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ealth & Fitness
Technology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Loading...
0:00 / 0:00
Podjoint Logo
US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a1/e7/a8/a1e7a8a1-db2f-7276-68d2-b0ad8ff6ffe2/mza_6984355850211200842.jpeg/600x600bb.jpg
交匯點
Eric & Sandra
39 episodes
2 days ago
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如何真正理解「永續」的意義?如何將它與我們的職場、生活、消費選擇緊密連結?《交匯點》是一個集結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匯聚多元知識、分享真實經驗,並提供深入觀點的 Podcast,帶你從不同角度剖析永續轉型的關鍵議題。 本節目由 永續轉型實踐家 Eric 和 生活美學實踐者 Sandra 聯合主持,他們將攜手來自企業界、學術界、創新產業、非營利組織等多方專業職人,深入對談,挖掘行業趨勢、職涯洞察,並剖析當今社會面臨的永續挑戰。我們不僅探討企業如何實踐 ESG、推動綠色創新,也關注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選擇與行動,為環境與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無論你是職場人士、創業家、社會行動者,或是剛接觸永續議題的好奇聽眾,《交匯點》將帶你發掘不同專業的交集,啟發新的思維,探索改變的可能,並提供可落實的具體行動方案,讓永續成為你生活與職涯的一部分。 📌 每週三固定更新,20-30 分鐘輕鬆收聽,讓我們一起從「交匯點」,開啟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追蹤交匯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我們(永續基因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Careers
Business
RSS
All content for 交匯點 is the property of Eric & Sandra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如何真正理解「永續」的意義?如何將它與我們的職場、生活、消費選擇緊密連結?《交匯點》是一個集結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匯聚多元知識、分享真實經驗,並提供深入觀點的 Podcast,帶你從不同角度剖析永續轉型的關鍵議題。 本節目由 永續轉型實踐家 Eric 和 生活美學實踐者 Sandra 聯合主持,他們將攜手來自企業界、學術界、創新產業、非營利組織等多方專業職人,深入對談,挖掘行業趨勢、職涯洞察,並剖析當今社會面臨的永續挑戰。我們不僅探討企業如何實踐 ESG、推動綠色創新,也關注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選擇與行動,為環境與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無論你是職場人士、創業家、社會行動者,或是剛接觸永續議題的好奇聽眾,《交匯點》將帶你發掘不同專業的交集,啟發新的思維,探索改變的可能,並提供可落實的具體行動方案,讓永續成為你生活與職涯的一部分。 📌 每週三固定更新,20-30 分鐘輕鬆收聽,讓我們一起從「交匯點」,開啟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追蹤交匯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我們(永續基因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Careers
Business
Episodes (20/39)
交匯點
[EP36] [小地藝術日特輯#3][減碳型策展職人] 烤雞、精釀、偶戲、地景,這裡的藝術很Chill feat. 怡芳、小英、蕙玲、小圓
《本集來賓》 小地藝術日工作團隊 小地藝術日 園遊會總召 小地藝術日主持人/一人一故事演出 小地藝術日 地景藝術創作-鳳梨怪 小地藝術日 地景藝術創作-山猴怪 系列集數 | EP27、EP32、EP36 《本集節目精華》 一場由土地長出的藝術節,正在美濃緊鑼密鼓地預備著。 今年第5屆「小地藝術日」,再次把藝術帶回農村生活,這場節慶仍然是社區的嘉年華。 農莊裡藏著行為藝術、孩子戴著自己做的偶面具、大人手裡端著啤酒杯裝的在地精釀,草地上還有人用鐵鍋享用烤雞野餐。 今年把「市集」改稱園遊會:除了延續無塑膠與一次性容器,攤友用葉片盛菜、舊物再生成藝術之外,也想喚醒在市集流行開始前台灣常見的園遊會氛圍。 這集交匯點第一次出外景,主持人 Eric 與 Sandra 帶你到小地藝術的活動現場「果然紅農藝生活」直擊,聽四位小地夥伴【怡芳、小英、蕙玲、小圓】分享今年好吃好玩好逛的幕後故事。 除了大型地景藝術、行為藝術表演現場演出、和精靈偶怪一起「假鬼假怪」,在小地,大家享用精釀啤酒配烤山雞的同時欣賞現場演出,絕對稱得上鄉間奢華的藝術饗宴。 這場藝術派對,不只來看,在小地藝術日,你也能一起動手、一起品嚐、一起共創! 🎧 12/6–12/7,美濃果然紅園區,帶上你的鍋碗瓢盆杯與野餐墊,來當小地藝術日的共創者。 💪 想更深入參與?加入小地志工行列! 👉 志工報名連結:https://reurl.cc/9ngVpV 《本集參考資訊》 小地藝術日將於12/6(六)、12/7(日) 10:00-17:00舉辦 詳細資訊請點擊下方小地藝術FB連結 小地藝術|https://www.facebook.com/p/小地藝術日-100068733746657/ 果然紅農藝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irisshome TV果然紅|https://www.youtube.com/user/lp89hom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4 優質教育 SDG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11 永續城鄉 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13 氣候行動 SDG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5 days ago
46 minutes

交匯點
[EP35][跨域整合X永續行動職人] 讓樹長大的跨域嘗試:台灣真美樹的樹真美藍圖 feat. 陳東榮
《本集來賓》 陳東榮 台灣真美樹協會 理事長 變色龍攀樹工作室 創辦人 系列集數 | EP31、EP35 《本集節目精華》 大樹無預警倒下不一定是樹的問題,更多時候是城市在規劃時忘了給他長大和呼吸的空間。這集《交匯點》,我們再次邀請攀樹師,也是「台灣真美樹協會」理事長的陳東榮,聽他從修樹走向護樹、再拓展到「系統改造」的故事。 他說,修樹這行八成時間都在「補錯」,因為人們從一開始就種錯地方、選錯樹種。要解決問題後的問題,光靠修樹這行做不到,但是要跨產業和專業,一間工作室/公司也做不到。最合適的組織是——「台灣真美樹協會」。協會期待集合都市計畫領域專家、建築師、樹藝師、景觀園藝、永續專家、教育工作者和美學概念,一起從源頭開始讓每一棵樹能在對的位置好好長大。除了抗議砍樹之外,真美樹協會想嘗試其他方式讓「護樹」變成全民的日常。從一棵校園老樹、一座小公園開始,企業可以贊助、社區可以參與。永續不再只是報告,而是一棵棵有故事有生命的樹。 這集交匯點,一起認識台灣真美樹協會,也學習我們能怎麼讓一棵樹在城市長成美麗的大樹。 《本集參考資訊》 台灣真美樹協會www.facebook.com/twsusg2tree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4 優質教育 SDGs11 永續城鄉 SDGs13 氣候行動 SDGs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week ago
38 minutes

交匯點
[EP34][保育產業化職人] 生態服務給付PES和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自然保育的價值鏈 feat. 莊孟憲
《本集來賓》莊孟憲 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創辦人暨執行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 系列集數 | EP33、EP34 《本集節目精華》 生態保育在到處談永續的時代成了熱門職業。但,「價值」怎麼來? 這集的兩個關鍵字先學會: 1.「生態服務給付(PES)」,為保育行動付薪,不是補償 2.「友善棲地管理標章」,讓市場看見努力 讓消費者用錢投票。當農友組成合作社,從鮮筍賣到料理包、從產銷走到夜間賞蛙,社區就真的有了可持續的路。 想把永續做出深度的企業,除了一次性的活動,「友善採購」是更好的選擇。把在地好物納入供應鏈;進一步用 TNFD 的框架,把「調查—行動—指標」接起來:棲地面積與品質有沒有提升?物種指標有沒有回應?若農友收入卡關,企業補上那一點點缺口,生態與生計就都穩了。 青蛙阿伯莊孟憲回到《交匯點》第二集,幫我們複習了「里山精神」——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靠近、理解、一起生活。 因為要一起生活,顧生態就不能不思考居住在附近的人;因為彼此靠近,所以要嘗試把社區、公部門、企業攏在一起。莊老師喜歡用「麥芽糖」來比喻自己和團隊的角色:在公部門與在地之間黏出最大公約數:訪談、協調、一起改變。像諸羅樹蛙與竹林的共棲發展出農友合作社和諸羅樹蛙友善棲地標章。 至於你和我呢? 別亂放生、別闖人家田;報名合法的夜觀、分享前先確認正確知識、買對東西 小動作,會累積成大改變。 當市場和消費者、社區到企業都串接起來,「里山」會更近。 《本集參考資訊》 雙流自然教育中心FB | https://www.facebook.com/SLNC123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5 陸域生態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weeks ago
49 minutes

交匯點
[EP33][生態產業拓荒職人] 青蛙王子的起點:一週消失的棲地,二十年的保育路 feat. 莊孟憲
《本集來賓》莊孟憲 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 創辦人暨執行長 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理事 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理事 系列集數 | EP33、EP34 《本集節目精華》 莊孟憲,二十多年來守著諸羅樹蛙,也一路見證台灣生態保育從邊緣到逐漸被看見。這一集《交匯點》,我們跟著他回到故事的起點,聽他從「接各種工作來支撐保護棲地」的起點,到「創辦自然生態顧問公司」。這條路,一走就是二十年。 莊孟憲,人稱莊老師,也有許多生態圈的朋友戲稱他為「青蛙王子」。 為什麼? 因為他從20年前就開始守護「諸羅樹蛙」,至今還在為蛙發聲。 說到保護棲地、生態保育,莊老師戲稱連莊媽媽也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的,也曾經是被視為「怎麼能賺錢」的行業。 那時莊老師白天兼課、晚上導覽,濕地工程盯到天亮,寫投書、講座…這麼馬不停蹄不是因為「樂在其中」,而是因為「生氣」:氣社會在經濟開發中遺忘對自然的尊重,氣政策遲滯難改。與其等,他選擇轉向一般大眾,把知識轉成解說,把憤怒化成實際行動,開始帶導覽、設計課程, 20年後,他戲稱自己已經是「青蛙阿伯」,希望生態領域的後進們可以不用再走上「日也操夜也操」的路、希望關切自然生態的新血有更好的工作環境,所以創辦了「非典型」的「蛙趣自然生態顧問有限公司」——做生態監測與環境教育、也陪伴社區把在地知識轉化成導覽與生計。 莊老師口中的「自然生態有無限可能」可不是老王賣瓜—— 你可能沒想過台灣地形的優勢:三小時車程內從海岸、濕地、平原、到海拔三千的高山一應俱全,加上滿滿的特有種,對國際生態愛好者來說簡直是CP值破表的挖寶之旅。這是台灣生態在國際觀光上的潛力,但還有許多需要齊備的元素。 如果你也想問「我能做什麼」:先從簡單的事開始——購買對生態友善的東西、走一趟合法的夜觀。當越多「綠領」在各自位置上發光,產業與棲地就能合而為一。 下一集,我們要把鏡頭再推近:社區怎麼一起走、企業又能如何發揮那關鍵的推力。 《本集參考資訊》 蛙趣自然|https://www.facebook.com/WatchNature.co.ltd 諸羅樹蛙合作社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1501042882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5 陸域生態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weeks ago
57 minutes

交匯點
[EP32] [小地藝術日特輯#2][農夫X孵夢策展職人] 小小土地的精靈偶怪,玩出大大的藝術能量 feat. 蔡佳蓉 羅元鴻
《本集來賓》蔡佳蓉、羅元鴻 小地藝術日創辦人 小孩趣市集創辦人 果然紅農藝生活工作室創辦人 系列集數 | EP27、EP32、EP36 《本集節目精華》 上一集,我們聽見小地藝術日如何從土地長出。這一集我們邀請今年首次接下總召的蔡佳蓉分享第五屆小地藝術日的精彩內容。她透過「龍夢系統」讓小地藝術日從單一夢想轉為夥伴集體共創:熱血者全力投入,顧問陪伴引導,實習生邊做邊學,三種角色皆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第五屆主題「精靈偶怪」,把「魔神啊」與山林傳說化為偶戲與地景藝術,觀眾不只來看表演,還能和藝術互動。不只如此,為每屆小地拉開序幕的「伯公的祝福」與「客家八音」表演,持續將客家文化融入小地,結合「精靈偶怪」辦裝遊行、互動藝術驚喜,今年的小地比往年更精彩可期。同時也要提醒大家:小地持續零廢棄原則,記得帶好「鍋碗瓢盤」和餐具到現場大快朵頤一番。 小地藝術日不靠政府、自籌自辦,已走到第五屆。這股能量來自在地居民的支持和各界夥伴的投入。今年的小地藝術日會有什麼樣的新感受?歡迎你與這集交匯點,一起走進這片因友善農法而處處有蝴蝶蜻蜓飛舞的小地裡。 小地藝術日將於12/6(六)、12/7(日) 舉辦 詳細資訊請點擊下方小地藝術FB連結 《本集參考資訊》 小地藝術|https://www.facebook.com/p/小地藝術日-100068733746657/ 果然紅農藝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irisshome TV果然紅|https://www.youtube.com/user/lp89home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4 優質教育 SDG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11 永續城鄉 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13 氣候行動 SDG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5 minutes

交匯點
[EP31][攀樹教官X生質循環職人] 攀樹與循環再生:從一棵樹到一把土的社區故事 feat. 陳東榮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4 優質教育 SDGs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11 永續城鄉 SDGs13 氣候行動 SDGs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陳東榮 變色龍攀樹工作室 創辦人 以樹為師・全台串連大樹聚 發起人 系列集數 | EP31、EP35 《本集節目精華》 剪頭髮可以快狠準,但樹木若用「快速理樹」斷頭式修剪,卻會埋下危機。這集《交匯點》的來賓攀樹師「教官」陳東榮,談他如何把攀樹從運動變成專業、教育與社區共學的場域。他指出「小傷口、少量修剪」,才能讓樹健康長久。 陳東榮,從學校教官退伍後成為攀樹師,他不只教丙級攀樹教練,也推動一種新的攀樹公共實踐。當攀樹走進社區,他集結攀樹教練群一起,透過「公園認養」照顧社區公園裡的樹。除了讓樹更健康,這也是一種跨界的地方創生,避免樹木被「快剪」。 在彰化梧鳳社區,他用攀樹做「社區營造」,和梧鳳社區發展協會、梧鳳國小及埔心鄉公所清潔隊共創「從一棵樹到一把土」,把修剪枝條、落葉與廚餘轉化為再生土,回饋校園與社區綠化。當樹被好好對待,人與社區也能重拾樹蔭、微風和安全。 今年,是他發起的「以樹為師・全台串連大樹聚」第三屆,邀請人們在同一天、同一時間,因一棵樹而聚,重新思考我們與自然的關係。 想知道修樹為什麼與社區、教育、循環息息相關?一起來聽這集《交匯點》,在教官的故事裡,找到人與樹共好的無限可能。 《本集參考資訊》 變色龍攀樹工作室|https://www.facebook.com/CTCS201810/ 颱風樹倒|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9mtjaVLh5/?mibextid=wwXIfr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7 minutes

交匯點
[EP30][農業格外品職人] 幫助企業與農夫ESG互惠的非營利農業公關公司 feat. 游子昂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游子昂 社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理事長 格外農品共同創辦人與執行長 系列集數 | EP30 《本集節目精華》 台灣農業的結構性困境,多重又難解:極端氣候、人口老化、缺工、價格被大中盤綁定…這麼多難題,怎麼解?社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理事長游子昂硬是從ESG浪潮中找到一條小農和格外農產品的專屬道路。這集交匯點帶你看見:當永續遇上農業,善用新法規上路契機化挑戰為契機,為小農開出一條新生路。 十年前,他以「格外品」創業,把原本會被丟棄的水果透過加工與再設計,轉換成循環經濟的新商品。這不只是翻轉浪費,更是為農業找到價值的起點。接著,他又成立「財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將其定位為「非營利的農業公關公司」,一端連結農民,一端對接企業,把小農的產能與大企業的永續需求兜在一起。 在這裡,協會不是單純的服務窗口,而是雙方之間的「潤滑劑」與「緩衝帶」。對企業而言,ESG不是口號,而是需要被量化的數據與具體的行動;對農友而言,合作不只是交貨,更涉及現金流、訂金、合約條款等細節保障。協會的角色,就是把這些需求對齊,將永續報告裡的冷冰冰指標,翻譯成可落地的農業方案。 從企業員工餐廳改用格外品,到設計家庭日、志工日,甚至探索碳中和旅行,這些活動不只是CSR表演,而是能真實反映在農民收益人口、種植面積與減碳數據上的合作模式。格外農品提供產品線,協會設計服務方案,兩者互補成為一套可持續運作的模式。 中小微企業想踏入ESG合作的三大原則是什麼?企業持續創造影響力而非只為交卷的ESG怎麼做? 這集交匯點,我們從農業轉型的新路徑切入,帶你找到小農轉型和企業ESG都在尋找的答案。 《本集參考資訊》 社團法人台灣食農創生發展協會資訊|https://www.farmylife.org.tw/ 格外農品|https://www.goodwillfoods.com/ 格外農品格來聊Podcast|https://bento.pse.is/857k9d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37 minutes

交匯點
[EP29][里長X紫絲帶防暴職人] 看不見的風暴:無暴生活的社區作法 feat. 許婉羚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3 健康與福祉 SDGs4 優質教育 SDGs5 性別平等 SDGs16 制度的正義與和平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許婉羚 經歷| 三民區千歲里里長 三民區幸福千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社區防暴宣講員 系列集數 | EP28、EP29 《本集節目精華》 和水患風災相較,家庭暴力與老人虐待更難以言說,也更難預防。因為說起家暴很敏感,但更敏感的是沒有人說。這一集,我們跟著婉羚里長走進「紫絲帶社區」,看她如何從生活化的宣講,到安心據點的布建,把「無暴」變成千歲里的日常安全感。 上一集談到千歲里如何建立水患自主防災與韌性社區;但除了風雨,更要重視「看不見的風暴」——家暴。紫絲帶社區聚焦六大性別暴力:老人保護、親密關係暴力、兒少保護、性騷擾、跟蹤騷擾與身心障礙者保護。千歲里首要挑戰是「老人保護」與「親密關係暴力」,因為里內三成是長輩,常因照顧壓力衍生忽視或情緒虐待。婉羚直言:「有時候老老照顧,會把怨氣出在老人身上。」她提醒里民:聽到不對勁要敢通報,先找鄰長、里長,再交給警察和社工。 要拿到「一朵花」認證並不容易,必須兩年累積課程與紀錄,並有合格宣講員。婉羚一年至少講十五場,還要走進其他里,讓宣導變得貼近生活:長袖遮掩瘀青、訊息狂傳是騷擾、尾隨不語就是跟騷。 除了課程,千歲里還布建十五個安心據點:藥局、美容院、旅館、冷氣行、鄰長家等,讓受暴者能先落腳安頓,再由店家協助通報。婉羚笑說:「靠人脈去拜託,意外成功率很高。」因為守護社區是大家的責任。 面對「家醜不可外揚」的文化,里民一開始抗拒,但「長輩上過幾次課後,反而會主動通報」。從沈默到敢打電話的轉變,正是社區力量的價值。如今,千歲幸福社區已獲紫絲帶「一朵花」認證,不只達到要求,更是一份承諾,未來三年將持續前進。 在我們眼裡,里長或許只是地方選舉的一個職位;但從上一集談到的「水患自主防災」、「韌性社區」到家暴防治,里長的角色其實是里民歲月靜好的防護網。從防水閘門到防暴宣講,從雨量桶到安心據點,許婉羚展現了同樣的態度:「勇敢去做,只要對的事就去做。」 這一集,交匯點邀你一起走進千歲里,看見一位里長如何拆解華人社會的晦暗沉默,替居民解開最隱晦的暴力焦慮,也替社區築起一層真正安心的韌性。 《本集參考資訊》 紫房子|https://phouse.mohw.gov.tw/ 家暴零容忍與通報管道(113 專線、鄰長、里長、警察、社工)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599)|https://www.mohw.gov.tw/cp-16-36734-1.html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1 month ago
45 minutes

交匯點
[EP28][里長X韌性社區服務職人] 風雨中的社區守門人-里長帶領的防災戰 feat. 許婉羚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SDGs11 永續城鄉 SDGs13 氣候行動 SDGs16 制度的正義與和平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許婉羚 經歷 | 三民區千歲里里長 三民區幸福千歲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防災士 系列集數 | EP28、EP29 《本集節目精華》 「防災士」是最近熱門的話題,相信許多聽友已經開始搜尋去上這門課。但你知道「防災士」和「水患自主防災社區」、「韌性社區」有關嗎?這一集交匯點,我們跟著婉羚里長走進三民區千歲里,看看她如何把「雨量桶」變成預警系統,用「群組通知」變成防線,透過公民參與水患自主防災,將千歲里逐步打造成成韌性社區。 連續兩年,台灣的颱風季不如往年平靜。去年造成高雄淹水的凱米颱風、打破紀錄連放四天颱風假的山陀兒怪颱、今年的「丹娜絲中度颱風」則帶來比預期還大的災損。極端氣候已經不是2030、2050才需面對的事,而是從今後都需學習和調整的。 在這樣的颱風天,民眾最擔心的是淹水,此時最重要的則是里長。因為這個角色,除了在第一線有接不完的電話,更是防災系統中最關鍵的樞紐。 在千歲里,許婉羚里長在颱風天從雨量桶開始。下雨時,她和志工必須隨時量測、拍照、回報水位,再透過社區群組和電話,提醒誰該領沙包、誰需要注意防水閘門。颱風夜,她全家總動員守在市場口,連車輛進出都得親自管制,以免車子進得去出不來… 平時,她關心獨居長輩、視障居民,逐一打電話確認安全。是這些細瑣的、綿密的工作,為里民拼湊出一張社區的安全網。 治標也要治本。這些年她帶領幸福千歲社區申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再升級成「韌性社區」。從雨水管理、實兵演練,到防災士訓練,再到跨社區觀摩交流。這條路沒有捷徑,就是用日復一日的前進走到目的地。 如今,千歲里已成為三民區首批通過韌性社區認證的示範,同時也推動低碳永續家園,帶入太陽能板、節能燈具與共餐據點,和防災系統一起守護里民生活。 在我們眼裡,里長也許只是地方選舉的一個職位,但在氣候災害益發嚴峻的今天,她的角色其實是韌性的代名詞。婉羚里長把公務當作使命,從自學電腦、找資源、問窗口、帶著志工一起做。 「還不夠忙嗎?」她的回答很簡單:「勇敢去做,只要對的事就去做。」 這一集,《交匯點》邀你一起走進千歲里,看見一位里長如何在風雨裡替居民擋下最前線的焦慮,也替社區,築起一層不焦慮的韌性。 《本集參考資訊》 許婉羚里長|https://cabu.kcg.gov.tw/Web/VillageMaster.aspx?d=05&v=85 許婉羚里長FB|https://www.facebook.com/xu.wan.ling.871062 水患自主防災社區|https://web.wra.gov.tw/wrafpc/News_Content_WrafpcStyle1.aspx?n=7834&s=41848&_CSN=415 推動韌性社區、防災士|https://rtp.nfa.gov.tw/dc/intro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3 minutes

交匯點
[EP27][小地藝術日特輯#1][農夫X藝術職人] 從小小土地長出來的藝術創生力 feat. 羅元鴻 蔡佳蓉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4 優質教育 SDG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11 永續城鄉 SDG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13 氣候行動 SDG15 陸域生態 SDGs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羅元鴻、蔡佳蓉 小地藝術日創辦人 小孩趣市集創辦人 果然紅農藝生活工作室創辦人 系列集數 | EP27、EP32、EP36 《本集節目精華》 在地居民自發的藝術創作,一辦辦了五屆。經費全自籌、藝術家們來創作還擔任活動志工、在地居民每屆主動買票支持。這麼深度的在地擾動,怎麼辦到的? 本集《交匯點》邀請「小地藝術日」創辦人元鴻與佳蓉分享他們從回鄉務農到跨界藝術策展的歷程。 說到農夫,大概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說到藝術,地點應該在美術館、大殿堂; 說到「活化社區」,需要的絕對是政府資源經費挹注; 這個從美濃廣林社區為起點的「小地藝術日」一次顛覆你三種印象。 從元鴻和佳蓉夫婦回鄉務農說起。 因實施慣行農法差點中毒、也走過88風災後的迷惘。直到轉型自然農法,才重新與土地和解、連結。因此,這對農夫夫妻檔跨界到「藝術創作」的領域,想透過藝術讓更多人重新認識美濃這片土地。 「小地藝術日」不是政府計畫,而是美濃在地居民自發、自籌、一步一步辦起來的藝術行動。 沒有商業包裝,卻有滿滿的「自己動手」精神:農夫變身策展人、藝術家們也是團隊成員,農村廢棄物還化為地景裝置。 小地藝術節沒有華麗舞台,卻有最真實的布景:田野、山林、農村。藝術家們在這裡創作,居民在這裡搭起市集,孩子們在校園的樹蔭下看表演。人與自然的界線被一點一滴抹去、居民彼此的距離也被一點一滴拉近。 以地景藝術帶動社區活化、地方觀光、甚至重振高齡化,在國際間已有大型藝術季的操作模式。 而這個在台灣高雄美濃悄悄萌芽茁壯的「小地藝術日」雖尚未到國際規模,但在地擾動和凝聚之深,值得所有藝術創作者和關注人口外移社區老化議題者借鏡。 《本集參考資訊》 小地藝術|https://www.facebook.com/p/小地藝術日-100068733746657/ 果然紅農藝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irisshome TV果然紅|https://www.youtube.com/user/lp89home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5 minutes

交匯點
[EP26][海廢研究職人] 海廢如何變商機?OBP × UL × 台灣海廢循環產品標章助攻企業ESG feat. 胡介申
本集節目獻給#荒野高雄小雨怡雯 紀念她為守護海洋與生態環境奉獻至深 願她化作一道清風 溫柔地輕撫著荒野大地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4 永續海洋與保育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胡介申 Jason Hu 經歷 澄洋環境顧問 共同創辦人 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守護專員 系列集數 | EP25、EP26 《本集節目精華》 全球塑膠公約仍在國際角力、海廢議題越來越難解,但台灣卻成了日本 NGO 來台取經的對象,台灣經驗逆向輸出,驗證海廢無國界,真的有這種事? 本集《交匯點》由13年實務經驗的海廢研究職人介申,帶我們從企業視角切入,拆解三大實戰路線: 源頭減量 × 重複使用:從循環杯、夜市洗碗機到社區洗滌系統,讓一次性餐具需求明顯下降。 回收原料 × 國際認證:從 OBP(Ocean Bound Plastic)與 UL ECVP 2809/UL746D 的驗證機制,瞄準供應鏈的高風險區域,建立海廢再生的材料邏輯。 產品標示 × 台灣標章:「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強化資訊透明與商品價值,幫助企業在綠色消費中創造品牌信任與新定位。 如果你的企業正規劃 ESG 專案、開發循環商品或因應 CSRD 材質揭露規範,這一集提供「源頭—材料—標示」的企業應對架構與具體工具,幫你將善意落實為績效。 《本集參考資訊》 全球塑膠公約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5%85%A8%E7%90%83%E5%A1%91%E8%86%A0%E5%85%AC%E7%B4%84 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 https://www.oca.gov.tw/ch/home.jsp?id=129&parentpath=0,4,127 海廢再生聯盟 https://mdinfo.oca.gov.tw/mdrc/ Ocean-Bond-Plastic(OBP) https://www.obpcert.org/ UL ECVP 2809/UL746D 認證台灣實際案例 https://taiwan.ul.com/casestudies/liteon-global-first-recycled-material-success-certification-zh-hant/ 台灣海洋廢棄物循環產品標章 https://recycle.moenv.gov.tw/MarineDebris/cycle-badge/intro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47 minutes

交匯點
[EP25][海廢研究職人] 海洋垃圾與塑膠污染怎麼解?13年海廢研究員談淨灘、公民科學與AI監測 feat. 胡介申
本集節目獻給 #荒野高雄小雨怡雯 紀念她為守護海洋與生態環境奉獻至深 願她化作一道清風 溫柔地輕撫著荒野大地 ---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4 永續海洋與保育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胡介申 Jason Hu 經歷 澄洋環境顧問 共同創辦人 荒野保護協會 海洋守護專員 系列集數 | EP25、EP26 《本集節目精華》 全世界的海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海洋垃圾、塑膠污染、微塑膠正在加速進入食物鏈,甚至威脅到我們的餐桌安全。 本集《交匯點》,我們邀請到擁有 13年第一線經驗的海廢研究員 介申,帶你走進颱風後的海岸線,從淨灘行動到公民科學監測,揭開海漂物背後的數據與故事。 除了田野調查與政策觀察,本集還特別探討近期引發熱議的案例『某知名手機殼品牌在海上建置的海洋廢棄物收集裝置』。我們將從設計理念、實際效益,到它對於減塑行動與企業永續責任(ESG)的啟發,進一步討論科技與商業如何結合,推動海洋保護。 你將聽到: 海洋垃圾的來源與流向:從幽靈漁具、塑膠瓶到隱形的微塑膠污染 減塑生活如何真正影響海洋保護與淨零碳排目標 AI影像辨識、空拍監測等科技如何協助海廢調查 政策、教育與社區行動如何串聯成守護海洋的力量 如果你關心永續發展SDGs14永續海洋與保育、渴望行動改變環境,這集將帶來科學證據與真實故事,讓你找到自己職涯與行動的切入點。 《本集參考資訊》 海洋廢棄物治理平台 -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全球資訊網 https://www.oca.gov.tw/ch/home.jsp?id=129&parentpath=0,4,127 關於海洋廢棄物不可不知的10件事 - 澄洋環境顧問有限公司 https://www.indigowaters.org/10-things-you-need-to-know-about-marine-debris-zh 讓殺戮獵場成為永續海田 廢棄漁具的積極管理/胡介申、顏寧 - 農傳媒 https://www.agriharvest.tw/archives/45531 【海洋永續】海廢的前世今生:揭開循環經濟背後看不見的事實/專訪胡介申 - NPOst 公益交流站 https://npost.tw/archives/61763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58 minutes

交匯點
[EP24][淨零公參規劃職人] 如何帶領公民參與淨零轉型推動? 這集用實際案例跟你說 feat. 葉齊偉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6 制度的正義與和平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葉齊偉 Eric 現任 永續基因有限公司創辦人 交匯點製作人&主持人 系列集數 | EP23、EP24 《本集節目精華》 拳擊有分輕中重量級,你知道「淨零」也和「量級」有關嗎? 少吹冷氣、垃圾分類、多搭大眾運輸工具…這些我們都知道。 但…其實我們和「淨零」的距離,比想像中還遠。 領土有國界,但二氧化碳沒有。 台灣排放的二氧化碳會飄到美國、日本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飄到英國… 這是全人類的「共業」。跑不掉,而且巨大。 個人的環保行為固然有用,但和能源轉型、產業減碳等系統性行動相比,規模差很多。 要把全球排放量整體減下來,需要每一位地球公民有認知、有意識、有行動。這時候需要透過更多「公民參與」計畫讓更多人瞭解、學習、行動。 正是因為淨零如此急迫,所以Eric以他擔任「淨零轉型心行動 共創低碳永續家園公民培力計畫」計畫主持人的經驗出發,分享關於氣候行動與公民參與的實作歷程。 「四段式活動規劃」、「一心四法」,影響力持續醞釀的關鍵策略,甚至把女力議題也納入淨零公參活動…這是一份紮實的規劃,更是一套具社會實驗性質的地方型淨零行動範例。Eric也希望透過這集交匯點的回顧,提供更多正在規劃「永續與公民參與」活動的推動者一份實用的計劃執行指南! 《本集參考資訊》 高雄市三民區淨零計畫:https://bento.pse.is/6p56zh 低碳永續家園|https://lcss.moenv.gov.tw/default.aspx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2 months ago
34 minutes

交匯點
[EP23][首季特輯] 為什麼做交匯點?主持人Eric的心底話與永續職涯分享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4 永續海洋與保育 SDGs 15 陸域生態 SDGs 16 制度的正義與和平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葉齊偉 Eric 現任 永續基因有限公司創辦人 交匯點製作人&主持人 系列集數 | EP23、EP24 《本集節目精華》 是什麼原因讓一位在石化業龍頭的工程師,決定轉向完全不同領域「綠色產業」尋求發展? 一份不合適的工作,反而刺激他尋找自己,不是跳槽,Eric選擇裸辭,從一段學習綠建築的Gap Year開始,接著加入新創企業辦小聚來串聯綠色產業夥伴,再歷經現實考驗後,他成為一名多重職業工作者,一邊學習如何當一名商業顧問,同時踏進部落與公部門協作做太陽能潛力調查,在那一段漫長的日子裡,他用行動重新定義自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也遇見了許多現在仍在身邊的夥伴。 這一集的節目,Eric回了18年的職涯轉折與發展,也提到《交匯點》存在的目的,不只是單純製造流量話題,而是留下能陪伴人走一段路的內容。 「影響力不是你現在做就會馬上產生的,它像種子一樣,埋在看不見的地方,等待適當的時機開花。」這不只是一句話,也是他過去18年的職涯總結。 他用實際行動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永續之路,也邀請更多人,一起認識這場還刻不容緩的綠色轉型。如果你也曾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路、也曾站在人生分岔口上不確定下一步要怎麼走,這一集交匯點,或許你會聽見有共鳴的故事。 《本集參考資訊》 永續基因FB|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1 hour 5 minutes

交匯點
[EP22][運動X性平職人] 別讓自己成為職場「敵意環境」的推手 feat. 吳宜霏(阿飛)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5性別平等 SDGs 8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0消弭不平等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吳宜霏(阿飛) 現任 |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高雄市政府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 高雄市、台南市性別人才資料庫專家學者 社團法人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理事 博拓運動空間拳擊教練暨營運總監 系列集數 | EP21、EP22 《本集節目精華》 你可能聽過「厭女文化」,但你曾察覺文化裡的「陽剛崇拜」嗎? 你可能早就知道什麼是性騷擾,但你知道什麼叫做「敵意環境」嗎? 不是摸你、開黃腔、刺探才算騷擾,有時候,是整個空間的氣氛、眼神、語氣或對話讓你想逃跑。 這集交匯點,拳擊教練阿飛不講出拳技巧,而是從她作為運動空間營運總監、也是女性權益倡議者的角色,帶我們從同志的生命經驗和女性倡議的角度了解:什麼是根植於文化的性別歧視?為什麼企業負責的標準不能只放在法律規定的那條線? 對於「打造性別平等的工作環境」,她不只談標語、制度、性別友善空間規劃,更直接指出:「當性平事件發生時,公司站在誰那一邊,才是真正的文化選擇。」 說到底,最困難的不是制度,是文化。 最需要練習的,不是回報或審查,而是看見彼此的界線。 不論生理性別、自我性別認同是什麼,「安心工作」、「相處起來舒服自在」是所有人都想要、也都應得的。 如果你正為如何打造職場性平環境傷腦筋、 如果妳擔心在職場上遇到「不舒服卻不知如何處理」的事件, 這集 職場勞資雙方 X 性別平權,都有答案! 《本集參考資訊》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FB|https://www.facebook.com/kapwr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官網|https://kapwr.org/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1 minutes

交匯點
[EP21][運動X性平職人] 女拳!女權!我眼中的那道彩虹 feat. 吳宜霏 (阿飛)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3健康與福祉 SDGs 4優質教育 SDGs 5性別平等 SDGs 10消弭不平等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吳宜霏 (阿飛) 現任 博拓運動空間空間營運總監暨拳擊教練 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 社團法人台灣女子運動體育協會理事 高雄市政府性別平等委員會委員 高雄市、台南市性別人才資料庫專家學者 系列集數 | EP21、EP22 《本集節目精華》 從美術到拳擊,從藝術家到女性權益倡議者,阿飛如何成功跨越截然不同的領域?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博拓運動空間營運總監暨拳擊教練 同時也是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的阿飛 與我們分享她的人生轉折與跨界實踐 阿飛坦言,年輕時期的她因家庭期望而走上美術之路 卻透過性別研究的啟發找到內心真正的熱情:拳擊與女性權益 美術素描的觀察訓練,竟意外成為她學習運動與教學的強大助力 透過阿飛的故事,我們一起探索性別框架如何影響個人職涯選擇 以及她如何運用藝術背景與體育專業推廣性別平等 她未來還想維護身障族群與銀髮族群的運動『拳』益 讓更多人體會到拳擊運動的好 讓我們跟著阿飛的步伐,一起發現本集的精彩 重新思考運動 X 性別平權,如何落地實踐! 《本集參考資訊》 博拓拳擊體適能空間 FB|https://www.facebook.com/btssofficial 博拓拳擊體適能空間 IG|https://www.instagram.com/btssofficial/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54 minutes

交匯點
[EP20][儲能專案經理人] 電不夠用了怎麼辦?虛擬電廠和儲能新商模有解答 feat. 西堤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7 可負擔的永續能源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9 永續工業與基礎建設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3 氣候行動 《本集來賓》 儲能專案經理人 | 西堤 系列集數 | EP6、EP20 交匯點專訪西堤的單集節目(EP6、EP20) EP6:再生能源職人/太陽能案場開發專業經理人 EP6補充包:太陽能板和樹的兩全方案 EP20:儲能專案經理人 《本集節目精華》 大家一定聽過虛擬貨幣,但你聽過「虛擬電廠」嗎? 從太陽能案場開發跨足到儲能產業的學霸西堤,這次以「儲能專案經理人」的角色再次來到交匯點,告訴我們能源產業裡前景正好的「儲能」領域。 儲能就是把多出來的能源「存起來」,在需要的時候拿出來用。 這麼簡單的概念,卻能發揮大大的效用!儲能系統不僅能將離峰時段的用電挪到尖峰時段使用,可以降低電價,還能穩定電網,甚至支持虛擬電廠的運作。 而且,儲能產業中令人興奮的新商業模式正在興起! 本集交匯點,確實不能放空聽,但有滿滿的乾貨! 如果你是企業主,這集會告訴你有效降低電費的方法; 如果你是冷凍倉儲或製造工廠,這集會告訴你避免跳電損失保護設備的好工具; 如果你想踏入能源產業,這集會告訴你繼太陽能後的當紅儲能領域!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請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3 months ago
34 minutes

交匯點
[EP19][地方工作職人三部曲] 五行兼備、五感全開!來六龜展開全新深度旅程 feat. 許經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5 陸域生態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地方工作者 | 許經緯 職稱 | 梓辰文創工作室執行總監 系列集數 | EP18上下集、EP19 交匯點專訪許經緯執行總監的單集節目共有三部曲(EP18上下集、EP19) EP18上集:從社造時期到地方創生,真實呈現其中的美麗與哀愁,也帶我們思考:除了振奮人心的口號和預算,「真正對地方好」的事可以怎麼做? EP18下集:地方工作中常見的文化保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如何平衡? EP19:「足留龜鄉」怎麼玩最好玩?讓計劃主持人一次告訴你! 記得完整收聽三集 ------------ 六龜?早就去過了,有什麼好玩的? 你確定嗎? 你知道台灣曾是全球樟腦的主要供應地,而原料來自六龜的樟木? 你知道六龜經歷八八風災後,在「足留龜鄉」計畫中,搖身一變,成了「療癒系山城」? 這集交匯點,「足留龜鄉2.0」計畫主持人許經緯邀請你來一場五行兼備、五感兼具的深度探索,重新認識六龜的美好。 「足留龜鄉」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為靈感,設計多元活動,全面喚醒你的感官體驗: 金:手作金工,打造專屬飾品,感受工藝的細膩與專注。 木:木作工坊,手作木製小物,帶走這樟木的自然清香。 水:植物染織,用天然染料創作布料,融入山林的色彩。 火:窯烤麵包,品味地方食材,體驗六龜的飲食文化。 土:山城走讀,深入老街與部落,聆聽那土地的故事。 如果你覺得這就是一場有好吃也有好玩的活動,那可就誤會了—— 這個計劃除了帶你玩六龜,還想造福在地居民。 確實有點貪心,但這是必須的。地方創生若只是把外部人員的想法硬套在地方上,原本的地方特色可能會變成四不像… 但,除了舉辦吸引外部人口的活動,要怎麼「造福在地居民」呢? 恩…聽完這集你就知道啦! 你是不是也厭倦了走馬看花踩點式的趕行程?那麼,足留龜鄉2.0會是絕佳的選擇! 除了「地方創生」的五行兼備,六龜這座「療癒系山城」一定也能帶來五感兼具的深度體驗! 《本集參考資訊》 Fun心遊茂林(茂林國家風景區)|https://www.facebook.com/Fun.Maolin 六龜探秘- 2025日本國際觀光影像節亞洲部門金獎影片|https://youtu.be/SJxEhyI0dA4?si=JtI29rb5hk14TbUA 梓辰文化創造|https://www.facebook.com/zistudio2105/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請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7 minutes

交匯點
[EP18下集][地方工作職人二部曲] 寫入永續基因的地方創生! 不加法,只留白 feat. 許經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地方工作者 | 許經緯 職稱 | 梓辰文創工作室執行總監 系列集數 | EP18上下集、EP19 交匯點專訪許經緯執行總監的單集節目共有三部曲(EP18上下集、EP19) EP18上集:從社造時期到地方創生,真實呈現其中的美麗與哀愁,也帶我們思考:除了振奮人心的口號和預算,「真正對地方好」的事可以怎麼做? EP18下集:地方工作中常見的文化保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如何平衡? EP19:「足留龜鄉」怎麼玩最好玩?讓計劃主持人一次告訴你! 記得完整收聽三集 ------------ 說到永續,大家的第一個聯想就是「減碳」、「環保」、「節約能源」。 那麼,對於一個執行地方創生計劃的地方工作者,他們的永續工作,也是「減碳」嗎? 當然,只是他使用的方式不太一樣。 這位地方工作者對於永續的定義就是「我們要讓我們的後代,可以享受到我們當代現有的資源、環境跟條件。」 為了地方的永續,本集來賓梓辰文創工作室執行總監許經緯所做的不是碳盤查、也不是建造太陽能板,而是『保存地方的產業、文化、故事,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聽起來很抽象,但其實他已經找出一套「作業流程」: 「我們不是把外部的東西加進來,而是把地方的元素擷取出來,轉譯、轉化成可以被具體看得見、摸得著的新東西。」 只有從地方的根本出發,保存最具價值的在地特色,並賦予它們新的生命,才能讓地方長出延續的力量、讓人們對自己的土地產生認同與驕傲。因為,「我們期望留下來的,不是計畫結束後消失的成果,而是能夠持續被地方使用的工具與能力。」 如果把「永續」兩個字想透徹,我們應該都會同意「永續沒有終點」。如果永續無法用數值量化或KPI來畫下節點,這條路,你會持續走多遠? 這一集交匯點,這位「永續型」地方工作者的思維和行動告訴我們:『文化保存不只是為了過去,而是為了讓未來的人知道我們來自哪裡。』 《本集參考資訊》 梓辰文化創造| https://www.facebook.com/zistudio2105/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請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4 minutes

交匯點
[EP18上集][地方工作職人首部曲] 使命與現實共感!西拉雅觀光圈助推手的前線觀察 feat. 許經緯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4 優質教育 SDGs 8 就業與經濟成長 SDGs 11 永續城鄉 SDGs 12 責任消費與生產 SDGs 13 氣候行動 SDGs 17 永續發展夥伴關係 本集來賓》 地方工作職人 | 許經緯 Alfredo 職稱 | 梓辰文創工作室執行總監 系列集數 | EP18上下集、EP19 交匯點專訪許經緯執行總監的單集節目共有三部曲(EP18上下集、EP19) EP18上集:從社造時期到地方創生,真實呈現其中的美麗與哀愁,也帶我們思考:除了振奮人心的口號和預算,「真正對地方好」的事可以怎麼做? EP18下集:地方工作中常見的文化保存、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衝突如何平衡? EP19:「足留龜鄉」怎麼玩最好玩?讓計劃主持人一次告訴你! 記得完整收聽三集 你有沒有覺得「地方創生」這個詞最近好像無所不在? 不管在政策、新聞,還是地方的大小活動,到處都會看到「地方創生」這個詞。 可是,這真的是地方發展的萬靈丹嗎?還是慢慢變成…被過度消費的流行語?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梓辰文創工作室執行總監許經緯,來聊聊這個看似美好的詞背後的真實樣貌。 許經緯從大學時期便投入社區營造,返台後更致力於文化資產保存與地方創生。他是 亞洲產業文化資產資訊平台登錄的專家學者,也是 勞動部微型創業鳳凰顧問。多年來協助地方產業升級與文化保存。 從「社區營造」到「地方創生」,他說:「地方創生常常被用來包裝地方的問題,但實際上,地方的挑戰比這個詞要複雜得多。」 對台灣人來說再平常不過的龍眼乾,在他手裡成了吸引國際目光的文化商品;同時把辛勞的龍眼工人作息轉化成「樹上便當」,還透過異業合作,串聯地方小農、工匠與設計師,讓龍眼乾搖身一變,成了地方上的好滋味、好故事、好商品! 但,不是每一場地方創生都有這樣的好成績。 有時候因為政策急於求成,地方的真實需求反而不被重視; 有時候資源的分配不均,甚至地方內部的「喬不攏」; 當「文化保存」、「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相互衝突,哪個優先?這些都是地方工作者常常面臨的挑戰。 這一集交匯點,我們不只是想理解地方工作者忙什麼,更希望帶你看到 『當地方文化被視為商品時,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被保存的地方價值』 《本集參考資訊》 梓辰文化創造|https://www.facebook.com/zistudio2105/ 《交匯點聯絡資訊》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請主持人喝咖啡| https://bento.pse.is/7esk8x 交匯點 IG 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請給永續基因FB|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Show more...
4 months ago
23 minutes

交匯點
在這個資訊碎片化的時代,我們如何真正理解「永續」的意義?如何將它與我們的職場、生活、消費選擇緊密連結?《交匯點》是一個集結來自不同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匯聚多元知識、分享真實經驗,並提供深入觀點的 Podcast,帶你從不同角度剖析永續轉型的關鍵議題。 本節目由 永續轉型實踐家 Eric 和 生活美學實踐者 Sandra 聯合主持,他們將攜手來自企業界、學術界、創新產業、非營利組織等多方專業職人,深入對談,挖掘行業趨勢、職涯洞察,並剖析當今社會面臨的永續挑戰。我們不僅探討企業如何實踐 ESG、推動綠色創新,也關注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透過選擇與行動,為環境與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無論你是職場人士、創業家、社會行動者,或是剛接觸永續議題的好奇聽眾,《交匯點》將帶你發掘不同專業的交集,啟發新的思維,探索改變的可能,並提供可落實的具體行動方案,讓永續成為你生活與職涯的一部分。 📌 每週三固定更新,20-30 分鐘輕鬆收聽,讓我們一起從「交匯點」,開啟一場關於未來的對話! 商業合作請來信|gccncs@gmail.com 追蹤交匯點IG |https://www.instagram.com/exs92talk/ 私訊給我們(永續基因FB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cyclicbasis/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