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謝謝各位收聽「異同話家常」
我們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裡的家庭小組,頻道主要的內容圍繞在同志&父母的親子關係,包括專訪子女出櫃後父母接受的歷程、以及從新聞媒體探討同志家庭、還有邀請專家提供實用的建議⋯等,我們也歡迎大家在留言處分享你們的生命故事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Hello 大家好~謝謝各位收聽「異同話家常」
我們是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裡的家庭小組,頻道主要的內容圍繞在同志&父母的親子關係,包括專訪子女出櫃後父母接受的歷程、以及從新聞媒體探討同志家庭、還有邀請專家提供實用的建議⋯等,我們也歡迎大家在留言處分享你們的生命故事喔!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故事的主人公小七分享了自己與媽媽從小到大相處的點點滴滴,時間軸從小時候、求學階段、到出社會後一步步描述他們母子之間互動的變化。
尤其是出櫃的議題,小七分享了出櫃前以及出櫃後自己心境上的差異,以及他有許多內心話想對母親述說、卻礙於現實中的層層考量,到出社會後才對母親出櫃。
你是否對於出櫃,想對父母親述說卻難開口?歡迎聽聽這集,或許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喔!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你可以想像嗎?當一位媽媽得知孩子是同志之後,反而轉頭走進櫃子,開始對爸爸隱藏這個秘密。這個過程的酸甜苦辣,這一集讓你品嘗看看。
本集的來賓是在同志諮詢熱線擔任父母接線義工的彭媽媽,她來談談這段漸漸轉變的心路歷程。從櫃父母一路走到了可以助人的接線義工,這條路走了多久?
透過彭媽媽溫暖的聲音,我們感受到了她對孩子的信任,以及她支持孩子的勇敢。原來,一個堅定的避風港,大概就是長這個樣子的啊!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本集的來賓是在同志諮詢熱線的家庭小組中擔任父母的接線義工長達多年的鄭媽媽。
透過這集,我們知道鄭媽媽在發現自己的孩子是同志後,除了許多的不安和茫然,更多的是許多的自責。
當孩子成長的道路與父母的預期有所不同時,其實當中也有很多的罪惡感,是來自於許多的「不同」。擔心給小孩的教育是錯誤的、擔心孩子是在單親家庭中成長...等等。
這集透過鄭媽媽的分享,我們知道在試圖理解同志的這段道路上,罪惡感會時時刻刻地湧現,但我們同時也知道,生而為同志,並不是誰的錯,更不是什麼錯誤,我們無須帶著這份罪惡感成長。
希望透過這集告訴各位同志的朋友們,各位同志的父母們,我們會自責,但願我們用關懷和包容與這份自責和解。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苗媽,不只是媽媽,也是女兒,更是她自己——Jennifer!
這集我們邀請到了Jennifer來分享她與父母的衝突與和解。
聽一段,媽媽成為媽媽以前的故事。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本集邀請到來自加拿大、擁有三名子女的梅俐媽媽,同時也是一名長年專注性別關係研究的跨國學者 aka 說了一口流利中文的正港台灣媳婦 。
梅俐首度對外公開分享,當年面對孩子出櫃想轉換性別,她與丈夫如何面對及處理。
梅俐夫婦選擇了一條與許多家長不一樣的養育方式,趁孩子還小就已經與醫療團隊率先了解現行有哪些「青春期阻斷」方式,希望藉由延緩青春期,為跨性別孩子爭取更多探索自我和性別的可能性。
梅俐希望透過這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能帶給同樣擁有跨性別孩子的父母們參考及支持,一同為跨性別兒童開拓更多元、平等、寬廣的成長之路!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這集邀請到了南辦資深志工李月,李月分享自己認同為女同志的經驗,第一出櫃經驗不好的李月,往後出櫃都會有點怕怕的。
大學開始李月投身於同志運動中,家中不乏許多彩虹小物與彩虹旗,原來媽媽早就看在眼裡,但是完全不說破。
某天李月心血來潮和媽媽談及同志,媽媽說同志結婚這樣不好啦!李月內心的運動者能量突然爆發,跟她媽媽出櫃了!一起來聽聽李月的故事吧。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這集邀請到了熱線南辦的工作人員威竣,威竣分享自己出櫃十年的生命經驗,一開始絕對不是一帆風順,也歷經媽媽的難過,爸爸的不接受,到後來海闊天空。
威竣透過家人的幫忙,讓出櫃這條路能夠變得比較順利,同時也不慌不忙的讓時間去沖淡情緒,最後爸爸的一句話,公開了自己小孩是同志的身份,從此同志議題不再是家中視而不見的大象。
出櫃要耐得住情緒,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是威竣給想出櫃的朋友們一個鼓勵的話,時間一定會站在我們這邊。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同志下午茶」系列之一「出櫃不出櫃」,開飯啦🏳️🌈
有人說,孩子出櫃後就是換父母入櫃,儘管向父母坦承自己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是一瞬間的事,但除了需要勇氣之外,更需要的是在往後的時間和父母磨合,讓他們理解什麼是同志,陪伴他們重新認識孩子。
我們會邀請LGBT的夥伴們來分享自己向家人出櫃,或是未出櫃的故事。透過來賓對家人的想法及出櫃的心路歷程,讓同志或是同志父母,都能對同志孩子有更深的認識。
本集是下集,若還沒聽上集的朋友要先去補進度呦!出櫃都需要有一個契機,剛好卡卡米與巧克力都認為結婚是個出櫃很好的時機點,大家也都這麼認為嗎? 就讓我們繼續聽下去。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同志下午茶」系列之一「出櫃不出櫃」,開飯啦🏳️🌈
有人說,孩子出櫃後就是換父母入櫃,儘管向父母坦承自己的性傾向/性別認同是一瞬間的事,但除了需要勇氣之外,更需要的是在往後的時間和父母磨合,讓他們理解什麼是同志,陪伴他們重新認識孩子。
我們會邀請LGBT的夥伴們來分享自己向家人出櫃,或是未出櫃的故事。透過來賓對家人的想法及出櫃的心路歷程,讓同志或是同志父母,都能對同志孩子有更深的認識。
這集邀請卡卡米與巧克力分享為何不向家人出櫃的原因,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的原生家庭不同也導致出櫃的時間點也會有差異,藉由兩位的故事分享來聽聽未出櫃的人在想什麼吧?
倘若您對本集故事有任何想法,歡迎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呦: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有小孩了才知道照顧小孩多辛苦,子女進入婚姻有了子女,帶給陳媽媽多少心靈三溫暖。
有了孫女的陳媽媽好像突然看著孩子從20年前想像不到可以「五子登科」,到現在已經三代同堂了,是否會又有新的議題呢?
聽著陳媽媽說起輕鬆有趣的阿嬤經,還有不要忘了「呷老你就知!」
如果這是你第一次聽陳媽媽的故事,不要忘了還有前兩集喔!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媽媽對女兒性向的否定,全職媽媽怎麼陪伴出櫃青少年。
陳媽媽的女兒20年前如何出櫃,在那個想法比起現在保守的時間,媽媽不僅接受還陪著女兒抗爭權威,聽起來是不是很佛?讓陳媽媽來告訴你背後的故事?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究竟有多少事情讓大家都把媽媽們變成孩子長大的詢問站呢?
孩子為什麼在房門貼類似生人勿近的標語,當孩子呈現異樣,或不需要異樣,只是一個新的嘗試,媽媽是否都變成了那個好像要為此說明清楚的角色?
在親戚場合裡,爸媽是比我們更不能抽離不參加的角色,這時陳媽媽在想什麼呢?
還沒聽過第一集的可以先去聽第一集喔!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本集節目邀請到在高中擔任輔導老師咪咪媽,平時總是傾聽學生的出櫃經驗,但當故事的主人翁成了自己的孩子,咪咪媽如何調適,更進一步成為孩子自我認同的助跑者?
一起來聽聽咪咪媽有什麼故事想分享的吧!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前面兩集咪咪媽談到咪咪從出櫃到上小學的歷程,這集則是咪咪即將青春期,媽媽又會面臨什麼挑戰?而在這段過程中,家長可以怎麼安頓自己?
一起來聽聽咪咪媽的分享吧!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上集節目談到咪咪媽面對孩子出櫃的歷程,大家是不是覺得臺灣的性別教育進步了呀~
這集談到咪咪準備上小學,在學校又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媽媽又是怎麼陪同咪咪完成這趟冒險呢?
一起來聽聽咪咪媽的分享吧!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pjrn03500a601z1eqngcib5/comments
異同話家常的「父母下午茶」,開飯啦🏳️🌈
我們會邀請櫃父母分享孩子向自己出櫃的故事,或是出櫃後面臨到人生各種難題。孩子出櫃、父母入櫃,對於父母來說這是他們面對人生課題的時候、也需要花時間與自己的孩子磨合,藉由他們的故事希望能鼓舞更多同志父母,一起攜手渡過櫃後人生。
因為台灣的同性婚姻已經通過第五年,但同志要結婚這件事情一定會牽涉到很多議題,例如同志要結婚,需要出櫃嗎?爸媽要出席小孩的同性婚禮嗎?
結婚這件事情是需要仔細思考的,同性別的兩人要締結婚姻更要克服許多大大小小的阻礙。這集我們邀請到熱線南辦家庭小組的志工洪媽媽與海豬,洪媽媽分享自己參與女兒婚禮的心路歷程,海豬分享自己遇到伴侶醫療問題而考量結婚的可能性。
每個考量背後都是經過許多掙扎與思考,最後得到對於自己最好的結果,一起來聽聽同婚五週年特輯吧。
異同話家常的「誰來說故事」,開飯啦🏳️🌈
「誰來說故事」系列,邀請了許多同志朋友,或是小孩是同志的父母們來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
一句話或是一點片段的回憶,會勾起我們共同的經歷和感受,也希望聆聽這個系列的朋友們,
會發現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切,故事的真諦就藏在我們從中學習到的體悟。
本集節目邀請到的是陳媽媽,繼續向各位分享孩子向他出櫃後12年來經歷的過程。
父親在這一路上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孩子出櫃後其實還有很多課題是雙方都必須慢慢克服的嗎?
還沒聽上集的記得要回去先聽完才會比較好理解下集的內容喔!
這部同志作品好好看!好想一起聊聊裏頭的咩咩嘎嘎!
異同話家常的「同志下午茶」系列之一「同志作品談」,開飯啦🏳️🌈
我們會在每集會找一部同志作品,來聊聊在故事裏頭出現的有關「家庭」議題的內容,除了分享身為同志的我們的一些看法,也會透過分享自己與家人實際相處的親身經驗,讓大家從不同角度去理解LGBT的家庭議題!
❗本集會有劇情暴雷,會介意的朋友們記得先看完再來聽喔~
本集要聊的是「誰先愛上他的」,一部2018年臺灣華語悲情喜劇電影。媽媽三蓮(謝盈萱飾)為家付出一切,可怎樣也無法忍受外遇的亡夫(陳如山飾)竟把保險理賠留給外人,還是個男人(邱澤飾)。她決定代子出征,直踏小王門戶
開戰。卻沒想到叛逆兒子(黃聖球飾)竟然窩裡反,倒陣入宿外人家。三蓮恨亡夫讓她變成不被愛的「小三」。更焦慮於她生命中的另一個男人也可能離她而去。(資料摘錄自:維基百科)
裏頭包含了許多有關家庭的議題,一起來聽聽我們有什麼想法吧!
異同話家常的「同志下午茶」,開飯啦🏳️🌈
我們會邀請LGBT的夥伴們來分享自己向家人出櫃,或是未出櫃的故事。透過來賓對家人的想法及出櫃的心路歷程,讓同志或是同志父母,都能對同志孩子有更深的認識。
這次邀請到的三位小組夥伴,分享離鄉背井的同志如何面對自己的家庭議題。
離鄉後返家,經歷了改變、接觸了新的生活後,我們的改變會如何影響孩子在家庭中面對同志議題時,與家人的互動和溝通呢?
離開老家出外打拼生活的各位同志朋友們!你們有多久沒有回家了呢?歡迎一起來聽聽這集,感受一下返鄉圍爐的體悟吧!
這部同志作品好好看!好想一起聊聊裏頭的咩咩嘎嘎!
異同話家常的「同志下午茶」系列之一「同志作品談」,開飯啦🏳️🌈
我們會在每集會找一部同志作品,來聊聊在故事裏頭出現的有關「家庭」議題的內容,除了分享身為同志的我們的一些看法,也會透過分享自己與家人實際相處的親身經驗,讓大家從不同角度去理解LGBT的家庭議題!
❗本集會有劇情暴雷,會介意的朋友們記得先看完再來聽喔~
本集要聊的是「親愛的房客」,是2020年臺灣劇情片,故事主角林健一(莫子儀 飾)好心照顧一位患有糖尿病及腳上(小腿)有傷口的房東周秀玉(陳淑芳 飾),更收養失去爸爸房東的九歲孫兒王悠宇(白潤音 飾),在所有人眼裡,
林健一是個正人君子。但在周秀玉過世之後,他的動機開始受到質疑。悠宇的叔叔立綱(是元介 飾)返國奔喪,發現這棟房子已經過戶了給悠宇。立綱懷疑健一謀財害命,報警展開調查,發現越來越多對健一不利的證據…
(資料摘錄自:維基百科)
裏頭包含了許多有關家庭的議題,一起來聽聽我們有什麼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