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v4/d0/40/0d/d0400d6a-5d02-832e-e3b1-5eaab66e7a88/mza_5907430155348010915.jpg/600x600bb.jpg
文化長河-鐵道行
RTHK.HK
10 episodes
6 months ago
有人說 :「有鐵路到達的地方,就有文明。」鐵路為人類帶來資源、物質、人力、和文化,使荒蕪的地方繁榮起來。 十集文化旅遊紀錄片,走訪中國火車博物館,介紹最古老的火車頭到最先進的高鐵,帶觀眾遊歷不同鐵路,包括最北的一段嫩林鐵路、最南的一段粵海鐵路、台灣高鐵與小火車、相差8.5公分的二連、世界最高的鋼綫青藏鐵路、新疆鐵路和廣西鐵路,五個不同的年青主持人包括文恩澄、李蘢怡、何基佑、何思諺、陳嘉寶。節目利用鐵道作爲骨幹和背景,把天南地北之民豐物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實呈現觀衆眼前,讓我們真正地去認識我們的文化、歷史和故事。 旁白:張繼聰        公民教育委員會 聯合製作 節目於二O一一年二月十八日起,逢星期五晚上1900-1930,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文化長河-鐵道行 is the property of RTHK.H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有人說 :「有鐵路到達的地方,就有文明。」鐵路為人類帶來資源、物質、人力、和文化,使荒蕪的地方繁榮起來。 十集文化旅遊紀錄片,走訪中國火車博物館,介紹最古老的火車頭到最先進的高鐵,帶觀眾遊歷不同鐵路,包括最北的一段嫩林鐵路、最南的一段粵海鐵路、台灣高鐵與小火車、相差8.5公分的二連、世界最高的鋼綫青藏鐵路、新疆鐵路和廣西鐵路,五個不同的年青主持人包括文恩澄、李蘢怡、何基佑、何思諺、陳嘉寶。節目利用鐵道作爲骨幹和背景,把天南地北之民豐物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實呈現觀衆眼前,讓我們真正地去認識我們的文化、歷史和故事。 旁白:張繼聰        公民教育委員會 聯合製作 節目於二O一一年二月十八日起,逢星期五晚上1900-1930,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
Show more...
Personal Journals
Society & Culture
Episodes (10/10)
文化長河-鐵道行
繾綣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盛大輝煌的敦煌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也是絲綢之路的交匯點,促進了東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也促成了漢朝的興盛。敦煌之美,令人眷戀,令人凝視,也令人繾綣。敦煌鐵路從蘭新鐵路柳溝站接軌開始,向西南方向,行走於戈壁灘上。敦煌鐵路大部分建設工地處在「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的「世界風庫」,全線除瓜州站區和敦煌站區有水源外,其餘地段均無水無電,自然環境惡劣,施工難度可想而知。 莫高窟位於敦煌,俗稱千佛洞,被譽為20世紀最有價值的文化發現、號稱「東方羅浮宮」,以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6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山人。海人
春天,萬物復甦,廣西格外山明水秀,奇山配秀水,是遊山玩水的好地方。山人,依山而居,培養出獨特的生活智慧。柳州以北的三江縣,是侗族的聚居地,據說侗族是古代越人后裔,已經有超過2500年歷史。侗族村寨多數建於山麓與溪流旁邊,每個寨都有「風雨橋」,它樸實無華,好比駐守河口的守衛,為山寨人遮風擋雨。 侗族建築結構精密,無需一顆鐵釘,便能夠平地起高樓,是高超的建築智慧。【侗族木構建築營造技藝】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似玉老師,建屋只憑一把傳統量尺,稱為「匠桿」,和一紮竹簽,刻上建築部件的...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7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一木相承
台灣高速鐵路,窗外景色飛馳,有如快速翻閱風景圖書,2007年開始營運,96分鐘穿越南北,是快捷的台灣西部走廊。台灣鐵路南迴線,1992年全線開通,穿山越嶺,遠眺太平洋,視野壯闊原始。阿里山森林鐵路,由海拔30公尺爬升至2,216公尺,2012年便滿一百歲,然而,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肆虐,鐵道因多處路基流失而停駛,只餘神木線與祝山線。三代鐵道印證著時代更迭,一如傳統文化,在歲月衝擊中,奮力革新和延續。 一木相承,沿著台灣鐵道,節目尋索平凡木頭化身有趣戲偶せ戲偶群演出布袋戲せ漂流木重生為原住...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8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大海之南
海南,乃大海之南,有長達1580公里的海岸線,全省總面積3.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南的地方,這裡全年無霜凍,有「東方夏威夷」之稱。2004年12月粵海鐵路客運開通,海南終於正式融入中國鐵路網,這條中國鐵道史上第一條跨海鐵路,由「兩線一渡」組成,北起廣東省湛江市,向南到海安,經火車渡輪跨越瓊州海峽,到達海口市,再沿海南西部到三亞,全長1157公里,乘火車可直奔天之涯せ海之角。 走到海南南端的三亞,到達天涯海角。海南曾是眨官逆臣被流放之地,他們面對茫茫大海,發出「到了天之涯,海之角」的感嘆。而...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6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世界屋脊的明珠
從那曲站再出發,乘坐青藏鐵路,四小時便會到達青藏鐵路的終點站拉薩,拉薩市人口五十多萬,長期以來是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中心,公元七世紀時,藏王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就定都拉薩,建立吐蕃王朝。 藏族唐卡於2006年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唐卡起源已無從考究,但其興盛始於七世紀松贊干布時期,是一種以神話故事和佛像為主的宗教畫,其中勉唐畫派唐卡是15世紀以後影響最大的藏族唐卡繪畫流派,而當今勉唐畫派唐卡最負盛名的大師就是69歲的丹巴繞旦,他的家族四代都是宮廷畫師,爺爺曾經為十三世達賴喇嘛繪畫肖像...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8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世界最高的鋼線
西藏地處中國西南邊陲的青藏高原,面積122萬平方公裏,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已經提出要興建通往拉薩的鐵路,青藏鐵路一直是中國人的百年夢想,直至2006 年,全線青藏鐵路終於通車,圓一個世紀的夢。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最長的高原鐵路,這條鐵路有965公里路段鋪設在海拔超過4000米以上的地區,最高點在唐古拉山海拔5072米的地區。青藏鐵路是目前全球穿越永久性凍土地區最長的高原鐵路,這一集將由青藏鐵路出發,深入西藏,尋找文化的長河。 青海省是青...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8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遼闊的國度
說到內蒙古,人們的印象會是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和在山坡上馳騁的野馬;但這些畫面在冬天都找不到,原因是冬天的內蒙古,溫度可以低達零下四十度。這次旅程要尋找的就是蒙古族的文化,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底孕育出一種怎樣的生活文化? 離開呼和浩特,攝製隊踏上火車之旅,十個小時後,便到達二連浩特。這裡是中國通往蒙古國和東歐的唯一鐵路關口,和蒙古國的距離大約只有香港和深圳的距離。這個口岸一個特色就是要換輪。而這一天天氣開始轉冷,在邊境特別感到荒涼感,令人想起的還有當年在這裡的驛站文化。走進驛站博物館,看到的...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9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西域行
有人說:「不到新疆,不知中國之大。」新疆位於中國西北邊陲,面積佔國領土的六分之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一共有47個民族居住,包括維吾爾族、漢族、塔吉克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和滿族等,但新疆的主要民族,得數維吾爾族。由於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習慣,致令新疆成為一個充滿民族風情的地區。一條鐵路,打通了新疆西部至烏魯木齊以至全中國的的網絡。本集將由烏魯木齊出發,一直向中國最西端城市──塔什庫爾干邁進。 踏上火車,經過24小時的車程,李蘢怡由烏魯木齊站到達中國最西端的火車站──喀什。喀什...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2 minutes 13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極北之旅
從中國最北面的大城市齊齊哈爾乘火車經過九百多公里、二十小時車程將會抵達中國版圖最北火車客運站:漠河站,地處北緯53°的中俄邊界黑龍江南岸,漠河的北極村是中國境內唯一有機會看到北極光的地方,而這裡也是全國最冷的地方。漠河縣雖有全國難得一見的自然奇觀,卻充斥了邊陲地帶獨有的蕭瑟,每一天只有三班往來齊齊哈爾的列車到達,載的是碰運氣看極光的旅客和少數居民。在這冰天雪地裡,日子是怎樣過的?飛機幾年前才飛到這裡來,在此之前,鐵路就是「北極人」的命脈了。 在國土冰天雪地的北方盡頭,有著邊陲地帶獨有的蕭瑟,但...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2 minutes

文化長河-鐵道行
鐵道.軌跡
有人說:「有鐵路到達的地方,就有文明。」的確,鐵路能帶來資源、物質、人力、和文化,使荒蕪的地方繁榮起來。 中國地大物博,南北相距5,500公里,東西長約5,200公里。在這個9,600,000平方公里的版圖裏,從1865年中國土地上,由英國商人在宣武門前建造半公里小鐵路為起點。百多年之間,由蒸汽火車到時速350公里的「武廣高鐵」,今天全國已鋪設接近八萬公里的鐵路線,並建造了數之不盡的車站。城市群的崛起,需要高鐵網絡的配套,國際上一般以時速可達200公里或以上的鐵路,稱為高速鐵路(高鐵)。根據規...
Show more...
14 years ago
21 minutes 58 seconds

文化長河-鐵道行
有人說 :「有鐵路到達的地方,就有文明。」鐵路為人類帶來資源、物質、人力、和文化,使荒蕪的地方繁榮起來。 十集文化旅遊紀錄片,走訪中國火車博物館,介紹最古老的火車頭到最先進的高鐵,帶觀眾遊歷不同鐵路,包括最北的一段嫩林鐵路、最南的一段粵海鐵路、台灣高鐵與小火車、相差8.5公分的二連、世界最高的鋼綫青藏鐵路、新疆鐵路和廣西鐵路,五個不同的年青主持人包括文恩澄、李蘢怡、何基佑、何思諺、陳嘉寶。節目利用鐵道作爲骨幹和背景,把天南地北之民豐物阜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真實呈現觀衆眼前,讓我們真正地去認識我們的文化、歷史和故事。 旁白:張繼聰        公民教育委員會 聯合製作 節目於二O一一年二月十八日起,逢星期五晚上1900-1930,無綫電視翡翠台播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