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126/v4/ec/42/ce/ec42ceb1-2719-1868-7077-96a80c0b2f04/mza_4458065158191409907.jpeg/600x600bb.jpg
閱讀靜坐
Jack
29 episodes
1 month ago
閱讀與靜坐相關的經論與書籍,重新體會靜坐的廣度與深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Health & Fit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閱讀靜坐 is the property of Jack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閱讀與靜坐相關的經論與書籍,重新體會靜坐的廣度與深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Health & Fitness
Episodes (20/29)
閱讀靜坐
29.騎著六牙白象來靜坐 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名稱: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作者:曇無蜜多 譯 年代:劉宋 結構:一部 概說: 以觀普賢菩薩為主軸的修行經典,如何以觀菩薩、觀佛、觀多寶塔進入深刻的三昧境界,經論中有詳細的修行次第介紹。經中並提及菩薩戒、菩薩正位等。 CBETA(T0277)PDF列印本約14頁,文字簡潔易懂,經論涵蓋了當時中土流行的不同修行法門,曇無蜜多大師橫跨南北的不凡經歷,也展現在這部如蓮花般綻放的經典中。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3 minutes

閱讀靜坐
28.天籟之音的靜坐修行 莊子
名稱:莊子 作者:莊周 年代:戰國 結構:一部 概說: 莊子內篇前三節(逍遙遊第一、齊物論第二、養生主第三)展現了中國最早關於道家修行的方向與精神,以逍遙豁達的心境,藉由不同層次對於自然及聲音的體悟,真實深刻的面對死生的流轉。 莊子為中國重要經典,全書包含大量譬喻,深入淺出的勾畫出當時道家對於萬物的理解,其中對於以觀照明道的說明,對於靜坐的層次有所助益。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閱讀靜坐
27.靜坐的默契 陰符經
名稱:陰符經 作者:不詳 年代:南北朝 結構:一部 概說: 講述道家關於天地人關係的名著。道在於陰陽相推及五行生剋,人藉由順天應時,達到與道相合的默契境界。經中並介紹如何以氣修行進而體證自然之道。 收錄於正統道藏,約480字,分為上中下三篇,文辭簡潔,意境深幽,除了作為道家修行經典外,在歷代政治、軍事及文學上也具有影響力。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4 minutes

閱讀靜坐
26.與諸神一起靜坐 黃庭經
名稱:黃庭經 作者:魏氏 年代:晉代 結構:兩部 概說: 早期道家修行的想法及實踐,包含存思內視各臟腑諸神、以元氣周行於上中下黃庭(丹田)、以外景修內景以達道心合一等,經中並提到守欲、辟穀、龜息之法等觀念。 收錄於道藏,約3700字,包含黃庭內景經(36章)及黃庭外景經(24章),以七言詩的形式表達,整體結構工整,用詞包含大量譬喻及描述,顯示當時道家經典的特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6 minutes

閱讀靜坐
25.照窮境以智圓的靜坐 禪宗永嘉集
名稱:禪宗永嘉集 作者:永嘉玄覺 年代:唐朝 結構:一卷 概說: 關於禪宗永嘉玄覺大師修證的紀錄,包含了許多禪宗修行的重點,其中奢摩他、毘婆舍那及優畢叉部分的說明極為精彩,藉由大師修證的經驗,可以加深認識定慧平等修持及相應境界的體會。 CBETA(T2013)PDF列印本約19頁,分節清晰完整,共分為十個部分(十門),前八門集中在實際修行及體證的注意,後二門包含勸友人書及發願文。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9 minutes

閱讀靜坐
24.靜坐時的身息心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名稱: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作者:智者大師 年代:隋朝 結構:一卷 概說: 關於智者大師回答修行實務的紀錄,主要包含靜坐時如何以息調心及調身。面對修行時身心的病症,也詳細介紹其成因及以息治療的方法。 CBETA(T1919)PDF列印本約7頁,前半部說明禪坐的要訣,後半部說明禪病,閱讀後對於了解靜坐時,身息心間的相互作用有很大的啟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1 minutes

閱讀靜坐
23.成就於無所求的靜坐 洞玄靈寶定觀經
名稱:洞玄靈寶定觀經 作者:不詳 年代:南北朝 結構:一部 概說: 南北朝時期道家關於修行定慧的經論,強調善巧方便唯能入定,慧發遲速則不由人的觀點,並提到得道的七候,展現了道家修行的境界與目標。 收錄於道藏,約九百字,文辭精要,本經提供了另一個獨特的視角,可以觀察不同於佛教的定慧觀,對於靜坐有所啟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1 minutes

閱讀靜坐
22.在西方淨土中靜坐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名稱: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作者:婆藪槃豆(世親)菩薩 菩提流支 譯 年代:元魏 結構:一部 概說: 又名無量壽經論,以願生西方淨土、見阿彌陀佛為修行基礎,並以五念門修行次第成就菩薩悲心以迴向眾生。五念門包含禮拜門、讚歎門、作願門、觀察門及迴向門。 CBETA(T1524)PDF列印本約6頁,結構簡潔清晰,觀察門中對於淨土、阿彌陀佛、菩薩等功德莊嚴的觀想提示,對於靜坐時的觀境有所啟發。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8 minutes

閱讀靜坐
21.返璞歸真的靜坐法 坐忘論
名稱:坐忘論 作者:司馬承禎 年代:唐朝 結構:一部 概說: 一部關於道家靜坐修行的參考書,依照修行順序,提綱挈領的介紹了如何以靜坐修道,達到與道相合、萬慮皆遺的境界。其中關於觀與定的互動及如何與守道的想法結合,有著精彩的說明。 收錄於道藏,約六千二百字,經論結構清晰並包含有趣的譬喻,內容有敬信一、斷緣二、收心三、簡事四、真觀五、泰定六及得道七等七個部分。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8 minutes

閱讀靜坐
20.靜坐中的悠然自得 太上老君內觀經
名稱:太上老君內觀經 作者:不詳 年代:南北朝後期 結構:一部 概說: 南北朝時期道家靜坐修行經典,以內觀之法,以達制心並使心神明澈,經中並說明守道及修道的次第與境界。對於生道合一以長生不死的想法也有所說明。 收錄於正統道藏,約二千七百字,概分七節,結構清晰,多為四字韻文,閱讀起來相對流暢,可由本經典學習並體會,靜坐在道家修行中所扮演的角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2 minutes

閱讀靜坐
19.止觀共相的靜坐法門 大乘起信論
名稱:大乘起信論 作者:馬鳴菩薩 真諦譯 年代:梁 結構:一卷 概說: 以如來藏的觀點,提供了豐富的靜坐修行指引,其中對於修行前的發心、懺悔,修行時對於覺性及念的觀察,薰習力、信心等均有詳細的介紹。提倡止觀共相與念佛淨土為勝方便。 CBETA(T1666)PDF列印本約15頁,一卷五分,解釋分及修行信心分為核心,文句練達且飽含深意,學習如何以止觀修習證入如來藏。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6 minutes

閱讀靜坐
18.清淨圓滿的靜坐修行 圓覺經
名稱: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譯者:佛陀多羅 年代:唐代 結構:一卷 概說: 藉由十二位菩薩與佛陀之間的問答,展現出佛教在唐代所蘊含的獨特內涵。在圓覺清淨的本性中,涵蓋了對於頓漸密不同修行的看法與實際的修行建議。 CBETA(T0842)PDF列印本約25頁,分節及文句用語流暢,內容精簡但豐富,除了對於靜坐與修行有所啟發外,也可以深入體會佛教在中土發展的精華。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6 minutes

閱讀靜坐
17.在靜坐中頓悟 六祖壇經
名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作者:法海 年代:唐代 結構:一卷 概說: 六祖壇經敦煌本,由弟子法海紀錄匯集,內容大致分為四部分,包含惠能大師成道經過、無相戒前說法、無相戒會、弟子問道等。其中關於禪坐、禪定、定惠不二、般若觀照等,均有詳細的紀載,對於禪宗修行影響深遠。 CBETA(T2007)PDF列印本約26頁,紀錄用語直白,包含許多有趣的故事及譬喻,對於不立文字但鼓勵修行的禪宗法門,這部經論展現了惠能大師深邃的智慧。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9 minutes

閱讀靜坐
16.不能靜坐的修行 般舟三昧經
名稱:般舟三昧經 譯者:支婁迦讖 年代:東漢 結構:三卷 概說: 中國最早關於空觀的修行經典,重點涵蓋了如何以不著相的空觀法門體證虛空實相,並包含念佛、西方阿彌陀佛及觀十方諸佛等,另苦行四事也因此經論而出名。 CBETA(T0418)PDF列印本約46頁,分上中下三卷,內容大致分節完整,但前後連結性稍弱,如對於早期般若或空觀有興趣,可以閱讀並感受早期翻譯的趣味。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8 minutes

閱讀靜坐
15.大海般的靜坐法 大智度論四念處
名稱:大智度論 釋四念處品第十九 作者:龍樹菩薩 鳩摩羅什譯 年代:西元三世紀 結構:一卷 概說: 傳統四念處、般若波羅蜜、空觀、陀羅尼門,在這部經論中得到了令人讚嘆的結合,包含菩薩如何以不可得的身觀來觀身、以畢竟空的智慧修行來調心及渡化眾生、以四十二字等通達一切法。 CBETA(T1509)PDF列印本約25頁,大智度論釋四念處品第十九。以四念處作為靜坐修行方法,可以從中體會並延伸出廣如大海的境界,以實際的修行培養增長大願心及慈悲心。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閱讀靜坐
14.水滴般的靜坐法 雜阿含經四念處
名稱:雜阿含經 第五誦道品第一 譯者:求那跋陀羅 年代:劉宋 結構:一卷 概說: 雜阿含經佛陀與弟子的對話錄中,包含許多關於四念處及其相關的紀載,如四念處的性質、四念處的修法、修習四念處的功德及如何以四念處正確地對待生死等。 CBETA(T0099)PDF列印本約24頁,雜阿含經卷二十四,第605經至639經,共三十五經。這些如水滴般的珍貴紀錄,匯聚成無量無邊的智慧大海,在靜坐的道路上,指引古往今來的行人朝著明亮的方向前進。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2 minutes

閱讀靜坐
13.流水般的靜坐法 中阿含經四念處
名稱:中阿含經 念處經及念身經 譯者:瞿曇僧伽提婆 年代:東晉 結構:二卷 概說: 中譯經典中,早期關於四念處的經論,其中對於身念處的描述,如何觀身如身有著精闢的介紹;入出息及禪境變化的譬喻,對於靜坐來說有很大的引導作用。 CBETA(T0026)PDF列印本約20頁,中阿含經卷24及卷20,第九十八經及第八十一經。如果想要了解原始四念處,建議可以詳細品味這部古老經典的教誨,令人受益良多。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30 minutes

閱讀靜坐
12.靜坐中的大願心 大智度論禪波羅蜜
名稱:大智度論 初品中禪波羅蜜 作者:龍樹菩薩 鳩摩羅什譯 年代:西元三世紀 結構:一卷 概說: 令眾生得禪定內樂,離不淨樂。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禪波羅蜜卷中,說明了以靜坐禪修,作為度化眾生的修行法門,仔細體會可以發現菩薩禪特殊的超越性及本質差異。 CBETA(T1509)PDF列印本約30頁,大智度論中卷十七,初品中禪波羅蜜第二十八。主要包含對於禪坐的次第、禪波羅蜜的解釋及菩薩禪的諸多介紹,開拓了禪修在菩薩道中如何體現的觀點。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3 minutes

閱讀靜坐
11.如何以靜坐自利利他 大智度論三十七品義
名稱:大智度論 初品中三十七品義 作者:龍樹菩薩 鳩摩羅什譯 年代:西元三世紀 結構:一卷 概說: 一般認為靜坐修行只是自利行為,但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明,三十七品作為一種集大成的方法,修行的人更應懷著菩薩的利他精神,為眾生練習這項法門,最終成就自利利他的慈悲大願。 CBETA(T1509)PDF列印本約31頁,大智度論中卷十九,初品中三十七品義第三十一部分。包含問答解釋及龍樹菩薩關於大乘法修行三十七品的精彩觀點,鳩摩羅什大師的翻譯幫助了閱讀的流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9 minutes

閱讀靜坐
10.靜坐方法的變化 六妙法門
名稱:六妙法門 作者:智者大師 年代:隋代 結構:一卷 概說: 智者大師對於六妙門(數隨止觀還淨)的精闢闡述,從十個面向逐一說明此方法的修持與境界,包含:歷別對諸禪、次第相生、隨便宜、對治、相攝、通別、旋轉、觀心、圓觀、證相。 CBETA(T1917)PDF列印本約10頁,結構完整,由淺入深,逐漸認識古老的安那般那,如何由靜坐入門之法,開展出既廣且深的修行境界,閱讀後除了對於該方法的重新學習外,更能體會如何在練習中善用靜坐方法的不同面向。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year ago
27 minutes

閱讀靜坐
閱讀與靜坐相關的經論與書籍,重新體會靜坐的廣度與深度。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