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帶: 世尊偈 (観世音菩薩普門品偈) (cho ver.) 及 Heart sutra (cho ver.) - 薬師寺寛邦
特別日子,不是其他,是本podcast一周年。應該係。
-
大家有無聽過「馬格利特」(René
François Ghislain
Magritte)呢個畫家?大家未必答到我,咁我就形容一下佢其中一幅作品,睇下大家有無印象:呢幅畫嘅上半部分係一片灰藍色嘅天空,下半部分係一排打橫排列嘅洋房。嚟到呢度,都仍然係一幅好普通嘅畫。但馬格利特所畫嘅畫都有住強烈嘅風格
-
就係脫離現實物理法則。所以喺呢一幅畫入面都有住非現實嘅事件發生緊。畫入面唔同嘅位置都有住飄浮喺半空嘅人類停留喺畫作上面。感覺上就好似天空落緊雨咁,只係落嘅唔係雨水,而係人類。呢一幅畫就係由
馬格利特所畫嘅〈戈爾康達〉(Golconde) (封面圖左二)。呢幅畫就係俾 西西
引用左喺《浮城誌異》入邊嘅第三章-<驟雨>入邊。
《浮城誌異》由 西西
喺1986年創作,直到今時今日,亦經常被人研讀,其中一個原因,當然係因為文章嘅寓意,文章寫嘅浮城所代表嘅香港,入面對人同事嘅洞悉以及預言,到今日睇呢一篇37年前嘅文章都唔會過時。另一個原因就係喺學術層面上,《浮城誌異》13個篇章分別對應
馬格利特嘅13幅畫。原本13幅畫各自獨立,經西西重新編排,串連,好似電影蒙太奇咁樣剪接,每幅畫配合一個篇章嘅文字,以少見嘅「圖文互涉」呈現出一個個超現實同時對照眼前事實嘅思考空間。或者文章中如此超現實又如此貼近現實,可能就係因為我哋嘅時空就係如此嘅荒謬。
接落嚟我會抽其中幾個篇章出嚟,同大家講吓呢一個奇異嘅飄浮喺半空中嘅 浮城。
《浮城誌異》嘅第一個篇章就叫
浮城。對照嘅係<The Castle in the Pyrenees> (封面圖左一)呢幅畫 ,講述好多好多年前
浮城就好似一個氫氣球咁飄浮喺半空之中,唔上升唔下降,有風吹過就只係微微搖晃,然後就郁都唔郁。或者只有祖父母輩嘅祖父母們先記得成件事係點樣開始,而佢哋而家嘅子孫就已經習慣咗呢一種飄浮嘅生活。
而呢種唔上唔落,無根嘅生活,係需要乜嘢先可以令
浮城人堅持呢?喺第二章〈奇蹟〉入邊,西西就透過一則小說同讀者講,喺 浮城生活係需要「意志和信心」。而
浮城人,就靠住「意志同信心」創造出:九年免費教育、失業救濟、傷殘津貼、退休制度、高速公路、太空館、海洋公園,令 浮城成為世界上奇蹟一般嘅存在。
第三章嘅<驟雨>亦都好有趣,講述 浮城人一齊發嘅一場夢。而第四章都留俾聽眾一個問題,「乜嘢蘋果唔係一個蘋果呢?」。想解答呢個奇怪嘅問題,就請各位自己去搵吓《浮城誌異》呢一篇文章自己去搵下啦。
我哋skip一下,去到第六章〈課題〉,有一位老師帶領住一群學生去到大會堂睇展覽睇咗〈黑格爾的假日〉(封面圖右四)呢一幅畫。而篇章結尾呼應畫作入面嘅矛盾,有一個學生問「如果 浮城頭頂上有堅實嘅雲層, 浮城嘅上升就成為可喜嘅願望,咁仲抗拒啲乜嘢呢? 」
呢一度所謂嘅「堅實雲層」,有評論認為係指向1984年簽署嘅《中英聯合聲明》,如果五十年不變、高度自治、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真係貫徹落實嘅話,我哋仲抗拒乜嘢呢?
而其實 浮城人喺當時嘅困惑,西西早喺第五章〈眼睛〉就指出過。原文係係咁樣嘅:
「掙開眼睛, 浮城人向下俯視,如果 浮城下降,腳下是波濤洶湧的海水,整個城市就被海水吞沒了,即使浮在海上,那麼,揚起骷髏旗的海盜船將峰擁而來,造成屠城的日子;如果 浮城上升,頭頂上那飄浮不定,軟綿綿的雲層,能夠承載這麼堅實的一座城嗎?」
《浮城誌異》嘅篇章互相串連,我最鍾意嘅就係第十三章對第六章 - 老師帶學生睇展覽所做嘅連結,大家有興趣嘅話都希望大家去拜讀一下原文。
返返去頭先引用嘅原文,浮城上升定下沉,到2023年,結局似乎早有定論,無論係無空氣嘅高空定係深海都好,白色恐怖都令人窒息,呼吸唔到。我喺今集結尾就拎啲佛偈同大家分享一下:
<世尊偈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偈)>
係咁講嘅:
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
或囚禁枷鎖 手足被鈕械 念彼觀音力 釋然得解脫
「念彼觀音力」係啲咩呢,對於唔信佛嘅人黎講,係啲咩呢?或者就係西西喺第二章<奇蹟>所寫嘅咁,就係靠住「意志和信心」啦。
最後嘅最後,34年前好,兩日前嘅事件都好,都希望逝者安息,生者堅強。最後今集就播放<心經>迴向俾遭受苦難嘅人。呢度係tipsy.podcast,我哋 下集見 拜拜。
-
聲帶: 世尊偈 (観世音菩薩普門品偈) (cho ver.) 及 Heart sutra (cho ver.) - 薬師寺寛邦
-
On This Site, In 1989, Nothing Happened.
-
收聽及IG連結:https://linktr.ee/tipsy.pod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