。粉潤的肌膚、宛如瓷器的光澤,讓觀者幾乎聽見音符在畫布上流淌。他承襲魯本斯的肌理表現,也融入洛可可時代的甜美氛圍,體現工業革命後中產階級的時代風貌。走進展場,不妨從四個角度細看原作——造型、結構、色彩與內容。當你站在塞尚的畫前,會感受到筆觸背後的孤獨與執著;當你凝望雷諾瓦的少女,會看見青春與音樂的流動。這些作品跨越百年,卻依舊與我們對話。📌 展覽資訊:╭☆╭★╭♬ ╭☆╭★╭♬ ╭☆╭★╭♬ ╭☆╭★╭♬ ╭☆╭★╭♬ ╭☆展覽時間:2025-06-14~2025-10-12展覽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第二展覽館╭☆╭★╭♬ ╭☆╭★╭♬ ╭☆╭★╭♬ ╭☆╭★╭♬ ╭☆╭★╭♬ ╭☆
本集特別聚焦台灣當代藝術史中極具代表性的創作團體——悍圖社,邀請新任社長郭維國,以及藍騎士藝術空間策展人 Elsa,一同回顧這個由13位藝術家組成、走過三十餘年風風雨雨的創作旅程。創作,不只是畫面,而是觀念與時代的鏡像:從反抗體制的創作精神、參與街頭運動的熱情,到跨媒材、多元表現的實踐,悍圖社的創作歷程映照著台灣社會從解嚴後的躁動到今日的多元共存。他們用畫筆、影像、裝置、藍染與雕塑,一步步寫下屬於在地又全球化的藝術語言。此次策展,走訪十三位藝術家的工作室、深度訪談與策展布局,讓觀眾看到悍圖社成員在形式、內容上的差異與包容。這次展覽,也象徵著台灣當代藝術界一次珍貴的團體集體回望與未來展望。📌 展覽資訊:╭☆╭★╭♬ ╭☆╭★╭♬ ╭☆╭★╭♬ ╭☆╭★╭♬ ╭☆╭★╭♬ ╭☆《浴火雁行:悍圖社 — 台灣美術史的生命書寫》Rising in Fire: Hantoo Art Group — The Making of Taiwan’s Art History展期|2025.06.07 - 08.31展場|Bluerider ART 台北.敦化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二段77號1樓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3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