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US
Sign in
Continue with Google
or
Sign me in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RTHK.HK
46 episodes
6 months ago
Subscribe
一個集合旅遊、飲食、健康、消閒、電影以及民生等熱門話題的雜誌式節目,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八點半,主持人陳倩揚、陳逸寧(Isabel)、鄭萃雯、譚淇淇(淇淇)、潘杰寧(Kelena)、李蔓瑩(Renee)、伍家謙(家謙)、黎國輝(阿感)、泰山、司勳,與城中各界嘉賓無所不談,一於日日有主題,晚晚有話題。 此外,一群活力充沛的「830特工隊」還會四出搜羅貼地的城市熱話,追蹤社會所見所聞。輕輕鬆鬆,資訊爆發一個鐘! 星期一(民生‧旅遊) 星期二(民生‧飲食) 星期三(民生‧健康) 星期四(民生‧消閒) 星期五(民生‧電影) 星期三晚上,除了追訪城市熱話,更加入鄧智偉醫生(Dr. Tang),向大家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為身心打打氣﹗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is the property of RTHK.H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一個集合旅遊、飲食、健康、消閒、電影以及民生等熱門話題的雜誌式節目,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八點半,主持人陳倩揚、陳逸寧(Isabel)、鄭萃雯、譚淇淇(淇淇)、潘杰寧(Kelena)、李蔓瑩(Renee)、伍家謙(家謙)、黎國輝(阿感)、泰山、司勳,與城中各界嘉賓無所不談,一於日日有主題,晚晚有話題。 此外,一群活力充沛的「830特工隊」還會四出搜羅貼地的城市熱話,追蹤社會所見所聞。輕輕鬆鬆,資訊爆發一個鐘! 星期一(民生‧旅遊) 星期二(民生‧飲食) 星期三(民生‧健康) 星期四(民生‧消閒) 星期五(民生‧電影) 星期三晚上,除了追訪城市熱話,更加入鄧智偉醫生(Dr. Tang),向大家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為身心打打氣﹗
Show more...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20/46)
Latest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六集
《原來係咁》 沙頭角慶春約十年一度太平清醮將於12月中舉行,透過一系列紀錄,導賞和工作坊體驗,讓公眾認識荔枝窩、鎖羅盆、三椏、梅子林、蛤塘、小灘及牛屎湖這七條村的盛會。其中走進古村的秘境攝影團,就讓參與者有機會探究村落的歷史痕跡與現況。 受訪嘉賓:施志明/香港史學會理事 秋高氣爽,有採用自然教育法的小學,帶學生参加農耕營,學習尊重土地,體驗農夫的日常。 《健康香港》 今集「藥無奇事」註冊藥劑師麥志偉會講解準媽媽要注意的藥物知識。 節目亦請來香港大學婦產科學系榮譽臨床助理教授高嘉意醫生講解...
Show more...
5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五集
第45集 《原來係咁》 每年11月中會舉行"毅行者"遠足籌款活動,參賽者需要於48小時內橫越100公里麥理浩徑,隊伍賽前訓練不可少。今年是麥理浩徑40周年,究竟未有麥徑前,遠足人士有何路線選擇呢? 嘉賓:朱維德/旅行家 紮染工藝歷史悠久,近年不少手作人以紮染製作布藝品。紮染技藝師示範以植物和廚餘作顏料,運用一雙巧手,加上無窮創意,教人親手紮染環保布品。 《健康香港》 註冊藥劑師麥志偉(Zorro)會在《藥無奇事》環節介紹關節補健品的主要成份。 節目亦請來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曾敬賢醫生講解鼻...
Show more...
5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四集
《日常8點半》,一個輕鬆的雜誌式清淡節目,年青主持與觀眾緊貼城市熱門話題﹔另外,晚晚有專題環節,逢星期三晚上,加入鄧智偉醫生(Dr. Tang),向大家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為身心打打氣﹗ 《原來係咁》 看到一片金黃色的稻田,就知道稻米的秋收期到了。今次帶大家到大嶼山二澳,了解本地稻米收成的過程。從收割、打榖、曬乾到儲存,工序繁瑣,真的是粒粒皆辛苦。 受訪嘉賓:譚迪詩/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研究助理教授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出一項種菇技術,以咖啡渣、豆渣、木碎等作為土壤,加入菌絲,長成的...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三集
《日常8點半》,一個輕鬆的雜誌式清淡節目,年青主持與觀眾緊貼城市熱門話題﹔另外,晚晚有專題環節,逢星期三晚上,加入鄧智偉醫生(Dr. Tang),向大家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為身心打打氣﹗ 《原來係咁》 港人每年棄置堆填區的紙包盒數量近2.9萬公噸,一個紙包飲品盒由紙、膠及鋁等組成,回收率近乎零。近年相繼有環保組織展開回收行動,而香港首間紙包飲品盒回收廠即將開幕,並推動乾淨紙包回收計劃。 中英劇團教導新界西基層家庭的青少年學做戲,透過兩年的學習過程,讓他們更了解自己的社區及關懷別人。 受訪嘉賓...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二集
《日常8點半》,一個輕鬆的雜誌式清淡節目,年青主持與觀眾緊貼城市熱門話題﹔另外,晚晚有專題環節,逢星期三晚上,加入鄧智偉醫生(Dr. Tang),向大家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為身心打打氣﹗ 《原來係咁》 西貢海濱長廊舉行的第九屆海洋嘉年華,透過互動遊戲攤位,尋寶定向等活動,讓公眾了解海鮮之源,支持永續海洋生活態,做個"至識揀"消費者。 想到男多女少的職業, IT界應該是代表之一。大學主修「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的阿May,畢業後現職成長黑客(Growth Hacker),作為一個女電腦工程師,分享...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一集
《原來係咁》 時值秋日,位於保育建築舊大埔警署的綠匯學苑,舉辦秋苗栽種、客家山歌busking、客家編花帶示範、手工紡紗示範、薑黃手工扎染等開放日活動,希望公眾能放慢腳步,欣賞傳統手藝與細賞古蹟秋色。 前香港花式跳繩代表張柏鴻(Karl),曾經獲得多項國際殊榮。阿Karl退役之後,曾轉職教練培訓新秀,及至2018年創辦一個有關花式跳繩的社企,希望可以提升花式跳繩的國際認受性,以及為不同年紀的學員設計課程。 受訪嘉賓:譚穎茜/社會企業商務中心主管 《健康香港》 維他命C可以預防傷風?攝取愈多...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四十集
《原來係咁》 最近教育局官員提出,社會上有人憂慮高中通識教材不夠全面、客觀及持平,為提升市面高中通識課本的質素,決定為出版社提供諮詢服務。現時有通識科教科書出版社自願參與,但亦有通識科教師擔心此舉意在審查監控敏感政治議題。到底學生、通識科教師、校長和出版社如何看待教育局此做法? 受訪嘉賓:黃國桐/律師 有種社企系列_社企民間高峰會 一個以「設計快樂」為點子的嘉年華,凝聚十多間本地社企,在觀塘海濱天橋下擺攤子,將社企的營運理念化作小遊戲帶出快樂點子,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健康香港》 註冊藥劑師...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九集
第39集 《原來係咁》座落於荃灣大帽山山腰光板田村,每年遇上大樹菠蘿收成期,村民會與社區共享大樹菠蘿。這種共享文化後來更推廣至區外朋友,成為一個別具意義的節慶:「大樹菠蘿文化節」。這個以城鄉共融為題的社區節慶,今年來到第十個年頭,透過別出心裁的活動,讓參與者處處感受到暖暖的人情味。 中西區豐物道海濱休憩用地建立了一個「捐山窿」公園,除了有渠管作為遊樂設施,年輕設計師在四個「貨櫃」內,以「文字」、「玩具」、「衣服」和「建築」為主題,創造藝術創意展覽,還有親子工作坊,讓家長和小朋友免費參與。 受訪...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八集
第38集 《原來係咁》 內地自2017年底起收緊廢紙進口標準後,本港廢紙回收價不斷創新低,不單有回收商相繼結業,更影響不少以拾荒為生的基層市民生計。有環保組織發動自救方法,向環境保護署的回收基金成功申請三千萬元支援業界穩定廢紙回收價。 受訪嘉賓:綠惜地球環境倡議總監朱漢強 女生男工系列1_女汽車維修師傅 傳統上有不少職業均以男性為主導,偏偏有幗國勇於跳出框框,不讓鬚眉專美!女汽車維修學徒Ivy憑著毅力及意志,期望以兩年時間為目標,成為認可車輪維修師傅。 《健康香港》 註冊藥劑師麥志偉(Z...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七集
第三十七集 《原來係咁》 原來香港曾經有個「香港節」!由六九年至七三年間,政府曾三度舉辦「香港節」,有評論者認為這不是單純一項康樂活動而已,實則是想藉此安撫當年在六七暴動後市民心中不安的情緒。「香港節」亦是首次由官方籌辦大型文娛活動,當年曾應用不同設計元素及媒介。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嘗試以展覽形式探討「香港節」設計背後與社會的種種關係,觀眾除了可回顧當年種種,亦可思考設計在動盪社會中的角色、功能和影響力。 受訪嘉賓:王秀容/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總幹事(性暴力誤解與迷思) 千里尋親 年過半百港男...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六集
第36集 《原來係咁》 反修例運動自6月至今,究竟走在前線的社工,他們參與那些工作?又經歷那些困難? 受訪嘉賓:曾醒祥/社工復興運動成員 《健康香港》 註冊藥劑師麥志偉(Zorro)會在《藥無奇事》環節內分享用藥小貼士,希望大家了解正確用藥知識。藥物可以食得其所,用得正確,自然就會藥到病除。今集會介紹用藥時間,怎樣分餐前餐後、錯過食藥時間要補食?Zorro會逐一解答。 節目亦請來腦神經專科醫生楊漢明醫生講解有關柏金遜症的問題。
Show more...
6 years ago
38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五集
第35集 《原來係咁》 青年穿上特製高齡模擬體驗衣,漫遊中環的"歷耆"之旅,究竟他們能體驗長者在日常行動中會遇到那些問題? 神經纖維瘤不會傳染,但患者隨年齡增長,肉瘤會越生越多。有患者因外觀而飽受歧視。當社會習慣以貌取人,神經纖維瘤患者的生活是如何度過? 受訪嘉賓:梁麗娟/中大新聞及傳播學院講師(談談當下媒體與記者的生態) 《健康香港》 「健康教室」Dr Tang 將會講解顱神經線的功能。節目亦請來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曾永馨基金教授神經外科醫生梁嘉傑教授講解有關腦腫瘤的問題。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四集
第34集 《原來係咁》 有社區組織透過掃街比賽,希望讓公眾了解清潔工是一份有尊嚴、有價值的工作,究竟參與的人士有何感受? 受訪嘉賓:何旳匡/大律師(談談警方在沒有法庭手令下,是否都可以進入私人物業執法?) 睡眠質素與精神健康有密切關係,有社工推廣「瞌一hub」計劃,讓年輕人有地方午睡或學習令自己輕鬆入睡的方法。計劃亦推展到大專院校,提供太空艙等設施給學生休息。 《健康香港》 「健康教室」Dr Tang 將會講解腦部的構造。節目亦請來腦神經科專科醫生方頌恩醫生及兒科專科醫生楊穎欣醫生講解有...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三集
第33集 《原來係咁》 基層醫療是整個醫療系統的第一層,以預防為主,並以社區為中心;可以由不同的醫護專業人員提供服務,包括西醫、牙醫、中醫、護士、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營養師、藥劑師、視光師等等。有醫護組織特別為在職基層人士及其家人提供基層醫療服務,究竟有何方法提高市民對自我管理健康的認識? 受訪嘉賓:陳盈/公共衞生研究社召集人(談談如何普及基層醫療服務) 80歲的黃伯每天用心照顧患有中度智障的50歲兒子阿明。阿明現時於工場負責餐具包裝及清潔工作,有基本自理能力,不過社交能力...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二集
第32集 《原來係咁》 近兩個月來公眾集會及遊行不絕,警方多次在民居密集的街道施放催淚煙驅趕人群。若不幸吸入催淚煙,對身體健康是否會帶來即時及長遠的影響?有藥劑師解構吸入或接觸催淚煙後的處理方法及有哪些後遺症。 一位90後青年自幼喜歡研究路牌及其字體,數年前和志同道合的人在網上成立道路研究社,記錄和研究路牌上的舊字體,究竟這些舊字體有什麼特別呢? 受訪嘉賓:伍美琴/香港中文大學城市研究課程主任(談談理想的城市發展規劃) 《健康香港》 「健康教室」Dr Tang 將會講解腦部血液循環。節目...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一集
《原來係咁》 異形入侵香港 香港發現異形?!原來是它,具高度入侵性的新畿內亞扁蟲。在香港發現它們的是兩位中學生,這項研究還獲得國際獎項,究竟新畿內亞扁蟲將對香港生態造成什麼影響? 另外,保育及生態專家劉惠寧分享香港的生態環境狀況。 式微行業之雕麻雀師傅 湊夠四個人開桌打麻雀,是不少人最普遍消磨時間的玩意。有人更認為麻雀是最能表現中國人智慧的一種娛樂,視為「國粹」。數碼年代上網打麻雀更為方便,訂製麻雀的需求自然減少,手雕麻雀已經是夕陽行業,但仍然有老師傅堅守這門傳統手藝。 《健康香港》 「健...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三十集
第30集 《原來係咁》 炎炎夏日,到沙灘玩樂是不少人消暑的選擇,亦是一家大細同樂的好節目。但享受陽光與海灘之餘,小心誤製或墜入危險陷阱—沙灘坑洞!要玩得開心又放心,究竟要注意那些事項? 香港器官移植歷史今年踏入五十年,梁智鴻醫生當年有份參與首宗腎臟移稙手術,他對這宗具特殊意義的手術有什麼深刻印象呢?另外,活體器官捐贈者及受助人一起道出器官捐贈的意義。 受訪嘉賓:蔡松林/醫院管理局器官捐贈聯絡主任(談談游說病人或家屬器官捐贈的情況) 《健康香港》 「健康教室」Dr Tang 將會講解肺功...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二十九集
第29集 《原來係咁》 第30屆香港書展今日於會展開幕,有來自39個國家及地區、超過680家參展商參與,期間亦會舉行逾310場文化活動。而今年書展的主題為『科幻及推理文學』,以『從香港閱讀世界-疑真疑幻・幻夢成真』作點題,鼓勵讀者閱讀更多不同類型的科幻及推理文學,享受閱讀的樂趣。 昔日地圖書是生活好幫手,除了有街道指南,更有乘車專用、駕駛指南等等。但自從有了智能手機,地圖書已被網上地圖所取代。地圖書似近黃昏,且聽出版人仍堅持出書的原因。 受訪嘉賓:白雙全/藝術家(以藝術家角度思考地圖的可能性...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二十八集
第28集 《原來係咁》 中學文憑試今日放榜,不管成績如何,同學都踏入人生更自主的階段,究竟學生對未來有何計劃及夢想? 香港紅十字會設立亞洲首個人道教育中心,其中有以戰爭為主題的探索館『戰區90』。以90分鐘的時間,透過真實的經歷與故事,讓戰爭的可怕與禍害呈現於眼前,令參加者明白戰爭並不遙遠,每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做點事,以人道行動回應戰爭的挑戰。 受訪嘉賓:范寧醫生/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前主席(談談本港及外地的人道危機) 《健康香港》 「健康教室」Dr Tang 將會講解肺部的功能。節...
Show more...
6 years ago
45 minutes 3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第二十七集
第27集 《原來係咁》 6月12日金鐘衝突後,有示威者到醫院求診時被警方拘捕,引起病人資料外洩問題。私隱專員公署截至6月25日下午4時,共接獲36宗有關懷疑醫護人員未經批准,向警方提交病人資料的投訴和查詢。究竟如何保障求診者的私隱?對醫患關係有何影響? 受訪嘉賓:關世明/香港專業保險經紀協會副主席(參與遊行/示威人士的受保範圍) 城市雖然喧鬧,但只要你肯聆聽,就能聽到大自然的雀鳥聲。於深水埗舉行的「早鳥大冒險」活動,就是讓參與人士探索區內雀鳥百態,了解與雀鳥共存的樂趣。 《健康香港》 「...
Show more...
6 years ago
46 minutes 7 seconds
日常8點半 (民生.健康)
一個集合旅遊、飲食、健康、消閒、電影以及民生等熱門話題的雜誌式節目,逢星期一至五晚上八點半,主持人陳倩揚、陳逸寧(Isabel)、鄭萃雯、譚淇淇(淇淇)、潘杰寧(Kelena)、李蔓瑩(Renee)、伍家謙(家謙)、黎國輝(阿感)、泰山、司勳,與城中各界嘉賓無所不談,一於日日有主題,晚晚有話題。 此外,一群活力充沛的「830特工隊」還會四出搜羅貼地的城市熱話,追蹤社會所見所聞。輕輕鬆鬆,資訊爆發一個鐘! 星期一(民生‧旅遊) 星期二(民生‧飲食) 星期三(民生‧健康) 星期四(民生‧消閒) 星期五(民生‧電影) 星期三晚上,除了追訪城市熱話,更加入鄧智偉醫生(Dr. Tang),向大家分享健康秘訣與知識,為身心打打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