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Categories
EXPLORE
True Crime
Comedy
Society & Culture
Business
Sports
History
Fiction
About Us
Contact Us
Copyright
© 2024 PodJoint
00:00 / 00:00
Sign in

or

Don't have an account?
Sign up
Forgot password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69/0b/bb/690bbb78-9ce7-f4eb-6d3c-aedefb2c5619/mza_4858087483156491572.jpg/600x600bb.jpg
與Son對話
張慧敏
4 episodes
1 week ago
泰山與Son姐的相識,源自一樽Son姐辣底。Son姐以朋友的角度,問出所有人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 他如何向孩子解釋「爸爸患癌」? 👉 如何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好意關心」? 👉 為何在職場被欺凌八年仍選擇忍受? 👉 經歷生死後,他如何重新看待死亡、人生與愛? *** 泰山沒有誇張的演繹,只有一份冷靜而深刻的覺悟。他說:「要教孩子面對生死,先要處理好自己。否則你傳給孩子的不是事實,而是恐懼。」這份成熟的誠實,是所有父母都該學習的生命教育。 *** 他也談到職場八年被欺凌的經歷——那份「忍」,並非軟弱,而是一種自我選擇:「因為我愛那份工作。我對那張商台名片有驕傲感,那是一份身份認同。」他明白,有時堅持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不辜負心中的熱愛。 *** Son姐進一步問他:若兒子將來面對職場不公,你會怎樣教他? 泰山笑著答:「我不會叫他『忍一下』。那是懶惰的回應。我會教他分析事實、了解自己能否承擔後果。因為這一代人太少後果,太多理所當然。」 談及死亡,他語氣平靜:「我不是怕死,我怕的是未準備好。死亡不是陌生的,我家族很多親人...
Show more...
Relationships
Society & Culture
RSS
All content for 與Son對話 is the property of 張慧敏 and is served directly from their servers with no modification, redirects, or rehosting. The podcast is not affiliated with or endorsed by Podjoint in any way.
泰山與Son姐的相識,源自一樽Son姐辣底。Son姐以朋友的角度,問出所有人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 他如何向孩子解釋「爸爸患癌」? 👉 如何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好意關心」? 👉 為何在職場被欺凌八年仍選擇忍受? 👉 經歷生死後,他如何重新看待死亡、人生與愛? *** 泰山沒有誇張的演繹,只有一份冷靜而深刻的覺悟。他說:「要教孩子面對生死,先要處理好自己。否則你傳給孩子的不是事實,而是恐懼。」這份成熟的誠實,是所有父母都該學習的生命教育。 *** 他也談到職場八年被欺凌的經歷——那份「忍」,並非軟弱,而是一種自我選擇:「因為我愛那份工作。我對那張商台名片有驕傲感,那是一份身份認同。」他明白,有時堅持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不辜負心中的熱愛。 *** Son姐進一步問他:若兒子將來面對職場不公,你會怎樣教他? 泰山笑著答:「我不會叫他『忍一下』。那是懶惰的回應。我會教他分析事實、了解自己能否承擔後果。因為這一代人太少後果,太多理所當然。」 談及死亡,他語氣平靜:「我不是怕死,我怕的是未準備好。死亡不是陌生的,我家族很多親人...
Show more...
Relationships
Society & Culture
https://is1-ssl.mzstatic.com/image/thumb/Podcasts221/v4/69/0b/bb/690bbb78-9ce7-f4eb-6d3c-aedefb2c5619/mza_4858087483156491572.jpg/600x600bb.jpg
泰山與Son對話
與Son對話
1 hour 40 minutes
1 week ago
泰山與Son對話
泰山與Son姐的相識,源自一樽Son姐辣底。Son姐以朋友的角度,問出所有人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 他如何向孩子解釋「爸爸患癌」? 👉 如何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好意關心」? 👉 為何在職場被欺凌八年仍選擇忍受? 👉 經歷生死後,他如何重新看待死亡、人生與愛? *** 泰山沒有誇張的演繹,只有一份冷靜而深刻的覺悟。他說:「要教孩子面對生死,先要處理好自己。否則你傳給孩子的不是事實,而是恐懼。」這份成熟的誠實,是所有父母都該學習的生命教育。 *** 他也談到職場八年被欺凌的經歷——那份「忍」,並非軟弱,而是一種自我選擇:「因為我愛那份工作。我對那張商台名片有驕傲感,那是一份身份認同。」他明白,有時堅持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不辜負心中的熱愛。 *** Son姐進一步問他:若兒子將來面對職場不公,你會怎樣教他? 泰山笑著答:「我不會叫他『忍一下』。那是懶惰的回應。我會教他分析事實、了解自己能否承擔後果。因為這一代人太少後果,太多理所當然。」 談及死亡,他語氣平靜:「我不是怕死,我怕的是未準備好。死亡不是陌生的,我家族很多親人...
與Son對話
泰山與Son姐的相識,源自一樽Son姐辣底。Son姐以朋友的角度,問出所有人心中最想知道的問題—— 👉 他如何向孩子解釋「爸爸患癌」? 👉 如何面對來自四方八面的「好意關心」? 👉 為何在職場被欺凌八年仍選擇忍受? 👉 經歷生死後,他如何重新看待死亡、人生與愛? *** 泰山沒有誇張的演繹,只有一份冷靜而深刻的覺悟。他說:「要教孩子面對生死,先要處理好自己。否則你傳給孩子的不是事實,而是恐懼。」這份成熟的誠實,是所有父母都該學習的生命教育。 *** 他也談到職場八年被欺凌的經歷——那份「忍」,並非軟弱,而是一種自我選擇:「因為我愛那份工作。我對那張商台名片有驕傲感,那是一份身份認同。」他明白,有時堅持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不辜負心中的熱愛。 *** Son姐進一步問他:若兒子將來面對職場不公,你會怎樣教他? 泰山笑著答:「我不會叫他『忍一下』。那是懶惰的回應。我會教他分析事實、了解自己能否承擔後果。因為這一代人太少後果,太多理所當然。」 談及死亡,他語氣平靜:「我不是怕死,我怕的是未準備好。死亡不是陌生的,我家族很多親人...