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說如要關心下一代,不但要關心和陪伴年輕人,也要陪伴孩子們的陪伴者(Care for the Carers)才令整個關係網得到承托。
無奈身處香港教育制度的圍城,孩子抑鬱成風,家長壓力爆標,老師身心俱疲。如果三方可以打破世代隔閡和身份界線,共渡快樂的一期一會,或許可以搵返個抖氣位?
Coffee with Strangers過去兩年跟不少學校合作,嚟緊2025-2026新學年,整合出全新的「Whole School Approach」,希望可以同時照顧孩子、家長和老師的需要,在學校建立平等、放鬆,無批判地彼此支援的文化。
「Coffee with Strangers-Whole School Approach」Webinar,簡介當中的理念和操作,也請來曾參與的學校分享體驗,跟Coach明樂一起交流,如何把Coffee with Strangers帶回學校,灌溉更多「真.傾偈」的土壤,溫柔承托更多心靈成長。
問女友想食乜?「無所謂啊~」點知一坐低,就嬲嬲豬「人地都唔想食呢D~」躺著也中槍;
同老細馬拉松開完幾個鐘頭會,再揼咗成日的 proposal,換來老細一句「我唔ExpectD咁既嘢!」
問阿仔搞緊乜,阿仔秒回「講你都唔明」,轉身「嘭門」入房;
對住兩老講嘢,雞同鴨講,次次嗌交收場;
唉⋯⋯溝通這麼累,可唔可以變得快脆又有樂趣?!
如果有方法,將對話變成愉快的「搓波」,有來有往唔想停;
化繁為簡、享受過程;
同任何人都「一Click即中」,你話幾好~?
Coach明樂幫到你!
單身中女移民,驟眼望落好輕鬆,孑然一身,輕輕的我走了?
實情係,有不一樣的糾結。
走——兩老點算?寵物點算?份工點算?老來點算?
唔走——難得單身瀟洒,遠離亂局開展二次人生,點解唔把握?
為乜而去?為乜而留?
記得去年這個時候,Coach明樂跟正念修習者Nanna 合辦「心靜而後動」網上工作坊,分享彼此走上身心靈工作之路。
眨眼一年,Nanna已移居台灣,明樂決心留港,正好再來一次Crossover,從Coaching和Mindfulness角度探討移民課題。
Coaching和Mindfulness之間,有甚麼關係?
Coach明樂相約正念(Mindfulness)修習者Nanna對談,分享Coaching與Mindfulness如何帶領我們見自己、見世界、再見自己。
明明想走的路,為何未能邁步?
我們不可能完全無fear,但做不到fearless,至少可以「Fear Less」,已是邁向Make Happen的一大步了!
「Happiness is FREE」點解?——快樂既自由也免費,不假外求!
「在禁足與手緊的日子,體會自由而免費的快樂。」
「好趁外在世界劇變,釋放內在自我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