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寶和夥伴們的遊樂場
搓助人者的故事
搓團體的經驗
你喜歡什麼口味的湯圓呢?
放開心,跟我一起玩吧!
FB頁: 藝療‧易聊
https://www.facebook.com/artherapyeverywher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這裡是小寶和夥伴們的遊樂場
搓助人者的故事
搓團體的經驗
你喜歡什麼口味的湯圓呢?
放開心,跟我一起玩吧!
FB頁: 藝療‧易聊
https://www.facebook.com/artherapyeverywhere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還記得前三集,身經百戰的小寶淬煉自己的同居經驗、0經驗的小乃則以伴侶互動為基礎想像未來共同生活的樣貌,
兩人交織討論著同居的利弊、親密、界線與規律的面向(詳見EP. 7-9)。
這集睽違9個月的更新,首次台美連線錄音、跨越15小時時差,
紀錄小乃愛情長跑11年卻首次同居的美國實戰生活心得!
「隨著podcast從交往初期討論到了同居狀態的伴侶關係,
好像伴侶關係的經營維繫依舊脫離不了___耶(hint:兩個字)。」
小乃喝完美超買的奇異口味康普茶後,打了個飽嗝後說。
「是啊!而且你有沒有發現,同居後的相互摩擦我們往往很難去修改彼此既定的『結構』,
像是兩人的上班作息,你架如果吵在這上面常常讓彼此在關係中感到更無力。」
小寶諄諄教誨像是同居實戰班的指導老師。
「所以架要吵 得找對點,要找尋彼此較彈性且能夠鬆動的地方吵。」
小乃恍然大悟隨手寫下關鍵字,老司機小寶邊整理植栽邊露出滿意的神情。
最後在這裡附上小乃開始經營的instagram專頁
「OK我們今天先到這」或是搜尋 @ok.psycho.counselor
如果你喜歡我們這系列討論,
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分享,也很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唷!
我們等待第二個月的同居生活心得,我們下次見!
網路交友狀況百百種,
線上是虛?線下是實?
愛情觀點放到了線上有什麼不同?
網路社群改變了感情市場什麼樣的生態?
助人工作者該如何面對網路世代的愛情觀點轉變?
而當我們在身邊找不到愛情,
在線上要如何找到適合我們的關係?
一起來很硬派地聊聊網路世代的交友觀,
以及在這個什麼都在尋找標籤的世界,
如何安好在網路人際交往中自己的元神
不喝雞湯心理工作室: https://www.instagram.com/ncpsyco/
硬派自爽集從輔諮年會引言人回歸
這次依然硬派的來跟大家談談網路交友,
網路交友狀況百百種,
線上是虛?線下是實?
愛情觀點放到了線上有什麼不同?
網路社群改變了感情市場什麼樣的生態?
助人工作者該如何面對網路世代的愛情觀點轉變?
而當我們在身邊找不到愛情,
在線上要如何找到適合我們的關係?
一起來很硬派地聊聊網路世代的交友觀,
以及在這個什麼都在尋找標籤的世界,
如何安好在網路人際交往中自己的元神
不喝雞湯心理工作室: https://www.instagram.com/ncpsyco/
葉冠伶(葉小寶)* 諮商心理師/藝術治療師
喜歡畫畫、從創作中感覺與觀察自己,整理自己的思緒、微調日常。
近年在臺中發展,投入高關懷青少年個案及團體工作,
並且提供輔導/專輔老師們的團體動力與藝術媒材的應用訓練,
如自我探索與成長、紓壓團體、支持團體建立等。
與青少年及現場教師們的合作邁向第11個年頭,
深深體會學校師長們的努力與心累。
同時我相信,使用多元方法來聽見青少年的心聲,
是彼此給力的重要方法與支撐。
所以透過繪畫、故事和戲劇等方式,
一方面深化互動、一方面提供更多成長與對話的挑戰。
青少年正處於發展自我認同、規範公平與自發自主的多元處境與成長中。讓我們一起練習新的平衡與可能。
這些真實的連結與面對,能轉化成彼此的點滴意義與力量。
Ray(對藝術治療和敘事治療著迷)* 諮商心理師
有點害羞、有點低調。
一直以來,畫畫這件事情陪我長大。
喜歡畫畫、喜歡看人畫畫、喜歡跟人一起畫畫。
常常覺得一個生命本身,有許多很好看、很有力量的樣子。
於是很享受,陪著一個人去發現好看、或是創造好看的時刻。
當一個人,能往內看見自己時,往往也是珍貴與力量的所在。
而我們何其有幸,能夠成為這個過程的陪伴者與見證者;
同時,也一路經歷著屬於我們自己的跌跌撞撞與好看。
一、時間結構:
六小時工作坊,拆分為上半場/下半場=上午場/下午場,
本集將講述下半場的課程安排。
(考量下午成員狀態,可將下半場的3小時,拆分為1.5+1.5的形式)
二、下半場—團體藝術治療
1.暖身:Leader需特別注意成員精神狀態(吃飽愛睏),適當的暖身幫助成員回到團體。
聚焦於成員帶團體的經驗與熟悉度。
2.主活動:運用牌卡(想要成為什麼樣的團體領導者/助人者、延伸創作)
3.Leader與Co-leader搭配:指導語vs催化語(鼓勵、反應、觀察)
4.分組的重要性
a.分組的評估(人數、時間、使用媒材、作品呈現)
b.從創作到語言輸出(作品轉化爲語言描述)
c.從個人世界到人際互動(與自己同在到交流看見)
5.收尾:大型創作(共同創作在全開海報上),使成員看見彼此的認知與感受,也增加普同感。
三、QA問答時間:
Q:Leader與Co-leader如何配合?方向不同怎麼辦?
A:指導語一旦下達就順著它發生,要吵要打團體後再檢討。
吳采俞諮商心理師
aka小寶藝療團隊劍客,於研究所階段跟著小寶學習藝術治療。
過去曾任高中輔導老師,熟悉高中生態系統,
未來將進入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擔任心理師,
協助更多危機案主,主要工作對象為高中、大學的青少年,
同時擅長也喜歡將藝術治療帶入個別諮商與團體諮商中,
相信藝術創作能搭建起與內在對話的橋樑,拓展與延伸自我。
如果有任何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歡迎聯繫我~
信箱:tsaiwu0422@gmail.com
粉專:建制中,敬請期待:)
一、時間結構:
六小時工作坊,拆分為上半場/下半場=上午場/下午場,
本集先講述上半場的課程安排。
二、上半場—個別藝術治療
1.暖身:自我介紹(領導者vs成員),媒材介紹(整理媒材、接觸媒材,對媒材產生興趣與帶入感)
2.主活動:個別創作(進入團體的狀態vs離開團體的期待),換位思考感受案主創作的歷程。
三、QA問答時間
Q1:該如何邀請案主開始創作?
A1:把握三要點-邀請、選擇、小步驟。
Q2:療效是什麼?何時發生?
A2 :療效存在於創作與同在的歷程。
吳采俞諮商心理師
aka小寶藝療團隊劍客,於研究所階段跟著小寶學習藝術治療。
過去曾任高中輔導老師,熟悉高中生態系統,
未來將進入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擔任心理師,
協助更多危機案主,主要工作對象為高中、大學的青少年,
同時擅長也喜歡將藝術治療帶入個別諮商與團體諮商中,
相信藝術創作能搭建起與內在對話的橋樑,拓展與延伸自我。
如果有任何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歡迎聯繫我~
信箱:tsaiwu0422@gmail.com
粉專:建制中,敬請期待:)
第一集你可以聽到:
一、目標
1.確認對象:研究生(碩1-碩4)
2.核對需求:學習藝術治療理論與運用
3.時間架構:一日六小時的工作坊
二、瞭解成員經驗
成員們對藝術治療知多少?先前有哪些接觸經驗?(聽過?體驗過?學習過?)。
並依據成員經驗與需求選擇媒材,以研究生學習主題為例,考量易操作、好上手,選擇固定、可控、好取得、有熟悉度的媒材,
如:24色鉛筆、24彩色筆、24粉彩筆、24色紙、A4白紙、牌卡。
三、體驗VS理論配比
研究生學習階段的期待,可能理論與實務各半,提升知識與效能感,同時也能創作與體驗。
我們安排的配比,理論4:體驗6,從體驗帶入理論,再從理論回憶經驗。
四、QA問答時間
Q:面對超出團體方案的事情發生,該如何應對?
A:允許它們發生,沒有完美的方案。
吳采俞諮商心理師
aka小寶藝療團隊劍客,於研究所階段跟著小寶學習藝術治療。
過去曾任高中輔導老師,熟悉高中生態系統,
未來將進入學生輔導諮商中心擔任心理師,
協助更多危機案主,主要工作對象為高中、大學的青少年,
同時擅長也喜歡將藝術治療帶入個別諮商與團體諮商中,
相信藝術創作能搭建起與內在對話的橋樑,拓展與延伸自我。
如果有任何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歡迎聯繫我~
信箱:tsaiwu0422@gmail.com
粉專:建制中,敬請期待:)
1. 作為行動心理師,要怎麼跟承辦人溝通團體期待?
2. 在短期團體中,成員對團體的期待有落差/衝突的時候怎麼辦?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1.出櫃團體的五年前與五年後。
2. 團體設計概覽。
3. 在團體中運用角色扮演。
4. 團體收尾時重要的事情。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延續上一集聊聊同居的好處,其中提到同居的三大定律(?)中的親密,
這次我們則聚焦在後兩者,「規律」與「界線」。
同居後彼此生活的調配與同步,
漸漸形成如日劇中那樣平凡無奇卻充滿幸福感的規律。
在規律的磨合歷程中,彼此又像鏡子般反映著對方,
看見自己不同面向,同時也摸索自己與伴侶的界線。
記得小寶遇見單身的朋友,
總會叫他一定要進入關係中,
練習許多單身未能練習的大小事。
當時覺得好鬧,現在想想覺得真有點道理。
速食愛情的時代,感情像是打game,
遇到稍有不合的另一半,直接打掉重練,換個角色再繼續。
但親愛的!這樣你永遠沒辦法晉級下一關卡啊!
「進入你選擇的愛情,好好練習在一起,以及或許的分離、分開。」
小寶在陽台拿著一盆快死的盆栽,講出一番閃耀發光的金句。
我向小寶說著植物的照料方法,一邊默默抄下金句。
或許即使在速食愛情時代裡,
每個人心中深處仍存有著能長相廝守的一絲冀望。
「還是要相信愛情啊~~~~混蛋們!」
音響傳來應景的魏如萱歌曲。
如果你喜歡我們這系列討論,
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分享,也很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唷!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上一集的Podcast,似乎太將「同居」視為伴侶間的挑戰以及各種溝通和妥協。
這一集,我們來平衡報導一下,好好聊聊「同居」究竟會為關係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咩~
親密、規律、界線,小寶整理與歸納他過去與現在同居經驗,
得出來的三大定律(像牛頓三大定律那樣?)。
但因為我們錄音時實在太搞威了~這集我們先聊聊同居的好處—「親密」。
另外兩個就留到下集唄!(好愛吊人胃口)
欸~同居創造的共同時間與空間,不會讓兩人關係生膩?
反而成為伴侶關係中新鮮感的來源?這是怎麼做到的?!
室友在伴侶關係中居然也同時扮演非同小可的角色?!
「同居時啊,伴侶像是一面鏡子,指認出你平常未注意和覺察的那一面。」
小寶邊抖著腳,邊托著腮幫子喃喃說道。
「其實同居又像是另一次的出櫃練習欸!
還要去思考要不要讓房東、鄰居或室友知道你們的伴侶關係⋯」
出櫃與現身真的是無時無刻不存在於同志的生活中啊!
小乃一邊咬著吸管一邊感嘆。
希望這集能稍稍平衡大家對於同居的pros and cons,
對於同居也有更多元的想像與實踐的可能。
如果你喜歡我們這系列討論,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分享,也很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唷!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1. 領導者小觀察:小年輕重視追尋自我,但會腦內大爆炸?
熟男女擁有資源卻也是放不下的包袱。
2. 談出櫃困擾與期待的團體帶領:
重新聽見你我的聲音、持續深化信任感與凝聚力。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1. 社會計量是什麼,怎麼在團體中運用
2. 在出櫃準備團體中使用光譜:與成員建立關係、催化團體動力、看見異質性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1. 準時與否怎麼影響動力的小補充。
2. 出櫃準備團體的自我介紹:與團體相關、示範、建立安全感。
3. 適當的揭露與訊息量:你自己要抓幾分?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1. 為什麼團體要準時開始?
2. 不準時怎麼影響成員內在&團體動力。
3. 先來後到團體帶領小撇步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1. LGBTQ團體找誰當協同帶領者?
2. 帶領者們在團體前的暖身與安頓
3. 出櫃準備團體小簡介
4. 進入現場—硬體、軟體、人
5. 提早到的黃金20分鐘:場地微調與佈置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在疫情嚴峻的情勢下,身為行動心理師的你有受到影響嗎?
透過小寶與思均的對話,一起找找普同感吧!!
本集的分享內容如下:
1. 身為行動心理師,受到疫情影響該如何安頓自己?
2. 面對環境的變動,無法事事都掌握的情況下,如何緩解焦慮的心情呢?
3. 時時覺察自己的狀態,能夠幫助自己找到生活的平衡點。
認識思均:
賴思均 諮商心理師
IG連結
https://instagram.com/psy_laisuzchun?utm_medium=copy_link
Facebook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laisuzchun/
在這一集你會聽到:
1. 團體多功能,帶團體的好處的是什麼?
2. 帶領者與協同帶領者的合作
3. 在團體之前—多元性別的團體設計
4. 成員名單看什麼?
1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同意。
2如果你已對出櫃有些想法,想要有人陪你一起準備,
歡迎聯繫小寶聊聊:
https://calendly.com/joypacobo/45min?month=2022-07
藝療365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E8%97%9D%E7%99%82365%E4%B8%80%E5%A4%A9%E4%B8%80%E9%BB%9E%E5%92%8C%E8%87%AA%E5%B7%B1%E8%AA%AA%E7%95%AB-153922126771513
你正在或曾與伴侶同居嗎?
又或者,你曾想像過未來與伴侶共同生活的樣貌嗎?
小寶,從八百年前「寄人(伴侶)籬下」的同居生活,
到現在與伴侶生活在自己擁有的房子裡。
從「寄人」到「被人寄」的角色轉換,
歷程中有什麼樣不同的感受與發現?
小乃,雖有八百年與伴侶交往的年資、
作為伴侶交往圈的資深耆老,
卻是從未與伴侶同居過的同居圈超級新手,
面對即將與伴侶在異國的共同生活,對於同居的想像又是什麼?
伴侶間的靠近(生理或心理)可以讓人感到親密,
卻也可能因靠近而產生摩擦(就像上集提到的物理概念,兩物間必存有摩擦)。
同居讓原先獨立生活的兩人,開始重疊兩人的生活習慣,
舉凡作息、清潔、行事風格、個人內在空間需求…等。
這樣高度的重疊似乎也暗示著,同居等同於生活的「同步」,
但獨一無二的兩人究竟要如何達成同步的「共識」?
或者根本只是單方的「妥協」?
同居生活裡,我們又要如何才能把我的需求、你的需求,
轉化為我們的「共同需求」?
(打到這邊發現已經用了七個問號)
在還沒開錄前,就已經很期待乃寶兩人能夠在同居這個主題聊出什麼火花。
我們都在經歷著同居的生活,或者前往同居的路上,那些問號、那些疑問,
我們也持續在經驗中探詢著答案。
答案隨著生命歷程而流動,所以也很想知道,
對你們來說,你們又會如何回應這樣的疑問呢?
這集最後,有我們兩人對於同居、對於關係的金句彩蛋。
如果你喜歡我們這系列討論,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分享,也很歡迎留言告訴我們你的想法唷!
如果你是同志,歡迎來小寶的臉書私密社群: 出櫃準備 社群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742466823571817
請記得回答入社3問題,並且在社團規則裡打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