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4d/ef/05/4def0544-03ec-cd7e-73e4-fcb561933f6c/mza_7719930769399049890.jpg/600x600bb.jpg
打開戲箱說故事
IC之音竹科廣播|王安祈、羅仕龍主持
243 episodes
5 days ago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Show more...
Performing Arts
Arts,
Education
RSS
All content for 打開戲箱說故事 is the property of IC之音竹科廣播|王安祈、羅仕龍主持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
Show more...
Performing Arts
Arts,
Education
Episodes (20/243)
打開戲箱說故事
【戴君芳專訪】傳藝金曲獎背後的夢—當代「戲曲尋路人」讓一眼萬年的青姬,從封印中自我覺醒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今年傳藝金曲獎頒獎典禮上,戴君芳導演以唐美雲歌仔戲團的《孟婆客棧:冥星雙飛俠》二度榮獲「最佳導演獎」;同時,她擔任創團導演的二分之一Q劇場作品《青姬》更奪下「最佳年度作品獎」。典禮當晚,由於現場掌聲與混亂,戴導一度誤以為最佳導演是以《青姬》獲獎,笑稱自己「整個魂好像還蠻不在現場的」,為盛會添上戲劇性的時刻。面對這兩部金獎肯定的作品,究竟自己比較愛的是《青姬》還是《孟婆客棧》呢?她如何在不同劇種中「游刃有餘」的轉換、創作?從現代戲劇、崑劇實驗劇場,到歌仔戲、京劇,彷彿銅牆鐵壁的「戲曲程式」又為她帶來哪些挑戰與突破?《青姬》作為劇團二十週年的第十部作品,取材自《白蛇傳》與《後雷峰塔傳奇》,將「白蛇」的人性與「青蛇」的妖性融為一體。戴君芳借鏡王家衛《東邪西毒》的精神意象,透過日籍陰陽師與夢境敘事,引領白蛇(化名青姬/雪姬)穿越記憶與覺醒的旅程。全劇僅以三位演員與一位舞者完成,凌嘉臨一人分飾兩角,展現極致表演張力。現在就隨著「戲曲尋路人」戴君芳導演,一起打開那只裝滿夢、融合京、崑、歌仔三種聲腔與靈魂的戲箱,聆聽《青姬》如何化作一段屬於當代的戲曲詩篇吧!二分之一Q劇場自2004年以《柳.夢.梅》結合崑曲與裝置藝術登上舞台,以實驗性與詩意的風格驚豔劇場界。此後,《小船幻想詩》、《戀戀南柯》、《亂紅》、《情書》等作品屢獲台新藝術獎與傳藝金曲獎肯定,逐步奠定其在當代表演藝術中的獨特地位。《青姬》為劇團二十週年的第十部作品,是2024臺灣戲曲藝術節展演節目之一。
Show more...
1 week ago
49 minutes 30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周玉軒專訪】從「論文寫不出來」到十年20本劇作:她的戲劇創作驅力與執念書寫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從論文寫不出來的那一刻開始,周玉軒意外踏入了劇作的世界。那一齣名為《顧曲郎》的劇本,成為她與戲劇創作命運交會的起點。十年之間,她筆下誕生超過二十部作品,從《王紫稼》《畫皮》《地獄變》《香纏》《杜子春》《水鬼請戲》一路走到2025戲曲夢工場的《鬧・NOW》,每一部作品都像是一場穿越現實與幻境的旅程。對周玉軒而言,戲劇不僅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一種「情感執念」的具現——她用文字探問人心深處最執著、最無法放下的那份愛與追尋。在這條創作之路上,與她並肩同行的重要夥伴,正是兆欣。兩人自研究所時期結緣,從短劇到跨界實驗製作,攜手打造出「聊齋系列」三部曲:《聊齋》、《畫皮》與《形色抄》。周玉軒的細膩筆觸,與兆欣的表演能量與導演手法相互交融,使傳統與現代、虛幻與現實,在舞台上交錯出一種詩意而神秘的美學。他們共同追尋的,是戲曲裡那份超越恐懼的鬼魅之美——讓「異界」成為映照人心的鏡子,讓情感的深處有了更溫柔的形體。「劇作家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觀眾。」周玉軒常這麼說。她筆下的世界,有古典的香氣,也有當代的思索;有人間的無奈,也有夢境的溫柔。如今,這位戲曲學院的老師、劇場的靈魂書寫者,仍以柔軟而堅定的筆,為台灣劇場續寫一幕又一幕屬於情感與美學的傳奇。透過玉軒的創作回望,同時緬懷我們藝術界的摯友——兆欣,那位以生命熱愛戲劇的「職人の魂」。當燈光再次亮起,那份屬於她與兆欣的劇場夢,依然在我們心中靜靜上演。2010年年底,中央大學中文所戲曲組公演《白蛇傳.遊湖借傘》,是周玉軒和兆欣相識的起點。2019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創作組成果發表(攝影:張震洲)〈十八〉兆欣為周玉軒於劇中演出白月光學長。《畫皮》〈丹青〉,秀才自道長枕畔偷來皮囊,繪以妻子屍身化作的骨血丹青,終讓妻子還陽。道長上門欲討回皮囊,誰知皮囊原先封印的妖物藉機甦醒了,如今她與妻子同在一具皮囊內,一體雙魂,誰吞食了真心,誰才能真正回生成人。(圖片來源:Mingo Tsao)《畫皮》〈皮之戲〉故事描述一個畫皮鬼兒(兆欣 飾)描摹自己的老態,句句皆為讖語。(攝影:蕭克玲)阮劇團《香纏》陳芸楚(陳昭薇)飾演臺灣藝旦王香禪。(攝影:馬雨辰)2022戲曲夢工場:臺北木偶劇團《奧賽羅》由周玉軒編劇,鄒慈愛、布袋戲藝師吳聲杰主演。2022臺灣戲曲藝術節:臺北木偶劇團《水鬼請戲》。2
Show more...
2 weeks ago
50 minutes 41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林建華專訪】從《紅樓夢》到清宮深處—揭開《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編劇創作密碼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還記得六年前(2019年)那帝王一局、紅樓一夢嗎?本集節目邀請到國光劇團資深編劇林建華,為您揭開清宮三部曲壓軸之作《夢紅樓:乾隆與和珅》的創作幕後。這齣結合歷史與經典文學的嶄新戲曲,以乾隆晚年與寵臣和珅之間錯綜複雜的情感與權力角力為主軸,並巧妙借鏡《紅樓夢》王熙鳳與秦可卿的悲劇命運,投射出盛世之下「水滿則溢,月盈則虧」的危機與警醒。創作靈感來自某夜編劇腦中電光石火的一個念頭——乾隆與和珅的故事,若能從《紅樓夢》的視角切入,會有什麼樣的火花?林建華深入爬梳歷史,他發現紅樓與清宮竟有如此緊密的時代交會:曹雪芹與乾隆同時代,家族背景與王朝命脈交織,而書中王熙鳳的形象,恰如和珅——權謀、聰慧而終至覆滅。劇中的「多寶格」核心意象,不僅象徵乾隆與和珅欲望的層層探索,更是帝國繁華背後即將崩塌的象徵。《夢紅樓》以戲中讀戲的方式,讓紅樓人物穿梭於歷史場景,構築一座充滿詩意與警世的太虛幻境。唐文華、溫宇航領銜主演,導演戴君芳打造出一場融合崑曲、京劇與當代表現的視聽盛宴。誠摯邀請您收聽本集節目,同時也別錯過【國光30.永續】《夢紅樓.乾隆與和珅》台北場2025年11月14至16日於國家戲劇院,以及台中場11月29至30日在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的2025全新再現!《夢紅樓:乾隆與和珅》:清史 ✕《紅樓夢》人物關係大解密!乾隆(唐文華 飾)與和珅(溫宇航 飾)。王熙鳳(黃宇琳 飾)。秦可卿(林庭瑜 飾)以風月寶鑑示警乾隆。賈寶玉(王佩宣 飾)與元迎探惜四春。
Show more...
3 weeks ago
49 minutes 22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王璦玲專訪】一曲微茫度此生—從合肥到耶魯,張充和與崑曲在異鄉的綻放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前一回,安祈老師由崑曲興衰脈絡出發,帶領我們走入顧傳玠與合肥四姊妹的故事崑曲情緣;這回,透過戲曲學者王璦玲老師的回憶,將跨越時空重拾合肥四姊妹的家族記憶與文化傳承,並聚焦她與最小的妹妹──張充和,以及其夫婿著名漢學家傅漢思的師生情誼。這段從民國名門一路延續到耶魯校園的崑曲傳奇,細膩動人,餘韻繞梁。張充和,出身名門書香的張家,其父張武齡是民初著名的女子教育家,四姊妹自幼浸潤詩書,才情橫溢。大姐張元和嫁給崑曲名伶顧傳玠、二姐張允和為語言學家周有光夫人、三姐張兆和則是沈從文筆下的摯愛,而小妹張充和集書法、崑曲、詩詞於一身,被譽為「民國最後一位閨秀」。1986年,王璦玲赴耶魯留學,拜入張老師門下,成為她晚年極少數親授的崑曲學生。師徒間一對一傳藝,張老師親吹崑笛教唱〈長生殿・絮閣〉,並贈以手抄《心經》與崑曲曲譜,筆墨彌足珍貴。璦玲老師娓娓道來在老師家中學曲、品茗、賞書畫、觀戲的日常,還有與傅漢思教授閒談文藝、摘園中韭菜的幽趣時光。這不只是技藝的傳承,更是一場跨文化、跨世代的知音相逢。在這段回憶交織的對談裡,不僅窺見張充和的才情風骨,也得以一窺崑曲在文人閨秀之間薪火不滅的生命力。歡迎您一起打開戲箱,細聽這段傳奇的崑腔雅韻。1940年代張充和崑曲扮相。張充和與夫婿傅漢思合影,攝於1985年。三連襟,左起:周有光、傅漢思、沈從文。1949年張充和移居美國,分別在哈佛、耶魯等二十多所大學執教,畢生致力學習與傳授書法和崑曲。其工筆小楷,別具一體,娟秀端凝,骨力深蘊,手書的《牡丹亭》、《長生殿》工尺譜是書法界公認的精品。張充和為顧篤璜發起編纂的崑曲演出通行本題寫書名《牡丹亭》。張充和1948年與德裔猶太人、美國漢學家傅漢思結婚,一生淡泊名利。曾自書對聯「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成其一生寫照。
Show more...
4 weeks ago
47 minutes 19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碎玉散金—憂鬱小生顧傳玠與張元和的崑曲情緣.合肥四姊妹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他是崑曲傳字輩中最耀眼的一位——顧傳玠,1921年在進入蘇州崑劇傳習所(1923年,最後的職業崑劇團「全福班」解散),工小生,氣質俊逸、嗓音水潤,被譽為「上海灘第一小生」。他是舞台上的書卷氣代言人,更是那個時代最具風采的崑曲青年。雖說顧傳玠傳承了崑劇小生的命脈,但在崑曲式微、劇團分裂的困境中,舞台的光芒抵不過時代的風雨,他毅然離開了菊壇。在嚴惠宇資助下,決定由高中就學,後考入金陵大學農科,是傳字輩唯一走進高等學府的藝人。求學期間,因緣際會與名門淑媛合肥四姐妹之一的張元和相知相愛,1939年在上海結為連理,成為一段佳話。1949年,顧傳玠舉家遷居台中,轉而經營事業,直至1965年因病離世,在當年兩岸隔絕時局下,始終未見崑曲在對岸復興的盛況。走進崑曲的歲月長河,透過顧傳玠的生命歷程,縱覽崑曲的興衰與轉折。崑曲故事,不只在戲裡,更在人生深處流轉!現在邀您傾聽顧傳玠的傳奇人生與合肥四姐妹的崑曲情緣,並隨著安祈老師從清朝乾隆嘉慶年間「花雅之爭」談起。————————————企劃︱王安祈、羅仕龍、周信宏製作︱周信宏1945年,張家四姐妹合影——張元和(右前)、張允和(左前)、張兆和(右後)、張充和(左後)。《獅吼記·跪池》顧傳玠飾陳季常(中)、朱傳茗飾柳氏、倪傳鉞飾蘇東坡。顧傳玠與張元和。1946年,張家三連襟在上海。(左起:顧傳玠、沈從文、周有光)
Show more...
1 month ago
49 minutes 57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周慧玲專訪】劇場無邊界—穿越戲曲與影像,她玩轉經典打造屬於自己的劇場宇宙!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從現代劇場到傳統戲曲、從學術研究到影像製作,劇場編導、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周慧玲老師,以深厚經歷與跨界創作實力,為華語劇場開拓出多元且新穎的視野。1995年,大安森林公園的當代傳奇劇場《奧瑞斯提亞》舞台上,她擔任理査.謝喜納的導演助理兼翻譯,首次被安祈老師注意。2009年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的創作作品,更促成她與國光劇團合作《百年戲樓》的編劇契機。她善於重新詮釋經典、對話傳統,創造融合民初背景與現代表達的嶄新劇本。此外,慧玲老師推動「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至今已舉辦七屆)徵集全球青年華語劇作,鼓勵戲劇創作能根植本土、放眼國際。同時也是台灣現代戲劇暨表演影音資料庫的創建者之一,長年致力於文化保存與知識共享,近年更跨足劇場電影《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與《簡吉奏鳴曲》台語音樂劇創作。周慧玲不僅是創作者,更是文化的策動者與教育者。她持續以作品刷新我們對劇場、對經典、對世界的理解與感受。歡迎收聽本集節目,一同走進她玩轉經典,打造精彩豐富屬於自己的劇場宇宙!《奧瑞斯提亞》座談會,與談人員分別是(由左至右)陳立華、胡耀恆、理査.謝喜納、周慧玲、吳興國和田啓元。周慧玲擔任導演理査.謝喜納的導演助理兼翻譯。創作社《少年金釵男孟母》改編自李漁的短篇小說《男孟母教合三遷》,編劇周慧玲將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改至1912至1915年間的閩中地區;下半場則依據原著人物,延伸發展出新的故事,時空背景移到1959至1964年間,尚在戒嚴中的台灣。劇中運用多種音樂素材來營造不同時空情境下的時代氛圍與角色心裡狀態:上半場由演員在現場演唱南管樂音;下半場穿插美國爵士樂、曼波與恰恰。周慧玲老師參與花式馬術比賽。從馬術與連結日常經驗中,體現傳統戲曲的身體技藝,並展現其廣闊的藝術想像。國光劇團《百年戲樓》民國100年4月首演於城市舞台,入選2012年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十大表演節目,周慧玲為共同編劇。中國劇作家秦旭作品《水》榮獲「第六屆全球泛華青年劇本創作競賽」首獎,劇本巧妙融合河南梆子戲元素與現代災難背景,展現方言與戲曲文化在劇場中的新生命。此劇本2023年由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演繹,同時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臺灣豫劇團藝術總監王海玲指導學生唱腔與身段。《魂顛記-臺灣在地魔幻事件》,劇情改編自謝鑫佑原著小說《五囝仙偷走的祕密》,編導周慧玲將故事
Show more...
1 month ago
48 minutes 19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戴君芳專訪】艋舺夜未眠⛵讓漂泊半生閱男無數的女海賊一夕暈船💘竟想靠岸神秘富商?!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大膽翻轉史書,浪漫開啟蔡牽媽的平行宇宙──原來女海賊也會「暈船」!傳奇海賊女王「蔡牽媽」呂海英,與人稱「大出海」的丈夫蔡牽半生馳騁海上,卻在中年萌生靠岸的夢想,決心攻佔台灣,為海賊集團打造安穩棲身之地。她女扮男裝潛入艋舺,不料竟意外「暈船」,與神祕富商墜入情網,展開一場跨越情感與權力的浪漫冒險。歌仔戲藝術家唐美雲反串飾演霸氣「海賊婆」,與「歌仔戲天后」許秀年、「百變精靈」小咪大演曖昧對手戲;更邀國光劇團老生唐文華飾演蔡牽,雙唐終於合體成為一對相愛相殺的尪生某旦。蔡牽與呂海英從剃頭店邂逅到戰艦的火花四射,一次滿足戲迷多重渴望。節目中,2025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獎得主、國光劇團導演──戴君芳,分享她與唐美雲歌仔戲團多年的導演關係,以及新戲創作幕後的導演觀點。從劇名由《大出海》轉為《夢在海潮那邊》的命名轉折,到如何與編劇陳健星聯手打造平行宇宙的奇想歌仔戲,精彩解密不容錯過!海賊(戀情)、官府(招安)與天地會(革命)間暗潮洶湧、重重諜影,虛實交錯的宇宙大冒險就此啟航。現在立即打開戲箱,走進蔡牽媽的海上烽火視界,體驗歌仔戲「與海賊有染又無關史實」的全新故事。唐美雲歌仔戲團《夢在海潮那邊》高雄場☞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10月4日至10月5日率先出航;台北場☞國家戲劇院,10月16日至10月19日海潮襲來;台中場☞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12月6日至12月7日夢想再起。邀您與我們一同親臨劇場,揚帆大出海。呂海英(蔡牽媽,唐美雲 飾)自由不羈的女海賊,海上集團的靈魂軍師。鼓動丈夫蔡牽攻佔台灣,自立為王,卻意外投入一場戀愛冒險;蔡牽(唐文華 飾)人稱「大出海」,擁百艘戰船、部下無數的海上霸主。步入中年,一封招安書竟引逗出那難以言說的內在深層渴望。阿桂嫂(許秀年 飾)龍門客棧老闆娘,能幹精明,是艋舺有頭有臉的人物。偶然遇到女扮男裝的呂海英,竟做起了綺麗的美夢。
Show more...
1 month ago
47 minutes 30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陳長燕專訪】京崑原來這麼有事!從錯落戲中見真情👂聽出她人生裡的京崑兩滋味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習藝三十餘載,國光劇團青衣演員陳長燕——坐科出身、閨門旦專工,師承名師、扮相柔美、唱作俱佳,不僅是國光劇團中生代備受肯定的京崑旦角,更是臺灣崑劇團無可取代的溫婉身影。記得當年,蘭陵劇坊以《荷珠配》改編為《荷珠新配》,一舉開啟台灣現代小劇場風潮;陳長燕也曾以深情詮釋原典《荷珠配》,將「喜中帶悲、荒謬藏情」的底蘊重新演繹,為自己的藝術歷程寫下關鍵篇章。今年10月,陳長燕領銜主演臺灣崑劇團《一夢驚 一茶擒 一箋誤》系列演出。在《水滸記・借茶活捉》中飾演幽魂未了、情絲難斷的閻婆惜,情勾張文遠(劉稀榮 飾)共赴九泉;於小全本《風箏誤》中化身聰慧婉約的詹淑娟,在誤會與錯認中與韓琦仲(溫宇航 飾)譜出一段妙趣橫生的佳緣。「夢、茶、信」皆為戲眼;「驚、擒、誤」牽動命運,究竟暗藏著甚麼玄機?《借茶活捉》京劇與崑曲兩版本有哪些異同之處?《風箏誤》如何發展出充滿趣味與迷人的劇情呢?演員卡司又具備了什麼亮點?錯位中的人情荒謬、誤會裡的真摯相逢,皆由長燕一一說盡。邀您立即與我們打開老戲箱,品壺茶、聽故事,走進陳長燕的京崑人生,與她一同錯中見情,戲裡識人!2025年10月4日至10月5日兩天,臺灣崑劇團《一夢驚 一茶擒 一箋誤》,與您相約大稻埕戲苑,不見不散~2024年臺灣崑劇團五場校園巡演計畫,最終站於東華大學劃下完美句點(中:朱嘉雯)。陳長燕在此檔節目中一人貫串四折戲,化身《牡丹亭.驚夢幽媾》杜麗娘與《水滸記.借茶活捉》的閻婆惜,獲得校園學子熱烈回響。演出京劇版與崑曲版的《活捉》一折,除了唱腔不同之外,詮釋風格也大不同?
Show more...
1 month ago
47 minutes 22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鄒慈愛專訪】那個想唱青衣的女孩成了老生—戴上髯口,膽大唱出自己的戲曲冒險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她是京劇界罕見的「女老生」,也是總讓人一聽名字就會微笑的演員——鄒慈愛。現在,我們將打開她的戲箱子,聽聽她如何從「想唱青衣」卻意外由老旦變成「老生」的命運安排中,一步步走出屬於自己的舞台風景。鄒慈愛從花蓮女孩到台北劇校,從小海光到國光藝校,從海光國劇隊又到整併後的國光劇團,一路走來,歷經不被看見、不被安排演主角的低谷,也懊惱過因緊張所帶來的失常表現,但她用笑聲和一股傻勁撐過來。如今,就連當年她說「我怕我演不好」的角色——司馬貌,也被她詮釋出了屬於自己的模樣。在舞台上,穿梭天幕出入鬼門道,她可以是京劇與崑曲裡男兒身的老生、是木偶戲裡的杜子春,也可以是歌仔戲的勇將姜維。在每個跨界的冒險裡,她總是抱著「想玩」的心態接受挑戰,但這份「玩」背後,其實深藏著對戲曲的熱愛與堅持。她進劇校的初衷竟是為了學西洋樂器?!戴上髯口、扮上妝就膽大登台冒險了嗎?戲裡調戲女人,戲外又會是什麼模樣?總是用笑聲與誠意面對舞台的鄒慈愛,帶我們走進她站上舞台就光芒四射的戲曲人生。《大劈棺》鄒慈愛飾演莊子,詮釋風格獨樹一幟,更讓每位觀眾都不禁讚嘆,怎麼這麼神!慈愛老師2022年演出京劇〈伯牙摔琴〉,親自在台上演奏古琴曲《太古引》,完美地與演出合為一體。摘下髯口,飾演新編清宮戲《夢紅樓.乾隆與和珅》裡的永琰(嘉慶君)英姿勃發又十足帥氣。下半年國光劇團將再度推出此戲,巡演台北台中兩地,不容錯過!《四郎探母》楊延輝(鄒慈愛 飾)。2024年,鄒慈愛挑戰《閻羅夢》主角司馬貌,曾是她自己一直深怕演不好的角色。一個急於救火放膽的邀約,一段電話中草率回覆的對話,2023年登上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舞台跨界演出,飾演姜維,不僅要跨越語言,更離首演沒剩下幾天。帥氣扮相與身段圈粉無數,導致「姜太太」突然暴增。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8 minutes 54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汪俊彥X彭子玲專訪】直擊乙巳革命現場🔎從策展發動與實踐,聽見戲曲夢工場掀起的革命聲浪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當我們說起「革命」,你會想到什麼?是群眾運動、意識形態,還是一場撼動時代的藝術實驗?對戲曲夢工場而言,革命從不是遙遠的歷史事件,而是一場此刻正在劇場裡發生的行動!2025戲曲夢工場以策展主題「乙巳革命」回應當代劇場的現實與想像,讓京劇、歌仔戲、布袋戲與現代表演者齊聚一堂,透過跨域創作與多劇種展演,試圖開闢「現代與傳統」之外的第三條路。從《三岔口》出發,在黑暗中試探路徑的江湖人;到孫悟空三鬧天地、雙棚競演的布袋戲鬧場;再到真假難辨的嘉慶君,如何夢遊臺灣、玩弄歷史與符號——六檔節目蘊藏哪些策展巧思?由哪些團隊與演員掀起一波波革命浪潮?策展人汪俊彥帶我們深入每個革命現場,看見「不滿、伙伴和技術」的革命三元素。首度與戲曲夢工場合作的烏犬劇場,藝術總監彭子玲將分享《低・俗・畫本》的創作歷程。一見面就「練痟話」的歌仔戲演員柯進龍、詹佳穎跨界出演,在歌仔戲抒情唱腔與街頭語言的激烈碰撞中,刻劃出一頁粗糲卻又真實的人生。這不只是一場演出,而是一場集結想像力、行動力與技術的劇場革命。戲箱已開,革命再起!邀你立即聽見革命發動者的震撼故事。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8月30日到10月5日,號召革命義士、伙伴一同聲援2025 戲曲夢工場《乙巳革命》。明日和合製作所《嘉慶君夢遊臺灣》兩位演員扮演太監與婢女,在觀看與扮演之間穿梭。(左起:郭員瑜、胡書綿)義興閣掌中劇團《英雄製造》以真偽穿插的形式,邀請觀眾進入革命英雄「可能的」生成現場。(後為主演暨音樂設計王凱生、前為演員洪健藏)合作社《前方有三岔路口》是一場關於表演藝術的身體行動。(左起:林乘寬、魏子慕、林益緣)臺北木偶劇團《鬧・NOW》前後場battle。(左為布袋戲演師吳聲杰,右為樂師林宸弘)烏犬劇場《低・俗・畫本》兩位歌仔戲演員將在劇中展現十八般武藝。(左起:柯進龍、詹佳穎)「壁」製作委員會《皇上還沒來的時候》由榮獲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首獎及廣藝特別獎的金獎團隊創作演出,結合京劇與AI 科技藝術,幻化為不可預測的聲響與影像。(左起:陳恩綺、黃昶然、黃若琳)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7 minutes 59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蔡欣欣專訪】七夕見證七世愛情—永恆與無常之間🦋《愛。相隨?》讓愛自由、心意相隨!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歌仔戲迷千萬別錯過!一場「跨團、跨界、跨世代」的史詩級愛情鉅作——財團法人廖瓊枝歌仔戲文教基金會2025歌仔戲旗艦展演《愛。相隨?》七夕(8月29日)即將盛大登場!本劇採「連台本戲」型態,號召南北歌仔戲天王天后以全新現代觀點重塑經典《七世夫妻》,細膩描繪七次轉世、跨越時空的愛與命運糾葛。這次製作陣容堪稱夢幻——由人間國寶廖瓊枝與王金櫻擔任藝術總監與顧問,五年級中生代菁英領銜,結合六、七、八、九年級新生代,共同展現薪火相傳的藝術風采。從第一世萬杞梁與孟姜女,到最終牛郎與織女的鵲橋相會,許亞芬、張孟逸、陳昭香、王台玲、孫詩詠、李翠蘭、張秀琴、莊金梅、黃雅蓉、邱秋惠、江亭瑩、廖玉琪、郭春美、石惠君等資深好手將與新生代同台飆戲,唱腔、身段與臨場應變功力盡情交流,呈現薪火相傳的絕佳默契,更是跨世代對歌仔戲的深情告白。戲中七世情緣,少男少女情竇初開,累世愛恨交纏,各有命運關卡;南北內外台天王天后的同場競藝,蘊藏哪些戲曲門道?製作人蔡欣欣教授與編劇江佩玲又設下了哪些巧思與驚喜?製作初衷又是甚麼呢?刻骨銘心的戀愛史裡,甚至還藏著古代「網戀」始祖的身影!讓我們8月29日至8月31日七夕相約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城市舞台,見證愛情的輪迴與歌仔戲的永恆傳承,2025歌仔戲旗艦展演《愛。相隨?》一起讓愛自由、心意相隨。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8 minutes 56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死的會說話💀騙的變國師👑這些角色都不是省油的燈!「永恆時尚:秋分」展現戲曲不老魔力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當代劇場裡最動人的風景,往往來自傳統的深根發芽。國光劇團三十週年《永恆時尚:秋分》於9月特別企劃推出四場匠心獨運的演出,從經典老戲到爆笑喜劇,讓戲迷一次滿足、場場驚豔。現在,邀您跟著我們一起聆聽安祈老師的公演規畫與看點解析吧!9月12日開場的是【魔幻京劇】,由陰間判官穿針引線,串起《伐子都》《打神告廟》《活捉》三齣因果報應與情仇糾纏的經典戲碼,戲中人陰陽交錯,誓言與悔恨交織出一段段亡靈與人心的戲夢人生。13日午場《陸文龍》敘述金營孤子回歸故國的忠義傳奇,新生代武生魏伯丞首挑大樑,展現文武兼備的精彩身手;晚場《求騙記》則上演荒謬又貼近現實的詐騙傳奇,讓你在滿場笑聲中,重新審視「相信」與「真相」的分界。壓軸14日午場《雪弟恨》,由李家德「一趕四」演出蜀漢名將的忠義血淚,唐文華親授,挑戰體力與演技極限,氣勢如虹,震撼人心。庭瑜產後再度踩上硬蹺,心情產生哪些變化?挑戰《陸文龍》小魏詮釋上又有何特殊安排?《求騙記》歷經漢劇、京劇、豫劇與歌仔戲等劇種爭相改編上演,究竟魅力何在?復仇血淚《雪弟恨》全新演員組合將帶來甚麼火花?從魔幻到歷史,從詐騙到復仇,「國光30‧而立」《永恆時尚:秋分》四場演出風格各異,卻同樣精彩!誠摯邀您2025年9月12日至9月14日走進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一同見證傳統如何潮流不退,時尚永恆!《伐子都》由武生李家德、花臉孫顯博主演。子都(李家德 飾)與潁考叔爭車失利,屈居副帥,妒恨之下,於戰時趁潁考叔不備痛下毒手,後因心生愧疚,不時見到潁考叔之影,終自戕而死。《打神告廟》由青春旦角謝樂主演。名妓焦桂英接濟秀才王魁,並許以終身,二人在海神廟盟誓互不負心。王魁高中後休棄桂英。桂英憤而泣訴於海神廟,自縊身死。林庭瑜產後第一次踩著蹺站回排練場,兩位指導老師給予鼓勵,陪著從頭排練,逐漸拾回自信及夥伴間的信任感。《活捉》由林庭瑜、王詠增主演。敘述閻惜姣為宋江殺死之後,返回陽間卻不找宋江報仇,而是尋到昔日情人張文遠住處,再續情緣。9月12日【魔幻京劇】從判官(劉育志飾)視角出發,串聯三齣充滿人性掙扎與因果報應的老戲段子,妒恨殺人、情海翻覆到陰魂再現,戲中戲外皆是對人心深處的詰問與反思。國光劇團武生生力軍魏伯丞主演陸文龍,特聘朱陸豪親授指導。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7 minutes 27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劉育志專訪】青面虎的試煉—從絕望走向希望✨見證武淨演員劉育志的職傷與熱血重生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2021年於原定演出的前夕,國光劇團武淨演員劉育志在《拿高登》高強度排練中不慎阿基里斯腱斷裂,讓這位青春正盛、表現亮眼的武淨演員瞬間跌入黑暗。曾一度考慮轉行、懷疑是否還能再登戲台,所幸在劇團與師長的支持下,他選擇了堅持。休養期間,他沒有停止鍛鍊,反而轉向唱腔與基本功的深耕,做足準備讓自己在未來以更強姿態復出。時隔一年,他逐步復出於《武動三國》張飛、《活捉》判官、《通天犀》青面虎以及《火判》等經典劇目中,以穩健椅子功、凌厲身段再度征服觀眾,證明自己不僅沒被傷痛打倒,反而更上層樓。2023年【承功-新秀舞臺】《通天犀》演出前,同團演員兼引言人的林庭瑜感性回憶:「育志奮力一搏,衝過迷霧的過程令人心疼,也對育志的毅力深感佩服!」「這是一段奮鬥的證明!」聽國光劇團青年武淨演員——劉育志娓娓道來那段從受傷、復健到重返舞台的堅毅旅程。面臨演員受傷,劇團該如何臨危應變及同袍互助呢?獲得崑大班陳治平老師傳授《火判》與《鍾馗嫁妹》的機緣是甚麼?每次傷痛背後帶來哪些省思?他又如何於低潮裡自我療癒?一副髯口和青面虎一角,對由「丑」轉「淨」的他更有著關鍵意義!在這一段青面虎的試煉裡,聽見不只是戲,還有一顆從未停歇的心,原來從小到大所經歷的一身傷,透過堅強意志早已化作對戲曲的深情告白。這回翻開戲箱子,不禁讓我們更加期待育志的再次登台與全新挑戰!傷後復出,劉育志於2022年《武動三國-她的凝視》以張飛一角再度登上戲曲大舞台。劇中國光新秀集體亮相,大展搶背、吊毛、劈岔、僵屍、倒翅虎、打出手……等京劇武功。2022年承功-新秀舞臺《活捉》,劉育志大顯拿手「判官」角色。劉育志在2023年承功-新秀舞臺主演《通天犀》,以青面虎徐世英一角成功克服2021年的腿傷。究竟髯口試由什麼材質製作而成?一副髯口讓他由丑行決心投入淨角訓練,背後又有哪些動人故事?安祈老師直呼:「育志太幸福了!」承自崑曲名家(崑大班)陳治平老師傳授的《火判》與《鍾馗嫁妹》。《火判》這齣戲是《九蓮燈》傳奇中的一折,故事大意為被抄家的閔遠在義僕富奴守護下逃亡,經古廟內火德星君(劉育志 飾)指引,前往蓮花山香果洞求取九蓮燈,以解難度厄。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7 minutes 48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朱柏澄專訪】台灣傳統之聲在美國:身段、說戲👂聽見朱柏澄的京劇跨國對話現場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京劇武生與生角兼修的實力派青年演員,同時是興傳奇劇場的靈魂人物──朱柏澄,於2025年初獲選亞洲文化基金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資助,展開為期半年的赴美藝術交流計畫。在東西方文化交會的現場,他以深厚的傳統功底與當代創作視野,展現台灣京劇的嶄新風貌。柏澄親臨《打開戲箱說故事》,分享此次美國巡演與交流經驗:從紐約梨園社春季文化節「中英雙語」介紹京劇基本功與經典橋段,到洛杉磯、舊金山的文化講座,他如何以一字馬、踢腿等高難度動作征服國際觀眾?透過「當代傳奇劇場國際總監雷碧琦」牽線與當地文化單位合作,於西岸多場講座中,深入分享當代傳奇劇場作品《凱撒》的創作脈絡,並將京劇帶入美國校園,引發熱烈回響。語言與文化的差異,是挑戰也是機會。他如何在「全英語」講座中突破表演形式的隔閡,讓台下的外國參與者驚呼連連、「叫好」不斷?又如何透過社群媒體與短影音,讓遠在台灣的粉絲們也能對於這場跨國對話產生即時共感呢?這趟「出遠門」的旅途中,他不只是京劇的傳承者,更成為文化的橋樑。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他訪美的藝術行腳,翻開戲箱,娓娓道來讓世界聽見來自台灣的動人故事與傳統之聲——京劇(Jīngju)的點滴歷程。紐約,中央車站。原先預計搭車至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柏澄,因天候影響錯過了預定的班次列車。農曆新年活動在Asia Society推出一系列的節目,包含有舞獅、武術及朱柏澄的京劇演出,一起歡慶蛇年的到來!2025年1月8日,亞洲文化基金會(Asian Cultural Council)受獎人於紐約洛克菲勒大廈的見面會。朱柏澄完成了第一場在美國的正式演出,並與凌珂老師同個化妝間,學習到不少凌珂老師對藝術、京劇和人生的觀念。在曼哈頓一路步行,轉換不同扮相與紐約融合,朱柏澄穿著行頭,無論是在小攤販或地鐵都造成了人群圍觀!於紐約大學,和Nancy教授、錢熠老師一起在課堂上分享創作思路與藝術,傳達「戲曲人文」的概念,同時淺談科技對藝術家的影響。於喬治華盛頓大學的示範講座,談台灣的傳統京劇發展,從顧正秋來台、軍中劇團到當代傳奇劇場板橋放送所的成立。2025年6月2日,朱柏澄於個人社群媒體紀實寫下:「目前看了60個表演、去了42個劇場、完成6場演講1個工作坊、參與了一檔演出,認識好多朋友,見到好多很棒的藝術家……。」究竟這趟遠行透過國際見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9 minutes 3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青春學戲正當時〽️唱響京韻再啟航—「戲曲傳承計畫2.0」扎根清大x東海校園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猶記得去年六月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內,清華與東海兩校的校園戲曲傳承計畫學生傾情演出《春草闖堂》,精采絕倫、熱力四射,現場如雷的掌聲與叫好聲,至今仍餘音繚繞、難以忘懷。走過三年(2021–2024)精耕細作的1.0階段,如今「台積電×國光——校園戲曲傳承計畫2.0」扎根再出發,在國光劇團專業師資群引領下,持續於清華大學與東海大學展開多元課程,從講座、讀劇到實作演練,帶領新學員進入戲曲世界的深層探索。歷經一年的2.0課程推進中,又曾遇到哪些挑戰?指導老師們如何克服困境、注入新能量?從課堂到舞台,戲曲又如何在學生心中留下青春的印記?今年5月26日,兩校於東海大學銘賢堂聯合舉辦的年度成果發表會,呈現了哪些不同以往的成果與令人動容的青春魅力呢?學生們從肢體、嗓音、身段到戲劇角色的精細雕琢,一步步累積基本功與舞台信心,從「看戲」「學戲」到「演戲」,傳統戲曲已不僅是舞台上的藝術,更成為大學生們交朋友、練心性、培養美感的日常。本集節目,透過課程主持羅仕龍老師,帶我們一同打開戲箱,聽他娓娓道來這群青年如何以熱情與汗水,唱出屬於他們的校園京韻生命力!(小編:節目中還可以聽見同學們的成發演出片段,千萬別錯過唷!)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9 minutes 26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宋厚寬X劉冠良】從信仰神祇到戲中幽魂,重塑歷史英魂《國姓之鬼》唱出鄭成功的多重面貌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榮獲第22屆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獎、第35屆傳藝金曲獎最佳導演獎的劇場話題之作——臺北海鷗劇場《國姓之鬼》,八月再現2025傳藝金曲劇展,台北、高雄兩地精彩上演。由宋厚寬編導,融合現代劇場與傳統戲曲元素,以奇幻敘事手法重探「國姓爺」鄭成功的歷史形象。《國姓之鬼》透過兩位演員古翊汎與劉冠良的精湛演出,在四個時空層次中交錯展開,讓亡魂現身、史實糅雜,詮釋臺灣歷史與身份的追尋與糾結。從「廟未蓋完」的城市荒野劍南山,搬演到充滿幽魂與未竟夢想的現代舞台;從歌仔戲的傳統唱腔,到陷入靈異事件的亡魂對話,雙人戲班如何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中,看見大海、見證國姓爺船隊的降臨——甚至看見我們自身與歷史的鏡像。創作發想究竟來自甚麼?導演如何召喚國姓爺的英魂與觀眾的共鳴,打造出這場安魂戲?兩位演員又該如何撐起90分鐘戲曲表演?排練場上,他們又將面臨哪些內心交戰?敬請鎖定本集節目,一起聽見那些藏在戲箱裡、深埋歷史中的「鬼」故事。還有更多《國姓之鬼》以外的故事,和編導、演員心境首度公開,等您立即來收聽~同時,邀您走進劇場親身體驗雙大獎加持肯定的好戲,台北場2025年8月8日至8月10日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高雄場8月30日至8月31日高雄中山堂劇場,炎炎夏日~臺北海鷗劇場《國姓之鬼》給您清涼一嚇!
Show more...
3 months ago
48 minutes 51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彭俊綱X劉珈后專訪】魔法扇一揮,科技加持翻轉火焰山!🔥《公主與她的魔法扇》台法共譜新經典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當台灣京劇遇上法國科技,會擦出什麼火花?國光劇團與法國里昂新一代劇場首度攜手,打造融合科技與傳統的魔幻京劇——《公主與她的魔法扇》。五百年前,孫悟空踢翻八卦爐,爐火墜落人間,化為八百里火焰山,阻礙取經之路;鐵扇公主因痛失愛子紅孩兒,內心難解仇恨,暗中煉製假扇,等待孫悟空上門借扇……。時空切換到現代法國,10歲的小女孩奧莉維亞,聽著《西遊記》的故事,疑惑公主為何執著於復仇,彷彿穿越時空,與故事中的公主展開對話。今年8月即將展開台法巡演,世界首演在臺灣戲曲中心!這齣戲以《西遊記・借扇》為靈感,由鐵扇公主與法國現代小女孩的雙視角出發,用女性觀點重新詮釋東方經典《西遊記》。🔥究竟台法共製的緣分如何展開?當科技遇見戲曲,卻碰撞出一座難以翻越的火焰山?🔥台法雙導演如何揉合東西方元素,激盪出新火花?珈后老師會增添與改變她原有的表演詮釋嗎?🔥小女孩的直觀會帶來什麼省思呢?鐵扇公主又如何玩轉手中的魔法扇,改寫屬於她們的故事?虛擬影像人物與戲曲演員同台共演,法國「巨鏡」全像劇場技術尬上戲曲激盪全新火花;音樂由聲音魔術師王乙聿與指揮瞿春泉攜手打造,融合東西方元素,帶來視覺與聽覺的魔幻饗宴。巡演前,且讓國光劇團排練指導彭俊綱導演及旦角劉珈后為您搶先揭開公主的神秘面紗。同時別忘了,2025年8月1日至8月3日與我們一起入席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感受2025國光劇團臺法合製「公主與她的魔法扇」台灣美學、國際視野與民主精神,探索科技與京劇的全新魅力!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8 minutes 18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那些年,她緊張看戲😬他們反覆磨練!小陸光(3)舞台實戰就是要給每個人機會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今年春天,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復興京劇團推出《水滸英雄》演出,演員與角色的精彩安排,讓安祈老師回想起年輕時觀賞「小陸光」的點滴情景。本集節目,我們就從這段回憶出發,繼續帶大家走入軍中劇團的世界——小陸光。📌作為戲曲人才培育的劇校訓練班,小陸光究竟如何安排演員演出?公平競爭呢?還是為演員尋找合適戲路?📌當年白天演出(日場)居然不常見,晚場反而經常一演到深夜才散場,這背後有什麼特別原因嗎?📌安祈老師將目光由小大鵬「移情別戀」轉向小陸光的主因是什麼?荀派馬術賢老師的教學傳承,又帶來哪些影響?📌她最喜歡的小陸光演員胡陸蕙、朱陸豪,為什麼總會讓她無法安心坐在戲台下看戲?背後藏著什麼故事呢?透過安祈老師親身經歷的追劇趣事,一起回顧當年小陸光戲曲人才的培育與舞台上的輝煌盛況。安祈老師再度親自爆料,當年她從週二一路到週日,幾乎天天泡在國軍文藝中心看戲,功課卻還是名列前茅!(小編:老師她真的有時間念書嗎?)還有,當她最欣賞的演員胡陸蕙首次登門拜訪時,她懷著什麼樣的心情?一顆包子、一盒喜年來蛋捲的背後,又藏著怎樣的故事?打開戲箱,走進一段段鮮為人知的內心回憶,並再次追溯出「軍中劇團」在台灣戲曲發展中的珍貴歷史。胡陸蕙本名台鳳,是陸光劇校首期最佳旦角。《紅娘》由馬術賢老師教導。胡陸蕙飾演霍小玉。《陸文龍》是陸光國劇七十四年參加國軍文藝金像獎競賽得獎作品,由朱陸豪飾演陸文龍。民國55年3月,小陸光在國軍文藝活動中心的首次公演。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8 minutes 40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從梨園到筆端《京劇奇女伶—馬驪珠》虎嘯龍吟的戲曲人生筆記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一位Facebook臉友,一篇傳記序文的邀約撰稿,走進一位女伶——馬驪珠的「京」曲傳奇人生。出身於戲曲世家,馬驪珠自幼受梨園薰陶,十五歲登台,承襲母親的技藝與情懷,精通青衣與花旦行當,除劇藝表現亮眼,她亦擅長寫作,以筆墨抒發對戲曲的熱愛與人生感懷。民國38年來臺後,陸續應邀加入多個軍中劇團,包括「虎嘯劇團」「龍吟平劇隊」「履鋒平劇社」「明駝國劇隊」……等,活躍於戲曲舞臺。民國59年,隨著軍團級國劇隊奉命裁撤,她才淡出演藝圈,暫別梨園生涯。多年後再度復出,轉而投入教育工作,任教於復興劇校。✍️安祈老師和《京劇奇女伶—馬驪珠》編著者周世文先生,這段臉書上的戲曲奇緣,究竟如何展開?✍️回望年少時光,馬驪珠在安祈老師記憶中,留下了哪些深刻印象呢?✍️書中〈下篇:那些人那些事〉,馬驪珠以幽默風趣筆觸描繪過往,又為我們勾勒出哪些動人的人事風景?✍️作為胡錦的母親,她又如何影響女兒的演藝之路?將京劇精神傳承至銀幕?劇場上,她詮釋出女性的堅韌與溫婉;生活中,她則是傳承與創新的象徵。馬驪珠不僅記錄自我劇藝生涯,更寫下世代的戲曲文化印記。傳記新書尚未發行,安祈老師將翻開這只老戲箱,帶我們搶先聆聽馬驪珠「虎嘯龍吟」的精彩戲曲旅程!一窺她筆墨間的柔情與剛韌。「虎嘯劇團」成員合影,前排為馬驪珠(中),後排左四為李桐春、左五為馬驪珠夫婿胡學傑,馬驪珠女兒胡錦此時三歲。民國41年虎嘯劇團公演廣告,掛牌主演者為胡夫人,胡夫人即是著名京劇演員馬驪珠。「履鋒平劇社」演出《梁紅玉》。
Show more...
4 months ago
50 minutes 29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朱陸豪專訪】不甘只做孫悟空🐵小陸光(2)朱陸豪的美猴王傳奇與多一變的人生故事
★★歡迎點此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當鑼鼓一響、金箍棒一揮,他就是戲裡讓觀眾目不轉睛的「美猴王」。但他從不甘心只做孫悟空!九歲入陸光劇校,十歲登台,十三歲以一齣《挑滑車》技驚四座。朱陸豪扮演孫悟空長達二十二年、超過五百場演出,是台灣京劇史上的傳奇代表。可他沒停在美猴王的光環之下,而是一路走出自己的「七十三變」——從京劇跨足歌仔戲、現代劇、舞蹈、影視,甚至摘下金鐘獎,成為真正的全方位表演藝術家。📖 書名《戲班、悟空、七十三變》藏著什麼玄機?「七十三變」到底變出了什麼樣的人生風景?📖 從劇校走進戲班、從傳統舞台跨界到電視螢光幕,一路走來,他究竟面對了哪些挑戰?又從中獲得哪些關鍵啟發?📖 一場現代劇的哭戲,竟讓老戲骨排練了兩個月還哭不出來?當殺人武生變成戀愛少年,跨界會有多難?!📖經典武戲《三岔口》摸黑打鬥,演員於角色當下,心裡到底如何想像呢?「朱陸豪」這個名字,背後有故事嗎?一雙戲靴、一段提點、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從李慎恩伯伯到恩師穆成桐,以及王海玲、汪其楣、李國修……生命中的貴人,如何悄悄改變了他的表演之路?翻開《戲班、悟空、七十三變:朱陸豪的人生故事》一起從戲班後台的白布蚊帳,進入小陸光到國光劇團的創團歲月與跨界歷程,這不只是朱陸豪的故事,更是一段關於台灣劇場、傳統與當代、堅持與變身的動人篇章。邀您立即打開戲箱,聆聽「永遠的美猴王」怎麼從一隻猴子,變出朱陸豪的人生舞台!故事工廠《七十三變》發想自京劇大師朱陸豪生平故事的半自傳作品。屏風表演班《京戲啟示錄》2011年傳承版第四度搬演,李國修及朱陸豪兩位老師的合照。《舞者阿月》劇作者希望透過戲劇的手法,呈現台灣舞蹈前輩蔡瑞月艱苦而動人的個人情感歷程。圖為戲中的蔡瑞月(汪其楣飾)與其夫雷石榆(朱陸豪飾)。電視劇《麻醉風暴2》朱陸豪老師於劇中飾演衛福部部長吳偉胤。《陸文龍》1995年10月6日京劇演員朱陸豪。
Show more...
4 months ago
48 minutes 53 seconds

打開戲箱說故事
歡迎寫電子小紙條給主持人,分享您對節目的感想。 https://pse.is/43cvg4 人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的形式不斷在變,但是故事總是好聽。戲曲演的就是故事,它看起來傳統,但其中喜怒哀樂卻傳遞著跨越世代的感動。戲曲故事有哪些地方有趣又好聽?來聽聽兩位戲曲專家王安祈教授與羅仕龍老師一起為大家打開老戲箱,說說新故事。 本節目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