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话一:“台湾光复纪念日”——纪念别人的胜利中共全国人大宣布把每年10月25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荒唐至极。因为台湾光复节是1945年由中华民国政府设立,用以纪念日本投降、台湾回归中华民国。而1945年时中共还没建国,与这件事毫无关系。中共却硬要把这段历史据为己有,为的是继续制造“台湾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假象。这就像一个男人宣称要纪念“和没谈过恋爱的女孩的恋爱纪念日”——彻底的精神错乱。讽刺点:中共连“历史的边”都要占,连“别人结婚的喜酒”都要去蹭。笑话二:故宫成了“爱国教育基地”习近平在参观“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时,宣布要把故宫列为“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然而,故宫是封建王权与奴性秩序的象征,代表“皇权至上”“君为天命”“民为奴隶”的思想。中华民国建立后,之所以迁都南京,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封建符号。结果中共上台后又把故宫、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统统变成新的“皇权中轴线”,用封建的形式包装现代独裁。讽刺点:把故宫当爱国教育,就是让人民学习“如何跪得更虔诚”。在紫禁城里学爱国,本质是在学习“爱皇帝”。笑话三:“C919大卖文莱”——原来是免费送!中共媒体高调宣传:文莱王国正式购买30架中国国产C919大飞机,称这是“中国民航工业获得国际高度认可”。结果合同细节曝光:所有飞机全由中方无偿赠送,资金由中方提供,未来从合作经费中扣除。换句话说——中国是倒贴钱送飞机,再吹“国际订单”。讽刺点:“中国制造出海”靠的是送钱不是技术,世界第一“赔钱出口大国”。一、债务危机的根源:地方债滚雪球河南省在深圳交易所发行 378亿元地方债,其中:再融资债券198亿(用来还旧债本金)新增债券170亿(用于基建与隐性债务置换)👉 55%(210亿)是拿新债还旧债,显示债务已陷入“借新还旧”的恶性循环。按此趋势,未来 五年内80%以上新债 都将用于偿旧债。河南省地方债总本金约 10万亿元,每年利息支出超 2000亿元,已接近无力偿还。💣 二、全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危险信号财政收支严重失衡(2025年9月):全国收入约 7000亿支出约 1.6万亿单月赤字约 9000亿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央行购买国债“自救”,但央行不能买地方债。👉 一旦央行介入地方债,中国信用体系将全面崩溃。目前地方债期限不断延长:2015年前多为3~5年期;2023年起允许发至30年期;2025年上半年30年期债券占比已达30%。说明各地已无力在短期偿还,只能靠拉长期限掩盖危机。地方银行大量破产、被迫并购重组(如邮储并地方邮储银行),财报合并掩盖亏空,靠法律“禁止挤兑”维持假象。⚠️ 三、社会现实的崩塌:财政枯竭与人间悲剧中国民生资金被掏空:救助、社保、医保全面吃紧。举例:“曹某事件”男子养不起两个孩子,求助无门;因“法律规定父母必须抚养”被拒。最终砸金店玻璃“假抢劫”,故意入狱,让孩子由民政部门收养。反映出基层救助机制已瘫痪,社会安全网彻底断裂。中国社保基金枯竭,只能采购低质量仿制药,医疗体系表面运行、实质崩坏,“银发经济”完全是宣传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