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麓下的花園裡,一群來自海邊的人,
談論著他們在山海間的經歷,
這些人希望他們的子弟,
能親身經驗人類奮鬥的圖像,
於是他們決定做一件事.......一所機構因而誕生。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有如我們的母親,
在這小島上,哪裡不是海邊?
海之聲如此呼喚我們,
來此共同攜手為山海間的孩子努力。
〝海聲〞
於是成為我們的名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山麓下的花園裡,一群來自海邊的人,
談論著他們在山海間的經歷,
這些人希望他們的子弟,
能親身經驗人類奮鬥的圖像,
於是他們決定做一件事.......一所機構因而誕生。
台灣四面環海,海洋有如我們的母親,
在這小島上,哪裡不是海邊?
海之聲如此呼喚我們,
來此共同攜手為山海間的孩子努力。
〝海聲〞
於是成為我們的名字。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來賓:海聲華德福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戲劇是一門綜合性藝術,
也在華德福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從幼兒自由遊戲的模仿,
小學低中年級「玩」比「演得像」重要,
到六、七年級開始認真要求入戲,
高中則透過不斷磨戲,讓學生能真正進入角色。
「真正的發展是把自己丟掉去成為別人,這樣才能去自我中心。」宜玲校長說。
「轉化就在這個歷程中發生,無形、神秘,是很大的禮物。」
讓我們一起來聽宜玲校長談戲劇,
資深家長們聊如何陪伴孩子?
如何家校協力?
讓戲劇這門教育的藝術,
透過角色扮演、團體合作,
去支持和幫助孩子的內在發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身為家長您知曉孩子生命發展依循的自然節奏與每7歲一個階段的發展特質嗎?
各個階段家長陪伴的重點又在哪兒呢?是灌輸、給予?亦或耐心、傾聽與信任?
如何在生活中營造節奏感與溫暖氛圍?
家庭與學校是夥伴,是共同守護孩子意志、情感與思考平衡發展、完整發展共同的推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家長
皇人(現任家委會長及11、7、5年級學生家長)
阿文(9、7年級學生家長)
大海(第四屆畢業生和9年級學生家長)
「孩子很快就長大了,
自然日是很好的開始,
把握這段難得的時光。」大海說。
「趁孩子小、自己還年輕,
帶他走一段,再陪他走一段,
最後放手讓他自己走。」阿文說。
每年二次的馬拉松,
五年級開始的山行,
海聲山海課程讓孩子走入大自然,
鍛練他們的思考、情感與意志,
不為攻頂,學習靜默,
彼此互相扶持和等待……
這樣優良的傳統,
需要爸爸媽媽們一起來守護。
海聲山海課程家長陪伴小組,
邀請有意願有經驗有熱誠的家長加入,
支持每一個班的老師,
一起陪伴孩子學習和成長。
來聽聽三位爸爸的育兒經,
透過自然日與山海課程,
每一次都有什麼樣的收穫和省思?
而最大的禮物就是更貼近孩子的心。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第四屆畢業生 童柏皓
身材高壯的柏皓是學校籃球隊長,
總是認真研究如何預防隊員受傷。
在偶然的機緣下,
體驗到推拿整復的神奇手法,
決定在12年級專題時向鳳鳴老師學習,
接著是第十三年……
這一做就從學徒做成了專業。
柏皓選擇的是一條獨特的道路,
過程中難免感到孤獨,
但他仍一路堅定地走了過來。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
這些年來是什麼在支持著他?
他又是憑著怎麼樣的信念堅持下去?
讓我們來聽聽柏皓怎麼說……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第四屆畢業生 魏妤珊
妤珊~熱愛跳舞的女孩,
印象最深刻是.....
她在《浮士德》中扮演的魔鬼梅菲斯特,
以及那場獨特而精彩的開場舞。
曾參與無垢舞團的訓練和演出,
彷彿生來就屬於舞台。
大學畢業後,
妤珊經歷了一段摸索的歷程,
尋尋覓覓之中,
在遙遠的日本屋九島海邊,
從小在華德福學校學習的優律思美,
忽然又來到她的生命中……
如今她在美國春之谷優律思美學校學習,
這段由現代舞回到優律思美的奇幻旅程,
彷彿有一條命運的絲線在引領,
一起來聆聽妤珊的精彩分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 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第四屆畢業生 鄭安絜
外表柔軟嬌小、內心篤定的女孩,
一直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她的聲音動聽悅耳,
十二年級做流浪狗議題的廣播,
十三年級隻身一人到台北影像公司實習,
一直都對大眾傳播很有興趣,
最後卻選擇了人文社會學系,
這中間有著什麼樣的轉折和考量?
她的大學生活是如何能在本系的學習外,
還能修輔系,同時參與跨域學程。
今年即將升上大四,
安絜也開始做畢業專題,
研究華德福畢業生的自我認同議題⋯⋯
今天就讓我們先來聽聽這位有著堅定意志的學姊的分享~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翁宗毅(第七屆畢業生和12年級學生家長)
王惠俐(第七屆畢業生和12年級學生家長)
一位是公立高中數學老師,
一位是公立國中特教老師,
他們選擇把二個女兒,
都送到了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就讀,
一路從幼兒園到十二年級,
及第十三、十四年的gap years。
翁爸說,
所有的擔心都在孩子開始做十二年級專題,
進入第十三、十四年時煙消雲散了。
她們的表現印證了之前所有的學習與堆疊,
所有以耐心等待,以愛心陪伴的過程,
都在這二年收穫了成果。
如果你聽過之前晨薰的訪談,
一定不能錯過這一場精彩的對話,
對於翁爸與翁媽的心路歷程,
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第六屆畢業生 阮品崴
品崴去年經由青年帳戶計畫申請進入成大不分系就讀。
小一在體制內被認為有學習障礙,
轉到海聲後,常常不交工作本,
覺得不公平就會直接嗆老師…,
這樣的品崴到了高中開始不一樣,
是什麼帶來了改變?
「可不可以把山上的阮品崴帶下山?」
同學們開玩笑地說,
因為調皮直接愛哈拉的品崴,
到了山上居然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八年級專題親手做了一把二胡,
十二年級專題時又把自己的一隻腳固定起來拿拐杖生活了一周…
十三、十四年級時,品崴沒有選擇任何機構去服務,
而更像一位自由工作者,在不同的場域歷練和學習…
一起來聽聽,調皮男孩轉大人的故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 第七屆畢業生 翁晨薰
父母都在體制內學校任職,
為何卻為晨薰選擇了華德福教育呢?
幾乎從幼兒園到高中都在華德福教育下成長的晨薰,
在最重要的八年級和十二年級專題都做了什麼?
這樣的學習和探索的歷程,
如何幫助她找到自己的方向?
從對動物的喜愛,
所有十三年級的探索都和動物有關,
為什麼最後卻進入中山醫學大學唸語言治療?
從植物、動物到人,這中間的轉折是什麼?
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晨薰透過專題與gap year,
走出校門進入社會,多方摸索嘗試,
終於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旅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第三屆畢業生 王暐捷
在海聲就讀時,暐捷的十二年級專題是木工,
第十三年時他也選擇了木工領域探索。
這樣的他後來卻轉向了體育,並以特殊選才的方式,
進入台東大學師範學院體育系就讀。
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
這個轉折過程怎麼發生?
這次訪談中,
暐捷分享他如何預備自己,
海聲的山海教育如何為他申請大學加分?
進入大學後遇到那些困難和挑戰,
海聲的學習如何成為專長和亮點?
幫助他順利適應大學生活!
不論是家長和高中生,請一定不要錯過暐捷這些珍貴的經驗分享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 第四屆畢業生 吳怡廷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小學部怡廷老師~
受華德福教育十三年的學生,到華德福教育的小學部教師。
她將與我們分享自己在2年的gap years之後,
如何從迷茫中找到內心的渴望,並在當下逐步落實。
在訪談中,怡廷聊到自己在海聲的個人特質與各種能力培養,
思考、探問、分辨、反思...等,如何協助自己在教育者立場中適當切換角色。
此外,她也談到了每個孩子的個別性與父母等待的重要性。
這是關於一個華德福孩子成長的歷程、一位華德福教師的看見,適合每一位對教育有期待的你一同來收聽。
歡迎收聽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走進怡廷的世界!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 第七屆畢業生 柯億厚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柯億厚~從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成長十三年的學生,現於大學經濟系就讀。
他將與我們分享自己在求學路上的探索,如何從迷茫中尋找方向,並逐步確立未來的目標。
在訪談中,億厚回顧了海聲的學習經歷與態度培養,如何幫助他在更高的殿堂繼續前進,以及音樂在這段旅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此外,他也談到了父母與孩子之間陪伴的重要性。
這是一場關於自我探索、學習態度與親子關係的對話,適合每一位家長與國高中學生一同收聽。
歡迎收聽本期節目,讓我們一起走進億厚的成長故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楊儒淦(第一屆和第二屆學生家長)
陳紀如(第一屆和第四屆學生家長,曾任家委會長)
陳貞廷(孩子目前就讀六年級和四年級)
華德福是慢的教育、快的教育、亦或………?
為何需要帶孩子走出校園?
「健康成長」的過程與韻律為何?
該如何堆疊才能在這樣的儲備中,
幫助他(她)發展自己的獨特性與創造力!
這一集邀請資深家長與校長一起來聊聊~
家長們千萬別錯過,先聽先得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從自然日到山林到海洋教育,
在上山下海中,
拉高也放低孩子的視野;
而孩子在經歷山林與海洋教育前,
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面對年年成長茁壯,
日漸拉廣視野的孩子,
身為家長的我們該以何種心態面對?
讓我們一起聆聽楊牧先生的「航向海洋」詩,
為孩子們上山下海做好心態準備,
期許孩子獲得他們的自然生命禮物~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孩子為何需要走自然日?
又為何需要重複走一樣的路呢?
孩子與自然連結之路,
究竟有多長?有多深?
孩子感官的甦醒,
需要老師與家長如何的陪伴與守護呢?
山林課程為何需要「靜默」?
如何洽當進行?
「生態教育與自然」,
位華德福教育三大面向(請詳聽)之中間,
與生活息息相關!
最後,關懷地球的社會責任又應如何在孩子身上種下種子?
關愛孩子的家長們,
讓我們一起在校長的「自然日之詩」中,
尋找與孩子共同建構感官記憶之根源~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資深科學教師 李文欽老師
除了人文 藝術與音樂,
在海聲,喜歡科學的孩子能得到支持嗎? How ?
「科學是認識世界的方式」之一,
那麼科學學習的真實樣貌,
究竟應為何?
在海聲,科學的學習是如何被堆疊?
華德福學校,在孩子國高中階段,
最終要養成的學習素養是?
孩子未來的路誰是主人?
孩子的學習從問問題開始,
在孩子的學習歷程中,如何家校合作?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第三屆畢業生 張瑀曦
第13年的體驗學習計畫中,
經歷新冠大爆發的年代,因著內在的那份熱情,
帶著堅強堅毅的自己,
毅然決然持續投入在被需要的地方。
帶著兩年扎實的與生命在一起的經歷,
進入大學並積極轉化自己,
在過度尋找自我人生答案中,
回看原來人生不是處處有答案…
走出海聲校園給的滋養,
相較理所當然的支持,
在衝擊矛盾撞擊之後重新塑形,
觸碰內在更理解自己!
「沒有白走的路~
心境美看什麼都美, 心境很重要!
學習跟混亂的自己在一起也是很重要的過程!」
瑀曦給出的生命箴言。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主講者: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海聲課程三大設計核心:
基本能力、社會化、個體化。
成就自我實現的個體化過程,
高中生需要多麼努力轉化出自己?
又為何需要被等待、理解與支持呢?
從啟動學習動機,
到催化基本能力,
到大專題的從無到有,
到第13-14年的Gap years社會服務年。
從意志力的鍛鍊,
到觀點、多元視角的轉換,
到思考與情感交互轉換平衡,
到同理別人、與人合作........等,
在海聲的課程、教學法中~
是如何努力堆疊出個體(孩子)的重要能力呢?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主講者:海聲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 張宜玲校長
8年級是孩子的翻轉期,
從外在革命轉向內在革命,
從具體運思的認知結構轉變至形式運思,
而何為「形式運思」?
形式運思鍛鍊孩子哪些能力?
孩子選擇專題題目的具體準則是?
九年級的孩子適合參加學測嗎?
您想知道的華德福孩子的競爭力為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
來賓:第五屆畢業生 蔡承翰
走出校外,
在與音樂世家孩子的共學中,
承翰回首看見海聲給予的能力,
多元體驗的教育環境,
是走出校外很重要的養分;
準備好你的態度、好奇心與熱情,
學校的學習像打火機, 是一個啟動器,
發掘有興趣的領域, 去深化去探索,
主動為自己的興趣去付出行動。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idy7wvc026x01v75hfcb3o9/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